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25|回复: 0

17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15-1-20 14: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存想”,亦称“存神”,这是中国古代道家所用的名词。秦汉以后到魏、晋之间,讲究道家方术的,大都以“存想”为主。道家古老的丹经,如《黄庭内外景经》等。便是以“存想”“存神”的方法为中心。汉代的张道陵(天师道的创始者)、北魏的寇谦之(另一天师道的重要人物)、南朝著名的仙家陶弘景,和他所著的《真诰》,也都是以“存想”、“存神”的方法为主干。另如佛家密宗的“观想”,以及其他各个宗教的祈祷、礼拜,也都是以“存想”做为修道的方法。
    “精思”也是中国古代道家所用的名词。但严格说来,“精思”与“存想”“存神”,有迥然不同之处。“存想”,是属于锻炼精神的法门。“精思”,是属于运用“思维”而达到最高“智慧”成就的状态。所谓“精思入神”的观念,便如《易经·系辞传》所谓“精义入神”的道理,完全相同。南朝到隋、唐以后,佛家有了禅宗的创建,而禅宗到了宋、元以后,又有“参禅’与“参话头’等方法,强调一点说,也便是“精思入神”的另一途径而已。后来宋儒理学家程明道的诗说:“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也是由“精思入神”的观念,变为理学家幻想境界的夸大词。
    但“存想”与“精思”,既不是魏、晋南北朝以后道家“炼[上无下灬]”的修法,也不是明、清以来道家“守窍”的修法,更不是“炼精化[上无下灬],炼[上无下灬]化神,炼神还虚”的修法。凡是这些道家的方术,严格地说来,各有各的范围和作用,不可混为一谈。可惜的是,历来学习道家神仙、方士丹法的人,只一味为自己求作神仙,而认为只要有了明师的指点;传授一个千古不传的秘诀,就可“立地成仙”、“白日飞升”。因此素来忽略学理、轻视原理和理论,致使道家的方术,既不见容于缙绅先生等全大夫阶级的知识分子.又不能自圆其说而构成有条理、有原则、有方法的神仙丹道的科学。因此不但“一枕游仙梦不成”,结果反而空劳幻想而贻害无穷。
    “存想”的方法虽然太为古老,但是西方流行的神秘学,却与“存想”的精义息息相通。西方的神秘学派,号称渊源于大西洋和埃及的上古文化。东方中国道家的“存想”和“存神”,自始即认为渊源于远古的神仙所传。穷源溯本;此二者之间的踪迹;似乎都是同一来源。由于这是属于学术的“考古”问题,故在此不能详论。至于谈谈“存想”的用心方法,对于静坐与修道的关系,也似乎陈义太高,不容易为现代一般流行的急功好利等学道者所接受,所以也暂且不谈。而论及“存神”的作用,更具有原始浓厚的宗教精神,它的学理与神秘学一样,富于多方面而且有极高深的奥义,际此宗教精神趋于没落的时代,所以也暂时不谈。况且“存想”和“存神”的方法,最为精密而有系统的,莫过于“密宗”,留在讨论“密宗”的修法时,再加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