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8-27 08:51 |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辟谷中学II
|
人的幸福指数和什么最有关系?
幸福指数跟健康最有关系,一个人只要拥有健康实际上就最幸福。人生当中最大的财富就是身体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有多少财富都没有用;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心灵不健康,很快也会变得身体不健康。所以,一定是身心都要健康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为什么现在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是不丹这样说起来很穷的国家?以前还有挪威这些国家在前面,因为世界金融风暴,有钱的国家经济突然衰退,他们的人民也不开心了。反而像不丹这样的国家,国民的幸福指数站在了最前面。因为不丹政府永远以老百姓身体健康不健康、过得快乐不快乐作为政府执政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单纯以金钱多寡为衡量指标。
一无所有的人说放弃很简单,拥有许多的人说放弃那是大困难。看一个人是否真正能修行,是看他拥有以后是否能放下。一无所有的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所以很容易能放下。这时候他需要放下的是心灵层面的东西——我们不要怨天怨地,埋怨自己的命,要学会放弃;学会放弃,生活就会非常快乐。
拥有财富本身不是坏事,拥有知识也不是坏事。当我们拥有智慧,比如我们从一个医生变成一个大医学家,从一个学者变成一个学术方面领先的教授了,每个人在各行各业都变成专家了。变成专家,我们是自己学会了就把它留在那儿呢,还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布施出去呢?最伟大的境界就是能够施舍出去,钱财也好,学问也好,无私地奉献给社会,才是从“富”变成“贵”。一个人变富太简单了,只要愿意播种,就会得到收获,收割回来把它留着,就富了。如果我们把自己拥有的种子发给大家播种,大家种完了把种子又还给我们了,因为大家要付给我们“利息”,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就怕我们舍不得把种子发给大家去种。
一个人生命中需要的是尊贵,贵在哪里呢?把影响力传播出去,对多少人产生了帮助?一个对社会有帮助、有奉献的人,就会受到大家的敬仰,生命就显得尊贵。
人最重要的是心灵要快乐。我一直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让自己快乐;如果心不快乐,很快就会没有做事的力气了。所以,心快乐是最大的得。当我们心快乐,其他失去的都是小事了。
菩萨利益众生,成就了自己;众生自私地想利益自己,最后让自己堕落。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的人永远是普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最后都会成为杰出的人,成为群众的领袖。
附录:能够知足感恩,就会幸福
尼珈玛西提舍生于舍卫城附
嘎玛仁波切开示
近的一个小村庄,且在那长大。出家后,他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托钵时,就到原来居住的村庄,随缘接受亲友或村民们的供养。平时他不喜欢参加大型的庆典、仪式,连给孤独长者与波斯匿王举办的大型布施大会,他也没有参加。
但他的托钵习惯渐渐受到其它比丘议论,有人指责他只接近亲人,而不参加大型布施与他人结缘。后来就有比丘向佛陀报告此事,佛陀于是召唤尼珈玛西提舍前来,让他向大众解释清楚。他说虽然他常回家乡托钵,但不管食物可口与否,只要食物足够了,他就离开。听完他的说明,知道尼珈玛西提舍并没向亲友化缘可口的食物,佛陀就当着其它比丘的面前赞许他,并告诫诸比丘们:「少欲知足的生活,才符合一切圣者的教诲,所有的比丘都应该向尼珈玛西提舍效法学习。」
佛陀接着又叙述了鹦鹉王的故事:鹦鹉王原本与众多的子民,住在恒河岸边的无花果树林里。后来,无花果全被吃光了,所有鹦鹉因此离开树林,到别处去觅食,只有鹦鹉王留下来。但不管剩下来的食物是嫩芽、叶子或树皮,只要可以填饱肚子,鹦鹉王都很满足感恩。
帝释天王知道这件事后,就想测试鹦鹉王的德行。帝释天王先运用神通力,使无花果树枯萎,然后,与皇后一起变化成鹅,来到无花果树林。在见到鹦鹉王时,帝释天王就问牠:「为何不离开年迈、枯萎,再也无法长出大量果实的无花果树呢?」鹦鹉王回答说:「我没有离开,是出于感恩的心,只要还有一点食物能维持生命,我就不会背弃这养育过我的树林。」帝释天王听后,大受感动,就恢复并且透露自己真实的身分,同时,从恒河中取水来,洒在无花果树上,使它们恢复生机。
如果我们能时常心存感恩与知足,用这样的心态来看世界,那我们不管遇到任何环境或困难,都会感觉是幸福、是快乐、是满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