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8-16 23:37 |
---|
签到天数: 141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
本帖最后由 微笑(昆明) 于 2014-8-7 18:06 编辑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很可怕,需要终身服药,其实高血压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并发症。对于高血压本身,我们只要规律用药,正确使?穴位,并做到生活有规律,血压是可以控制的。
当人们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到了医院后医生们会先给我们量一量血压。很多人可能从没问过血压究竟是什么呢?量血压有什么用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流动着的河水会不停地冲击两边的堤岸,这时河水就会对堤岸产生一定的压力。而我们体内的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心脏和血管推动血液在这个回路中不停地流动。当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时产生一定的速度和压力,这个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医学上称之为“血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叫收缩压,心脏舒张时的血压叫张压。
通常我们所说的血压都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压应低于140/90 毫米汞柱。在清醒安静状态下3 次测量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单一或均超过以上值,则说明我们患上了高血压病。
中医里并没有“高血压”这一病名,结合其症状分析应归属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临床上将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常归于肝肾,然而我们发现有些常见脾胃病导致高血压,经用调理脾胃等方法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调养
我们先来看看肝阳上亢型高血?是如何从脾胃入手来进行调养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头痛,心悸,失眠多梦,或腰膝酸软,舌质较红,舌苔黄干或薄少,脉弦紧而长。前面我们说过,“治肝者当先实脾”,治疗肝病当先使脾气充实,因为肝气过盛会克制脾土,导致脾出问题。因此,对此型高血压我们应以清肝泻火、健脾益气为主。
要清肝泻火,我们可取百会穴、太冲穴、风池穴、肝俞穴、肾俞穴、行间穴、侠溪穴;健脾益气我们可以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中脘穴。
百会穴属于督脉,与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相交,古人称之为三阳五会之所。头是诸阳之会?刺激百会穴可以醒神开窍,可减轻高血压带来的头昏、头痛等症。百会穴位于头顶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太冲穴作为肝经原穴,它能够调动肝经元气,疏肝理气,平降肝阳。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要穴。“风池”有“蓄风的池子”之意,凡是跟风有关的病症(高血压与风邪有关),都可以用它来治疗。
肝俞穴属于膀胱经,是肝的背部俞穴,有疏肝利胆、降火退热的功效。肝俞穴在背部,当第9 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侠溪穴也是足少阳胆经上的要穴,主治头痛、目眩等问题。它位于足背外侧,当第4 、第 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三阴交穴是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风云际会的重要穴位,而这三条经都与高血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而肾藏精,精又生血。因此,治疗高血压选此穴一点儿错都没有。
以上穴位我们平时多进行按摩,用手指或按摩棒、笔帽等分别对每个穴位进行按压3 ~5 分钟,天天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