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724|回复: 7

马未都:建议日食两餐利国利民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28 09:04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3-8 07: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年两会都是代表集中提议案的时候,为国为民。我作为一介平民,也想提个小小建议,希望有朝一日实施后利国利民。

        我们现在每天三顿饭,上班的人早餐紧张,午餐条件不好的就凑合,晚餐自己做的话还累人,总之,对上班族来说,三顿饭都不尽人意。其实三顿饭的习俗是宋朝以后形成的,唐以前我们就吃两顿,早上那顿叫“朝食”,晚上那顿叫“晡食”,韩愈诗中就感叹过: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髂

        目前上班每天8小时,中间吃一顿饭,因为吃这顿饭至少浪费一小时时间,得不偿失。如果吃两顿,上午10点上班,下午4点下班,两头吃饭时间都宽裕,对身体也好,符合早吃饱、晚吃早的养生理念。每天6小时上班效率高,精力集中,不间断就不浪费时间,晚上还能拉动社会消费,第二天晚起会儿也无碍,想想吃两顿真是好处多多。

        于国家,提高就业率,每周30小时工作比40小时工作理论上提高25%就业,这样缓解了由延缓退休带来的就业压力;第二,提高社会消费水平,由此引发晚间消费会大幅度提高,缓解社会矛盾;

        于个人,吃两顿营养足够,吃三顿容易肥胖,疾病增多,影响寿命;第二,个人时间增加,可以自由安排,比如学习,这样会提高幸福指数。

        过去穷,三顿饭都是碳水化合物,动物蛋白摄入少,人容易饿,饿了没精神;而今天大鱼大肉大油,吃多了容易困,也没精神,一般人午饭后都犯困,没有效率;如果改为日食两餐,国家提高了工作效率,百姓提高了生活乐趣,全民族的身体又好了,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

                                                                                                                           2016.3.1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2wonz.html?tj=1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28 09:04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08: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收藏家、古董鉴赏家,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
    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
    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马未都曾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

    *******************
    观复博物馆主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馆长及创始人为文物专家马未都,成立于1996年10月30日,为公益性质博物馆,非营利性机构。

    该馆馆名“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思是多次观看,探究其本质。

    1996年10月30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获批准成立,馆长及创始人为马未都。
    该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获国家批准的四家私人博物馆之一,这四家均位于北京市.
    1996年10月3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其他三家是古陶文明博物馆、何扬·吴茜现代绘画馆、北京遗箴堂碑帖拓片博物馆。
    其中北京遗箴堂碑帖拓片博物馆因资金不足而找不到合适场馆,一年后未通过年检而被取消办馆资格。
    1997年1月18日,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上述四家私人博物馆中第一个开放者。成立之后,该馆多次迁址。
    2004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改革制度,实行理事会制。
    2007年,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正式更名为“观复博物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2-16 10:19
  • 签到天数: 1592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6-3-8 0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野外小河.jpg
    瀑布1.jpg
    瀑布2.jpg
    瀑布3.jpg
    山间木道.jpg
    山下小河.jpg
    树林河边.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28 09:04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0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经》16章 致虚极
    译文 注释 引语 评析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本章里,老子特别强调致虚守静的功夫。他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发境,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在他看来,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生长到死亡、再生长到再死亡,生生不息,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都遵循着这个运动规律。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了解、认识这个规律,并且把它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在这里,他提出“归根”、“复命”的概念,主张回归到一切存在的根源,这里是完全虚静的状态,这是一切存在的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1-16 11:31
  • 签到天数: 339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6-3-8 09: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老的这个建议真的很好,由国家导向是一种态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9-24 10:03
  • 签到天数: 736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6-3-8 11: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14 00:49
  • 签到天数: 1087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6-3-8 13: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得很详细,非常受益。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9-28 09:04
  • 签到天数: 212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3-8 18: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关注!
    一起辟谷,一起修行。{:7_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