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5-11-27 07:5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
下图是 新一代轻型坦克VS62式轻型坦克之间的对照,该坦克2012年中首次公开以来经历3年试验,已经于近期定型。近日有一篇介绍我军装备极寒试验的八股,提到“我军的装甲方阵将添新面孔。与此前较为常见的“侧身像”不同,此次曝光的是新轻型坦克的正面照。从观瞄火控系统、105主炮、多处附加装甲来看,新一代轻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能力都有长足进步。
新一代轻型坦克
在99主战坦克广泛服役的今天,为什么还要研制轻型坦克呢?我们先来看上一代62式轻型坦克(下图),它只有21吨,动力316KW,火控落后、装一门85mm线膛炮。无论是火力、防护能力、还是动力系统都无法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
62式轻型坦克
同时,我国有广大的南方水网地域和西部高原地区,下图可以看到59式中型坦克在通过水田时,要用成捆的木棍垫在水田中,如果是战时96/99主战坦克在这些地域则寸步难行。在高原主战坦克的发动机功率会大幅下降,显然也不适合部署99主战坦克。
在泥泞山区试验
在中越反击战之后,我国曾对62式轻坦进行改进,有小改型和大改型,但都因种种原因没进入现役。九十年代台海危机,我军重点发展两栖作战能力,研制了先进的63A型两栖突击车,并大量装备。63A装备的105mm线膛炮不仅威力可观,还可以发射炮射导弹;随着99主战坦克的的研制成功,动力、装甲和火控系统得到长足的进步,用这些技术,发展新一代轻型坦克,取代62式和部分59式坦克就水到渠成了。
l
63A式
与主战坦克的要求不同,新一代轻坦要在水网地域和高原作战,它对性能的要求顺序是机动通行能性、火力、防护能力。所以之前流出的新轻坦的图都是在山区丛林、南方泥泞地域或高原山地的试验图。
三地,林地,高原,丛林
要在这些地区行动自如,新轻坦的单位压力就要相对较小。我国科研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坦克的单位压力小于70kPa(62式轻坦单位压力为67.7kPa、59坦克是79 kPa),就能够适应我国南方广大稻田地域的机动。现代战争要求主炮口径、电子设备、装甲防护都要增加,新轻坦重量达到30—35吨。从轻坦用铁路和公路平板车运输的图,可以看出新轻坦加宽了车身,车身加宽可以增加履带的宽度,新轻坦还加长了车身、多了一对负重轮。更长、更宽的履带,加之可拆卸掉的附加装甲模块,可以使得该坦克的单位压力控制在70 kPa以下,以适应水网稻田地带的作战环境。
运到不同地域试验
无论是在崎岖泥泞的地域、还是高原缺氧的山地,都需要新轻坦的最大功率与重量比指标,较主战坦克更高,99坦克的该指标是21千瓦/吨,新轻坦35吨,至少要装1200马力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25千瓦/吨)。曾有八股提及“1100KW(1500马力)的燃气轮机已经装上坦克,在高寒高原地区试验、相配套的高速重载变速箱已通过验收”。前几天有新闻报道,中国1兆瓦小型燃气轮机通过定型验收,所以新轻坦装燃气轮机也是有可能的(28.5千瓦/吨,高原降功30%还剩20千瓦/吨,高于三代主战坦克)。
选择燃气轮机的好处是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较小,这有利于克服整车重量与防护能力之间的矛盾。大马拉小车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例如05式两栖突击车为了能在水中高速“滑行”,发动机的功率是1100KW。新轻坦加宽车身也有安装大功率发动机的考虑,同时采用横置的发动机以减少车身长度。下面拼图是央视军事频道的一个视频截图,画面中虽然只能看到局部,但从特征上还是可以看出是新轻坦,其中左下图正在吊装的发动机是横置的。
新轻坦显然考虑到山地作战的需要,从上图红圈处的对比可知采用的是液气悬挂系统。这种悬挂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自由的调节行程,灵活调整车体高度和纵倾,实施坦克的前后左右自由俯仰,从而更利于山地丘陵战场环境下或移动中的瞄准射击。同时,液气悬挂系统的悬挂特性是“非线性”的,这样就可以使新轻型坦克保持较高的平均行驶速度。根据此前报道,国产新轻型坦克在青藏高原进行了条件极为严酷的跑车测试,平均每天行驶距离达到300公里,新轻坦的定型说明这套悬挂系统经受住了这一苛刻的考验。
吊装发动机
要战胜对手除了“灵活机动”跑得快,还需要“眼明拳重”反应快,它是衡量同一类型坦克的最重要指标。如果不能有效攻击对手,机动和防护能力再好也是被动挨打,那么这辆坦克的设计无疑是失败的。新轻型坦克即便不需要承担正面突击的任务,其仍把火力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先说“眼明”,因为你要是瞄不准、甚至无法先敌发现,那么攻击就无从谈起。96坦克在俄罗斯的坦克比赛场上,“动对静”的目标射击发发命中,而且行进速度没有降低,俄罗斯的T-72改进版需要明显的减速。96坦克赛场上的精彩表现,说明96坦克观瞄火控系统的先进性,99坦克肯定就更先进了。下图是99坦克与新轻坦的对比,新轻坦装备与99坦克类似的先进观瞄火控系统,如炮手的上反式稳像仪、车长观瞄合一周视仪(猎歼模式)、毫米波炮瞄雷达。可以确保“先敌发现、先敌发射、首发命中”。将来是否有配激光压制系统的豪华版呢?
ztz-99a主战坦克
再来看“拳重”。 从下图的炮管对比能看到新轻坦装备的是,94式105mm线膛炮的改进型。采用新型的钨合金的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甲深度,达到了540mm均质钢装甲;如果使用国产贫铀弹,穿甲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到600毫米左右的均质钢装甲。下图的论文截图还列出三代坦克早期型号的抗穿甲能力都在500mm左右,就是说新轻坦的105mm线膛炮是可以击穿三代坦克的早期型号的正面装甲。
改进型105MM线膛炮
105mm炮除了发射脱壳穿甲弹,还可以发射多用途破甲弹,攻击敌方的轻型装甲、坚固工事、以及步兵分队。该炮可以发射“炮射导弹”(破甲700mm)、射程5.2公里,炮射导弹还可以用来攻击处于超低空的武装直升机。在山地战,敌方的武装直升机对坦克的威胁最大,而时间引信的杀伤爆破弹头对低速的直升机杀伤能力巨大。(下图是105炮可使用的弹种)
105炮弹
从公布的图片来看,新轻坦的炮塔后部较长,应该是采用了直线供弹机,因为105炮的弹药是定装弹,采用直线供弹机,可以让火炮射击速度达到每分钟15发的射速。同时,弹药集中在炮塔的尾舱里,可以实现弹药隔舱化处理,提高人员在作战中的生存能力,也有利于自动供弹机运转。
坦克的防护能力也不可忽视,新轻坦从上一代的21吨提高到30—35吨,除了火炮、弹药、发动机和车体加长带来的增重之外,最主要的是增加了车体的防护能力。62式轻型坦克的防护性是其最大的致命伤,炮塔正面的装甲厚度为45 mm,车体装甲只有20-35 mm。这样的装甲对于现代小口径机关炮的防护能力几乎为零,甚至都防御不了新型的12.7 mm和14.5 mm脱壳穿甲弹,更无法对抗RPG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等弹药了。
从下面拼图可以看出,新轻坦在炮塔正面、首上、首下,车顶和前侧面等易被攻击的位置,均安装了大量附加装甲模块或反应装甲,这使得整车的防护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侧装甲
结合新轻坦35吨的战斗全重,笔者估计,其防护性能可以达到中型坦克的水平。在加装大量附加装甲模块或反应装甲后,一般的中小口径弹药、RPG-2/7火箭弹,已经难以对新轻坦造成致命的伤害,结合其使用环境和作战任务,新轻型坦克的防护能力算是足够强悍了。新轻坦未来主要部署在南部水网、丛林山地战区和西部高原战区,对于越南和印度这样的潜在陆上敌人来说,已经基本可以满足需求,因为观瞄火控系统比对方先进,火炮威力可确保击穿对手,单位重量的动力功率更高。
采用披挂大量的附加装甲模块,表明新轻坦对于自身全重具有很强的可调控性。可根据任务的不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自身的附加装甲。35吨的全重是高防护等级时的重量,如果要通过水网地区的泥泞地面,新轻坦可以拆卸掉附加装甲模块,降低单位压力,从而达到轻装上阵的目的。不附加装甲的整车重量估计控制在30吨。因为未来中国运-30中型运输机的最大载重量是30吨,大型运输机运-20的最大载重量是60多吨,新轻坦的轻装状态控制在30吨,便于我军对其进行快速部署。
新轻坦无论是火力、机动性能、还是防护能力,都已经超出“轻型坦克”的标准,重量也接近中型坦克,所以它更像是一款“轻量化主战坦克”。它主要是执行火力侦察、支援步兵穿插等任务,在作战区域对方没有先进主战坦克时,它还可以执行冲击敌阵地、突破防线等一般由主战坦克执行的作战任务。遇到敌方不太先进的坦克时可以执行反坦克任务,而敌方的先进坦克将交由地面和空中的反坦克导弹来歼灭,发挥我军体系作战的优势。上一代62式轻型坦克共生产了1500辆,如果还要换装一部分59式坦克,它的生产量将很可观,甚至可以用于出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