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922|回复: 4

缺席是失败的开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8 18:25
  • 签到天数: 76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6-7-25 0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常说:「人在人情在」,这话虽然有点绝,却是真理。人的世界嘛!当然人在人情在。
    首先,人是群体的动物,西瓜选大边,当对方人多势众的时候,为了少吃眼前亏,只好「从众」。连自认为公义的美国佬不是都说吗:「If you can't beat him, join him!」
    所以在台湾看政论的谈话节目,同一个来宾,今天在偏蓝的台,是一面倒地向着蓝;明天上了绿的台,又可能染了绿,有时候你简直难以相信那是同一个人。
    问题是,换作你,就算不换颜色,也可能换语气。当你上那个节目,少不得领他们的出场费,拿人的手短,你嘴下能不留三分吗?面对一群立场跟你不同,平常却私下玩耍的其他名嘴,你又能像在别的台,拉着嗓子、甚至指名道姓地骂吗?
    你确实是墙头草,但就算你不是草,是棵大树,风来了,你也多多少少会斜一点啊!
    既然你不来,就把你作掉
    「人在人情在」,反过来是「人不在就人情不在」,这也难免。首先,谁让你不在呢?
    譬如你死了,是从人生的战场上消失了,没死的,是赢的,死人没法开口,当然轮到赢家说话。
    再不然,你没死,可你为什么不在?如果你怕,没到场,你是弱者,活该捱骂。如果你耍大牌,故意避开,你是瞧不起出席的人。
    你既然瞧不起「大家」,大家修理你又有什么错?
    所以如果参加什么影展评选,你先说不会出席颁奖典礼,八成你得不了奖。除非你太棒,评审委员又对你超好,再不然他们就是吃错药了,明知到时候你的位子是空的,宣布你得奖的时候,是别人代领,造成典礼的冷场。他们何必给你?是你先不对啊!所以甚至有些奖,明明评出某人得奖,一听说某人会不出席,私下就把某人「作掉了」。
    爷爷不疼、奶奶不爱
    人在人情在!还有个原因是僧多粥少。就那么几个奖项,就那么几个名额,到场的人已经不够分了,当然不在场的容易出局。
    我就亲眼见过,某会审核申请加入的新人,出席的理监事,各有要护航的人。
    他们为什么护航?是为了帮助「自己人」,更是为了图利自己。
    如果自己的门生都能进来,多有面子!表示我这师傅棒,表示我这母鸡能帮小鸡。而且,下一次大会改选理监事,我的人多,我就能高票当选。
    结果,没通过审核的八成是没有「母鸡」在场的。「爷爷不疼、奶奶不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爷爷奶奶没来啊!他们明知道你需要疼爱,还不来,不是摆明了不疼你、不要你入选吗?
    见面三分情
    「人在人情在」还有个原因,是「相逢自是有缘」。举个例子,今天你到陌生的地方,进一家小店用餐,跟老板聊了几句,接着你在小巷子与人争执,如果那店老板经过,很可能说句「算了吧!」如果你躺在街头,他很可能帮你一把。
    为什么?不为什么!这是人之常情,见面三分情嘛! 正因此,很多政治人物会四处鞠躬握手。那拉拉手的作用可大了,前一天反对他或「没意见」的,第二天拉那么半秒钟的手,可能就变成支持他了。连餐馆的服务生都知道,有时候轻轻地有意无意与客人碰触,都能增加小费(这可真有心理学家的调查统计)。
    谁是替罪羔羊
    人在人情在!人不在会被欺负,更重要的原因是当你不在场,就不容易知道场面上发生的事,别人攻击你,你没办法辩白。如果场上再没有你的死党,甚至你原先的死党到场真「死」了,大家看他既然没向着你,当然更朝你开火。
    尤其是有些会议存心找个人来杀,譬如公司出了大事,要究责,场面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龇着牙,如果非找替罪羔羊,找谁?
    当然找那不在场的。
    而且,那些在场的既然都曾经把矛头对着你,事后也不太会对你说实话。
    很简单,你躺在乱石堆里,他也曾经丢过石头,就算他扔的是小石头,甚至只是旁观,他也对不起你,他怎么好意思说呢?
    所以,你不在场,你死定了!
    把你打不见了
    人在人情在,还有个很毒的原因,且听我说个故事:
    我有位包工程的老朋友,早年参加某工程的投标,事先大家说好了「搓汤圆」,意思是讲好由哪一家得标,其他人只是「陪榜」,照约定的下高一点,使约好的那家能以「最低标出线」。
    我老朋友不同意,单刀赴会,半路硬被拦下来,先一棒子,打碎了膝盖。再一棒子,打得头破血流。
    那天,他没到开标的会场,「搓汤圆」成功了!他躺在医院,我去探望,他吊着一条腿、脸肿得像个大馒头,还对我笑:「只怪我不懂道上的规矩。」
    宁可尿裤子的代表
    请别说我讲得太毒,你去看看世界各国的议会,甚至国际大会,是不是有些与会代表,为了「守着场子」、维护权益,憋得要尿裤子了,都不敢离开会场上厕所?
    一人一票啊!如同一家一标!你不在场能不吃亏吗?
    所以我要说:人生百忌,忌不在场!
    从小处看,只要有关你的利益,就算你病了,拄着拐、吊着点滴,都最好出席。人在人情在,你到场就是不一样!
    再不然,你就要有真正的死党,而且你事先把话放出去:「当天我不能到,但是我的死党会到,他会向我报告一切,他会代我发言投票……」
    可别永远不在了
    至于往大处看,人在人情在,最重要的是你得「健在」,如果你不保养身体,不爱护自己的健康,早早缺了席,而且永远不在了。
    你留下的高堂、孤儿和寡妻,到你坟上哭「人在人情在」,你能如何?
  • TA的每日心情

    2021-3-2 22:01
  • 签到天数: 1519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6-7-28 00: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百忌,忌不在场!

    点评

    谢谢你的关注,祝你健康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7-28 16: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8 18:25
  • 签到天数: 76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28 16: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的萤火虫 发表于 2016-7-28 00:32
    人生百忌,忌不在场!

    谢谢你的关注,祝你健康快乐{:7_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8 18:25
  • 签到天数: 76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1: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何必管太多(已刊登于东西名人杂志)


    由重庆飞香港,旁边坐了位老先生,大概听到空中小姐谈我的书,认出我来:「这不是刘老师吗?幸会!幸会!」先伸手跟我握了一下,接着转身给邻座小伙子一巴掌:「睡!睡!睡!上来就睡,像什么话?快见见刘老师,请刘老师教教你。」
    小伙子懒洋洋地说了声「嗨」,又捱老先生一巴掌:「什么嗨不嗨的?叫你问安!」接着对我笑笑:「我儿子!没出息,这次陪我回老家,看看他哥哥多有出息。」
    「不是我哥哥!」小伙子沉沉地说:「不是我妈生的!」
    「是我生的!」
    「不算你的,你一天也没管过他。」
    「对!我把他留在大陆,他妈早死,他是天养的。」突然靠过来,贴着我耳朵:「奇怪吔!我那儿子,没人管,现在成功极了,办厂,有两百多人。还说要送我一栋大房,叫我搬回老家。」又斜眼瞄瞄小伙子:「哪儿像这个,我管、我老婆管,没一天不骂,却头疼到今天。」又低下头,好像喃喃自语:「这叫『有意种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离开五十多年,回老家,捡了个现成的孝顺儿子。」

    遇到同楼的一位邻居太太,礼貌地问她国外女儿的近况。
    「好极了!离暑假还有三个月,已经告诉我一堆计划了。」邻居太太笑道,突然不断咳:「这次的流感,我病得好惨。不过感谢老天,也幸亏病,两个多礼拜没给女儿打电话,怕她听我哑嗓子,操心。昨天打过去,女儿说她两个礼拜前跟男朋友吵架,分了,哭得死去活来,还怨我为什么不打电话。可是又一笑,说我不打也好,因为现在没事了,他们和好了。」又一摸胸口:「你说险不险?」
    我怔了一下。
    「当然险!要是我打了电话,女儿在那头哭,要死要活的,我能不紧张吗?搞不好,都飞过去了。」

    我年年种向日葵,去年因为要提前离开家,外面还太冷,只好先在屋里播种,养成半呎高的苗,等走的前一天种到院子里。发现还剩下几颗种子,就顺便用手指在泥土上捅几个洞,把种子丢下去。
    八月回到纽约家里,后窗外已经一大排向日葵,都在盛开。可是有几棵既细又不直,还有一株先弯到地面,再向上翘起,开了朵小黄花。
    「你种的小苗多半冻死了,剩下一堆发育不良的,倒是直接播种,每棵都长得好。」太太说:「以后别费工夫了,任它们去,反而结实。」

    老同学电邮来一段有趣的短片。
    一个刚会走路的娃娃,追着拿摄影机的妈妈。只要看到妈妈,就哭倒在地,既翻又滚。但是当妈妈躲起来,从另一边偷拍,就见那娃娃不哭了,自得其乐地坐在地上玩,只是当他回头发现妈妈,又立刻追着号哭,再滚到地上撒赖。

    读James W. Vander Zanden的《人类发展学(Human Development)》(周念荣中译**巨流图书公司**2004),提到许多人认为孩子如果早早教,未来的成就就会大得多,哈佛学者 卡根(Jerome Kagan)却在长期观察印地安村落的儿童之后,发现那些因为迷信,出生第一年被关在黑暗茅屋,很少跟大人互动的孩子,早期虽然看来无精打采、过度安静,甚至营养不良,认知能力也比一般美国孩子落后三到十二个月。可是十一岁再比较,却完全没有了差异。
    因为孩子们有与生俱来的潜能,他们自己会追上去!

    可不是吗?如果拿二三十年前,每天被父母拖到东边学音乐、西边学心算、北边学英文的孩子,和那些放牛班的孩子,在今天相比,他们的差异会很大吗?只怕在这多元社会,后者即使进不了第一等的学校,也会在别的方面有成绩。我甚至在长春藤大学入学申请「自传选集」里发现,好多孩子都有着孤独贫困的童年和自立更生的青少年时期。或许正因为他们苦了心志、劳了筋骨、饿了体肤,有了不凡的「内在激发的力量」,所以比娇生惯养的孩子更能得到名校的青睐,以全额奖学金欢迎他们。

    每次在公园看小娃娃们玩耍。有些妈妈跟前跟后,提着衣领、拉着皮带,唯恐孩子摔跤。另一些妈妈却坐在树荫下自顾自地看书聊天。我都想:今天或许那「提着衣领」的孩子少跌倒些,但是在未来颤踬的人生道路上,谁会比较安全?搞不好像我在飞机上遇到的老先生,耳提面命的孩子不成器,反而「放牛吃草」的有成就。
    怪不得《论语》〈阳货篇〉里孔子说「我不想说话了。」子贡急着问:「您如果不说话,我们怎么学呢?」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8 18:25
  • 签到天数: 761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6: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墉凤凰卫视「世说心语──刘墉谈处世」第三讲.〈废话少说〉

    刘墉



    去年十二月我在台北参加了一个医学座谈会,到场的都是名医。其中有位医生谈到他的一个同事,有一天晚上背痛,跑回自己医院急诊,才到就不疼了,请当班的同事检查一下,认为没什么大问题,就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正吃早餐呢,突然胸口剧痛,因为心血管剥离,送到医院,已经回天乏术了。
    说到这儿,那位已经做大学副校长的医生突然当着几百位在场听众的面,哭了。他哭急诊室的医生第一次没能细细检查,更责怪那死去的医生,明明自己是专家,为什么还那么轻忽,甚至自己说自己应该只是扭伤、神经痛,使得给他检查的医师这么一听,也就没往严重的地方去想。
    我有不少医界的朋友,所以对医生挺了解。我发现医生虽然会给病人诊治,却常常忽略自己。偏偏因为他们是专家,当他自己认为自己没事的时候,别的医生也容易放松戒备,心想你自己都不觉得怎么样,谁比你更知道自己,应该就没事吧!
    譬如我有个医生朋友,有严重的糖尿病,有一阵子他打球的体力很差,我偷偷问他太太有没有发现,他太太说不清楚病情,又说他丈夫是医生,自己会照顾自己。还有一回,我问个医生朋友,除了建议过了五十岁的病人作直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息肉,立刻割除化验,就算是良性,三年之后也要再作直肠镜检查。)自己有没有也按时检查?
    你猜我那医生朋友怎么答?他说他六十岁了,可是没作过,检查出来怎么办?
    你千万别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人都有个毛病,就是怕身体检查发现问题,有的人因此不查,连该作的定期验血都不作,就算有了病征,去看医生,还可能有个潜在的心理,认为自己没病,也可以说他不愿面对自己的病,而且这心理可能包括医生在内。
    说到这儿,进入了说话技巧的主题,也就是「少说废话」。千万别在应该听别人说话或专心做事的时候,在旁边啰啰唆唆。要知道,当你啰唆的时候,很可能影响别人的判断,失去听别人意见的机会,或造成对方的错误。结果损失的是自己。
    就继续前面医生的话题,谈谈看病吧!
    你知道有多少病人,明明去找医生看病,却从一开始就自己在扮演医生吗?让我说个故事:
    老王刚旅行回来,从在国外,就觉得胸口常疼,而且愈来愈严重,不得不去就医。按说他只要告诉医生他从什么时候、哪里不舒服、胸口怎么疼就成了。那老王却可能一见医生,先自己下判断:
    「医生!我最近左边胸口老疼,不过是老毛病了。每次提重东西,尤其旅行提很重的行李之后,就会疼!我这次八成也是,因为到美国旅行,一路行李提上提下,造成的。您给我开点止痛药就成!」
    那医生心想这是老毛病了,再听一听、敲一敲,搞不好,医生一边听,那老王还一个劲地吹牛,说美国怎么好玩,迪斯尼怎么精彩呢!结果明明应该作心电图,甚至戴二十四小时监测,到头来全没做,只给老王开点止痛和肌肉松弛的药,就让老王回家了。
    老王当然也很高兴,因为医生证实了他只是因为提太重的东西,拉伤了肌肉,根本就是老毛病。
    岂知,老王才进家门,突然一摀胸口,倒地不起,心脏病发,死了!
    请问,是谁害了老王?是他自己啊!谁让他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影响了医生的判断。
    我在上一次的节目里,提到职员不应该以自己的主观影响老板,因为你不是老板,老板作正确的判断,需要的是客观的数据。今天则强调一点,就是有些东西你可以说,但不必先说。
    譬如你要装修房子,找来设计师。既然他是专家,你应该先听他怎么说,而不是自己先讲:我觉得这个门可以改到那边,这里加个屏风,床头上面像旅馆一样,加几盏石英灯,地上用抛光的石英砖……。
    请问,你这一说,设计师还能发挥他的创意吗?你怎不想想,因为他是专家,能提出你完全想不到的好点子,比你原先的构想好得多呢?如果再碰上个图省事的设计师,你怎么说,他怎么办,办得不好,反正是你的意思,你也不好不接。到头来,请问,是他作设计师,还是你作设计师?如果都由你作了,连材料都自己想好了,你又何必付那么多设计费?
    不必说的时候先说,是人们的通病,你可能知道当人数钞票的时候,千万别去打扰,却可能在银行职员给你填表格,或医生给你开药单的时候,一个劲的跟他说话,如果金额弄错了、账号写错了、药开错了,你要怪谁?
    所以无论看病、装修、上银行、找律师,都要懂得有些话得先憋着。
    不是不说,而是等该说的时候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