TA的每日心情 | 2017-3-30 08:33 |
---|
签到天数: 81 天 [LV.6]辟谷中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6-8-26 19: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津-自知者明也”备注:下面这篇辟谷日记很精彩很有深度,能学到不少东西,暂摘抄部分内容到此,以后状态好的时候再慢慢的看,反复的看!, H: f! [4 r) h0 a4 Q
/ g# n, A( J0 }. w$ X( m: p3 |/ r/ g
明月照平湖 “人人兼能做到百日辟谷”8 w: f1 C; G1 g+ a w$ s0 Z
https://www.17bigu.com/thread-1203-1-8.html" n8 v) H0 i) P' B, }
7 f/ e D U2 }" t1 j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49:12 # u+ _5 K$ B, G2 u' g
8 A* |# U6 Y$ C P《黄庭内景经/百谷章》说:“百谷之实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返老得还婴,三魂忽忽魄糜倾。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宁。”《黄庭外景经/中有章》说:“仙人道士非有异,积精所致为专年,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阴阳太和气,故能不死天相既。”说食物是损命的邪魔,因此应该少食五谷而专心食气,从而得到长生的效果。7 h! z' L, S5 H/ @7 s9 J- X H$ z {8 X9 k: ~8 }1 Q) ]
/ s$ F5 H9 n$ _7 a
8 e: g1 I6 L C* s7 C太平经合校/附录/太平经佚文/太平经圣君秘旨》载有“守一辟谷”之法,说:“子欲养老,守一为早,平床坐卧,与一相保,不食而饱,不德衰老......守一之法,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 ......守一之法 ,百日为小静, 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内使常乐,三尸已落。” 这里“少食为根” 指的就是辟谷;“守一”是行气导引;“不食而饱”和“三尸已落” 则是守一的效应。6 n0 y* A+ ^6 `9 I" s% L9 [
9 h$ b, K: v$ w% C% m1 h3 J. @- ]1 p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49:20 " e. @2 s1 t+ q
8 o% ]+ G/ b4 V' v8 J
一旬还好过,毕竟脂肪都还有很多,精神上不来,也许会昏沉,无精打采。但二旬是真的难受,病痛的折磨和长时间的酸苦水,口干、胃痛、五脏都在翻覆适应调节,精神也被折磨得提不上来,。需要多休息,静坐或躺卧,静养为佳。最难受的几天,精力全被身体牵制,魂不守舍。: I: z. B8 G) K [8 h6 @0 x
7 a% e, p7 |/ W
在辟谷者远远未消耗尽自身体内存储的脂肪等能源之前,先天炁已经产生,渐厚渐满,最后发展成能单独承担起满足辟谷者正常生活劳动所需能量的厚满的先天炁。
' A' n: y* M6 D8 c/ t/ i
$ L' M7 g ~1 O: Q* D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49:38
; E# ]$ ]4 K! ` H h/ `( r
! E4 D( i- C- `0 X6 g! f) b l辟谷中体重显示代谢功能的变化, 随着辟谷的进行,逐渐递减,凡体重减少到身体的40%以上时,才会有生命危险。日本国立营养研究所,曾对五个人进行十二至三十天的六次辟谷试验, 得到体重减轻的情形是这样的: 辟谷的第一至三天, 体重减轻最多,一天会减轻1至1.5公斤,第五天前后,每天减轻0.5至1公斤,十天以后则为0.3至0.5公斤,以后几乎都是以一定的速度在减少 ,体重减少到辟谷开始的40%,至少需要四十多天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多数人都有辟谷49天的能力。
, O5 i: P1 Q- z( g3 o3 h% V$ @: B& j* {% [% N" k3 y6 w( h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21:50:14 * m- {5 t- k! Q3 c
9 l6 ]- ]8 d( m& T- A
人应当依“道”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指导养生修炼。而道的本性在于自然而然。他又说:“道常元为而无不为。”少私寡欲。而修炼的功夫止在于“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16章),就是尽最大努力排除不正当利益与私欲的干扰,使心境达到清新明静。老子认为,有了这样的功夫,即可算是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也才能得到健康长久。& W) @* G1 U4 B3 p: I+ p+ P
$ Y; ]9 A$ i' |2 v: q. i( N6 N% n4 l) o9 L% T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强调心神为一身之主,总管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使之相互配合协调,正常发挥各自的功能。6 R' n" d# o' R% i0 P
; d4 u# ~" S& O# V- A
z4 }$ [; E1 Y, ^: W+ p《黄帝内经》将心神比作一国的君主,其他脏腑比作辅佐君主的十二位大臣,各自分管一定的政务。君主掌管一国,心神统辖一身。君主英明果断会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心神健康清明则能够正常地发挥十二脏腑器官的功能,使全身的生理活动步调一致,顺畅有序。因此养生一定要抓住养心神这个关键。心神的功能旺盛了,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就会提高,寿命就会延长。如果心神昏暗不清,身体内的信息通道就会闭塞不畅,各组织器官的情状不能上达心神,心神的指令有误或不能及时传递到各组织器官,这样复杂的生理过程就会陷入混乱,形体自然会出现故障和伤害,那还有什么健康可言?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枢指挥系统最重要。中医气功养生学正是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将养护心神,尽量提高心神的统摄功能作为养生修炼的重点。
5 y5 I4 l+ a) ^2 Z. x/ w4 W%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