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876|回复: 1

一本送给全人类的书——现代量子力学实验和新发现对旧科学的巨大突破性进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1-4 15:54
  •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4-4-2 11: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量子力学实验和新发现对旧科学的巨大突破性进展

    47529_201106171210263NIkg.jpg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吧。

      1.全息图像是“编码”到一种特殊玻璃上的三维图像。这样制作的图像有一种特别的效果,即它虽然是做在平面上的,但是如果在激光照射下人眼从某个角度看去,图像却是三维立体的.在激光中,光子都朝同一个方向运动.在拍全息照片时,拍摄物体被放在黑暗中,用一束激光向它照射。实际上是分开的两束激光,一束射向物体,一束射向一面镜子。一半的光子被物体的轮廓反射回来,另一半被镜子反射回来。所有的光子又都射到感光的全息玻璃片上.这样所形成的图像在激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三维立体的效果。这就好像在某种程度上从物体上反射回来的光子可以与从平面镜上反射回来的光子相互“沟通”似的。不过这样来解释这种现象是受人争议的,因为一般物理学原理也能解释这一过程 。科学家们不小心把精心准备的一个全息像掉到了地上,全息像被摔成了碎片.这一事故却带来了一个极其有趣的自然发现。真正令科学家们震惊的还是全息照片玻璃摔碎时发生的现象。全息照片的碎片并没有变成拼图似的小片;可以拼在一起恢复原来的画面,而是每一个小片中都显示出整个画面。根据传统物理学的定律,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小片玻璃中的每个分子瞬间就改变了外观,却没有直接的物理作用能够解释这种变化。这一发现暗示着在一个更深的或者是非物质的层面上,甚至是简单的无生命的无机玻璃分子都知道它们自己的角色,它们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状态,并知道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这也暗示着这些玻璃分子有集体“记忆”,并且它们之间还能交流沟通。要不是这样,单个的碎片又怎能知道该重组成什么样的图像呢?

    2.有个著名的实验叫做“单个光子干扰实验”。这个实验甚至暗示了光的微粒——光子——不仅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运动特征,而且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相互交流。为什么光子会表现出波动的性质?如果外界没有影响,粒子又为什么会表现出波动性,而事实上,我们却并未发现在我们的空间中,有任何的其他东西对光子发生作用,难道粒子会在无任何作用下自己波动吗?量子力学的精髓就是“不确定”原理,一切物质都是由在“不确定”位置的“不确定”粒子组成的。正如量子物理学家常说的:“某个粒子,在任何时候,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和在另一位置出现的概率一样大。”而量子力学发现的不确定性原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解释得了其原因,为什么他们会不确定的出现在任何一个位置当中?难道物质会再没有任何作外界的影响之下随意的乱动吗?

      另一个量子力学实验暗示人脑真的有可能直接与无生命体沟通,至少是在亚原子微粒的层次上。这个实验是韦恩伊塔诺和他的同事们于1989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波尔德市的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做的。弗莱德艾伦沃尔夫博士在他的《梦中宇宙》一书中报告了该实验。在这一实验中,5000名科学家观察了在磁场中受无线压电量波辐射的铍原子,为了帮助我们想象这一实验,弗莱德文伦沃尔夫博士用烧开水作了个比方。简单地说,这一实验证明了一句古老的谚语:看着的水壶永远等不开。科学家们观察得越频繁,铍原子就越不“开”。这种效果不能被“看”的物理效果解释——“看”是通过激光束来完成的——这实际上是给整个系统增加了能量,从而给被原子加热,而不是冷却它,所以比作烧开水。根据沃尔夫博士的说法,这种结果是“观察者效应”造成的。“观察者效应”是说:“一个量子力学系统在某个特定状态被观察得越频繁,该系统就越可能保持原来状态。”这一原理现在已普遍被量子力学研究领域所接受。沃尔夫博士说:“重要的是观察者的意图。想让物体或系统保持最初状态,观察者必须有看见它的最初状态的意图。如果观察者意欲看见水开,水就会开。” 似乎原子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它们被注视着,并随即改变它们的状态或行为,这一现象暗示着即便是亚原子微粒也有某种“意识”,感觉到它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这也就是说,人的心理能够控制物质的状态,运动。

      1995年,古温特宁茨在德国的科隆大学做了一个亚原子实验。他的实验是将一个短波信号一分为二。一半的信号像正常短波信号一样在空气中以光速传播,也像所有正常的短波信号一样几乎在发出的同一时间到达目的地。宁茨对另一半信号则做了不同的处理。在它前进的途中,他放置了所谓的“量子障碍物”。这是一种电子障碍物,目的是阻碍包括短波信号的一切亚原子微粒传播。宁茨的想法是要阻碍信号在这一途径上的传播,但实际发生的情况却与此相反。在实验中,朝着量子障碍物发射的那个短波信号实际上以4.7倍光速的速度向外传播,在它被发出之前就被接收到了。虽然在这么短的路程之内观察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这个实验却令科学界人士震惊。宁茨指出,如果你在宇宙的这端建起一个量子隔离带,一直延伸到宇宙的那一端,沿着这条路发送的信号会比光速还快,它会逆着时间传播。在你发射它之前它就会跑到宇宙的另一端去。这挑战了我们的思维,时间真的是只能前进而不能倒流吗?时间真的是线性流动的吗?这说明未来的事件也能影响到以前的事件,时间并不是人类大脑中固定的那样线性的只能单向的向前发展。(来自《水晶头骨之谜》)
      
      5.意大利客机的空中历险
      1994年初,一架意大利客机在非洲海岸上空飞行。突然,客机从控制室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正当地面上的机场工作人员焦急万分之际,客机又在原来的空域出现,雷达又追踪到了客机的讯号。

      最后,这架客机安全降落在意大利境内的机场。然而,客机上的机组人员和315名乘客,并不知道他们曾经"失踪"过。

      机长巴达里疑惑不解地说:"我们的班机由马尼拉起飞后,一直都很平稳,没有任何意外发生,但控制室竟说失去班机的踪影,实在有点不寻常。"

      不过,事实却不容争辨:到达机场时,每个乘客的手表都慢了20分钟。

      无独有偶。据资料记载,1970年也发生过类似的奇闻。当时,一架727喷气客机在飞往美国迈阿密国际机场的旅途中,也无故"失踪"了10分钟。

      10分钟以后,客机也在原来的地方出现;接着,安全飞抵目的地

      客机上的所有人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最终使他们相信的理由也是因为所有的手表都慢了10分钟。

      对此现象,专家们认为惟一的解释是:在"失踪"的一刹那,时间"静止"不动了,或者说出现了时光倒流。

      现代银币进入古代庙宇

      就在意大利客机空中历险的同一年,传媒又披露了发生在埃及的时光倒流4000年的奇迹新闻:

      一枚尚未发行的现代银币,被深藏在一座太阳神庙的地底下。

      当时,一个由法国考古学家组成的考古工作队,来到尼罗河畔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区进行科学考察。

      他们发现了一座太阳神庙,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由于人迹罕至,庙宇早已倾塌,仅是废墟一座,故而显得十分,荒凉、破败。

      当考古学家在对废墟进行发掘时,在一块古老的石碑下,发现了一枚深埋在地下的银币。

      奇怪的是,这不是一枚古埃及银币,而是一枚美国银币;更加奇怪的是,这又不是一枚美国古银币,而是一枚现代银币。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一枚已经铸造好、准备在1997年才进入市场流通、面值25美分、尚在美国金库中"留守"的未流通银币。

      美国的现代银币,为何"跑到"4000年前的古埃及庙宇中?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目睹"金字塔的建造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些机密文件不断面世,科学家"查阅到其中也有时光倒流的内容。

      那是在1971年8月的一天,前苏联飞行员亚历山大斯诺夫驾驶米格21型飞机在做例行飞行时,无意中"闯入"了古埃及。

      于是,他看到了金字塔建造的场面:在一望无际的荒漠中,一座金字塔巍然矗立,而另一座金字塔刚刚奠起塔基.

      美国飞行员进入中世纪

      1986年,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SR71型高空侦察机飞越佛罗里达州中心城区时,突破"时空屏障",来到了中世纪的欧洲上空。他在递交给军方有关部门的报告中这样说,飞机掠过树梢,可以感受到巨大的篝火发出的热浪,成堆的尸体令人触目惊心。

      专家们调查后指出:这位空军飞行员看到的是欧洲历史上发生著名的"黑死病"的情景。

      由鼠疫引发的瘟疫波及整个欧洲大陆,成千上万的人倒毙街头,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

      绝密报告来自北约

      如果说,上述因时光倒流而回到从前只是偶然发生就并不稀奇,甚至令人怀疑。蹊跷的是,物理学家马西教授也向世人展示了来自北约的绝密报告,报告中所描述的事实,同样令人匪夷所思。

      1982年,一位北约飞行员在一次从北欧起飞的飞行训练中,他的视野里,竟然出现了数百只恐龙,飞机竟然来到了史前非洲大陆。一位北约飞行员在飞行途中,"误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战场。盟军和德军战机的飞行员都看见了他,他也"看见了他们,仅仅1分钟后,他又回到了现实。
      
       很显然,如果再用传统的物质规律来解释这些现象,人类的科学将陷入困境。如果说宇宙中真的只存在物质,那么光子这种没有生命的物质又怎会有“集体意识”?没有任何外界作用的光子为何会有波动性?没有生命的铍原子又怎会“感应”得到人类的思想,思想又怎会对铍原子产生影响呢?如果说宇宙是依据人大脑中的理性思维来运行的,光子和铍原子又怎会有意识?为什么不确定性原理有完全的违背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如果说宇宙仅仅是人类大脑中的三维空间,那么粒子的波动性又从何解释?如果时间是线性的只能向前发展,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穿越时间到达以前、未来、时间静止的事件呢?

      让我们的去开放的接受那宇宙中的真理吧!人类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我们仍然用以前的例子来说明,仍然是那只毛毛虫,由于它只能感知到一个点状的世界并以这种思维思考着,有一天,突然从树上掉下一个小石头打住了这只毛毛虫,由于在毛毛虫的思维中,仍然只有它所看到的前面树上的一个点,它第一次经历了它思维以外的东西——一种很疼的感觉。(如图)然而它一时却再怎么也无法以它固有的思维来解释为什么它会疼痛,因为它根本没有看到有任何的东西击中了它,然而,这种感觉其实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最后,突然有一天,毛毛虫里面的智者提出了一个新观点“在我们存在的宇宙(点状宇宙)中还存在着一个‘上方’是上方的东西的作用造成了我们的疼痛,于是,毛毛虫才意识到,原来真实的宇宙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宇宙,这是由上面的点和前面的点构成的平面宇宙。如果是一只具有平面思维的蚂蚁被小石头击中,那么他们也会以他们固有的思维来解释,最后,蚂蚁里面的“智者”提出“三维空间”宇宙后,蚂蚁才知道,宇宙不仅只有它们能感知到的平面,还有一个“高”的存在,这个平面和高构成这个“三维空间”,一只只能发送和接受超声波的蝙蝠,也难以想象真实的光的存在,突然有一天,一束强烈的光照射到它身上并使它身体发热,,产生热感,为了弄清楚原因,它用超声波发射到光上,但是当它用超声波发射到这束光上时却感知不到超声波的返回(因为光几乎不反射超声波),但这种感觉却是真实的。在它的思维中一切但是超声波,不以超声波形式存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但是现在这很明显不是超声波。于是,蝙蝠才恍然大悟﹕“原来宇宙中除了超声波还有其它形式的东西”。

      当我们把我们自己想象成这些动物时,我们也会这样做。而现在,面对着这些人类无法解释的现象,也正是同一个原因。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的大脑不是万能的,大脑往往欺骗我们。因为我们的思维也正是根据我们所感知到或我们所发现的东西而来的,经验主义往往最容易形成一个局限的、错误的固性思维,一旦我们经历了某种我们思维所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的大脑就会进入一个死胡同,如果走不出这个死胡同,我们将永远只能看到一个狭小的、局限的世界,无法发现真实的隐藏着的本质,只有大胆的、敢于超越的想象并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才能走出这个死胡同,而这需要我们总结性的进行彻底的反思,具有超越性的推翻前人的观点。

      现在让我们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唯物主义科学和哲学,发现一个全新的、完整的真实的宇宙真理吧!

    下次讲:  新科学与哲学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0-26 18:09
  • 签到天数: 535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4-4-4 07: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了,说实话,没看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