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89|回复: 1

吃素好,为什么很多吃素的人身体还会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27 08:51
  • 签到天数: 85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5-6-5 15: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吃素是慈悲心的体现,也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吃素也是有技巧的,如果吃素方法不对,会伤害身体,自己身体情况不好,就给人吃素是不健康的表象。

    1、问题的由来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出现了面色萎黄,声音低微,元气不足,浑身乏力,畏寒肢冷……的情况。

      男士元气不足,面黄肌瘦,女性不孕不育、色斑早生,于是这些朋友在吃素问题上,就遭到了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等的“围攻”,经常听到的声音如下:

      “你看看你的脸色,黄黄的,都是吃素吃的!”

      “都这么大了,还没怀上孕,别吃素了,吃点有营养的吧,我看还是吃肉好。”

      “哎呦,干了这么点活,你看把你累的,我说吃素没有劲吧,还是吃肉好!”

      每当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吃素的朋友往往开始时用营养科学、环保、保护动物、甚至宗教教义来和周围的人辩解:



      “吃素是有道理的,你看著名的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著名的运动员如卡尔 刘易斯和小威廉姆斯;著名的演员如赵薇、傅冲……

      人家都是吃素的,说明吃素有益于健康的,有利于环境和地球的,有益于其他动物的,有益于节能减排,有益于雾霾天气的消除……”还在振振有词之中时,别人往往一句话就把我们问倒了:

      “吃素这么好,为什么你的身体这么差?!”

      答:“……”

    2、什么是虚寒体质?

      虚寒体质顾名思义,就是“虚”和“寒”。

      (1)浑身乏力,没劲,总想歇着
      (2)不爱吃饭,没有食欲。

      (3)容易气短胸闷,说话说一会就没劲了,老百姓话“拔不上气”,上楼上两层就气喘吁吁。

      (4)腰酸背痛,腿软没劲,女性月经不调,量少,宫寒,男性腰困无力。

      (5)面色苍白或萎黄,两眼无神,皮肤色泽暗而松弛。

      (6)浑身怕冷,手脚冰凉,全身没有热量。

      (7)心态消极
      (8)稍微一吃凉东西就会腹泻或腹痛



    3、怎么办?

      吃素大多吃的是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一般来讲,蔬菜、水果偏寒偏湿(个别除外),因此,不会吃素,就会造成寒湿在体内积累太多而造成虚寒性体质。

      怎么办呢?

      (1)多晒太阳,尤其在阳光充足的午后,背对太阳,多晒晒后背,让督脉、膀胱经好好得到阳气的滋养,自然就会阳气充足。



      (2)多运动。每天坚持两小时的运动时间。

      走路、爬山、五体投地功、练习太极拳都行,动则生阳气,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呼吸紊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一旦这样,就反而会伤阳气,因为大汗亡阳。

      (3)早睡觉,十点以前睡觉最好。

      (4)心态开朗,开心,多笑,乐能聚神,汇聚阳气。

      (5)多吃板栗、大枣、桂圆、面食、山药、枸杞子等食物,偏于阳气多的食物,有的人虚不受补,一吃就上火怎么办呢?找当地中医调理一下脾胃就好了。

      (6)吃饭吃六成饱,不要给肠胃增加负担,否则伤气,就会产生寒湿。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吃主食,水谷精微无从摄取,气血无从生化,后天之本亏耗,导致月经量少,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小米粥加红糖)

      因此,我在诊治这类疾病的患者,通常要求其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气血之来源,此外,建议喝小米粥加红糖以充养脾胃,迅速恢复元气。

      在北方,妇女生完小孩坐月子的时候,老婆婆通常给产妇做小米粥加红糖,以补养身体,小米在中医看来是补肾健脾利湿的佳品。

      古代行军打仗多以小米为军粮,吃小米不仅耐饿,而且除去脾胃湿气,避免水土不服所导致的肠胃疾病。

      一把小米,撒到地里是一片庄稼,小米是高度浓缩了的"生机",产妇生完小孩,生机消耗很大,所以民间用小米来帮助其恢复生机元气。

      很多女孩子,喝了小米粥加红糖,不仅月经调顺,而且脸色红润光彩,真印证了五谷杂粮补养身体的道理。

      佛教界有一些出家师父和在家居士,也是不吃主食仅吃蔬菜,但是据我观察,大部分遵从这个饮食原则的人久而久之面黄肌瘦,身体衰惫,气色晦暗。

      其原因不外乎上文所讲的仅靠蔬菜是无法维持气血来源的。

      蔬菜多为植物的茎和叶,其疏通力量比较强而补养力量比较弱,气血虽然可以得到疏通但得不到补养,尤其是脾胃没有水谷滋润,久之就会造成脾胃气虚的病机。

    4.气满不思食

      以上论述是针对一般人而言,凡事都有特例,既然有人提出不吃主食只吃蔬菜的原则,就说明有一部分人是这个原则的亲身受益者。

      那么,什么样的人合适这种饮食原则呢?我总结为"心地清净,元气充沛"的人可以超越一般的养生原则。

      凡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内心清净无染,妄想分别执著淡泊,元气消耗极少,依靠修行禅定所获得的能量补充(禅悦为食),全身元气充沛。

      正如古人所说"气满不思食",真正元气充盈的人,不思饮食。因此一天仅仅吃一顿饭甚至一碗粥就可以了。


    (广钦老和尚)

      如台湾著名的广钦老和尚,数十年来不吃主食,仅吃水果维持体力,活到九十五岁高龄,身无疾苦,安然往生。

      在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中以"禅悦食"为五种出世间食之一。并在《杂阿含经》指出,有众生进入初禅,"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

      凡是修行真正契入境界,功夫得力,均会有全身气力充足之感。

      圆融大师精进念佛一天一夜,竟不会感到饥饿,反而觉得口水甘甜,受用无量,这恰恰说明法喜充满,禅悦为食便会得到能量的补充,不需要依靠一般的饮食。

      明代学者洪觉范说:一个人每天要做这么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结果看到他的画像,却是身体壮硕、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


    (永明延禅师)

      永明延寿禅师一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然而需要补充的能量却很少,足见禅定功夫之深。

      禅定并不一定是面壁打坐,行住坐卧都不离禅定,禅悦为食自然身体健壮。

      然而一般佛教居士,没有专业修行,或者因为功夫不到,还需要应付日常工作,有的护法居士为佛法、为众生而奔忙操劳,修证上还没有真正契入境界。

      这就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假如不加以补充,就会导致上文所说的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亚健康状态,长久以往,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任何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每个人在接受不同的养生观点时,要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斟酌采纳,方能如理如法。

    5.补充气血的食疗方法

      小米粥做法

      做法:小米适量,小火慢慢煮熟,气血不足者可加红糖少许。



      功效: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还可以治疗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疾病。

      《本草纲目》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经常喝小米粥,可以温补脾肾,增强生命力,对身体虚弱的有不啻为一帖补养良方。
  • TA的每日心情

    2022-4-11 13:25
  • 签到天数: 1606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5-6-5 15: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一篇指导养生的好文章,深刻领会,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