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01|回复: 6

第十一章 生病是因为有需要,生病是因为有好处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7-20 10:5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16-7-31 08: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疾病有这么多“好处”,它每时每刻对人类发出强有力的诱惑。
    而人类又认识不清这一切。既认不清疾病的这种“目的性”“应需性”,又认不清疾病的有害性。于是,人人都在运用疾病这一手段。
    人类何时能够摆脱疾病的诱惑呢?
    人类能够摆脱疾病的诱惑吗?

    我们的“新疾病学”高度重视疾病的社会-心理因素,对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机制作出独特的阐释。
    我们的“新疾病学”认为,以往医学对疾病的心理因素的理解是不够的。
    它们没有把心理当做与生理全息对应的系统来对待;
    没有看到疾病实际上是身心两个全息对应系统组成的人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没有看到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人的心理系统或者说意识系统起着攸关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生理;
    没有看到疾病在一定意义上是意识调控人体的一种产物,而意识系统中,潜意识尤其起着重大的作用。
    人类现在对疾病的认识太倾向于“还原主义”了,太倾向于分门别类了。对疾病的整体性研究应该说是太不够了。
    中国的中医曾经有过对疾病与健康的整体认识,那是把人的精神与身躯综合起来,并放到天地宇宙中作整体考察的。
    然而,中医朴素的、天才的观念,在现代并没有得到新的发展。
    现代医学的一般理论承认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有些调查统计的结果认为,心理因素在其发生中起作用的疾病占疾病的50%-70%。
    当然还有其他统计结果。
    就这样的统计,也已说明心理因素的重要。
    然而,现代医学一般只是认为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中起作用,至于是如何起作用的,现代医学理论的论述就不太够了。
    我们在第八章、第九章曾对现代医学关于疾病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原理的概述作过评论,对现代心身医学的有关理论也作过评论。它们对疾病发生过程中,人的心理系统、意识系统作用的描述都离真理尚有距离。
    我们的“新疾病学”认为:
    第一,心理因素在其发生中起作用的疾病占整个疾病的比率,要比现代医学估计得高。
    第二,心理因素在每种疾病中所起的作用,要比现代医学估计得大。
    第三,对疾病有影响的心理因素的构成,也要比现代医学认识得多而宽泛。不仅是消极的情绪、精神的创伤、紧张的压力,等等,各种心理都会对疾病的发生起作用。可以说,心理对疾病起着多方面的影响作用。
    第四,有些看来似乎起因于毫无心理因素的疾病,其实已经有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了。人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中,疾病只要一发生,就已然可能有心理因素预先作用了,只不过那作用比较隐蔽。
    即使这些隐蔽的因素我们始终没有发现,但任何疾病只要一发生,它就成为患者的生活现实。它立刻成为患者社会-心理处境中的重要事实。它立刻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心理处境。反之,患者的社会-心理处境,立刻对疾病有着某种影响了。
    也就是说,即使心理没有参与“制造”疾病,它也立刻会“运用”疾病,从而影响疾病的进程。譬如人由于病毒感染病了,如果他心理还承受着某种难以解除的大的压力,那么潜意识就可能把小病放大为大病。
    这样,我们对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作了几点补充与注释。
    这是对现代一般医学理论的补充与注释。
    然而,我们又要说:这种补充和注释仍然是不太够的。当我们用“心理因素”这一范围来考察人的意识系统在疾病中的作用时,已经偏离了整体的观念。因为这不仅仅是个局部“因素”的问题。
    没有抓住意识系统与生理系统全息对应,并且调控后者这样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真理,那样,无论如何补充注释“心理因素”的作用,都还是有些偏离根本的。
    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意识系统(主要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
    意识系统(主要是潜意识)在制造疾病时,是充分了“所有因素”的。
    包括人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心理条件,包括各种外界信息,包括人自身的心理、生理条件,包括“一切因素”。
    潜意识制造疾病,如同制造梦、制造神经症一样,如同制造表情-相貌一样,是为了表示某种态度,是为了达到某种愿望。
    “新疾病学”要清楚地告诉人们,潜意识在运用制造疾病的功能时,有它的目的,它的动机。
    这是我们探讨潜意识制造疾病的心理机制的第一个根本方面。
    潜意识并不是毫无理由地制造疾病的。
    因为疾病是一种事实,它会引起一些后果。
    潜意识大致知道这些后果。
    因此,潜意识(或称无意识)多少有些“有意为之”。
    疾病对于人来讲,原来就是“有意无意”之间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即从潜意识的目的性上讲——
    生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需要”。
    生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好处”。
    这种“需要”是现实中的需要(同时也是心理上的需要);这种“好处”也是现实(并非虚幻)中的好处。
    患者确实是在现实中得到生病的“好处”的。
    只不过生病这种方式很隐蔽,很艺术,潜意识在达到了目的之后却没有暴露自己“有目的”的行为。
    然而,我们的“新疾病学”却要揭示潜意识的目的,揭示人生病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生病确实有“好处”。
    我们要将潜意识曝光,将疾病的隐秘曝光。

    一个人生病,如同前面论述过的,第一是病给自己的,第二是病给他人,即家人、亲朋好友及周边社会环境的。
    生病的“好处”主要有如下这些条:
    病给自己:第一个好处,是释放过度的愤怒、气愤、嫉妒、仇恨、痛苦、悲伤、郁闷、冤屈、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消极、不良情绪的。
    一个人有了某种过分压抑的强烈情绪,又没有表达、发泄的方式,只好以疾病的方式隐蔽地表达出来,以求心灵深处的某种平衡。
    大怒而不得发泄,郁结成肝病,就潜意识而言,毕竟是怒过了,有了表示了。
    思虑过度,伤脾,不思饮食,于是,过度的思虑也便有了表达。饭都吃不下了,算是对得起所思虑的人与事了。
    病给自己:第二个好处,释放过度的忏悔、羞愧、歉疚、负罪感等情感及情绪。
    这时,某一种疾病就是以自罚、自惩的象征意义出现的。因为曾经流产了,觉得对不起未能降生的生命,于是就有了妇科病。因为过去打伤过人,或打伤、打死过某种动物,有罪恶感,于是,手臂就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这样,内心就会产生不自觉的自惩后的平衡。
    病给自己:第三个好处,缓解过劳的压力,取得休息的权利。
    人总是在无止境、无节制地追求名利功业。在追求时,欲望的扩张从不考察力量的限度。过于紧张的压力,过于劳累的压力,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身心支持不住了,承受不了了,潜意识一定会运用各种素材制造一个疾病,使人缓和自己的节奏,获得一定的休息。
    感冒是最平常的手段,其余各种手段就多了。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用来作为对过劳的警示。
    人在疾病后休息,常常是心安理得的。这充分表明疾病在此时出现的目的性。
    疾病在这里解决了欲望无止境与力量有限度之间的矛盾。
    病给自己:第四个好处,缓解生活中各种尖锐矛盾的压力,使人取得时间上缓冲的余地。
    许多人在遇到困境无法解脱时便病倒了,于是一切事情便都可往后推延。
    人常常面临极其尖锐的、几乎是无法解决的矛盾。社会生活中、事业中、生活中,这种矛盾的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疾病常常会应需而出现。
    人有了病,就可以回避矛盾了。
    疾病是回避许多困难的最有效也是最庸俗的手段。
    潜意识几乎是很频繁地运用这种手段。
    病给自己:第五个好处,缓解各种感情过度的压力。
    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但爱得过度,引发各种情绪活动,对心灵造成巨大压力而无法解决时,疾病便是唯一的手段。
    林黛玉无法面对爱情的痛苦,疾病便适时出现。有了病之痛,起码能少想点爱情之痛。
    疾病可以使一切都相对淡化一点,放下一点。
    疾病是遏制过度心理活动的有力手段。
    病给自己:第六个好处,缓解责任、义务的压力,使人得以推卸责任。
    每个人都有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做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做母亲的责任和义务,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做朋友的责任和义务,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各种各样的责任和义务。当责任和义务对一个人构成了某种不堪承受的压力,或者成了不情愿承担的负担,而另一方面,良心和道义的压力又使他不能逃避责任和义务,这时,疾病便应需而生。
    人都病了,还能管那么多事吗?
    疾病使得处于矛盾中的人解脱了,他可以在不受良心与道义的自谴下推卸责任和义务。
    这是一种很“聪明”同时又很“有效”的手段。
    病给自己:第七个好处,疾病是缓解生活无聊的手段,疾病是精神空虚者的伴侣。
    疾病带来的一切活动——求医、问药、治疗,可以成为充实生活的可悲的手段。很多人一退休就开始看病跑医院,就是对这一款的注释。
    用围绕疾病的奔波来装点自己的生活,是人生最哀叹的挽歌。
    病给自己:第八个好处,疾病有如麻醉剂,能麻痹一切痛苦感,麻痹一切现实的尖锐刺激,能使人在麻醉中推卸各种责任,各种压力。
    疾病常常有如吸毒。它有时一面以其痛苦折磨人,另一面又让人产生吸毒一般晕乎乎的幸福感、陶醉感、麻木感。
    疾病的这一种“好处”,是具有极大腐蚀性的,它使人“上瘾”。
    很多人在这种好处的毒害下,长期以疾病为伴侣。他们明里很为自己的疾病痛苦,但暗里(心理深处)又沉浸在疾病的持久刺激中不能自拔。
    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是这样的毒品。
    病给他人:第九个好处,向周边环境“示弱”,这样便减少了敌人、减少了他们的敌意、戒意。这是退而求全的方针。
    许多人的疾病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这样的作用。
    潜意识经常用这种方式制造疾病以实行“退缩自保”政策。
    有些人还自觉运用这种政策来“装病”。
    病给他人:第十个好处,是向家人、亲朋好友、周边人际环境求取同情与照顾。
    疾病的这一好处,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地实现。人从小就运用这个策略来获取父母及家人更多的爱抚。
    疾病是幼儿求宠的重要手段。
    疾病也成了许多成年人向家庭及环境求宠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那些性格较软弱的人,经常运用疾病手段,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他需要沉溺在别人的同情与照顾中生活。
    他自以为病得很美。
    环境也以为他病得令人同情。
    殊不知,这十分的愚蠢。
    疾病是难免的,对于疾病,要求和给予适当的同情与照顾也是应该的。
    然而,过度地要求同情照顾,与过多地给予同情照顾,都是十分有害的。害自己,害他人。
    病给他人:第十一个好处,是引起家人及周边环境的注意。
    一个人从小用各种方式引起他人注意,其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疾病。
    小孩一病,全家人围上来呵护。
    这是力图使自己占据他人心目中有利位置的常用手段。潜意识深知这个手段的有效性。
    它经常运用疾病来制造“关注中心”的效果。
    一个人用疾病来引起家人及亲朋好友的注意。
    一个政治家用疾病来引起整个社会的注意。
    这类故事经常在人类社会中发生。
    也许本人并不自觉,但潜意识巧夺天工地把一切安排了。
    病给他人:第十二个好处,不仅为自己释放过度的愤怒、嫉妒、仇恨、痛苦、悲伤、忧郁、冤屈、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将这种情绪做成病相给他人看。
    给家人、亲友、周边人际关系看。
    这是一个大的表情。
    是一个情绪宣言。
    一个极为有力的宣言。
    周边环境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患者的愤怒等情绪与他的病之间的联系。
    譬如,人们会说,某一个人“被气病了”,某一个人“痛苦得病了”,某一个人“悲伤得病了”,某一个人“冤屈病死的”,等等。
    这样,疾病的情绪宣言就有着十分含蓄但又强有力的效果。
    潜意识就是这样制造出疾病。
    很多患者甚至能够体会到自己制造疾病时那种有意无意的感觉。也就是说,那个病虽然是自己并不愿意得的,是被迫的,无意的,但是,又多少有一些“有意”的成分。在疾病出现前,自己的内心就有一个“要病”的念头。
    这是朦胧的念头,情绪飘忽的念头。
    疾病与健康有时只是“一念之差”。
    病给他们人:第十三个好处,同样,不仅为自己释放过度的忏悔、疚愧、负罪感等情感及情绪,而且将这些情感、情绪外化为病相给他人看。
    这同样是一个大表情。
    一个含蓄而有力的表白书。
    一个形象的、隐喻的当众自惩、自罚的手段。
    以此求得宽恕,求得谅解。
    例如一个妻子的婚外情被发现了,丈夫很愤怒,妻子很负疚。本来事情会很尖锐地发展下去,但妻子这时却“恰逢其时”地病倒了,躺在床上了。这个“虚弱”的“表白”使丈夫心软了、气消了、原谅了。
    我们的人类社会对于病患者从来是很少追究过失的,都是多多给予宽谅的。
    一些服刑囚犯患重病了都可以保外就医。
    制造疾病求好处的逻辑与社会给予疾病好处的逻辑,是对应的。

    点评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8-11-14 23:31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0-29 09:43
  • 签到天数: 158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7-31 09: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生病是因为有需要,生病是因为有好处一
    https://www.17big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1491&fromuid=75780
    (出处: 喝风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0-22 09:02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辟谷中学I

    发表于 2016-9-22 08: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找他人好处,认自己不是,永远不怨人。做强大的自己。您真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8-27 10:56
  • 签到天数: 14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9-24 21: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会赞美学会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9-11 08:32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10-29 14: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