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8-27 08:51 |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辟谷中学II
|
【中国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女性,这个很重要了。一个家庭有个好主妇、有个好妈妈,才可以讲齐家之道。
男人是英雄,征服了天下就做皇帝,但把这个皇帝的账算一算,除了周朝的天子,周文王一家,没有几个好皇帝好家庭的。
秦以后,汉、唐、宋、元、明、清,大家可以翻开历史来对证看看。不过中国历代都有好的主妇,所以讲到中国的教育,齐家之道,母教最重要,有个好的女性很重要。】(文/南怀瑾)
十九世纪以前,西方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还有美国、英国等等也都有好主妇,其实母亲就是家里的观世音菩萨。
研究一下每个人的成长史,从政治巨人到文学才子再到黎民百姓:
凡属成功人士,背后无一不是母亲教育的结果——因为人在成长重要的童年、少年时期,几乎是母亲的一部分,而母亲的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包括价值、人格、心灵、情感、交际、社会性等——母亲要比学校、老师的作用大无数倍。
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就曾多次在演讲中深情地讲起母亲的故事,告诉我们母亲对他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
| 母亲故事一 |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 母亲故事二 |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 母亲故事三 |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 母亲故事四 |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 母亲故事五 |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 母亲故事六 |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
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 母亲故事七 |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