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02|回复: 4

《转》这53种病不需要输液 ,别再盲目输液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0-15 12:57
  • 签到天数: 139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4-10-23 10: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8日,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清单一公布,立刻在网上热传。记者发现,其中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有媒体请专家解读这份清单,专家表示有些“发炎”不是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反而会导致滥用。

    这53种疾病,只有病情危重才需挂水

          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安徽省卫生计生委18日发出通知,要求该省医疗机构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加强对医师培训和指导,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安徽确定了部分无需输液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昨天,这“不需要输液的53种疾病”的清单,在微博上热传。有网友说,这是一份官方发布的清单,比较严谨,有参考的价值,值得收藏一份。

    内科
    1 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 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 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 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 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 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 高血压亚急症
    10 慢性浅表性胃炎
    11 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 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 轻度结肠炎
    14 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 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 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 急性膀胱炎
    18 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 单纯的房早、室早
    20 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 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 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 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解读1:细菌引发炎症,抗生素才有用
          专家表示,出现炎症的刺激因素有4大类:生物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因素,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免疫过度的因素。

    带“炎”的病中只有由细菌引起的那些,用敏感的抗生素才会有效。像感冒、腮腺炎等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效果。由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所致的炎症,比如咽炎,有时是讲话过多、麻辣烫饮食等引起的,一般也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外科
    1 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 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 轻度软组织挫伤
    4 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 浅静脉炎
    6 老年性骨关节炎
    7 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 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 慢性劳损性疾病
    10 慢性膀胱炎
    11 慢性前列腺炎
    12 前列腺增生
    13 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 精囊炎
    15 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 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 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 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解读2:外科是抗生素的重灾区

         据报道称,外科科室成为抗生素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了97%。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肛肠外科专家樊志敏介绍,对于体表一些小肿块的切除,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体表没有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体表感染(如无发热,血象正常),术后是可以不用输液的。

          当然,从外科手术的角度,也要辩证地看待输液,“比如一些人本身抗感染能力较弱,可能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妇科
    1 慢性盆腔炎
    2 慢性子宫颈炎
    3 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 前庭大腺囊肿
    5 阴道炎、外阴炎
    6 原发性痛经
    7 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

    解读3:抗生素可能破坏“微生态”

         “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治疗上的确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吴江平告诉记者,只有急性炎症发作,才需要抗生素,而且必须是医院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药物。另外,即便是需要用药,口服和打针就够了。

          吴江平主任告诉记者,在一些小诊所和不规范的医疗机构,阴道炎等妇科炎症,滥用抗生素比较普遍。女性阴道内部环境同时寄存着多种菌群,菌群之间相互抑制,从而维持内环境酸碱度平衡,保持健康。一旦体内摄入过量抗生素,就会破坏阴道的微生态环境。如,当乳酸杆菌活性被抑制,外来致病菌就会大肆繁殖,反而会导致阴道炎症的产生。

    儿科
    1 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 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 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解读4:抗生素有时会帮倒忙

          在我国,儿科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据2009年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家医院儿科门诊病人的调查,抗生素的使用量是同期国外儿科的2倍到8倍。在这份清单上,儿科也有几种情况不需要输液:如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病,毛细支气管炎,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

          解放军八一医院儿科主任廖东幸告诉记者,这几种疾病,严格说,的确都可以不用抗生素。小儿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低于38℃,孩子精神状态也不错,家长也就不需担心。另外,马上到了秋天,“轮状病毒”也活跃。秋季腹泻和感冒一样,是自限性的疾病,用抗生素反而是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

         毛细支气管炎,虽然病中也带着一个“炎”字,但它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像肺炎,但以“喘憋”为主,此病80%发生在1岁以内,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小宝宝。现在医院可以做呼吸道分泌物的抗原检测,很快就明确是否是病毒感染。

          但是专家也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的时候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为什么提倡药物“口服优先”?

           口服为什么要优先呢?口服药物是一个较安全的过程。在胃肠道里,有胃酸,肠液化酶,不仅使食物消化成小分子,也能使一些有毒的物质分解,使很多细菌被破坏。在吸收入血之后,还要通过肝脏,才能分布到全身。人们早已知道,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解毒器官。一旦误吃了毒物,由于吸收有一时间过程,及时发现还可补救,即用灌肠、致吐等方式,让毒物排出体外。


    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给药途径

          东莞第五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黄卫娟解释,首先输液过程中,药物中很多微粒会进入到人体血管中,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药物中的微粒常会大过这个数值,“这样一来,药物中的微粒就可能蓄积在心、肺、肝、肾等毛细血管中,长时间下来,容易引发血管栓塞、肺动脉高压等严重疾病。”

          另外,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药物中的有毒物质也会直接作用于脏器造成损害。而且,输液虽然发挥药效更快,其不良反应也会比较大,比如输液过快,可能会引发心脏衰竭等后果。

    前年过敏性休克致死85%以上为静脉给药

           今年5月1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1 .7万份,其中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9.1万份。其中按药品剂型统计,注射剂占58.7%,远远高于口服制剂的37.3%.尤其在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更占到74.3%,比总体报告中的比例高出14.5个百分点。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主任药师、原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周筱青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输液相对口服等方式在治疗手段上是一种改进,但风险也更大,因此采取输液这一治疗方式时,首先考虑是否需要,如果不是十分必要,就不提倡使用。

    周筱青指出,2012年注射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占56.7%,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3.5%,在过敏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病例中,85%以上为静脉给药。

    输液药物有六成以上属抗生素

    在输液被过度使用的背后,也伴随着抗生素的滥用。“输液是抗生素给药的一种主要方式,输液的药物中有六成以上是抗生素药物。”黄卫娟解释,由细菌感染的疾病,使用抗生素才有效,但“实际上尤其在门诊,大部分疾病都是因为病毒造成,不需使用抗生素。即使要使用抗生素,也应遵循由低向高的服用规则,能口服就不要注射。”

    丁香园副主编夏志敏也表示,“由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炎症,通过抗生素的用药,实际没有效果,只会增加抗生素的耐药性”,影响抗生素真正派上用场时的药效发挥。真正需要抗生素的情况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抗生素有几种剂型,有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输液是最后不得已采取的医疗措施。

    频繁使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耐药性。周筱青指出,抗生素用得越多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就越大,直接后果就是某种抗生素对治疗感染疾病不再有效。

    今年4月30日,世卫组织首次报告全球的抗菌素耐药情况,指出抗生素耐药性已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报告举例,上世纪80年代投入使用的治疗尿路感染的抗菌药物,目前在许多国家已对半数以上病患失去作用。世卫组织指出,“迈向后抗生素时代,多年来可治疗的常见感染和轻微伤痛可再一次置人于死地”。

    国内已有医院取消普通门诊静脉输液

    目前,在国内已有几家医院取消了普通门诊输液。如我省的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外省的宁波市第一医院、北京航空总医院也传来类似消息。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0-15 12:57
  • 签到天数: 139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0: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生反应

    有医生反对“一刀切”:

    应从疾病变化客观看待输液

    对于安徽省卫计委的这份通知,网上不少评论并不看好,认为输液与否并不是一长列疾病名称贴出来,医生就能照样实行。“患病的轻重程度、个人体质不同,有没有合并症,有无特殊情况”,都是临床医生进行综合评估需要考虑的角度。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医生刘光辉表示,每个人病情不一。以急性支气管炎为例,“急性支气管炎往往伴有咳嗽、咳痰、发热,病人若是青壮年,平常身强力壮,抵抗力良好,这种情况下我们多建议病人以口服药物和休息为主。”但平时在急诊室,见到的急性支气管炎发作的病人也少不了本身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包括老慢支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合并了糖尿病、冠心病等情况的患者。“我们不仅要考虑到疾病本身,还要考虑到患者是否合并一些慢性疾病、年龄、到医院的精神状态等多个角度。”

    此外,“公布出来的那53种疾病,在老百姓看来是所谓的‘小病’,可能还不至于构成急危重症,但疾病随时存在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刘光辉提到53种病中的“上呼吸道感染”,“90%是病毒性感染,可能会存在高热,可能演变为下呼吸道感染,即肺炎”。如果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流鼻涕、鼻塞等症状,只要病人体温在38℃以下,且生命体征等状态良好的话,临床医生一般不会对其输液,会建议病人大量地喝水。

    但对于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其较弱的体质、抵抗力可能诱发高热。在高热期间,病人进食差,有的病人会出现40℃甚至以上的高热,这时会出现大量出汗,甚至是休克。本身患有冠心病的老年病人还可能在呼吸道感染时出现心衰。“对于这样的病人,专业医生会适当对其补充糖水或盐水,维持一个静脉通路,随时观察病人的状态变化。”

    另外一种情况是腹泻,即老百姓常说的肠道感染。刘光辉解释,“腹泻往往伴有脱水,严重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如果大量脱水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或低血容量性休克。”


    随着医学发展,过去的感染性休克,现在称作脓毒性休克。脓毒性休克的总体死亡率为25%-90%,一旦发生严重的乳酸中毒并伴有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特别是伴多脏器衰竭时,即使给予治疗,脓毒性休克往往已不可逆转。“因此,看似平常的小病潜伏着危重症,应该从疾病的动态演变角度客观看待是否输液。”

    刘光辉提及,医生在治疗腹泻病人时,通常会根据临床症状先判断他们的脱水程度。“如果病人是中或重度脱水的话,一定要进行医疗干预,输液是其中一个重要措施。”

    东莞某大型医院外科主任认为,虽然列出的疾病种类确实基本不需要输液,但是患者个体化差异比较大,实际操作会有不同,不能过于一刀切,否则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容易让医生在诊疗中缚手缚脚。尽管明确了可以输液的指征,但是操作中可能会造成医患纠纷。

    广州广医二院药剂科主任杨俊河也认为,诊病开药是医生的职责,可以说是一个学术范畴问题,用行政手段来加以限制其实不妥,应该通过医生培训、学术讨论等途径,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纠正某些乱输液的现象。

    提醒
    抗生素使用“三不”“三问”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记得“三不”: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购买;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能为力;三、不随意停药。一旦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保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完成足够的疗程,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让其伺机再起。


          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做到“三问”:一、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应用抗生素才能治疗;二、经诊断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三、在取药时询问药师,服药时需注意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3-5 00:03
  • 签到天数: 67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4-10-23 10: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随喜赞叹 笑颜君 菩萨心肠

    点评

    明月小明星,预祝你辟谷成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3 11: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0-15 12:57
  • 签到天数: 139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1: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月前生 发表于 2014-10-23 10:59
    学习了  随喜赞叹 笑颜君 菩萨心肠

    明月小明星,预祝你辟谷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11-24 00:18
  • 签到天数: 28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4-10-24 23: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病都是身体帮我们清理垃圾 所以有很多病都不需要吃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