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2-8 14:01 |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
惟恐不识药材出处,又恐不知火候法度,须要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
(上文第五节至第十节已指明药材出处,第十一节至此节指示法度甚详。然究竟于何处得手,须译下文。)
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非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丹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之矣。
(揣度——即是念头。夫大道教人忘念,乌可私意揣度?然既戒揣度,又戒他求,谓必心传口授者,显示学者以必由心得也。在上智之人天怀素定者,读之自可顿入。中智之士功需渐进者,尚恐觅趋径而无由。吾今仰体张祖婆心,普为学人身中指一入窍正路:厥惟止念一法。夫欲止念,先须惩忿窒欲,芟除种种杂念,只留正念。正念虽留,却不许有依附傍念潜滋暗长。俄而,此念顿息,后未念起,正是万虑消忘绝妙好时。得师一句,便能心受矣。然人果能于前念已断,后未念续之际,当下猛然一觉,不啻心传尽堪自得,夫亦何待夫口授焉?要当下觉得,切勿自惊。弗自惊者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身中药材亦资之深,而所谓法度者亦取诸左右逢其源矣!上文所谓冬至药物火候等等尽在于此者,信也。若以私意揣度之,不几南辕而北辙哉!乌乎可?)
今作金丹四百字,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逐未也。
(寻流知源——寻文知义。舍妄以从真——因假悟真。性命为本,神气为未。此节教读者不可泥文执象,下文复申明虚无实际。)
夫金丹于无中生有,养就婴儿,岂可泥文执象而溺于旁蹊曲径?然金丹之生于无,又不可为顽空。当知此空,乃是真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
(人当万虑消亡之候当下得之,自能心领神会,有不可思议之妙。)
今因马自然去,讲此数语,汝其味之。
(因马自然去——五字又是一个炼丹总侍口诀。汝——指海南白子也。)
紫阳张伯端序。
[
呜呼!此序何为而作也,昔者紫阳张祖,大丹既成,欲永其道于世;尚恐泄机,复遭天谴。乃著《悟真》一篇,假譬喻以为言。盖欲学者因假悟真,不啻心传口授。不虞其言铅汞过多,形神未显。读者不谅其心,而泥其文,反致溺于曲径旁蹊。而旁门杂出之徒,每引其言以为证,甚至贻厥元孙海南白子,误会其旨,亦三炼而三倾,翻欲骂倒其书,重致慨于先师之不复作也。维时张祖悯世人之不谅,复著《金丹四百字》,托言因马自然去,以寄示海南。犹恐其见铅汞而目逃,复明以自序如此。白子始得以二八两之药、结三百日之胎。亦复悯念世人,悟真者寡,泥象者多,暇日复自录其师传《修仙辩惑论》一篇,锓木以传于世。并不敢隐我张祖运心不普之过。
夫道家丹经,如《悟真篇》者亦美矣!白子天纵之资,读之而未得其窍,尚误会而难成。苟不得此四百字及此序言,几无以补救于后。今之人,德慧不及白子,窃恐其读此而仍无着手处也。(一得)故于辛卯之秋,将余门人阳林子签呈其笺释彭注《金丹四百字》一册,刊示同门,今年正月,敬检我北宗朱云阳真人所注《悟真篇阐幽》一书,重刊行世,阐明张祖正指之所在。兹复审译此序,逐节笺注。而于玄牝一节,即将己所阅历课程略为指引如上。所望世之愚不肖如(一得)者,即仿此课程以进功,其贤智如白子者,仍读本文而得诀,由是而进按《悟真篇阐幽》一书以为法度之准程,不亦无碍乎?
白子顿之宗也,(一得)渐之徒也,顿与渐取径虽殊,及其至之一也。张祖所谓“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域”,诚实语也。愿与普天下后世学人循序进修,同跻圣域,永无负我张祖此序,以补救《悟真篇》之慈旨可也。
道光十五年二月吉北宗后裔闵一得谨注并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