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2-8 14:01 |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发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道家独有的精神气质。它的和谐思想层次分明、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冲气之和”、“音声之和”、“六亲之和”、“赤子之和”这四个进阶。这四个进阶的“和”分别对应着老子对世界本原、世间万物、社会关系和人生意义的思辨,从中我们可以勾勒出老子由道向德的思维进路。
一、冲气——道本之和
在老子那里,“道”固然是万物的本原,但“道”并不是一个人格的造物主,不能够随意地创造出万物。“道”产生万物有着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道德经》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道”无名无形,不可捉摸,但万物却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道”与万物之间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转换,这个转换的中间环节就是“一”。“一”既是“有”,又是“无”,是“冲气”。那“冲气”是什么呢?《道德经》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②我们可以从其语言形式中可以知晓,“冲”的意义乃是“盈”的反面,即空。“冲气”,其意义就是“空的气”。“空”并不等同于“无”,因为“冲气”其实创造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空白,为万物的存在提供了时段和场所。“空”也不能等同于“有”,虽然时段和场所都有了,但是那些占有时段和场所的东西却还不存在。于是“一生二,二生三”,阴阳两气从“冲气”中产生出来,“冲气”与阴阳两气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物。因而,“冲气”也是产生阴阳万物的元气。“冲气以为和”,这样的“冲气”就是一种包容着一切可能性的“元气之和”。这是从万物本原的“道”中所产生的“和”,也是最本原的“和”。
因此,“和”的第一要义是包容。这种包容不是此物对彼物的包容,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包容:本原的道对于存在的万物的包容,是对其存在的可能性的肯定。“冲气”为每一事物的存在提供了时段和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盈若冲,其用无穷”是非常正确的。万事万物都被赋予了存在的可能性,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生发出来,这样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