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27|回复: 2

破译疾病密码--1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9-11 08:32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9-2-12 00: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四章
              潜意识制造疾病的隐喻语码


           潜意识有了生病的需要,也不是随意地制造疾病,它要根据情况。
    运用各种自然性因素的刺激与压力。
    潜意识制造疾病,常常表现为“借机”。
    运用各种社会-心理性因素的刺激与压力。
    运用人自身的心身薄弱处,“借薄弱环节”。
           运用各种疾病发生的理论形成的暗示,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疾病的目的性,目的的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形式。
    一定的疾病象征、隐喻着一定的目的,这里有着非常具体、特定的对应。


           社会文化为潜意识制造疾病提供逻辑程序的第三个方面是:语码。
    这涉及人类的语言文字。
           虽然相当多的疾病与“生病的需要”有关,以“生病有好处”为目的,然而,有了生病的需要之后,人也不是漫无边际地制造出任何一种疾病。
    患什么病,如何病,病到什么程度,还是有具体规律的。
    潜意识有了生病的需要,也不是随意地制造疾病,它要根据情况。
    一、运用各种自然性因素的刺激与压力。例如各种“致病因素”,微生物因素、机械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过敏原的因素,例如气候、温度、湿度等客观条件,等等。
    潜意识制造疾病,常常表现为“借机”。所指的借机之一,就是自然性因素的刺激与压力。例如,天冷,人着凉,感冒病毒流行,人的生理本身就会有反应。潜意识只需借机做文章来场感冒,就都有了。
    二、运用各种社会-心理性因素的刺激与压力。一般说来,生病的“需要”主要就是由此压力引起的。但是,在具体制造疾病时,这方面即时的刺激与压力,还会提供制造疾病的诱因与素材。
    例如,一个人因为长期的环境压力,有了极大的生病“需要”,这是背景。这时,突然又有一个社会性因素刺激他,譬如一个来自家庭、社会环境对他有心理打击的坏消息。这时他可能就突然爆发了某种疾病,如心脏病等。
    这也是一种“借机”造病的方式。
    三、运用人自身的心身薄弱处。
    譬如,年老体弱;先天有什么生理缺陷;过劳;营养缺乏或过剩;精神紧张;情绪不好(这同时也是生病需要的一部分);身体某一部分因为先天原因,或因为后天过劳等原因突出的薄弱,等等。
    潜意识根据“生病的需要”这一目的性制造疾病时,就可能由这些因素确定一个可“借用”的薄弱环节。
    疾病常常是由薄弱环节突破的。
    “借薄弱环节”,是造病的又一种方式。
    四、运用各种疾病发生的理论形成的暗示。
    这也就是我们在第十二章中讲到的医学、卫生、保健、民俗、禁忌文化等。它们既是人类防病治病的依靠,同时又是暗示人类生病的逻辑来源。
    这是潜意识制造疾病的文化逻辑来源的第一个方面。
    一个人受到哪些疾病发生公式的暗示,或受到哪个疾病发生公式的强有力的暗示,都可能成为潜意识制造疾病时选择的方面。
    譬如,一个人可能受到有关癌症发生的各种公式的反复宣传与暗示,他心中已有了各种各样的致癌危险性的认识,他也一直在反省自己有无患癌症的可能性,甚至怀疑自己的很多生活、生理因素都可能导致癌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有了某种“活不下去”的情结,有了要以疾病来解脱自己痛苦的需要,他就很可能患癌症了。
    生病的需要,选择和借助了疾病发生公式已形成的暗示。
    这可以说是“借暗示方式”。
    五、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这是我们在上一章讲到的,它是潜意识制造疾病的文化逻辑来源的第二个方面。
    它是疾病有好处、可以得到好处的文化逻辑背景。
    它是疾病的“需要”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
    它是疾病“目的性”的社会背景。
    然而,我们还要讲,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不仅确定了疾病获取好处的目的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确定疾病的形式。
    因为目的有不同,达到目的的疾病形式也该有不同。只是为了达到家人的些许安慰,或者为了休息两天,绝不至于制造一个走向死亡的绝症。而为了解脱无法活下去的巨大痛苦,也不会仅仅制造一个轻微的感冒。
    疾病的目的性,目的的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形式。
    这可称为制造疾病之“服从目的”的方式。
    六、但是,目的可能会非常具体,生病的“需要”可能会非常具体,疾病如何非常具体地达到目的呢?
    譬如,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夫妻生活方面的情感痛苦,为了获得夫妻另一方的同情与回心转意,潜意识选择什么样的疾病形式呢?
    又譬如,目的就是为了表达心理上不堪重负的痛苦,为了减轻负担而提醒自己的显意义、潜意识具体又选择什么样的疾病呢?
    这时,我们就会想到本书前面几章已经讲到的一些论述了。
    这时,各种象征、隐喻的方式就出现了。
    妇科病被女性用来表达夫妻生活方面的情感痛苦与解除此痛苦的愿望;肩背疼痛与脊椎病被用来表达不堪重负的痛苦及解除此痛苦的愿望。
    一定的疾病象征、隐喻着一定的目的,这里有着非常具体、特定的对应。
    我们已经知道,疾病的目的常常是与疾病的各种原因相联系的。这种疾病的原因,各种自然性、社会性因素的刺激与压力,各种人先天、后天的因素,都是非常具体的。
    潜意识在制造疾病时,根据具体的原因、具体的目的,会选择具体形式的疾病的。
    选择的方式,除了前面讲到的借机(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方式,“借薄弱环节”的方式,“借暗示”的方式,“服从目的”的方式,还有一个方式很重要,就是——
    “象征、隐喻”的方式。
    用什么样的疾病来象征、隐喻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原因及目的,这同样依据社会文化提供的逻辑背景。
    这也是我们在本章要讲到的。
    这是潜意识制造疾病的文化逻辑来源的第三个方面。


    我们曾经讲过:疾病就是梦、疾病就是艺术。
    什么意思呢?
    我们首先说梦就是艺术。
    梦常常用形象的隐喻来表达一个愿望的实现。也就是说,人有了愿望,在现实中未能实现,就可能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实现。
    例如,一位知识妇女一直对自己的婚姻不满,一直有离婚的愿望。于是,一天夜里她做了一个这样的梦:梦见自己手拿一把铁铲在铲除房间内的一个灶台。经分析,很清楚,灶台是家庭生活的象征。她用铁铲铲除灶台,不过是象征她拆散了家庭,解体了家庭。就这样,她离婚的愿望在梦中实现了。
    用铲除灶台的故事来隐喻表达离婚的愿望,这难道不是艺术吗?人类艺术最原始的(潜在的)方式就是梦。
    梦是人类最初的艺术,是艺术之源泉。
    没有梦,没有梦的思维,就没有艺术。
    接着,一百年前的精神分析法在发现梦的奥秘的同时,还发现神经症也同样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
    今天,我们的“新疾病学”扩展了这一理论,认为相当多数的疾病也是这样,如同梦一样象征地、隐喻地被制造出来的。
    譬如,我们已经讲到的妇科病、肩背疼痛与脊椎病。
    还有消化系统疾病。
    还有癌症。
    这些疾病的出现都如同梦一样,是以形象的图画来表达一个愿望,一个目的。
    铲除灶台的图画表达离婚的愿望,而妇科病、肩背疼痛及脊椎病、消化系统疾病、癌症,也是图画,是生理的图画,也被用来表达各种的愿望及目的。
    在这里,疾病不就同于梦吗?
    本来,一个女性就是想讲一句话,她对夫妻生活中的矛盾感到痛苦,她希望丈夫不再让她痛苦。她用自己的妇科病来代替这句话,表达这一愿望。
    这难道不艺术吗?得了妇科病,又要诊断,又要治疗,又要吃药,又要痛苦,又要休息,又要哀叹,又要诉说,这一切在自己面前,在丈夫面前,在亲朋好友面前的“表演”,有多少情节,又有多少故事,会产生多少戏剧,难道还不够艺术吗?
    疾病既然是梦,是艺术,它应用象征、隐喻手法表达愿望及目的时,必然遵循梦及艺术共同遵循的语码。
    人类在比喻、象征时,是有规律的。
    鲜花可以比喻少女。因为鲜花青春,鲜花美丽,鲜花让人联想到少女,鲜花确实与少女有本质相通之处。
    总不会用垃圾比喻少女的。
    这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比喻与象征的语言。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语码”。
    当然,有人愿意用玫瑰花比喻少女,有人更愿意用茉莉花来比喻少女。这里,还有象征语码的“个性”。
    潜意识在运用疾病表达不同的、非常具体的生病的需要、生病的原因时,确实如同梦一样,遵循着人类象征、隐喻的语码。
    用什么样的疾病象征、隐喻什么样的生病的原因及目的,是有确切规律的。
    是有着可以归纳总结的对应的。
    这些对应的规律就在社会文化中,就在社会的文字语言中。
    因为女性妇科器官是夫妻爱情生活中运用的器官,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因此,用妇科病来表达夫妻生活方面的情感冲突、痛苦情绪,是最直接的。
    因为胃是消化器官,当人们在思想上有了消化不了的事情时,胃先出毛病,这也是一个十分确定的象征与隐喻。而平时人类有关“吃不消”等语言,就已经把这种隐喻所含的对应表现了出来。明明是事情不好办、很难、很累,却用“吃不消”来比喻,人类在这里不是已经在采用象征、隐喻语码了吗?
    因为肩背、脊椎是负重的躯体部分,因此,人在生活中有了“不堪重负”的感觉时,肩背疼痛及脊椎病就相应出现。这难道不是确切的、人人可以接受的比喻和象征吗?当我们用“不堪重负”这个词来表达一种生活状态与感受时,已经在用肩背负重不堪的躯体形象在比喻这种生活状态与感受了。
    “不堪重负”这个词中,本身已包含了肩背疼痛、脊椎病的全部象征、隐喻语码了。
    癌症,因为是所谓的“不治之症”,所以,它被用来象征“活不下去”的情结。这已经是个很容易说明的对应了。癌症,即恶性肿瘤,是抑郁滞留的象征,是堵塞的象征。它被用来比喻活不下去的,且又有高度郁结的心理情绪,就更是比较确切的了。
    潜意识制造疾病时广泛用象征、隐喻手法。本书讲到的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肩背疼痛及脊椎病、癌症,只是其中四种比较典型的常见疾病。


    为了对这个问题更加深入,我们有必要再做一些考察。
    不妨先举一个神经症的事例。大家知道,神经症,又名精神神经症,是以精神障碍为表现的疾病。其主要类型有: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怖症、强迫症、疲劳症(通称神经衰弱)、癔病,等等。
    就恐怖症而言,就有各种恐怖。如高处恐怖、广场恐怖、黑暗恐怖、幽闭恐怖、社交恐怖等等,还包括诸如水恐怖,怕见水;火恐怖,怕见火;尖物恐怖,怕见任何尖锐物体。
    就高处恐怖而言,通常我们称为“恐高症”,这是指对高处有特殊的、超出正常范围的恐怖。按照精神分析学及有关理论,恐高症同各种神经症都应该有其原因。对于原因,不同的学说,不同的病例,有不同的说法。
    作者在这些年对疾病(包括神经症)的考察中发现,恐高症在相当一些病例中,有共同的规律。或者说,恐高症对于一些人来讲,有着共同的象征与隐喻。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中(也包括干部群中),如果有人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生性要强,为自己设置高目标,持久地用高目标压迫自己,在追求高目标的人生历程中,内心深处有畏惧。
    第二,敏感,理智,善于控制、抑制自己。
    那么,他们绝大多数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恐高症。
    起初,作者对这一点并不很了解,以为各有各的童年创伤或什么特殊身心结构。然而,当发现了这一群体的共性之后,作者明白了:空间上的高处恐怖,其实不过是人生进取上的高处恐怖转化来的。前者不过是后者的象征与隐喻。
    人们在人生中追求高目标,对于这种追求的艰苦、压力怀有畏惧感是自己不知道的,或者说是不愿意承认的。这时就用恐高症象征地、隐喻地将这种畏惧情绪释放出来。
    自从发现这一象征、隐喻的语码,我对很多恐高症一分析就透。并且,许多患有恐高症的人一经这样点破,症状很快就减轻了。
    有的几乎当场见效。当你对他分析完之后,他想一想,体会一下,感到心中一动,就是那么回事,再上高楼往下看时,发现恐高症状已经大部分消失。
    相信类似的恐高症患者都通过这样的自我分析治愈自己的恐高症,也相信朋友们能从这一规律中发现更多的东西。
    再举两种疾病。
    “过敏性结肠炎”(又称“结肠激惹综合征”)和颞颌关节症候群(或称“颞颌关节综合征”)。
    现代医学对这两种疾病有很好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而且都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两种心理因素、情绪因素起很大作用的疾病。心身医学则明确地将这两种疾病归入“心身疾病范围”。对引起这两种疾病的心理、情绪原因,更有充分地估计与描述。
    我们的“新疾病学”对现代医学已经有的正确理论没有任何异议,也不需要作重复性的阐述。
    在这里,只就疾病中的象征、隐喻意义,讲述我们的观点。
    我们注意到许多过敏性结肠炎患者,其主要的情绪原因就是紧张。这些人在多年的学习工作中,对自己定有各种各样的时间表、进度表。他们总在非常紧张地“赶进度”,紧张持久的压力造成了过敏性结肠炎。当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时,百治无效。然而,突然在某一个时段症状大幅度减轻,主要原因就是这段时间过的是没有进度压力的生活。
    有的作家多年给自己的写作定进度,持久的时间压力造成过敏性结肠炎。然而,一段时间下乡,纯粹去考察生活,没有写作计划了,这段时间的病情就明显好转了。
    这一情况是十分典型的。
    动物对紧张情况的应急生理反应之一,就是排空粪便。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也具有同样的应急生理机制。一个人总是在赶时间的紧张中生活,和动物不断地、连续地遇到紧张危险情况是一样的。
    过敏性结肠炎和需要不断排空大便,两者对于肠道的反应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这种相同性就为建立象征确立了语码。
    过敏性结肠炎不过象征了不断排空大便的生理应急反应。
    工作的紧张与动物不断遇到危险情况的紧张是一样的。
    而“颞颌关节综合征”在现代医学中也算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症状是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制,咀嚼困难,继而引起头痛、耳鸣、耳聋等。
    这种疾病除了由于牙齿缺损、智齿参差、咬合不良、不适当的假牙、偏于一侧的咀嚼习惯、咬硬物用力不当等生理原因引起的下颌骨关节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不正常,压迫神经而引起以外,还常常有很大的社会、心理原因。
    患者常常心理情绪异常。
    情绪特点往往是:紧张、激动、易怒、多怒。
    性格特点往往是:固执、刻板、强硬、支配性强、控制欲强。
    正是在这一般医学已观察到的特点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疾病的象征性、隐喻性。
    情绪紧张、激动、发怒,直接的生理反应之一就是咬紧牙关,就是颞颌关节的“超常”反应。
    然而,紧张、激怒毕竟还是全身性的反应。一个人紧张、激怒,也并不一定以颞颌关节的疾病体现出来。
    这时,就又加上了性格特点:固执、支配性强。
    这种性格,立刻使我们联想到有力的咬合,想到那有力地咬紧牙之后强硬(甚至僵硬)的上下颌。
    从猛兽猎食撕咬的动作中,我们就能找到强硬咬合的原始意义。猛兽才固执,才强硬,才支配性强。它们的紧张、激怒,才可能以强硬的咬合表现出来。
    同样,固执的人、强硬的人、支配性强的人,正该是颞颌关节反应“强硬”的人。这种人情绪超常紧张、激怒时,颞颌关节出现超常强硬反应(疾病)是十分必然的。
    因为这是表达他们紧张、激怒情绪的一个典型的象征部位。


    我们还需超出“心身疾病”范围看更多的疾病。
    在作者的另一部著作中,还写到过这样一个病例:
    一个女孩子不知什么原因,头发大量脱落,每天夜里都在枕边脱落大把的头发,以致头发所剩无几。她去医院治疗,西医、中医、吃药、理疗、针灸,均不见效。此后,她看了我写的一本书,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病因。我在那本书中首次提到“生病是因为需要”“生病是有好处的”等“新疾病学”观点。她理解了那些观点,明白了她的脱发不过是爱情痛苦的结果(脱发正是从她爱情受挫开始)。于是,渐渐地,她想通了,头发脱落不治而愈,慢慢长出来了。
    这一“脱发症”又一次典型地表明了疾病的象征性,而且象征的语码来自社会文化。头发,在中国自古以来是女子的爱情信物。削发,出家为尼,都是作为殉情不再婚嫁的典型象征。
    那个女孩因为爱情上的失败、痛苦而脱发,不过是运用了中国文化提供的象征语码,做了一个殉情的故事。
    头发可以病变脱落,其他器官也可以有各种病变。
    潜意识可以运用丰富的语码来做疾病的故事。
    又譬如,发生于咽部、食管部的一些疾病。其中包括“咽异感症”(又称梅核气、癔球症、咽部神经症),多种多样的堵塞感,咽部、食管的“息肉”“肿瘤”。对这一类疾病,现代医学一般都注意到了情绪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特别对于咽异感症,现代医学(特别是心身医学)注意到了社会心理刺激引起的焦虑、悲伤、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往往是诱发这种疾病的直接原因。
    这些理论来自于大量的临床总结,应该说是有道理的。然而,它对社会-心理原因通过情绪引起疾病的过程总结,还是比较笼统的。
    社会、心理原因引起焦虑、抑郁、恐惧、悲伤等情绪,在什么情况下才偏偏引起咽异感症,而不是引起其他疾病呢?这里具体的规律(或者说对应)是什么呢?
    另外,我们的医学分析还不只停留在咽异感症这种带有神经症色彩的疾病,而是要扩大到这一部位现多的疾病。
    我们的“新疾病学”在自身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发现,咽异感症以及任何咽部、食管部堵塞感的症状,直接的原因,有相当比例是因为患者有了要咽又强咽不下,要吐(诉说)又难以吐出来的事情及情绪。
    一个人受了气,咽不下,又吐不出来,立刻就会出现咽部的异物感、堵塞感。
    一个人有了悲伤、苦痛,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时,也常常会出现咽部、食管处堵塞的难受感觉。
    一个人受了冤屈,要申辩而不能申辩,要忍咽下去又忍咽不下,这时,咽部、食管部位常常立刻会出现堵塞感、异物感。
    在这里,并不在于不良情绪有多么强烈,而在于那种要咽咽不下,要吐吐不出的感觉有多么强烈。
    如果一种不良情绪很强烈,但人能够咽下,没有要倾诉的要求,或者他已经倾诉了,那么,这种不良情绪不会以咽部、食管部的病症表现出来。
    相反,一种不良情绪看来一般,不那么强烈,但是,患者那种要咽咽不下、要吐吐不出的感觉与内心冲突很尖锐,那么,咽部、食管部位的堵塞感会立刻出现。
    阅读到这里的读者一定都会理解:咽部、食管部的堵塞感、异物感,作为一种病症,不过是隐喻、象征了心理上、情绪上的咽不下、吐不出的堵塞感而已。
    作者多次遇到这样的患者,咽部或者食管部堵塞感十分严重,帮助他分析,到底有什么事使他感到堵在那里咽不下、吐不出。
    只要分析到了,想明白了,或者咽下了,或者吐出来了(痛痛快快地诉说了),那种堵塞感也便很快减轻、消失。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这种咽部、食管部的堵塞感,其原因常常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表现出来。患者常常运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心理、情绪:“那件事太噎人”,“那事儿真把我堵得够戗”。
    这里的被噎、被堵的语言,恰恰已是在运用生理上(咽部、食管部)被噎、被堵来比喻心理中的类似情绪及感受了。
    语言已把一切疾病的象征、隐喻语码暴露出来。
    疾病的很多语码就是含蕴在语言文字中。
    我们还发现,不仅是“咽异感症”(梅核气)产生于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的心理冲突及不良情绪,而且这个部位的其他疾病,如“息肉”“肿瘤”有些也起因于此。
    潜意识不仅会制造咽部、食管部被噎、被堵的感觉,还会在那里制造出各种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咽部、食管部被噎、被堵的感觉,可以说是这些部位的“表情”。
    而息肉、肿瘤,则是“表情”凝固成的“相貌”了。
    潜意识就是这样象征地、隐喻地运用生理的图画来表现一切。
    当人在生活中有了强咽咽不下、要吐吐不出的事情、情绪时,咽部、食管部位就有了堵塞的痛苦感觉,继而是堵塞埂阻的器质性病变(肿瘤等)。
    如果他把那些事情、情绪终于咽下去了,没有要倾吐的欲望了,这时,他已经把这一切交给了胃。
    那样,咽部、食管部位不会被堵塞了,但是,胃能否消化,就又是问题了。
    消化不了,胃病就出现了。
    人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器官、不同的器官系统,就是这样具体地象征、隐喻着一切。
    这是意识系统与生理系统全息对应的一个非常生动、具体的方面。
    任何从“新疾病学”中找到一点启发的朋友,都不妨试着分析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象征、隐喻性。
    那里有着确定而丰富的语码。
    任何一种病都不是无缘无故被制造出来的。
    譬如有些人的尿血很奇怪。
    一位年轻女性在母亲两次住院做大手术时,都出现了急性尿道炎的尿血症状。
    这显然与一般情况不同。
    因为她的尿血与心理原因的密切联系,便得我们的分析十分清楚明了。
    她是因为着急而尿血的。
    为什么呢?为什么着急就会尿血呢?
    分析也是容易的。先讲一下“新疾病学”的一般原理。然后对她讲:尿急本身就是一种象征。一个人从小都有憋不住尿的着急的经历。从小就会讲“我憋不住了,我尿急!”等等语言。
    因此,反复的自我暗示,他发暗示,使得一个人有可能把尿急当做象征、隐喻心中着急的人体生理语言。
    而尿急的最强烈的、异常的反应是尿血。
    都是泌尿系统的事情。
    泌尿系统最急的表情之一,就不只是尿尿,还有尿血。
    了解了她的症状之后,我劝她对母亲动手术不必着急,对自己的尿血也不必着急。只要不急了,尿血自然停止的。
    果然,既未吃药,也没有治疗,当天症状减轻,两天后完全痊愈。
    又譬如老花眼。
    这是一个年龄病,大多数人到了50岁前后(或早些、或晚些)都可能出现老花眼的症状。对于这种眼睛的病变(甚至可以看成正常变化了),现代医学眼科早已有足够的理论与描述了。
    我们的发现在于:
    在50岁前后这个年龄段,一些人(当然不是全部,甚至可能不是大多数)在思维上,在对待世界、生活的态度上,有一种不愿像年轻时那样精确看待眼前事物的倾向,有一种松弛一点、模糊一点、大概一点、随意一点的思维倾向。这种倾向比较朦胧,比较隐蔽,一般人不易自觉。然而,对于这样一些老花眼开始发生的人作较深入的心理分析,都能挖掘出这种倾向。
    心理上不愿太精确地看待眼前的事物,生理上的老花眼就是必然的了。
    老花眼看不清眼前的东西,模糊、花,要放在远处看,这种生理变化,模拟了心理上的变化。
    一些人的老花眼往往不是均匀渐变的,不是一点点加深的,往往与本人的社会-家庭-人生状况相联系。在某一阶段,发现自己眼睛急剧地花了,而这个阶段,他往往处于比较忙累,对很多事情都无暇“近视”、细看的状态中。
    有些人如果在老花眼开始出现的时候,注意分析自己的心理,分析自己心灵深入隐蔽的倾向,愿意把那种敢于近视生活的年轻感觉找回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往往能减轻、减缓老花眼的发生与发展。
    潜意识在制造疾病时,就是这样贴切地运用着隐喻与象征的语码。
    再譬如“老年腿”。
    “人老腿先老”,这是描述腿部衰老性病变的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也可以转译成“人老心先老”。
    腿是用来跋涉的人体部位,人走路走多了,跋涉得远了,腿会疲劳。
    只要在人生跋涉上有疲劳感、久远感,他的病常常会表现在腿上。
    腿的衰老不只与年龄相关,与腿的积年劳累相关,很大程度上与人生跋涉的久远、疲劳感相关。在这里,人生跋涉上的久远、疲劳感,以腿的衰老象征地表现出来。
    人生跋涉与日常走路的跋涉,相互间就是隐喻的。
    后者用来象征、隐喻前者。
    当我们的日常用语、文学用语讲“人生的道路”“人生的跋涉”时,这些语言中已经包含、运用了这样的隐喻了。
    潜意识在制造“腿老”的生理现象表示人生跋涉的久远、劳累感时,运用的就是人类现成的语言提供的语码。
    这里讲一个有趣的小案例。我在一次小型座谈会上讲到相当一些人的“人老腿先老”其实源于“人老心先老”,也就是说,人生跋涉的疲劳感首先会在腿上表现出来。如果从心理上想清这一点,清除自己心理上的这种劳累感,腿的状态会发生明显变化。一对在电台工作的夫妻多年就因腿疼而行动不便,在听了这一道理后,想通了,腿疼居然不治而愈。


    潜意识制造疾病的象征、隐喻语码问题,我们的“新疾病学”有必要在将来以专著来研究、阐述。这是个内容极为丰富的专题。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纲挈领地指出的是:
    一、人体各部位、各器官、各系统都有其具体的象征、隐喻意义。而且还可能分得很细,如某器官的某一部分、某一层面,都有什么具体的象征、隐喻意义。
    例如胃,是一个象征物。然而,胃的整体、胃的内壁、胃的进口、胃的出口、胃的某一部位,可能还都有更具体的象征、隐喻意义。
    例如,同是眼睛疾病,但近视、远视、青光眼、视神经脱落、白内障等多得难以列数的不同眼病,又有各自不同的象征、隐喻意义。
    三、身体同一部位、同一器官、同一器官系统、器官同一部分的同一种疾病,对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其象征、隐喻意义可能又有不同之处。
    脱发,在中国文化中,可能有殉情、不再婚嫁的象征。然而,在某些国家可能没有这种含义。
    当然,可能有些象征是全人类共同性的。
    四、同样,同一种疾病对于不同的人,其象征、隐喻的意义也可能会有某些差别。
    五、甚至对于同一个人,同一种疾病在这个人的不同时期,因为其不同的社会、心理背景,其象征、隐喻意义也会有某种差异。
    六、总之,象征、隐喻的语码既有一般性、共性,又有特殊性、个性。
    一般与特殊又是相对的。
    不同的人体部位、器官、器官系统、器官的某一部分;
    不同的疾病;
    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域、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人;
    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
    每一层次象征、隐喻的语码都有其共性及个性。
    七、另外,潜意识在运用疾病象征、隐喻时,如同运用梦、艺术象征、隐喻一样,具有手法上的多样性。
    鲜花可以象征、隐喻少女,也可以象征、隐喻青春,还可以象征、隐喻爱心,还可以象征、隐喻祝福,等等。
    同一种疾病,也可以有多种象征、隐喻意义。
    例如,同是手臂疼痛发抖,可以是象征自惩,因为用这只手做了伤天害理的、不该做的事。然而,也可能用来推卸责任。一个画家、作家,手臂疼了,发抖了,就可以少画了、少写了,等等。
    八、总之,“新疾病学”关于疾病的象征、隐喻语码,提出的是一个总的原则的思路。本书所作的一些具体分析,例如对妇科病、消化系统疾病、疼痛及脊椎病、癌症及其他一些疾病的分析,都不过是对这个思路的初步论述。
    这是一个非常粗浅的分析,绝不可能将其绝对化。因为疾病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疾病发生的各种背景情况也是各种各样的。如果简单套用一些象征、隐喻语码是注定要误入歧途的。
    任何简单化、绝对化的做法都将是非常有害的。
    例如,如果简单断言,任何人的任何一种妇科病就是“夫妻病”,那么,我们很可能会犯错误。因为,即使作为夫妻病、妇科病也不是一种,也有多种情况、多种类型。这是第一。第二,也可能不是“夫妻病”,而是“父母子女病”。第三,也可能是纯粹的生理性质的传染病。第四,还可能主要是遗传病。第五,可能是不可抗拒的外界事件造成的创伤。第六,也可能是几种情况的综合,等等。
    九、本书所作的任何举例分析,最好将其只作为思路的说明。
    然而,我们相信,疾病,起码相当数量的疾病,具有象征、隐喻的意义。而这象征、隐喻的语码可以从患者的文化背景中找到。
    只要深入下去,就一定能逐步提示大部分象征、隐喻语码。
    有些疾病的象征、隐喻语码可能好解析,因为它们比较明显一些。
    明显的原因是因为那些器官、身体部位本身就有较大的象征、隐喻意义。
    胃象征消化。
    腿象征跋涉。
    肩背象征负重。
    等等。
    然而,有些疾病的象征、隐喻语码可能难解析一些。它们比较隐讳。
    因为它们相关的器官、身体部位本身的象征、隐喻意义就比较隐讳。
    譬如,内分泌象征、隐喻什么?血管象征、隐喻什么?
    这些都不是牵强附会能够简单说明的。
    我们应该逐渐深入地解析这一切。


  • TA的每日心情

    2019-9-11 08:32
  • 签到天数: 285 天

    [LV.8]辟谷大学I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09: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会喝风,享受一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