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12|回复: 3

落英何堪化春泥?不负枝头灿然时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4-5 14: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阴影

  不敢面对自己内在阴影的行善,并不是慈悲,而是为了掩饰良心不安,或把行善当麻醉剂的一种逃避的行为。

  很多人都只看见慈悲的肤浅意义,以为救人行善或布施捐钱就是慈悲。如果你能觉醒,就能发现,真正的慈悲不是一味地行善救人,而是全然地接受自己内在的阴影,以无分别心的存在,去唤醒众生或帮助众生觉醒。

  打个比方,同样是救人,一个医生只愿意替婴儿治疗,另一个医生则选择帮无恶不作的坏蛋治疗,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慈悲呢?

  我认识的许多大善人,平时有空就捐款或当义工助人,但一到半夜或独处时,他们就开始焦虑不安,直到他们又投入义工的工作时,他们才觉得安心。

  老实说,这种不敢面对自己内在阴影的行善,并不是慈悲,而是为了掩饰良心不安,或把行善当麻醉剂的一种逃避的行为。

  当一个人无法看见并全然接受自己的阴影,他就无法真正的慈悲。没有觉醒的人,会选择性地去助人。

  真正觉醒的人,看见那些酗酒的、荒淫的、爱赌博的、做坏事的人,就好像看见自己内在的阴影,自己也曾有这样的念头或执着,自己也曾有这样的苦和迷惘,只是他都面对了,超越了,所以可以体谅他们的苦,不会把他们当做洪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如果因缘成熟,也愿意帮助他们觉醒。

  在觉醒者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且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觉醒的潜能和本质。

  然而,许多修行者只要看见有人纵欲、犯戒,或从事低贱、违法的工作,如从事坐台陪酒的风尘女子,或者小偷、骗徒或暴力分子,就会大加斥责,且批他们非我族类,无药可救,恨不得立刻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

  事实上,人人皆有神圣的自性,是否无药可救,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如果有人走错路或迷失自己,就把他们打入地狱,那么世间还有谁值得救呢?

  很多人都是历经无明的阶段,做了许多傻事,受尽各种苦痛折磨才慢慢觉醒的,那些未经历过自己内在阴影的修行者,也必然放下某种优越感,穿越黑暗的慈悲,才能全然的光明。
u=2439730475,3242593426&fm=21&gp=0.jpg

寂静法师开示:

我曾经说过:越自私越自卑,越无私越自信。一个人无私就无我,既然无我,那是谁在自卑呢?“自”都没有了哪还有“卑”呢?一定是先有“自”后有“卑”,没有“自”就没有“卑”!

其实自卑也没问题。我们要认识到,第一:自卑是每个人的特性,不是我们自己的专利。你不要觉得好像只有自己才自卑。

第二:自卑不是我的自愿,也不是我的过错。自卑是我选的吗?是我故意要自卑吗?不是的,是我的出生经历和遇到一些不会关心我的人、总打击我的人,使得我形成了自卑。

第三:自卑的人代表惭愧心重。优点来了,一个人有惭愧心是好事。自卑的人对自己要求高,如果对自己没要求,他还哪来的自卑呀!所以自卑也是好处,它有很多优点。

  一切的苦都是可以转化的,我们的苦难可以转化成恩典,我们的罪业可以转化成功德,我们的缺点可以转化成利益众生的工具。我体会到佛法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转化”二字,所以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时,不用陷入自卑中,而是应该去转化。

  我讲出我的自卑,我用我的自卑去鼓励别人。我讲出的自卑、讲出我的恐惧,讲出我的紧张,你们一听,原来师父也有自卑,也有紧张,你们此刻听到我的话,就放松了,胆大了,释然了。就是这样,就没有畏惧了,不一定非要这个自卑消失才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14: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u=468902288,527327178&fm=21&gp=0.jpg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切记: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7: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u=1428939066,1308165809&fm=21&gp=0.jpg
    
【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7: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1.png
2.png
1.png
4.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