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蒙风 于 2021-2-6 00:44 编辑  
 
《走出心灵的地狱》第四阶段的学习计划 
 
 
从2021年2月3日至3月3日学习《走出心灵的地狱》第六、七、八章的内容。 
 
 
《走出心灵的地狱》第六、七、八章的读书题目     (以下三种类型的题目,大家可以全部作答;也可以有选择作答;若意犹未尽,也可将填空题用于第一遍通读第三、四、五章,将简答题用于第二遍精读,将思考题用于第三遍研读。小组联网读书可以自由搭配以下题目,建议以思考题为主,简答题为辅。)     一填空题:   1疾病在很多时候是“       ”出现的。需要之一,就是改变“       ”,达到“       ”家人的目的。当儿童为了战胜父母的时候,不仅可以大哭,还可以哭到咳嗽,哭到喘不过气来的程度,以至真的“      ”、“     ”起来。哪个父母不屈服?哪个家长会想到这是孩子在“巧妙”地“     ”自己? (第六章)   2安子林的神经症从相当大的意义上讲,是病给亲人的。倘若他现在身边没有妻子、女儿,他的神经症或许早已失去了大半存在的条件。(第六章)   3当病人一次又一次尝到疾病的“      ”后,“      ”就止不住在“      ”的时候重复这个方法达到同样的目的。(第六章)   4要有坚定的信念。当“        ”都分析清楚了,当疾病所谓的“        ”都看清楚了,当疾病的“       ”都领略了,这时,“            ”常常成为病人痊愈的首要因素。(第七章)   5第二阶段就是要把他所有“        ”都分析出来,把压抑在“          ”显化出来。要使他的“      ”完完全全地看清自己的“      ”。这样的心理分析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治疗。同时,又为继续进行其他方式的心理治疗提供“        ”。(第七章)   6治疗往往是解决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    ”、“    ”、“    ”的治疗有时又恰恰强化了被治疗者的“    ”角色,是使疾病不能痊愈的重要的“         ”。(第八章)   7因为夫妻的角色都是“   ”的,当你扮演照顾她的角色时,这就是“  ”的角色,“  ”的角色,“  ”的角色;当你“  ”时,她照顾你,你就扮演了“  ”的角色。当你陷入神经症状态中,你就更加是“  ”的角色了 。(第八章)   8希望你洒脱大度,一个出色的人首先要有“         ”。(第八章)               二简答题:   1简述柯老师想要告诉吕芬的奥秘是什么?(第六章)   2关于接下来的治疗,柯老师提到几件事?(第六章)   3在接下来的治疗中,柯老师提到了哪些策略?(第七章)   4吕芬在给柯老师的第一封信中,列举了哪些安子林久病不愈的原因?第二封信中,作了哪些补充?(第七章)   5为了使对安子林的心理治疗强化阶段性、推进性,有结束战争、取得胜利的节奏感,柯老师提出了哪几点?(第七章)   6简述安子林会崴脚的原因。(第七章)   7当安琪问安子林是不是应该在绘画上发展时,柯老师是怎样回答的?(第七章)   8谈到安琪前段时间身体不大好时,柯老师做了什么的分析并给了什么样的建议?(第八章)   9第二阶段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第八章)   10柯老师将安子林的情况,结合到分析中的有哪些?(第八章)   11安子林的心理特点有哪些?(第八章)   12安子林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压力有哪些?(第八章)   13诱导安子林潜意识发作的原因有哪些?(第八章)   14诱导安子林潜意识具体发作的原因有哪些?(第八章)   15安子林潜意识的声音是什么?(第八章)   16简述安子林病后的心理态势和环境。(第八章)   17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强化的疾病的副作用有哪些?(第八章)   18柯老师对安子林说,你的许多症状是在生病的过程中被强化的。柯老师提到了哪些?(第八章)       三思考题:   1安子林的神经症从相当大的意义上讲,是病给亲人的。倘若他现在身边没有妻子、女儿,他的神经症或许早已失去了大半存在的条件。前面这段表述,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结合自己或者身边的人谈一谈。(第六章)   2从小,一个人的潜意识就明白疾病的效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会越来越老练地、习惯地运用这个策略。反思我自己是怎样运用疾病的效用的?(第六章)   3安子林爸爸生病住院了,他的妻子吕芬“没敢”告诉他… 怕安子林生气,吕芬“不敢”多与他交谈… 作为妻子的吕芬,她的这些“不敢”,表达了她内心对安子林的哪些想法?(第七章)   4吕芬和别的病人交谈,给他们做心理分析时,人家都非常爱听,唯独在安子林面前,吕芬一张嘴没说上两句,安子林就很反感?思考一下是为什么?我在生活当中有没有过一样的境遇?(讲师和导师作答:作为讲师或者导师,我们该从哪个角度思考?当别人和家人身上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分别对待?)(第七章)   5我有没有过,要去一个地方,内心却不想去的情况?或者,有没有过需要做一些事情,内心又不情愿的情况?在这种时候,我有没有出现过类似安子林崴脚的事情发生?以前我怎样看待心里这样的矛盾以及矛盾引发的类似崴脚的事故?现在在内心有这样的矛盾时,我是怎样思考、怎样处理的?(第七章)   6弱者有弱者的享受,他可以获得同情,可以逃避责任;但相比之下,还是强者更幸福,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有过享受弱者角色的经历吗?是什么强化了你弱者的形象?你能发现自己强者的一面吗?体现在哪些方面,觉得幸福吗?(第八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