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65|回复: 0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3-2 22:01
  • 签到天数: 1519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6-2-8 0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批评、多评价


    每个人都会犯错,作为家长天天也在犯错,但是成人犯错时,很少招来批评,成人是最没有人“管”的一个群体。
    孩子也会犯错,他们犯错太正常了,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犯错时,往往会“难过、委屈、痛苦、不安、自责、焦虑,甚至感到耻辱”。这是每一个有自尊的人犯错后的心态,每个孩子犯错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心态,也正是这样的心态,促使孩子去寻找方法改正错误。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最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这样的心态,然而大量的家长没有这么做,他们看不得孩子犯错,当孩子犯错的第一时间就是批评!


    孩子做题错了,“怎么搞的,学习这么不认真”;孩子大声喧哗,“喊什么喊,这么没礼貌”;孩子忘带学习用具,“看看,总是丢三落四的”……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默默承受,家长看到孩子不说话,气不打一处来,会给孩子更严厉的批评:“怎么不说话了!你聋了!”自尊心强或胆小的孩子可能会哭,“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错了改了不就完了吗?”
    家长批评升级,孩子开始受不了,可能会辩解,被家长视为“顶嘴”,“你还敢顶嘴!翅膀硬了,小心我怎么收拾你!”……孩子不论如何表现,都可能招致更为严厉的批评!不断批评的结果是:当孩子犯错后,不再难过,不再痛苦……孩子失去了自尊,犯错以后再也不改了。



    正确的批评


    正确的批评和正确的表扬一样,大家可以参考表扬的方式:描述孩子的行为+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结果+表达家长的感受和痛苦。批评仅此而已,孩子会自己和自己说话的。
    例如,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了,而且“战胜”了别的孩子,家长知道后不能有情绪,批评是要客观和公正的:描述行为“你把×××打了”,结果“×××受伤了,一定很疼”,“你伤害了别人这是不对的”,“妈妈还要请假去看看×××,影响了工作”,最后表达感受“妈妈很伤心”,“妈妈觉得自己教育孩子很失败”。
    批评到此为止,孩子会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我怎么让妈妈伤心了”,“我打人了,要是我被打了,会不会也很疼呢?”“为了不让妈妈伤心,我明天和×××道歉吧”……


    即使学会了正确的批评,也要少用,为什么?很多孩子犯错的时候,根本没有恶意或者不知道有严重后果,当他们知道错的时候,不用你批评他都会自己注意并希望改正,这就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家长在这个时候最应该给他们提供帮助,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评价”。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请家长按照以下流程处理:
    1.控制自己的情绪,只要自己有情绪就不可能正确处理孩子的问题。
    2.观察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有情绪就不要处理孩子的问题。
    3.分析孩子做错事是不是故意的,孩子犯错时知不知道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如果是故意的,知道严重后果,就要批评,但要遵循下一章的“ABC原则”,如果不是故意的就和孩子坐下来一起讨论这件事情。
    4.评价这件事:首先,告诉孩子,“你错了,但你不是故意的,没有恶意,爸爸妈妈理解你”;其次,告诉孩子,“错了不怕,谁都会犯错,有错就改才是我们要做的,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不会这样做了”;第三,和孩子一起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问题,让孩子养成遇到问题先找原因的好习惯;第四,找到原因,给孩子建议,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唯一的建议和意见,应该告诉孩子:“这件事情处理起来,爸爸妈妈建议可以用四种方法解决,你选择一个吧?”一定要把责任还给孩子,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5.观察孩子处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步骤1~5,直到问题解决。


    还有几点也需要知道:


    ①表扬孩子的行为和行为造成的结果,不要表扬孩子的人品和人格。
    ②在“你真棒”的背后,绝大部分的家长根本不是这样认为的,这叫做虚伪。
    ③孩子做错了,首次理解,再次谅解,三次再批评。
    ④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方式的使用是有“次数限制”的,家长一定要慎用,很多家长在幼儿园就早早用完了,孩子具备了“抗药性”,以后就一点用都没有了。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和评价,而不是表扬和批评。
    ⑤一个人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通过自身的努力独立完成了一件事情,孩子也一样。表扬不能让孩子感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孩子自己的实践。
    ⑥鼓励和评价就是平等和尊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