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95|回复: 10

4.3周 艾施 在工作中修行,减少烦恼的两个办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30 14:55
  • 签到天数: 121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6-4-14 16: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哪里?该找找根本解决的办法。

      应该怎样过人生呢?要记住: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伤害别人、毁谤别人、批评别人的时间,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我们每天眼睛一张开,都在看别人的错误,一张嘴巴,都在讲别人的过错。人永远是烦恼的动物,从早到晚都是一样,到老到死还是不觉悟。

      你要活得快乐,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大家都不是圣人。你的心中,一定有最气愤的人,你最恨的人,最讨厌的人,也有最嫉妒的人,对不对?从来没有发脾气的人,请举手……没有人! 除非是神经病。大家都曾发过脾气。现在师父告诉大家,怎样过最快乐的日子。要宽恕众生,不要看人家的缺点,要看自己的缺点。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同样在一个公司里,别人的能力比我强,我就嫉妒他,我的内心就不满。诸位佛友,你看是哪一个人比较痛苦呢?是别人活得痛苦,还是你活得痛苦呢?

      你嫉妒别人、恨别人,人家又不知道,真是神经病。然后,有一天你实在忍不住了,对你所恨的人说:“我在恨你,你知道吗?”对方说:“我不知道啊!”这样不是很可怜吗?

      世界上只有慈悲能够解除痛苦,你们一定要放下,要宽恕众生。宽恕人家,你就会很好过日子。你今天晚上来听师父讲这一席话,值二十万新加坡币,回去就很好睡觉了。你就可以说:“我以前恨你,今天听师父讲,就不恨你了,反正前世欠你的,你就拿去用吧!”这就OK了。

      《六祖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六祖慧能大师就是这样教我们的。别人弄得是是非非,我们是不能有是非的,要做到如下的原则:“宽恕众生。”这是学佛的第一步骤,如此你才不会痛苦烦恼。

      其实我们不只是为了众生才宽恕众生,而是为了自己想要享受那一份安祥宁静的内在,体会那种知足而清心自在的快乐。所以,你一定要宽恕众生,这样我们的智慧就会慢慢启发出来,心地也会渐渐地广阔开朗起来。

      第二: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

      释迦牟尼佛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简单地讲,学佛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改变自己。

      我们看看当今社会上,父母亲因意见不合而吵架,兄弟之间因小事而纷争,同学因对事情看法不同而起争执,同事间会斗争,这是为什么?你有没有想想症结在哪里?该找找根本解决的办法。

      我们再更深入地想一想,不管是同公司的同事,亲密的朋友,情如手足的同学。刚开始相处时,大家都很融洽,后来大家都搞得很痛苦,为什么呢?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吗?面临这些现实的问题,总要找到答案,因为人必须生活下去,每一个人总要活下去,一定要工作,一定要吃三餐,但是面临每天争执的问题该怎么办呢?我认为:“改变自己,胜于改变别人。”随便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夫妻之间,先生花天酒地,喜欢玩女人,太太伤透了脑筋,因为她放不下,观念转不过来。

      如果学了佛法,观念就能转过来。你今天不回来,我就寻自己的乐趣,反正我的生活总要过下去,改不了你,我改变自己。同事与同事之间也是一样,彼此相处久了,相互就了解对方了,也了解其为人了。比如:这个人悭贪不舍,只想占人便宜。买一个便当,偷偷跑到外面去吃。我买了一个便当回来,被他发现了鸡腿,马上被偷走。他买水果自己偷偷躲着吃,我买水果,他一定要抢着吃,什么事情都为了他自己。

      世间这种人很多。在台湾很多,在新加坡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没有。这种人水准很低,我们也不必跟他计较。若遇到这种人,我奉劝你,改变自己。面对这种人,他是凡夫,不会觉悟的,是不可能解脱的,所以,我们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因此,要宽恕别人,改变自己;宽恕众生,快活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我的最爱-唐糖 + 5 有内涵的帖子,不错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30 14:55
  • 签到天数: 121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6: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行人别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应得一样,我想,这个是没有慈悲心的表现。
         
    佛弟子千万不能因为因果,而失去了自己的悲心。如果没有悲心,哪怕你懂了多少佛理,那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人看到别人有灾难,就会说地方业障太重,才会有灾难。我想,作为佛弟子,不应该讲这个话。哪怕你知道了对方有业障,那谁没有业障?我们心中应该起慈悲心,而不是起审判心。佛的心就是悲心。修行人的心,应该是柔软的,佛菩萨一定是很有悲心,很有感情。所以千万不要越学佛,越没有感情,越只会用因果衡量自己的亲人,那就是走偏了。
      
    人所以为人,是有感情的,草木甚至都有感情,何况人呢。以前有个老婆子,供养一个修道人茅棚,供他三年。三年后,老婆子叫女儿去给他送饭,吩咐女儿去抱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女儿就照做了,修道人就说了一句:“三冬无暖气,枯木依寒石。”表示自己心如死灰一样,没有暖气了。老婆子是个开悟的人,一听就说,三年供养了一个俗汉,就把他茅棚给烧掉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如果回答,自己有男女爱恋之情,那也是不行,表示你六根不清净。修了这么久,还放不下世间的欲望。但你心如死灰,难道就是圣人了吗?不是的,修行人的心是活泼的,是柔软的。所以心如死灰,就是错误的。
     
    很多人修,都觉得人生太苦了,就想要把自己修成心如死灰。如枯木,如三冬。这个就是错误了。很多人说,我要放下,我要妄想不生,妄念不起。这个修是错误的。石头木头,都是没有妄念的,人不是修成木头和石头。

    人的心是活泼的,他对社会就会充满着爱,也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好人是多的,没有真正意义的坏人。记得,佛菩萨是有感情的,如果是石头木头,你愿意去拜他吗?如果你对佛菩萨没有感情所在,我想你修行肯定修不上去,甚至学了半天,就退心了。星云大师说到自己和观音菩萨的因缘,说自己心里有委屈,就会去跟观音菩萨说一说,就会好很多。
      
    真的修行人,是有感情,而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菩萨的感情中大爱比较多,而凡夫是私心比较多而已。很多人学佛后,就说,人情如纸,妻子女儿都是冤亲债主,人们就是苦。心中总是抱着悲观的想法。这个心态就是不健康的。
      
    修行人要把天堂放进心中。我们要相信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善人多。也要相信,哪怕是恶人,也有善良的部分。这时,你的心中就有天堂。人生是快乐而且自在的。
     
    如果你认为人生很痛苦,总想着去逃避,说明了一点,心态不健全。一个人常觉得自己是很苦的,那就会越来越苦。因为他磁场就不健康。能做人,是很快乐,很幸运,很感恩的事情。也有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为什么总会那么觉得不如意呢?是因为心态有问题,不够知足。

    很多人越学佛,会越理智,总喜欢用因果去衡量别人。这样子不好,我们应该心中有慈悲,哪怕知道是因果,但仍然以慈悲为多。而不是抱着看因果报应的心态,幸灾乐祸的心态。做人,你懂不懂佛理,念不念佛都没有关系,但内心要有慈悲,这个是诸佛所欢喜的。
      
    我认识很多人,对教理也不懂,但内心却很慈悲,我都特别欢喜。修行进步不是说,你懂得知识越多就代表有成就。白纸黑字解脱不了生死。而慈悲,才是人类最需要的。

    在药师法门看,没有慈悲的人,心轮能量不足,表现就是对外界很防备,不敢去面对。那要修的经典,就是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圣号,每一尊菩萨都代表法界的一种能量。观音菩萨就是慈悲的能量。我们都建议,一定每天都要念普门品,这对增进人缘,化解恶缘,有不可思议的好处。

    点评

    感恩分享 读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3-23 1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5-3 20:27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6-4-14 19: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那种不懂佛理,也不念佛的,但内心一直保持慈悲{:7_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4-25 05:4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16-4-14 19: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坛经》中说:“他非我不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4-25 05:43
  • 签到天数: 5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16-4-14 19: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施 发表于 2016-4-14 16:10
    修行人别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 ...

    佛弟子千万不能因为因果,而失去了自己的悲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8-3 16:40
  • 签到天数: 512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6-6-15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施,
    谢谢您!
    拜读了,让我又明白些事情,并对照自己的所做所为!
    感恩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2-24 10:22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辟谷中学I

    发表于 2016-7-11 1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没接触过佛文,但我认为都是要人心向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0-9-24 10:03
  • 签到天数: 736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6-7-13 11: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宽恕众生,不要看人家的缺点,要看自己的缺点。佛教中的确有很多高深的理论有待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1-5 12: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好的文章让人心会有很大触动,一个宽容的人让很多人都有了宽恕的心。谢谢老师分享,老师辛苦了。爱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2-21 10:53
  • 签到天数: 157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7-3-23 15: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艾施 发表于 2016-4-14 16:10
    修行人别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 ...

    感恩分享   读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0-21 08:57
  • 签到天数: 329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7-12-9 16: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很受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