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53|回复: 0

黄帝内经咳论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3 16:36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5-1-3 04: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摘要  咳论篇   下
           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
           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
           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脾与胃合,又胃之脉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脾咳不已,胃受之也。胃寒则呕 ,呕甚则肠气逆上,故蚘出。蚘,蛔的异体字。)
           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肝与胆合,又胆之脉从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故肝咳不已,胆受之也。胆气好逆,故呕出苦汁也。)
           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肺与大肠合,又大肠脉入缺盆络肺,故肺咳不已,大肠受之。大肠为传送之府,故寒入则气不禁焉。遗失作遗矢。)
           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心与小肠合,又小肠脉入缺盆络心,故心咳不已,小肠受之。小肠寒盛,气入大肠,咳则小肠气下奔,故失气也。)
           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肾与膀胱合,又膀胱脉从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故肾咳不已,膀胱受之。膀胱为津液之府,是故遗溺。)
            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聚入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三焦者,非为手少阳也,正谓上焦中焦耳。何者?上焦者,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鬲,布胸中走腋。中焦者以并入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故言皆聚于胃,关于肺也。两焦受病,则邪气熏肺而肺气满,故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腹满不欲食者,胃寒故也。胃脉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循腹至气街;其支者,复从胃下口循腹里至气街而合。今胃受邪,故病如是也。何以明其不谓下焦?然下焦者,别于回肠,注于膀胱,故氺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寻此行化,乃与胃口悬远,故不谓此也。)
            帝曰:治之乃何?
            岐伯曰: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诸藏俞者,皆脉之所起第三穴。诸府合者,皆脉之所起第六穴也。经者,藏脉之所起第四穴,府脉之所起第五穴。脉之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此之谓 也。)
             帝曰: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