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165|回复: 18

空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7-1-14 0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切一切里  我只能用这样的表情  眼神了  
    一切不可说 不可说  即虚空  
    虽有相 实无相     凭想相   
    一切顺其自然吧
    欲哭无泪  
    对不起  
    013219traajj0zhaa1wa0x.jpg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 00: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谷结束了  成功的喜悦想分享一下   写了长篇大论   可是没等发呢 一觉醒来 一个字都没剩的 不知飞哪儿去了  
    第一次改成功  重新又写了一次 结果 有的文字 词语不支持 发不出去  想改一下 可是 又不知道原文怎么被吞了  怎么会被吞呢  我利用了那么长时间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写好的  本宝宝不开心

    点评

    建议用电脑操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6 13: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5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自我
    ▌一、微笑,气质会越来越好!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联系。只有心里充满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如果微笑着去生活,那会增加亲和力,别人更乐于跟你交往,得到的机会也会更多。微笑是对他人的尊重,同时是对生活的尊重。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微笑是朋友间最好的语言,微笑是一种修养。

    ▌二、适应,处境会越来越顺!

    这个世界怎么改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内心的世界,不要陷入外境的迷思,平添烦恼。我们常因外境心生分别,一句好话上天堂,一句批评,茶饭无味,辗转难眠。不能让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

    ▌三、理解,知己会越来越多!

    没有必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争执上,为了一点小事做无谓的争吵,生活中还有更多事情值得珍惜。坦诚地承认自己的过失,接受别人道歉,给对方一点宽容和理解,就会自然而然地消除心中的怨恨和烦恼。世界上少一些意见和矛盾,人与人之间会相处得更好。

    ▌四、包容,生活会越来越美!

    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源自人心的善良,仁爱于慈悲。包容是一种谦虚,人的个性不同,见解各异,凡事见仁见智,包容者能博采众长,从善如流。包容是宽恕待人,允许别人有过失,是以德感人,是一种善的力量,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五、欣赏,人际会越来越广!

    口说好话,心存好念,身行好事,脚走好路。改善自己是自渡,也是渡人;影响他人是渡人,更是自渡。不能小看自己,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这无限就是空性,而有限就是障碍。君子了达空性,能够悲心切愿,任重道远,身安道隆;小人迷于无明,致使罔顾公德,钻营取巧,身败名裂。无所事事的人,内心并不轻松闲适;积极付出的人,内心反而宁静喜乐。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因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道境,世界所现,全都与己相关。

    ▌六、谦让,肚量会越来越宽!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人,是最无能和不可交的人。试问一个连自己人都斤斤计较的人可交往吗?长不大的人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跟自己人,跟自己所爱的家人争长短、论输赢。那些看起来很爱面子的人,其实,通常内心充满着不自信的胆怯!那些装成坚强、从不会懂得认错和让步的人内心往往都充满着嫉妒、狭隘,很难让阳光照进他们的心灵。

    一个懂得爱的人,宁可扮演输家。爱,就要懂得让步。让步,在情感中不是退却,也不是从权,而是一种尊重,一种人格,一种胸襟,一种涵养!

    ▌七、善良,世界会越来越净!

    一个人不会因为自己的善心善德而损失什么,反而会因他的善心善德而得到福报。善良之人会孝敬老人,善待每一个与他相识的人。行善不求回报之人,经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馈。有德之人命系于天,危难之时总是有惊无险、化险为夷、因祸得福、遇难成祥,冥冥之中,天佑善良人,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八、感恩,运气会越来越好!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心中常存感激,心路才能越走越宽。生命是一种过程,苦和甜来自外界,体味幸福则来自内心。
    225858yvykvad50rzxnxbl.jpg
    225859due0pv2ro3pzb5i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3 09:37
  • 签到天数: 165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2-6 10: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加油!多一点曲折,是为了让你得到更多的收获,期待你将最新的感受分享在这儿{:7_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6 10: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潇林林 发表于 2017-2-6 10:08
    美女加油!多一点曲折,是为了让你得到更多的收获,期待你将最新的感受分享在这儿

    謝謝你  共学共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30 13:36
  • 签到天数: 32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7-2-6 13: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你辟谷成功!
    {:10_2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30 13:36
  • 签到天数: 32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7-2-6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空相

    辽一鐘中 发表于 2017-1-21 00:13
    辟谷结束了  成功的喜悦想分享一下   写了长篇大论   可是没等发呢 一觉醒来 一个字都没剩的 不知飞哪儿去 ...

    建议用电脑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2-12 18: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7-2-6 14: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辽一鐘中 发表于 2017-1-21 00:13
    辟谷结束了  成功的喜悦想分享一下   写了长篇大论   可是没等发呢 一觉醒来 一个字都没剩的 不知飞哪儿去 ...

    哈哈,可不是吗!,那天我也费了好大劲才写了一点心得到板块发结果被吞了,好几回都没发出去,后来才发现,只能在原贴的后面跟帖才能发出去,可知道了也没心情再写了,就收手了!同感!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21 17:54
  • 签到天数: 129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2-6 14:4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一起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1: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认为“金钱是万恶源”吗?
    《佛刊》 14评

    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

    文:济群法师

    有人问我说:我发现,企业行为和佛法有很多矛盾。经商要有两个重要素质,一是形势导向,不断确定目标;二是以各种手段达到目标,那难免会伤害他人、巧取豪夺等。如何用佛法指导我们不那么罪恶地经营企业?

    今天的社会,尚未建立非常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做好企业确实不易。我经常感慨,现在很多人因为做事把心做坏了。面对恶性竞争,企业不这样做就面临生存问题,这样做又内心不安,确实处于两难境地。

    每个人的做事方式是由价值观决定的。过去,我们衡量一个行为成功与否,更多是从客观结果来考核,考核投资获得多少回报,比赛取得什么成绩。除此而外,有项重要投资往往被人忽略,那就是心的参与。我们做每件事都有心的参与,相应的,每件事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客观结果,一是心行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以什么心做事,最后会强化或成就某种心态。若以不良心态做事,就在强化负面心态,最后事情做成了,心却做坏了,这是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

    很多人事业有成,却感受不到人生快乐,这样的成就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学会算账。社会上精明的人虽然多,但从佛法眼光来看,若不能看破轮回的虚幻假相,而是沉迷其中,把暂时当做永久,忽略生命的真正意义。不管多么聪明,其实都是傻瓜。因为你所追求的只是虚幻的泡沫,其意义甚至不足几十年。当你离开世界时,这些成就都和你了不相干,于了生脱死更是一无用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事业成就越大,死时可能更痛苦,因为实在是舍不得,实在是放不下。相反,流浪汉临终时可能还自在些。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较高的角度审视人生价值,就能看清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就懂得怎么去做了,抉择时也就不会茫然,不会患得患失了。

    也有人会问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很少谈及利益。至少表面上,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这种思想显然不符合进步的社会观,请问从佛法角度如何看待金钱?也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吗?

    金钱何以会成为万恶之源?首先是来源问题,这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以往的生活条件虽然不富足,但在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依然知足常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转向功利社会。金钱诱惑和贫富分化带来的危机感,双重困扰着人们。在利益推动下,很多人为谋取财富而不择手段,而又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财富。虽然拥有大量钱财,却没有健全的心智,没有处之泰然的超脱,就很可能在金钱的蛊惑下失去理智。

    如果说贪、嗔、痴三毒是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危机,那么,使用不当的财富往往是引发它们的导火索。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金融危机时,总会有人因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走向毁灭。由此可见,如果将积聚财富当作生活的唯一目标,一旦失去财富,就等于失去全部精神支柱,这样的人生太可悲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财富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取决于用途和我们对待钱财的态度。为富不仁者用它来作恶,慈悲众生者以它来行善。因此,佛教并没有简单地将金钱视为万恶之源,事实上,它同样可以成为造福大众的净财。

    那追求利益和修行是否对立呢?

    有些人学佛后觉得世俗生活毫无意义,因此使社会上有人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这是对修行的误解。《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如果我们只把修行理解为念佛、拜佛和打坐、诵经,这是狭义的、形式上的修行。惟有以佛法智慧改造自己,从思想上摆脱贪嗔痴烦恼,从行为上不造作恶业,进而以无常见、无我见,了知一切有为事相皆如梦幻泡影,才是最好的修行。

    现在不少企业家也是在家修行的居士,那么佛弟子该如何追求财富呢?首先要明了因果。佛法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今生付出的努力。然而,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收获。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这不是上天格外恩赐,也不是命运特别垂青,而是他们往昔种下的福田使然。

    我想,无论经商还是做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因此,追求财富和学佛是不矛盾的。因为学佛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如法的行为准则,建立面对顺逆境界而不为所动的良好心态,这对我们追求利益,尤其是长远利益,将有莫大帮助。

    世间财富在流转,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手中的财富永远增值而不亏损?

    一味享用财富,福报总有耗尽的一天。一味积蓄财富,也未必能属于我们所有。佛法认为,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现代人追求财富,总是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以为拥有物质财富,就有了人生的一切。其实,物质财富只能满足人生的基本所需,是生命的低级需求。如果一个人只会追求物质财富,只能说明他的生命层次很低,一味停留于物质财富的追求,生命层次永远无法得到提升。如果说有什么财富可以成为人生的固定资产,那么只有功德法财才是当之无愧的。它无形,却不会随着死亡而消失,不会随着生命形式的转换而失去价值。因此,我们要培养心灵深处的慈悲和爱心,培养生命内在的信仰与智慧。对于人生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是永远可以从中得益的源泉。

    很多人都以为,财富是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事实上,占有越多,越不自由。因为欲望是被逐渐激发出来的,占有的越多,期待和牵挂也就越多。所以我们必须对财富有正确认识,才能懂得如法求财,合理使用,才能从容地驾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成为财富的真正主人。

    012732r69bgg79pp2nnagl.jpg
    012732lttwzmn5tfovpbv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5: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悟
    致傻傻的自己
    人,要么像辣椒一样有脾气。
    要么像白菜一样有层次。
    要么像莲藕一样有心眼。

    可我做不到!
    我就像一根甘蔗,
    直,不会拐弯抹角,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虽然这样的性格吃不开,
    容易得罪人,

    但我还是喜欢这样的自己,
    不虚伪,不算计别人,
    喜欢做真实的自己,
    我相信:
    善有善报!
    恶有恶果!

    人活着,傻点,愣点,憨点,
    都没关系,简单点就好。
    太精明,太清楚,太明白,
    会伤心,会难过,会心累,
    受苦的只会是自己。

    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爱人,
    都别太较真,
    糊里糊涂的才能相处下去。
    这就是最大的明白!

    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
    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你和人玩心,人不和你认真!
    你对人欺骗,人让你滚蛋!

    傻人,不代表真愚蠢,
    只是为人忠厚罢了!

    傻人,不代表眼瞎,
    只是不想拆穿罢了!

    傻人,不代表好欺负,
    只是大度忍让罢了!



    有时候不计较,不生气。
    是因为还有情义,可言。

    有时候会心软,会原谅,
    是因为深爱,还在。

    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
    吃亏是福。
    又何必因为利而精心算计,
    又何必因为情而斤斤计较。

    我始终相信:
    好人有好报,傻人有傻福!
    心中悟无尽之境  境上了难思之心。心静了 ,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本性,走进禅心,欢迎来到禅意的世界!喧嚣浮躁的快节奏生活里,感谢你愿意在禅语之境这片净土停歇脚步!

    155042lv8cu2kuy2vcyis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1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烦了,不妨学说这三句话

    “算了吧”
    生活中有许多事,
    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必定有限,
    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
    其实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不要紧”

    不管发生什么事,
    都要对自己说“不要紧”。
    因为积极乐观的态度
    是解决和战胜任何困难的第一步。
    上天对每人都是公平的,
    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
    必定会打开一扇窗。



    “会过去的”

    不管雨下得多大连续下几天
    总有晴天的时候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坚信总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192801kpedds7p784ugygo.jpg
    192802swu5enruw2mfqkx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4-7 06:1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17-2-12 21:3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好风趣呦,让我们一起来游戏如梦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9: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惊!原来“业障”是这个意思,不懂方法,行善积德也是一种障碍!


       我们经常听学佛的道友说,业障深重,罪业深重。但是,真正能把业障完全说清楚的道友却不多,今天就来谈谈,什么是业障?

    什么是业障?
    什么是业,业就是我们身口意所造的一切法,包括身业、语业、意业。我们身语意无时无刻不在造作一些业,言行举止,起心动念,无不是业!业,有结果、结束的意思,比如毕业、肄业,就是说已经完成了。简单来说,业就是我们身语意三门造作之后的结果。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障,障就是障碍的意思。什么是业障,业也有障的意思,业就是障。因为这些业力障碍我们见到真相,障碍我们明心见性,障碍了我们开悟成佛,所以统称为业障。
    业又可以分为善业跟恶业,善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叫做善业;恶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叫做恶业。恶业会招感痛苦,善业生出安乐,所以我们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刚刚说了,业就是障,障碍我们解脱,障碍我们成佛。于是又很多道友就迷糊了,恶业障碍我们解脱还说得过去,善业怎么也障碍我们解脱呢?
    是的,上品的恶业引发下地狱,中品的恶业引发堕饿鬼,下品恶业投生旁生道,这些都是障碍解脱的。善业可以感得一切人天的安乐,福报,财富,健康,幸福等这些让人快乐的东西。这些东西,也是轮回之因,因为还在轮回里面,也是障碍解脱的。

    那么善业既然也是障碍解脱,那么我们还要行善吗?有没有什么方法让这些善业变成解脱之善呢?
    第一个问题,善业虽然也是障碍解脱,但是可以带来暂时的安乐,可以在轮回当中过得好一点,所以还是需要行善的。
    第二个问题,善业既可以成为世间的善,也可以成为出世间的善。这个在佛教当中,称为“随福德分善根”和“随解脱分善根”。世间的善,就是随福德分善根;出世间的善,就是随解脱分善根。

    我们一般人,都是追求人天的安乐,只算是人天乘。所以,所有的善业功德,都是只能得到人天的安乐,都是轮回的果报,也是障碍,因为会障碍成佛,障碍明心见性,而不会成为随解脱分善根。
    佛教当中,可以分为人天乘、声闻缘觉乘和大乘。人天乘是追求人天安乐为目的,是轮回之法。声闻乘是以出离心为基础,追求自我的解脱,所以也叫小乘。缘觉是在无佛时代,出家修道之人因为觉悟了十二缘起之后悟道,而出离轮回。大乘也叫做菩萨乘,就是要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己要出离轮回,还要帮助一切众生一起出离轮回。密乘,也属于大乘,是以等净无二的见解而帮助自他快速成佛。

    要想成为随解脱分善根,必须要有出离心,出离心就是认识到了轮回的痛苦,追求自我解脱自我觉悟之心。有出离心的基础,然后把功德回向给获得阿罗汉果位,这是小乘的随解脱分善根。
    大乘的随解脱分善根,以菩提心为基础,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以菩提心去行持善法,功德回向给众生及佛道,就能成就无上之佛果,这是大乘的随解脱分善根。

    所以,我们要知道,行善积德,根据发心和回向的不同,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暂时可以追求人天的安乐,过好自己的人生,但是也要认识到,这些快乐是暂时的,总有一天还是要感受三恶道的痛苦。所以,我们要有出离轮回之心,出离轮回了,才是真正的安乐,永远不再感受痛苦,这叫做涅槃大乐。
    最殊胜的是从内心之中发起菩提心,生起菩提心的那一刻,就是菩萨了,称为初发心之菩萨。有了菩提心,通过修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最后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成就无上佛果。

    让我们一起向佛菩萨学习,学习佛菩萨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之发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才是学佛的真正意义,这才是真正学佛!愿一切众生,都能究竟离苦得乐,都能成就无上菩提。

    194201uj2jqwveapojxpq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4-11-4 21:50
  • 签到天数: 13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2-26 20: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你的日记,也解答了我对金钱的困惑,真的很棒!感恩,辟谷之中的宝藏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27 01: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辽-晨光 发表于 2017-2-26 20:56
    看了你的日记,也解答了我对金钱的困惑,真的很棒!感恩,辟谷之中的宝藏太多了

    大千世界 花花世界 人无完人 现在是诱惑力太大的市场
    只有管住自己了
    君子愛财 取之有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8 16:32
  • 签到天数: 26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7-2-28 09: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155 第二十五品-自己的解脱

    自己的解脱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他说,所谓人,有众生就有人,真正的佛法教我们一件事,八万四千法门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那就成功了。这很简单,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既然无我了,我当然不须要佛度呀,我本来就是佛嘛!佛有这个度人之相,佛就著了人相,我相。我如果真正能够悟道,就是无我,就没有被你可度之处。
    所以,佛说的没有错,没有一个众生须要我度。再彻底的讲,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把他老人家修道,证道的法门,通通告诉我们了,你依照这个样子做,你一样可以成佛。他没有办法帮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没有办法替你修啊!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说的是老实话,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须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他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不过他表达的方法是语出惊人,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很难解;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人都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谁都救不了你。
    求上天的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萨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萨与你中间的电线、电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杀人放火,然后说,菩萨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众生他可以度的,众生都是自性自度。他说,什么叫做我呢?一切众生本来无我,这是佛法;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总归起来就是告诉我们这句话。本来无我啊!就是我们做不到,做到了个个成佛。
    佛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就是一般人,是佛经翻译的名辞,现在我们一听到凡夫,好像在骂人。如果我们随便对朋友说,你是凡夫,他肚子里头一定不高兴,你好看不起我!一般人,你告诉他无我,他就害怕,因为人都要贪著“我”。究竟哪个是我呢?佛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三十六样东西凑拢来,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
    拿现在来讲更严重了,人体上许多的细胞都是我,每一个细胞都不是我,你说我在那里?身体上没有我,死了以后,我到那里去了?说灵魂是我,你看到灵魂了吗?一声青磬万缘醒,就是这个境界。这一声敲了以后,无我,本来就是什么都无我,没有一样是我。这个无我的境界,佛只好分析给“我”听,所以我们学禅啊,打坐啊,求证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求证到一个无我,就成佛了。结果大家打起坐来,在里头嘀咕,都在玩“我”,不然就玩呼吸来呀,去呀,好像在那里数钱!一二三四,又数息又观。第一口呼吸早就跑掉了,你后面数到一千,一口呼吸也留不住呀!在那里干什么呢?所以都在玩“我”,作不到无我,不能证得佛法!

    龙腾辟谷  老师讲课时 经常讲
    做一个好人  (女人  男人 ) 先把自己做好 在去管别人  
    自已好了 一切都好了 (一个人的影响很强)

    092335abiw3y3p72iexer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9-11 08:32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8-12-7 18: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发贴是一种责任,看贴是一种享受,回帖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力量!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11_4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0-4 2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口才!不错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