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9-25 20:38 |
---|
签到天数: 413 天 [LV.9]辟谷大学II
|
素食卫生、卫性、卫心
在饮食方面,现在大家时常遭遇到困难。你学佛,吃长素了,而家人尚未学佛。原先没学佛,一家很和睦,学了佛之后,家里天天为饮食习惯而吵架,搞得一家不宁。邻居看见这个样子,都互相劝告不能学佛,学佛会破坏家庭和睦。因此把佛法破坏尽了,还自以为有功德。《观经》三福是学佛的基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是孝顺,若不能随顺父母,就是不孝。学佛要有智慧,在随顺中启示他们,让他们回头,要有很大的耐心,要有善巧方便。若一开口:‘你们吃肉,将来都要还债的。’人家一听就起反感,如何能接受。
素食于卫生,确实有好处。特别是现代,肉类的毒素很多,所以得奇奇怪怪的病。病从口入,当然心里的贪嗔痴慢、妄想、分别、执著是一切疾病的根源,饮食是缘;有业因,加上业缘,就得病了(一切病痛是果报)。梁武帝以前,中国的出家人也吃肉。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他以帝王之尊热心推行,自然形成中国佛教徒的素食习惯。素食的确有好处,但不是不吃素就不能成佛。
往年台中李老师教导我们接引初机,切记两桩事:第一、绝对不要劝人吃素;第二、绝不劝人受戒。因为听说学佛要吃素,障碍许多人不敢学佛,就把人家学佛的机缘断了,罪过很重。受了戒,要是破戒,罪加一等。若没有受戒,则无犯破戒罪;若受了戒,自然加倍结罪。佛教导我们是有次第的,境界往上提升一层,禁戒就会开放一些,正如学校教育一样。小学的规矩比较多;中学开放一点,因为他们的智慧长了;大学几乎完全开放,因为懂事了,许多的约束都取消了,佛法也是如此。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其中菩萨戒与比丘戒的精神完全不同。
学佛要明理,避免一切疾病的媒介,身心健康,自在快乐。你身心健康,家人就欢喜,因为不需要特别照顾你,不必替你操心。若学佛学得终日病魔缠身,家人看到你愁眉苦脸,吓得别人也不敢学佛,这就错了。
素食的好处,不必言及因果报应,这是一般未学佛的人最大的反弹,我们可以用他能接受的理由讲清楚。一般饮食讲求‘卫生’,脏的、腐坏的东西不吃。我们不但讲求卫生,还讲求‘卫性’。性是善良的性情。伊斯兰教教人不吃性情不好的动物,他们的选择比一般人更精细。佛教的饮食,比伊斯兰教还要高明,佛弟子要保护‘慈悲心’,不食一切众生肉,所以佛教的饮食是卫生、卫性、卫心。这些他们听得懂,不会起反感。佛教的饮食习惯好,活活泼泼,通权达变,并不是死戒条。
“为人演说”,有一个最高的原则,佛在本经教导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义深广无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都不著相。本经前面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于世法佛法皆不要执著,不要放在心上。不取于相是‘修德’,如如不动是‘性德’;若没有修功,如何见性?我们用“不取于相”的方法,证“如如不动”的真心。这是佛教导我们从初发心直至成佛,修学的指导纲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