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8-16 23:37 |
---|
签到天数: 141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
痰湿阻滞型高血压的调养
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里,肝气盛夹肝阳上亢已得到公认,而脾的运化失调造成的痰湿阻滞则常被忽视。
我们知道,肝火过旺克制脾土,脾胃被克制后,饮食的消化、运输就会发生障碍,造成水湿内生。临床上则表现为头晕目眩,胀重疼痛,心悸胸闷,失眠多梦,不爱吃东西,呕恶痰涎,或见脚部出现浮肿,舌胖大,苔白腻。
水湿夹热,时间长了就会生痰;肝木克脾土太过,久了就会导致气滞血淤。痰湿热积滞于血管就会使血管变硬,肝气太旺夹肝阳上亢则交感神经紧张度高而使血管挛缩,两者互相作用共同引起了血压的持续升高。
我们在选穴调养时, 应以中脘穴、内关穴、丰隆穴、解溪穴为主。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 一般的胃病它都能治; 内关穴主治胃、心、胸的病; 丰隆穴是专门化痰的; 解溪穴是胃经要穴, 有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的功效。它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取穴时,先用大拇指按这个交接处,然后抬一下脚尖,马上就会有一条硬筋把手给弹开了,硬筋旁边的窝即是此穴。
以上几个穴位平时多进行按摩或艾灸,每个穴位按摩 3~5 分钟或艾灸15~30 分钟,天天坚持才会有效果。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很可怕,需要终身服药,其实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并发症。对于高血压本身,我们只要规律用药,正确治疗,并做到生活?规律,血压是可以控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