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3-2 22:01 |
---|
签到天数: 1519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1、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
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2、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不为六根尘境侵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等到功夫纯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对了!’
3、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总是潺潺不断注入大海。念佛就像这样,不管念多少,都要持之以恒,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念到睡着也没有关系。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能让我们横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中遇到境界来时,要眼睛装作没看见,耳朵装作没听到,不作六尘,不被境转,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
4、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
5、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6、要回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检讨。常思己过,则近“道”矣!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
7、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三昧」
九年前,朱博士有个美国好莱坞的朋友金博士(Doctor King),到台湾来请教南老师有关佛法方面的问题。这位金博士年纪轻轻,卅来岁,基督教家庭出身,学的是音乐,对佛法特别有兴趣,铃木大拙等各家的禅学著作、大般若经、及若干小乘英译佛典都曾涉猎,并有在锡兰斯里兰卡某处习定一年多的经验,是一个受现代高等教育的西方佛教青年。
他在台期间也随众听南老师讲课,由朱博士当场传译,由于语言的隔阂,对于所讲内容的吸收颇感吃力。后来他要求朱博士有空带他去参访台湾地区的有道之士,朱博士当时很忙,抽不了身,便找上了我,要我带着这位到处寻师访道的老外,到外面去走走玩玩。我说我也不晓得那个是有道之士,帮不上忙啊!后来经不了再三的请托,推辞不掉,只好勉强应命。
我说,那看谁呢?朱博士说随便,再问金博士的意见,他说他喜欢修禅的和尚,在家出家二者都想见识见识。这下我可傻了眼,谁又知道谁会禅呢?我问他:「你在西方基督教家庭长大,怎么也喜欢搞这一套啊?」他笑笑说:「我不知道,大概前生我喜欢玩这个吧!」我说:「你们美国人也讲前生?」他理直气壮地答道:「怎么不讲啊!」
大家就这样聊了聊,彼此有了认识。隔天,本来我想带他去拜谒印顺老法师,但以在嘉义太远而作罢,最后乃决定先去找在武昌街摆书摊的诗人周梦蝶,再上土城承天寺参访广钦老和尚。结果金博士与诗人见面后,可说对机也可说不对机,彼此并没有什么话讲,三人站在人潮川流不息的明星咖啡店前廊下,默然以对,不到半小时,便告辞走了。
金博士与我转搭公路局车往土城,下车后,改雇出租车上山,原先讲好他出出租车费,我说我也坐了,我出一半吧!他说,那刚才公路局的车费他也要出一份。
上了山,到了大殿,看见老和尚坐在殿中一处的莲花垫上,我有一个老习惯,看了和尚喜欢拜,走到老和尚座前,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想不到这个年轻的老外也紧跟着我趴地一声拜了下去,老和尚只是坐在那儿,不作一声。
后来老和尚移到窗边的旧藤椅上去坐,我们跟了过去,他周围的几个尼师也围拢过来,准备要当翻译,我说我的闽南语还马马虎虎懂得一点,我来翻译好了,省得多费一道翻译手续。
我首先跟老和尚简单介绍了金博士的背景情况,说他这一回专程到台湾来参学佛法,我特别带他来,师父您老人家给他开示。
老和尚听完话便问金博士:「你几岁?」
我以最快的速度作传译,「卅五岁。」金博士答。
老和尚又问:「你有什么问题?」
「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是来看看。」
老和尚再问:「佛法中你喜欢什么呢?」
「禅宗。」金博士答。
老和尚说:「净土也很好嘛!净土也是禅。」
停了一会儿,大家没讲话,旁边的尼师端来几杯茶,我跟金博士各接过一杯饮用。
这时老和尚抓到了题目,又问:「你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茶。」
老和尚接着要金博士不要犹豫,马上回答他能喝茶的是什么?
金博士如法答:「渴啊!」
我回禀老和尚说:「口干啦!」
「不对!不对!」老和尚当头不客气地猛下一棒,弄得金博士很不好意思,回不了话。大家想想能喝的
怎么会是「渴」呢?
老和尚看金博士不讲话,便安慰他说:「普通到我这儿来,我都让人念阿弥陀佛,什么也不谈。这次你来以前,我莫知你来,你走了,我也莫知你到那里去,现在你喝茶,我便问你喝茶。能喝茶的并不是渴,渴只是一种现象。」
说完,老和尚又将同样的话重复了一遍,并说:「我听云居士说,你在锡兰下过功夫,我现在只是跟你开开玩笑而已。」
停了一下,金博士开了口,问说:他曾看佛学书籍中提到有个「念佛三昧」,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老和尚是否得过这种境界?
老和尚这下又说:「你来以前,我莫知你来,你走了,我也莫知你到那里去,现在你问我问题,我凭我的记忆回答你。我在五十几年前,有一次情况我认为是念佛三昧,你以为怎样我不晓得。」
金博士一听,精神来了,说他喜欢听。我赶快从旁翻译道:「他请师父开示啦!」
老和尚说:「五十几年前,我在福州鼓山时,有一次随众在大殿行香念佛,大家随着木鱼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手结定印,边走边念,突然我那么一顿。......」
老和尚的话我逐句翻来,到了「那么一顿」这里,我头大了,勉强译成「Once suddenly a stop」。老和尚马上对着我说:「你不要翻错啊!不是『停止』哦。」这时金博士看了老和尚「那么一顿」的身势与手势,表示他懂得老和尚的意思,而我也觉得我的翻译有误,惭愧莫名。
老和尚接着表示,当时「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先在大殿地面盘绕,然后再冉冉地回旋上升起来,老和尚讲到此处,边作缓缓盘旋手势,同时念佛,声音深沉而浑厚。他说当时没有什么寺庙建筑和其他人事物的感觉,只有源源不断的念佛声,由下至上一直绕转,尽虚空、遍法界尽是弥陀圣号。
老和尚说,那时他也不晓得行不行香,也不晓得定在那里,光是「南无阿弥陀佛」而已,最后维那引磬一敲,功课圆满,大众各归寮房,他还是一样「南无阿弥陀佛」下去,二六时中,行住坐卧,上殿过堂,完全融于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声中,鸟语花香,如此有三个月之久。
老和尚笑着说:「那真的很爽快!不过这只是我记忆中的体会,是不是念佛三昧,我给你作个参考,我觉得是个念佛三昧,你认为是不是那是你的事情了。」
老和尚这么不见外地坦诚相见,以个人实际的修持经验为来者解惑,金博士听了似乎大感受用,法喜充满,高兴得不得了。
这时围侍在旁边的尼师们怕老和尚累了,一直要他休息,我想这回上山已有收获,没有白跑,便起身告退,没想到我没拜,这位获尝法味的老外又趴地对老和尚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
我们出了殿外,由于时间还早,便在周围的栏杆边徘徊了一下,欣赏承天寺的翠绿山景。我告诉金博士说,对面有个日月洞,听说老和尚早前刚来台湾时,曾在洞里闭关,他可以从大殿这边一跃飞到那边,不知是真是假。我们两人正这么闲扯时,不经意一回头,老和尚竟跟在后面走了过来。
我赶快叫说:「师父,您怎么跑出来了!」
老和尚一脸笑得好开心说:「玩玩,玩舛嘛!」
那时老和尚已很少出门,我看到几个尼师站在大殿门口,很关切地望着这边,想是怕老和尚走远了,又有老和尚的吩咐,不便过来。
我一时兴来,便提起老和尚有关他飞越两山间的传闻。
老和尚答说:「莫啦!莫啦!不要乱讲。」
我又转头告诉金博士:「你今天的缘很好,老和尚平时很少出来。」又跟老和尚说:「我看师父是中意他。」
老和尚笑着说:「莫啦!莫啦!跟你们玩玩,玩玩。」
大家如此站在一起,不再讲话,我告诉金博士,这时正好一起念佛,便自个念了起来,金博士没念,老和尚在旁边看看我,又看看他,大约有三分钟的样子,我看也差不多了,便再跟老和尚告辞,老和尚又送了我们几步路,被我劝止回去。
下山时,我们的出租车沿着曲折的山路蜿蜒而行,柔和的阳光在林间山边闪耀,我感觉整个身心非常畅快,金博士转过头来问我原本的中国文化是否也讲三昧呢?我没有什么学问随便以破烂的英语拾了论语中「君子无终食(日)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及「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记载给他参考,他一听大为兴奋,说:「这应该就是一种三昧吧!」我笑笑说:「这是个大问题,我可就不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