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11-15 09:25 |
---|
签到天数: 60 天 [LV.6]辟谷中学II
|
洗肠也叫灌肠,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在佛家、道家的修炼中也是很关键的辅助方法。在佛教里,很多显密高僧的传记里都提到洗肠,但是普通人却难以理解洗肠的意义。
说到洗肠的作用,确实是个大问题。其意义很深,我们也很难说得全面,但可以给大家一点基本的提示,由大家自己思考。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一个成年人的大肠有近2米长,里面能存储近30斤的粪便。也就是说,即使每天排便的人,其大肠里也是有很多宿便的,我们每天通过正常排泄只能排出一少部分。而在肠道里的宿便会产生浊气浊水污染我们的身体,而且造成经络不通。普通人练习打坐,盘腿一会儿后就往往会感觉双腿酸痛,其主要原因就是肠里的浊气导致经脉不通造成的。
肠是人体非常复杂的器官,肠壁里面充满了褶皱,很像大脑。而且肠道确实和大脑密切关联,有句成语叫“牵肠挂肚”是形容人的思想,可见古人早就知道肠道和人思想的关联性。而且肠道是否清净对于修行人来说至关重要,南怀瑾老师的弟子张尚德教授曾说“肠气不通,悟道没有可能。”而我们肠气不通的原因就是里面太脏,太满了。古代大修行人除了洗肠以外,几乎所有人都有辟谷的经历,其主要作用也就是净化肠道(还有食道)。乃至佛教的五百罗汉中专门有一位“议洗肠尊者”讲述洗肠的意义。
一个修行人如果尝试洗肠后,马上就能体会到身心净化的感觉。特别是洗肠之后进行打坐、诵经等修行都会有很好的境界。另外如果晚上睡觉前,我们能洗肠之后的睡眠质量会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洗肠之后睡2、3个小时的休息效果比不洗肠时睡5、6个小时还好。这是什么原理呢?原来普通人睡觉的时候,肝脏并没有停止工作,它要不停地化解不清净的肠道产生的浊气(解毒),而洗肠之后,人体内相对清净很多,这样肝脏也能得到适当休息,所以洗肠之后人的睡眠会非常好。
有些人发现晚上洗肠后第二天早晨自己没有大便了,于是很担心,以为洗肠导致自己排便的机能“退化”了,也有人认为是洗肠导致“便秘”了。这其实是个误区。上面已经说过,人的大肠平时要存储近30斤粪便,而每天我们只能排出一小部分。而洗肠的话,可以帮我们把大部分的宿便都洗出去,这样人体里的粪便就很少了,所以第二天人可能会没有排便的欲望。这其实是好事,要知道原理你每天早晨排出的大便,其实至少已经在你的肠道里储存了一夜了,这对你身体健康非常不利。而洗肠帮你提早更彻底地净化了身体,你当然不需要像原来那样排便了。
还有人担心洗肠会伤害肠道里的益生菌,这其实也是没道理的。一般我们洗肠所用的只是温水而已,而不洗肠的时候肠道里都是有毒的粪便以及食物残渣,有些人还有药品的残留,我们稍作思考就能知道,温水对比这些东西,到底哪个更可能伤害肠道里的益生菌。如果干净的温水都能伤害肠道,那人每天吃饭后的食物残渣、所生的粪便、药物残留岂不更伤害肠道,不是更应该用水把这些洗出去吗?
还有人洗肠过后感觉累,或者稍微腹痛。这都是正常的,正常人哪怕排大便也是会消耗体力的,洗肠也不例外。一般人洗肠时候肚子是很舒服的,如果洗肠有些腹痛的话,往往是说明人的肠道宿便太多了,导致肠道粘连,所以会有点痛,但这样人恰恰更需要洗肠。当人的肠道环境改善时候,就会明显感觉洗肠很舒服。
有些人把水灌进肠道1、2次后却没有排出什么垃圾,于是认为不需要洗肠。其实这往往是错误的,普通人的肠道里面充满了垃圾,如果这些垃圾瘀滞在肠道太久的话会粘连比较坚固,只洗一两次是洗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建议每次洗肠要反复多几次做“灌水—排出”这个操作,有些人需要反复到第5、6次才会效果明显。
《论衡》云:“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滓。”可以说中国古人早就知道肠道清洁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道家长生不老的养生方法一定要净化肠道就是这个原理。现在医学也已经证明,人的一切疾病和衰老都跟微循环不畅有关。那么人为什么会微循环不畅呢?原因就是人的肠道这个大循环的枢纽里面的垃圾太多导致的不畅呀。
1、插管的时候最好站立着,这样比较容易。
2、灌肠时候,灌肠袋的盖子要打开,这样水可以不经挤压就自然流入肛门(大肠)里面。
3、第一次灌水的时候往往由于肠内杂物多,可以少灌一点,等大块杂物排出去后第二次再多灌水(比如2满袋)
4、灌入水后最好稍微停留一会儿再排出,让水充分清洗肠道。
5、灌入水后可以念诵“哄”这个音,这个音是腹部音,可以震动肠道,有助于保健和清洗。
6、有时间就多灌几次,直到排出的水不太脏了,说明清洗比较有效果了。
7、无论吃荤吃素,任何人的肠道都是很脏的,如果只是灌洗4次以下,往往只能洗出靠近肛门部分的肠道垃圾,而多洗几次的话,才会把深层次的垃圾洗出来。
8、洗肠器的头可以反复使用的,但要清洗干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