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054|回复: 4

金刚经四十句精华,摘自头条,望谷友们喜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3-29 21:01
  • 签到天数: 1025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8-10-16 07:05: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刚经》40句精华,浓缩的大智慧





    《金刚经》: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

    在中国古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大夫,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历经千年,这部经典已经深深的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浅处说,《金刚经》解决的是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人生而言是很重要的。从深处说,《金刚经》谈的是宇宙真理、时空等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亦是很重要的。

    在传介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欢喜念金刚经;讲经者,欢喜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自从鸠摩罗什法师把它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南北各朝、直至唐宋元明清,“金刚经”所带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视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金刚经》最精华的40句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10.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南怀瑾:这就是学佛的精神,换句话说,不要被一切现象骗了,或迷惑了……大乘菩萨走大乘的路,应该离一切相,发起求大彻大悟菩提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为“无上正等正觉”)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南怀瑾: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南怀瑾: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南怀瑾: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南怀瑾:真正知道了一切法无我的时候,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自然达到了无生法忍的境界。(无生法忍:佛自己说,过去修忍辱波罗密的时候,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没有动过怨恨的心,只有慈悲的念,因此他没有觉得痛苦……这是定,这是无生法忍,这也是般若,也就是悟的境界。)

    36.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南怀瑾:虽然有福德,自己并不贪著,有好处,自己并不领受,而回向给世界一切众生,愿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受这个好处,自己不想要。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怀瑾: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南怀瑾: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没有弄清楚,情绪化跑来学佛参禅,全体是迷信!所以把知见搞清楚了,如是信,才是正信。如是解,正信以后,由这样去理解它,这才是理性的。学佛修道是理性的,不是情感的,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理性的如是信解。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南怀瑾:佛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都像作梦一样,是幻影。



     

    《金刚经》三个字的精华

    我去年讲《金刚经》的时候说过,《金刚经》的精华就在三个字:“善护念”。什么是“善护念”?就是“护彼意”,保护你的起心动念。心念永远不散乱,随时都在禅定的境界里,叫做“随禅定”。
    mmexport1536153857157.jpg
  • TA的每日心情

    2024-3-29 21:01
  • 签到天数: 1025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6 07:0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韦陀菩萨保佑所有修行之人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8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691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10-17 19:2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悟性很高!谢谢你的分享,感恩法布施!我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1:43
  • 签到天数: 2535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8-10-17 19: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