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9-25 20:38 |
---|
签到天数: 413 天 [LV.9]辟谷大学II
|
以阿弥陀佛为师
1、法门平等
世尊在一切大乘经中说的原理原则,无不相同,不同的只是方法。佛门常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可见诸佛菩萨无有定法可说,然而方向、目标是一致的。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差别很大,而方向都是‘觉、正、净’,目标都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金刚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可见一切诸佛都是依此经的原理原则成佛的;无上正等正觉,也是从本经得到的。这一部经至高无上,其他的经也是至高无上,因为每一部经典都是诸佛,以及诸佛无上正等正觉的出处。如果佛只说一个法门,就不是无有定法可说。
佛说法必定依二谛原则——真谛、俗谛,且必须契机。契机、契理,皆不出二谛。‘契机’是不违俗谛;‘契理’是不违真谛。众生的根性差别太大,不可能用一种方法普度众生,所以佛说无量法门,是随顺俗谛而说的。虽然法门无量,但是目标、方向皆不违背真谛。我们若能认清此事,学佛就不难,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得受用。三个月、六个月就有很显著的效果。什么效果?消业障,自己会感觉业障少了,智慧渐渐开了。
佛在《楞严经》上将业障比喻是贼,它偷盗我们的功德法财。如果不认识贼,如何抓贼!所以一定要认识业障,方能消得了业障。‘业’是事业。正在造作时称为‘事’;事情做后的结果称为‘业’。造作业,决定有障碍。从究竟根本上讲,障碍人的自性,障碍法身、般若、解脱。落实至生活层面,障碍人的清净心,使人身心不安稳;障碍家庭,使一家不和;障碍事业,使事业不顺利,这皆是业障。学佛拜忏,是不是能消除业障?我们冷眼旁观,不但没消除,忏愈拜,业障愈多;佛愈学,烦恼愈多。盲修瞎练,如何了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