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359|回复: 19

评央视超级工程海量干货鞭郎粉 LEE大叔二十番 5万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16-9-19 09: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找大叔的新评论将会越来越困难,所以未来几天将会有月经不调的可能,读者请不要在意。另外,下载区已更新。这次十二番真拿命啊….






    《魅力纪录》超级工程第1集港珠澳大桥
    发布时间:2012-10-01



    freelife1014 4 个月前
    井底蛙们来看看,这个不是几十年前的中国。


    Ken Chen 3 个月前
    工程建得这么快真的不是好事。如果你是工程师,你会清楚后果是怎 样。工程都要有远见,看100年后会怎样。很多地铁系统已经有问 题,才用了10年。唉~~~


    freelife1014 3 个月前
    快的确存在可能不足之处,但是慢不见得就是个好事。中国的工程和 基建,进度快慢兼有,建成后好歹也都存在。但是几十年来的工程实 例证明,更多的是效率高,质量也不差,尤其这类国家级别的工程。

    leemz2002 3 个月前
    进度快有个明显的好处,投入早,资金回笼早。象日本这样一条25 6公里长的九州岛新干线修二十年,如果不是几乎是零利率,光利息恐 怕就能再修一条铁路了。
    日本是因为常年零增长和负增长,所以可以用低利率政策。中国不行 。


    leemz2002 3 个月前
    出问题再修也比拖个十年八年交利息给银行强。
    维修可以增加工程公司的经验。交利息完全是电脑里的数字移动。
    拖一年就是5%到8%的利息,拖十年就是60%到85%的复利。 一个国家要让实体经济部门而不是虚拟经济部门赚钱才能繁荣。
    工程上的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的。而且中国的项目建设速度快也不是 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是一次投入的人力和设备比较多罢了。比如9 0年亚运会前北京修二环路,三十多座桥梁和之间的三十多段路用了 上百家施工单位搞大会战。能不快么。
    铁路公路这东西快修总比慢修好。如果北京二、三、四环路象东京的 圈央道一样一修就修二十多年(每年前进几百米),恐怕骂的人就更 多了。
    东京可以这么修是因为几家建商用帖近标价的价格轮流中标,财阀、 银行、政客、官僚也都捞到好处了,皆大欢喜。所以人家可以这么做 。我们图什么啊。


    selluck 3 个月前
    这些工程师们都好年轻!


    leemz2002 3 个月前
    中国的科研和技术人员普遍比较年轻。说明中国的科研体系腐败不到 哪里去。科研体系腐败的标志之一就是后继乏人,一群等退休的老人 家当道(比如台湾的中研院和汉翔)。


    Thrive Chen 3 个月前
    更期待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的隧道或者桥梁,更超级


    Guidong Xu 3 个月前
    隧道成本太大了,而且要是出点意外就葬身海底了。桥梁不太现实, 航母出入渤海,总不会在桥底下过吧


    leemz2002 3 个月前
    蓬莱一侧有一个小小的岛链。或许可以修桥。不过修大跨度铁路桥的 成本很高。大概还是修海底隧道比较合算。
    理论上隧道比桥梁安全。因为隧道不受海况和气象条件的影响。隧道 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
    只不过渤海地区多地震,对修隧道和桥梁都是个严峻的考验。


    yeyekan 4 周前
    新一代的年轻人,新一代的中国!
    某些鼠目寸光、不思进取,靠寻找别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失败经历来 平衡自己失落感的人在发现自己毫无竞争力的时候开始变得歇斯底里 .


    leemz2002 4 周前
    中国大陆的任何进步大概都会深深地刺痛独、运、轮、深蓝、公知、 带路党人士脆弱的心灵。大家应该体谅才是。


    Allen Gao 1 月前
    香港人别再自以为高贵了,看你们那烂经济,天天也就会炒炒金融业


    leemz2002 4 周前
    香港本来就是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
    而且香港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香港如果经济烂,说明中国经济出了 问题。大家都没有什么光彩的。


    Keith F 1 月前
    这些工程将会培养很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leemz2002 4 周前
    现在全球一多半的建筑工程师都是中国人。


    freeman7920 1 月前
    看来下面的蝗虫被洗脑至脑残,这大桥香港1997年前官方极不主 张,民间不重视,后来,香港方面主要是私人企业在推动和集资,香 港人关注的是环保问题,客观说,起桥对三城市谁最有利现在没法知 道,

    freeman7920 1 月前
    蝗民不要自淫,如果起一条道路就对港那么有利, 你们几千个城市 再起多几万条互接,岂不是更发达?


    Wuzhu Chen 1 月前
    真系㒄不到香港教育居然堕落至此 看到freeman7920粒种完全没有远见 鼠目寸光之人 不由替香港gei未来担心


    leemz2002 4 周前
    被边缘化都是从思想落后时代开始的。
    香港虽然看起来是个很开放的地方,但仍然会有些香港人活得很闭塞 。甚至可能活得和台湾某些民众一样闭塞。不得不佩服。
    现在香港的现状是,整个中国都在进步,而且有成百上千个进步很快 的城市。香港的进步速度相对落后甚至有停滞的先兆。某些香港同胞 就沉缅在过去的回忆和优越感之中来逃避现实。
    这是个恶性循环,越逃避就越落后,越落后就越逃避。所以基本上无 解。


    leemz2002 4 周前 (to freeman7920)
    无知不是您的错,可无知还要拿到公众场合来炫耀就是您的不对了。
    中国的大部份城市都是相互间用道路连接的。为此中国已经修建了4 百万公里的公路和几十万座各种桥梁。而且公路里程还在以每年7、 8万公里的速度增加。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中国区别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特征之一 。如果要在印度、孟加拉国、越南等国投资第二产业,往往要投资者自 己设法解决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比如印度就是个不到100公里高 速公路可以修20年的神奇国家。而这在中国就不是问题。因为中国 很少有甚么公路需要十年以上的。所以中国才能成为全球四分之一的 工业产值和一半重工业品的产地以及最大的贸易国。
    您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但您不知道并不等于不存在。
    香港面临沿海很多港口城市的的竞争,光靠吃过去的老本,不思进取 ,迟早会被边缘化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FvzyR5bO4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魅力纪录》超级工程 第4集 海上巨型风机
    发布时间:2012-10-01
    Max710404963 3 个月前
    赶上西方之前,还是维持举国体制吧
    leemz2002 3 个月前
    现在的中国是混合体制。需要集中力量办的大事才靠“举国体制”集 中火力齐射。需要自由竞争的领域让民营资本去自由射击。
    Max710404963 3 个月前
    说得有理,哈哈
    leemz2002 3 个月前
    算起来大国都有“举国体制”,否则办不成大事。比如美国那几大军 火、能源巨头的销售额就快赶上一个中等国家的GDP了。这样的企 业和“举国”有什么区别?中国要和波音、洛马这样的对手竞争,举 国都很吃力,更不用说单打独斗了。
    Thrive Chen 3 个月前
    这些安装过程应该写成文档 document,制定一些相关的操练流程规范,慢慢积累。不然 的话,永远都只能依靠个别有经验的操作工师傅。
    leemz2002 3 个月前
    文档是肯定有的。只是文档不能代替现场经验。
    军队有那么多待遇赶上校官的高级士官,就是因为现场经验是学历和 书本不能替代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wJ_XIq7m4
    《魅力纪录》超级工程 第5集 超级LNG船
    发布时间:2012-10-01
    leemz2002 3 个月前
    国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bRnoOvYZI
    20120811《财经郎眼》:人民币贬值了!
    发布时间:2012-08-11
    Zhiqing Jiang 2 个月前
    中国产业没有核心竞争性产品和软性资本,仍然以加工也为主,而出 生率的降低和资源的稀缺,劳动成本增加是必然的,因此,个人的劳 动收入增加是必然结果(不存在通货膨胀下)。但有一部分的增加是 通过发放货币实现的,货币发行过量,,1人民币的价值明显在下降 ,在国际市场上贬值才是正常的。现在的情况说明大量资本在外流, 而这些不明消失的资本,只能通过印刷来粉饰。
    leemz2002 2 个月前
    华为中兴的电信系统、三一、振华的机械、江南沪东熔盛的船舶、海 尔的家电、中航的火箭卫星、北方、建设的军火、成飞的的战斗机. .....这些才是中国产业的支柱,没有“核心竞争性产品和软性 资本”?
    人力资源也不是人口一个构成要素,还有平均教育年限。象印度那样 识字率才74%的国家,光人口多有什么用?人力资源存量是人口和 平均教育年限之乘积。
    而且郎教授经常犯见中国打个喷嚏就报病危的笑话。人民币只不过小 副下跌了几每分,郎教授就开始喊“狼来了”。上个月中旬,人民币 已经涨回8月之前的水平了。郎教授的“狼”只是探了个小头,又走 了。
    至于人民币超发、资本外流之类的笑话,只有那些大学毕业论文找人 代写的学者才能讲得出来。人民币的M2数值显得偏大主要是因为中 国的现金交易和存储比例高,而且GDP总量被严重低估、以及人民 币在境外被流通和储备造成的。
    中国有一多半人口没有信用卡和支票帐户,现金需求比发达国家高很 多。中国的GDP可能被低估了三到五成。还有大约十兆的人民币在 境外流通。比如越南很多人就利用人民币来对抗每年十几%的通货膨 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xzEze8j0R0
    20120326《财经郎眼》:房价降不下来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2-03-26
    namcocece 6 个月前
    当娱乐节目看,郎咸平也不是什么都是对的。我觉得王很逗,让这个 节目更加有娱乐性,很好的
    leemz2002 6 个月前
    这个节目与其说是娱乐性,不如说是悲剧性。
    郎教授的民粹经济学能获得高收视率,说明中国大陆也和台湾一样有 民粹滋生的土壤。
    如果专制是躯体上的异物,民粹就是癌症,一旦扩散全身,基本没救 。
    台湾的经验证明,民粹政治是多快好省的高效低能政治。郎教授和很 多公众知识分子的民粹主义言论能在大陆大行其道,说明大陆也同样 有先天的致癌因子。一旦完全开放党禁报禁,大陆也会很快民粹化。
    民粹的本质就是在听众中寻找平均值或者最大公约数。郎教授根本不 需要做什么经济学方面的调查研究,他只要看看网上大家都在说什么 ,大家喜欢听什么,投其所好就是了。比正经搞研究容易出名获利, 符合民粹学多快好省的基本原则。
    namcocece 6 个月前
    嗯,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受教了。
    Wu Jie 5 个月前
    我很想知道 大陆的水平够资格 批评台湾吗 ?
    leemz2002 5 个月前
    “大陆”有没有资格批评台湾,我不清楚。因为我不是“大陆”,我 只是个在海外的华人而已。
    不过台湾经济目前是靠大陆输血来维持的。让“大陆”批评一下也没 有什么吧。
    大陆好歹是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贸易国。走过的路恐怕比 台湾过的桥都多。资格应该不成问题。
    leemz2002 5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我只是说了句“台湾的经验证明,民粹政治是多快好省的高效低能政 治”而已。
    我可没有说台湾如何,我只是在说“民粹政治”如何。
    至于您提到的“美日以过 往的发展经验,对大陆的经济政策提出针 贬”我不明白您在说甚么了。现在是美日在闹财政和经济危机、贸易 赤字,不是大陆。
    台湾目前对大陆的出超是总出超的三倍。如果没有大陆,台湾就是四 五百亿美元的贸易赤字。说大陆给台湾输血也不为过吧。
    至于我关于民粹的论断说错了甚么,请指正。
    leemz2002 5 个月前
    台湾对大陆以外的出口市场是四五百亿美元的入超,要没有对大陆七 百多亿的出超就是几百亿的贸易赤字。
    而台湾是大陆唯一派出采购团的入超贸易对象。
    ECFA本身就不是个平等的贸易协议,大陆对台湾让步非常明显。 台湾不可能和其它国家签出这样有利的贸易协议了。
    TheNelson1199 4 个月前
    搂着大把的黑钱躲到日本;混在东京,而假装优雅与客观的恶意曲解 ,你当天下人都比你傻 (虽然我没念过书专打着零工)! 当台商敢于世界蛮夷之先;进入中国这个蛮夷之最处投资落脚带动中 国经济发展时;也没见过先生就此说过人话,怎么一个今儿个一个你 情我愿的协定居然也被你当做不平等条约在此对世界哭诉。中国的体制导至各部职能丶机制+成效=脆弱不堪,相较于自大丶诳 妄丶自卑,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差。 机会成本! 不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几百亿美金罢了! 不卖中国卖给别的国家价钱可能还更好些;不是吗? 你们选择对你们最有利的;台湾难不成就比你们笨! 想照送美国万亿美元的大礼给台湾;除说应该外;我们也不觉得不妥 的。(要不都给贪官们好了)
    你们真以为你们上了天了而台湾还在路上走吗?哈哈! 吃了三天饱饭就想上西天! 好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HU_HY7iwi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郎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
    上传时间:2011-11-26
    Gefei Cai 10 个月前
    郎咸平应该去当智库呀。
    leemz2002 8 个月前
    如果能当智库,还用出来当名嘴么?
    两个行当赚钱不是一条路子。智库是要摆平投行、保险公司、政权公 司、期货交易所这样的客户。名嘴只要能忽悠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就足够了。
    MrBigEnchilada 8 个月前
    他在中国和美国都当过教授, 还有, 用智库/金融科为保险/投资银行行业做事就没有忽悠真相了吗?
    leemz2002 8 个月前
    郎教授可没有在美国当过教授,他在美国的最高职位只是助教(As sociate Professor)而已。
    智库要摆平的对象(银行、保险公司、券商、期货商)可比一般观众 难对付得多。必竟没有人会拿钱不当回事。这些客户要操盘的钱也都 不是小数目。
    所以当智库的分析师比当名嘴要难得多。
    haluonan 9 个月前
    全部言中,国之不幸~~
    leemz2002 8 个月前
    即便用最宽松的标准也没“言中”什么啊。
    GDP增长目标虽然降到了7.5%,但主要投行对中国今年的实际 增长率预估还是普遍超过8%的。从9%降低到8%虽然算是减缓, 但远没有到衰退的地步。郎教授当年主张的也不是这前后0.5%的 问题吧。他老人家是希望中国的增长率和欧美持平。中国的增长率要 是真的和欧美扯平了,那才是灾难呢。
    中国去年出口增长了20%。哪个制造业衰退的工业国能达到这个数 字?如果中国这20%的出口增长算制造业衰退。我就不知道该用什 么来形容战后首次出现贸易赤字的日本了(制造业崩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是2005年汇改的既定政策,不必去预 测。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虽然升值了20%,但平均每年不过3. 6%。而且对欧元和日元都是贬值的。而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日本则是中国在产业升级中的主要追赶对象。
    地下金融占中国总信贷规模的7%而已,而且一直是政府打击的对象 。本来就是该崩溃的。也用不着预测。
    lcy4051 7 个月前
    有前提的 就是中国政府公布的GDP和CPI是不是真是可信?就电力,钢铁 ,出口的数据看显然是有问题的。中国PMI在2011年11月就 已经首次低于50%,制造业的衰退显然已经是事实。况且在中国高 税收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缺少资金的民营企业所能依靠的只有民间 信贷,也就是所谓的地下金融,如果这一环断裂,那么广大的中小民 营企业将瞬间破产。
    leemz2002 7 个月前
    无论政府公布的GDP和CPI是不是可信,也比拿GDP增长率去 减CPI的主说话可信多了。
    中国最近一年多除了去年11月之外还有什么时候PMI低于过50 ?就像您偶尔感冒了一次,就给您报病危,您觉得正常么?
    中国的地下金融规模不够8000亿人民币。无论和经济规模还是和 信贷规模相比基本上只能算个零头而已。地下金融也不可能100% 都垮掉。我还真不信这点地下金融规模就能造成“广大的中小民 营 企业将瞬间破产”。
    而且,从法律上讲,向地下金融借高利贷并非合法的债务。即便这些 高利贷超过了总资产在法律上也不能破产。所以您说的"瞬间破产" 至少在法律上是困难的。实在闹太大的时候,中央只要出手打击高利 贷业者,问题就可以暂时盖过去。
    dc082211 8 个月前
    其实没有一个人敢提出问题的根本, 那就是中国的民主化。就经济而言,国营效率的监督=0,因为既不 是你的钱,也不是我的钱,就看个人的本事捞钱。据统计中国每年有 5000亿不知到那去,带钱跑到国外的人·不计其数。除以13亿 人口每人每年400元,对穷乡僻土的老百姓可是非常有帮助。 即使在民主的国家,监督也并非完全有效,何况无法监督的体制。
    政治上就不言而喻了,没有民主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因为没有一个 全体国民认可的法律游戏规则,大家就在丛林法则下各凭本事,比谁 的拳头大,没有民主的机制,奢谈如何国际接轨。
    总之,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扭旋于一个非民主的体制。
    yan liu 7 个月前
    不单是民主问题,而是法律问题。
    leemz2002 7 个月前
    也不是法律的问题,是司法的问题。
    像台湾一样,遇到一个恐龙法官,能把一个贪污公款的主用发票除罪 ,便成一个接私囊以赈公帑的好官,有什么法律也没用。
    Chen Zhuo 7 个月前
    中国的PMI从去年7月份开始就低于50了,谢谢!
    leemz2002 7 个月前
    数据不能用拍头法DIY。(莫非您也是郎教授的门生?)
    中国去年7月以来的PMI如下:
    2011年:
    7月50.7 8月50.9 9月51.2 10月50.4 11月49.0 12月50.3
    2012年:
    1月50.5 2月51.0  3月53.1 4月53.3 5月50.4
    去年11月之前中国的PMI低于50的数字要追溯到2009年2 月的49.0。之后除了2011年11月之外就再也没有低于50 的数字了。
    中国的PMI低于50的确是个有震撼性的新闻,因为这么多年很少 有低于50的时候。郎教授这个讲演是去年年底,当时11月PMI 数据刚刚发表。郎教授大概是把偶尔一次感冒当成大病不起的前兆了 。他老人家未免有些太性急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他的预测能力多么的不靠普。
    LvBuZfx 5 个月前
    那么你的数据哪里来的呢?
    别人DIY的数据你拿来用难道就是对的?这种鸵鸟心理也太可笑了 吧
    起码郎咸平的数据都有 “根据我的团队调研”或者其它一些来源出处。
    你的数据哪里来的?
    从这里看,起码郎教授的数据比您靠谱
    leemz2002 5 个月前
    如果您不知道PMI的数据是从何而来的。我还跟您有什么好说的?
    我一直怀疑郎教授的那个“团队”是否存在,或者水平很低。很多他 说经过团队“深入调研”的东西往往错误很多。比如我曾经听他在一 个讲去年日本核灾的节目里说核电站的燃料是建成的时候装好的,之 后不用换。他居然还敢说他“深入调研”过东京电力。
    就像一个人不知道汽车出厂后需要经常加油,就敢说对出租车公司进 行过“深入调研”一样。解释只有两个,他没有什么“团队”,或者 他的这个“团队”都很菜鸟。
    wfwang333 5 个月前
    日本的房地产危机和中国的根本不能相比,
    leemz2002 5 个月前
    日本闹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城市化率是66%,而且这是个被低估了的 城市化率。美国闹两房危机的时候城市化率是83%。基本上城市化 基本饱和之后才有可能闹房地产泡沫。
    中国最近城市化率才刚刚过50%,城市化进程还远没有到头。除非 另外定义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实心房地产泡沫,否则中国是很难闹房地 产泡沫的。有刚性需求支撑的泡沫还叫泡沫么?
    Leon Ma 5 个月前
    只要有金融就会有金融风险, 说中国没有金融风险是鸵鸟行为
    leemz2002 5 个月前
    金融风险的确到处都有,只是多少大小的问题。
    中国的负债率比欧美日低得多,而且贸易收支是黑字。所以金融风险 比那些苦大仇深的主要低一些。
    LvBuZfx 5 个月前
    我想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不知道你的PMI数据哪里来的,但我 不认为是你自己收集数据算出来的。
    如果你引用的是中国官方公布的PMI,且不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其覆盖面的广泛使得很多细节的缺失。而对于郎咸平十分关注的制造 业和中小企业,就我所知的汇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一直徘 徊在50以下。
    再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实,我的亲戚中有CPA,就他所言,起码 在杭州周边,2010年下半年至今,他所接到的业务有相当一部分 都是中小企业申请破产的资产清算业务,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制造业 ,并且大部分其它企业经营状况也不理想。
    起码这个事实,和郎咸平所声称的结论是一致的。
    至于郎咸平描述核电站相关内容有误,我认为这实在不是他的专业
    leemz2002 5 个月前
    既然是PMI数据当然来自CFLP或者HSBC。不过后者的采样 范围偏重于中小企业,基本上只能算中小企业PMI,所以相对悲观 一些。不过在中国这样国企和大中型企业占制造业一半的国家,光统 计中小制造业来做PMI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
    基本上CFLP-PMI比HSBC-PMI更符合工业产值的变化 趋势。如果HSBC-制造业PMI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 的工业总产值以及出口应该萎缩才对。可去年CFLP-PMI唯一 低于50的11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仍然同比增长了22.64% ,虽然比前11个月的28.37%有所回落,但仍然是很高的数字 。而且去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20.3%。CFLP和统计局的P MI和工业总产值可以作假,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总额怎么作假?主要 贸易伙伴的进口额加起来如果和中国海关的出口额相差很悬殊,岂不 一下子就穿帮了。
    CPA的工作之一本来就是处理破产企业资产清算。哪年没有几个企 业破产啊。我所在的这个国家去年有12734家企业破产,平均负 债总额2.82亿日元,显然大多(99%)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 业本来就很容易破产。也不知道您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leemz2002 5 个月前
    郎教授有个坏毛病,可以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大言不惭地讲他自己不懂 的内容。
    关于东电的那个节目说明他和他的"团队"以及主持人牧笛、嘉宾王 重福中没有一个知道用低浓度燃料的核电站的燃料棒需要以一定周期 (每年换掉大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更换才能维持输出功率。他们 居然也敢来做讨论东电的节目。
    郎教授的例子说明,无知才能无畏。
    LvBuZfx 5 个月前
    但是国内的状况是国企和大型企业可以相对来说得到各种逆天(原谅 我用了很不客观的词)的政策支持,所以他们对于经济环境的反应可 以说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迟滞的。那么,对于“中国这样国企和大 中型企业占制造业一半的国家”,单纯的统计全部的制造业数据而得 出的结果显然是缺乏足够意义的。这样一份缺乏细节的数据,能否反 应当下中国的经济环境变化还有待商榷。
    虽然数据对比印证了,CFLP的确比汇丰更符合工业产值的变化趋 势,但这没有意义,因为PMI的作用更倾向于风向标——如果在中 国连国企和大型企业都统统陷入困境,那也不需要PMI指数来说明 什么了。
    更因为PMI的作用是监测,它是一个先行指标,而显然中小企业对 于环境变化更加敏感,才使得汇丰的PMI指数更有参考价值。
    海关总署的出口额。。。让我想起了达芬奇的海关一日游,当然,不 能否认海关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误差不会太大就是了。
    至于那个例子,我想说的是,破产清算业务数量同比增长超过往年。 还有就是数据远远比亲眼所见来得抽象,而在数据的加加减减中,往 往真相就不见了,所以才会有CPA。
    LvBuZfx 5 个月前
    哈哈,不过他们做节目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焦点事件进行讨论吧。Ta lkShow而已,我在国内别的TalkShow上看过更荒诞的
    leemz2002 5 个月前
    归根结底,中国的制造业到底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的问题而已。
    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在增长,虽然增长率比前几 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在增长。
    中小企业虽然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但未必一定是“先行指标”。中 小企业往往先天下衰而衰,但也往往后天下复而复。就像死亡率提高 的时候,婴幼儿死亡率会高过总死亡率一样。
    比如日本经济就是这样,大企业虽说不上旱涝保收,但大多还算稳定 。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可以以中小企业为壑。
    达芬奇家具的那点出口转内销能占中国进出口的多大比重?您举这个 例子想说明什么?
    破产企业清算哪年都有。景气不好的时候,破产企业会多一些,也很 正常。可总不能有个头疼脑热就报病危吧。
    Tian Yuan 2 个月前
    仁兄说得没错,我看过郎教授讲动画,且不说对动画的创意和技术之 间的关系混淆,连根本的手绘和电脑动画都没搞明白居然滔滔不绝讲 了1小时。小弟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6Gh8WaNV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郎咸平:中国的八大危机之详解
    上传时间:2011-11-26
    Gefei Cai 10 个月前
    郎咸平应该去当智库呀。
    leemz2002 8 个月前
    如果能当智库,还用出来当名嘴么?
    两个行当赚钱不是一条路子。智库是要摆平投行、保险公司、政权公 司、期货交易所这样的客户。名嘴只要能忽悠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就足够了。
    MrBigEnchilada 8 个月前
    他在中国和美国都当过教授, 还有, 用智库/金融科为保险/投资银行行业做事就没有忽悠真相了吗?
    leemz2002 8 个月前
    郎教授可没有在美国当过教授,他在美国的最高职位只是助教(As sociate Professor)而已。
    智库要摆平的对象(银行、保险公司、券商、期货商)可比一般观众 难对付得多。必竟没有人会拿钱不当回事。这些客户要操盘的钱也都 不是小数目。
    所以当智库的分析师比当名嘴要难得多。
    haluonan 9 个月前
    全部言中,国之不幸~~
    leemz2002 8 个月前
    即便用最宽松的标准也没“言中”什么啊。
    GDP增长目标虽然降到了7.5%,但主要投行对中国今年的实际 增长率预估还是普遍超过8%的。从9%降低到8%虽然算是减缓, 但远没有到衰退的地步。郎教授当年主张的也不是这前后0.5%的 问题吧。他老人家是希望中国的增长率和欧美持平。中国的增长率要 是真的和欧美扯平了,那才是灾难呢。
    中国去年出口增长了20%。哪个制造业衰退的工业国能达到这个数 字?如果中国这20%的出口增长算制造业衰退。我就不知道该用什 么来形容战后首次出现贸易赤字的日本了(制造业崩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是2005年汇改的既定政策,不必去预 测。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虽然升值了20%,但平均每年不过3. 6%。而且对欧元和日元都是贬值的。而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日本则是中国在产业升级中的主要追赶对象。
    地下金融占中国总信贷规模的7%而已,而且一直是政府打击的对象 。本来就是该崩溃的。也用不着预测。
    lcy4051 7 个月前
    有前提的 就是中国政府公布的GDP和CPI是不是真是可信?就电力,钢铁 ,出口的数据看显然是有问题的。中国PMI在2011年11月就 已经首次低于50%,制造业的衰退显然已经是事实。况且在中国高 税收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下,缺少资金的民营企业所能依靠的只有民间 信贷,也就是所谓的地下金融,如果这一环断裂,那么广大的中小民 营企业将瞬间破产。
    leemz2002 7 个月前
    无论政府公布的GDP和CPI是不是可信,也比拿GDP增长率去 减CPI的主说话可信多了。
    中国最近一年多除了去年11月之外还有什么时候PMI低于过50 ?就像您偶尔感冒了一次,就给您报病危,您觉得正常么?
    中国的地下金融规模不够8000亿人民币。无论和经济规模还是和 信贷规模相比基本上只能算个零头而已。地下金融也不可能100% 都垮掉。我还真不信这点地下金融规模就能造成“广大的中小民 营 企业将瞬间破产”。
    而且,从法律上讲,向地下金融借高利贷并非合法的债务。即便这些 高利贷超过了总资产在法律上也不能破产。所以您说的"瞬间破产" 至少在法律上是困难的。实在闹太大的时候,中央只要出手打击高利 贷业者,问题就可以暂时盖过去。
    dc082211 8 个月前
    其实没有一个人敢提出问题的根本, 那就是中国的民主化。就经济而言,国营效率的监督=0,因为既不 是你的钱,也不是我的钱,就看个人的本事捞钱。据统计中国每年有 5000亿不知到那去,带钱跑到国外的人·不计其数。除以13亿 人口每人每年400元,对穷乡僻土的老百姓可是非常有帮助。 即使在民主的国家,监督也并非完全有效,何况无法监督的体制。
    政治上就不言而喻了,没有民主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因为没有一个 全体国民认可的法律游戏规则,大家就在丛林法则下各凭本事,比谁 的拳头大,没有民主的机制,奢谈如何国际接轨。
    总之,各式各样的问题都扭旋于一个非民主的体制。
    yan liu 7 个月前
    不单是民主问题,而是法律问题。
    leemz2002 7 个月前
    也不是法律的问题,是司法的问题。
    像台湾一样,遇到一个恐龙法官,能把一个贪污公款的主用发票除罪 ,便成一个接私囊以赈公帑的好官,有什么法律也没用。
    Chen Zhuo 7 个月前
    中国的PMI从去年7月份开始就低于50了,谢谢!
    leemz2002 7 个月前
    数据不能用拍头法DIY。(莫非您也是郎教授的门生?)
    中国去年7月以来的PMI如下:
    2011年:
    7月50.7 8月50.9 9月51.2 10月50.4 11月49.0 12月50.3
    2012年:
    1月50.5 2月51.0  3月53.1 4月53.3 5月50.4
    去年11月之前中国的PMI低于50的数字要追溯到2009年2 月的49.0。之后除了2011年11月之外就再也没有低于50 的数字了。
    中国的PMI低于50的确是个有震撼性的新闻,因为这么多年很少 有低于50的时候。郎教授这个讲演是去年年底,当时11月PMI 数据刚刚发表。郎教授大概是把偶尔一次感冒当成大病不起的前兆了 。他老人家未免有些太性急了。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他的预测能力多么的不靠普。
    LvBuZfx 5 个月前
    那么你的数据哪里来的呢?
    别人DIY的数据你拿来用难道就是对的?这种鸵鸟心理也太可笑了 吧
    起码郎咸平的数据都有 “根据我的团队调研”或者其它一些来源出处。
    你的数据哪里来的?
    从这里看,起码郎教授的数据比您靠谱
    leemz2002 5 个月前
    如果您不知道PMI的数据是从何而来的。我还跟您有什么好说的?
    我一直怀疑郎教授的那个“团队”是否存在,或者水平很低。很多他 说经过团队“深入调研”的东西往往错误很多。比如我曾经听他在一 个讲去年日本核灾的节目里说核电站的燃料是建成的时候装好的,之 后不用换。他居然还敢说他“深入调研”过东京电力。
    就像一个人不知道汽车出厂后需要经常加油,就敢说对出租车公司进 行过“深入调研”一样。解释只有两个,他没有什么“团队”,或者 他的这个“团队”都很菜鸟。
    wfwang333 5 个月前
    日本的房地产危机和中国的根本不能相比,
    leemz2002 5 个月前
    日本闹房地产泡沫的时候城市化率是66%,而且这是个被低估了的 城市化率。美国闹两房危机的时候城市化率是83%。基本上城市化 基本饱和之后才有可能闹房地产泡沫。
    中国最近城市化率才刚刚过50%,城市化进程还远没有到头。除非 另外定义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实心房地产泡沫,否则中国是很难闹房地 产泡沫的。有刚性需求支撑的泡沫还叫泡沫么?
    Leon Ma 5 个月前
    只要有金融就会有金融风险, 说中国没有金融风险是鸵鸟行为
    leemz2002 5 个月前
    金融风险的确到处都有,只是多少大小的问题。
    中国的负债率比欧美日低得多,而且贸易收支是黑字。所以金融风险 比那些苦大仇深的主要低一些。
    LvBuZfx 5 个月前
    我想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我不知道你的PMI数据哪里来的,但我 不认为是你自己收集数据算出来的。
    如果你引用的是中国官方公布的PMI,且不说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其覆盖面的广泛使得很多细节的缺失。而对于郎咸平十分关注的制造 业和中小企业,就我所知的汇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一直徘 徊在50以下。
    再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实,我的亲戚中有CPA,就他所言,起码 在杭州周边,2010年下半年至今,他所接到的业务有相当一部分 都是中小企业申请破产的资产清算业务,而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制造业 ,并且大部分其它企业经营状况也不理想。
    起码这个事实,和郎咸平所声称的结论是一致的。
    至于郎咸平描述核电站相关内容有误,我认为这实在不是他的专业
    leemz2002 5 个月前
    既然是PMI数据当然来自CFLP或者HSBC。不过后者的采样 范围偏重于中小企业,基本上只能算中小企业PMI,所以相对悲观 一些。不过在中国这样国企和大中型企业占制造业一半的国家,光统 计中小制造业来做PMI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
    基本上CFLP-PMI比HSBC-PMI更符合工业产值的变化 趋势。如果HSBC-制造业PMI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 的工业总产值以及出口应该萎缩才对。可去年CFLP-PMI唯一 低于50的11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仍然同比增长了22.64% ,虽然比前11个月的28.37%有所回落,但仍然是很高的数字 。而且去年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20.3%。CFLP和统计局的P MI和工业总产值可以作假,海关总署的进出口总额怎么作假?主要 贸易伙伴的进口额加起来如果和中国海关的出口额相差很悬殊,岂不 一下子就穿帮了。
    CPA的工作之一本来就是处理破产企业资产清算。哪年没有几个企 业破产啊。我所在的这个国家去年有12734家企业破产,平均负 债总额2.82亿日元,显然大多(99%)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 业本来就很容易破产。也不知道您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leemz2002 5 个月前
    郎教授有个坏毛病,可以为了提高收视率而大言不惭地讲他自己不懂 的内容。
    关于东电的那个节目说明他和他的"团队"以及主持人牧笛、嘉宾王 重福中没有一个知道用低浓度燃料的核电站的燃料棒需要以一定周期 (每年换掉大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更换才能维持输出功率。他们 居然也敢来做讨论东电的节目。
    郎教授的例子说明,无知才能无畏。
    LvBuZfx 5 个月前
    但是国内的状况是国企和大型企业可以相对来说得到各种逆天(原谅 我用了很不客观的词)的政策支持,所以他们对于经济环境的反应可 以说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迟滞的。那么,对于“中国这样国企和大 中型企业占制造业一半的国家”,单纯的统计全部的制造业数据而得 出的结果显然是缺乏足够意义的。这样一份缺乏细节的数据,能否反 应当下中国的经济环境变化还有待商榷。
    虽然数据对比印证了,CFLP的确比汇丰更符合工业产值的变化趋 势,但这没有意义,因为PMI的作用更倾向于风向标——如果在中 国连国企和大型企业都统统陷入困境,那也不需要PMI指数来说明 什么了。
    更因为PMI的作用是监测,它是一个先行指标,而显然中小企业对 于环境变化更加敏感,才使得汇丰的PMI指数更有参考价值。
    海关总署的出口额。。。让我想起了达芬奇的海关一日游,当然,不 能否认海关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误差不会太大就是了。
    至于那个例子,我想说的是,破产清算业务数量同比增长超过往年。 还有就是数据远远比亲眼所见来得抽象,而在数据的加加减减中,往 往真相就不见了,所以才会有CPA。
    LvBuZfx 5 个月前
    哈哈,不过他们做节目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焦点事件进行讨论吧。Ta lkShow而已,我在国内别的TalkShow上看过更荒诞的
    leemz2002 5 个月前
    归根结底,中国的制造业到底是在增长还是在衰退的问题而已。
    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中国的制造业仍然在增长,虽然增长率比前几 年有所下降,但仍然在增长。
    中小企业虽然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但未必一定是“先行指标”。中 小企业往往先天下衰而衰,但也往往后天下复而复。就像死亡率提高 的时候,婴幼儿死亡率会高过总死亡率一样。
    比如日本经济就是这样,大企业虽说不上旱涝保收,但大多还算稳定 。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可以以中小企业为壑。
    达芬奇家具的那点出口转内销能占中国进出口的多大比重?您举这个 例子想说明什么?
    破产企业清算哪年都有。景气不好的时候,破产企业会多一些,也很 正常。可总不能有个头疼脑热就报病危吧。
    Tian Yuan 2 个月前
    仁兄说得没错,我看过郎教授讲动画,且不说对动画的创意和技术之 间的关系混淆,连根本的手绘和电脑动画都没搞明白居然滔滔不绝讲 了1小时。小弟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6Gh8WaNV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极品推荐:
    郎咸平沈阳演讲(含视频)
    上传时间:2011-11-15
    郎咸平2011年10月22日沈阳演讲,251分钟,含一段会前视频,调整参数重新制作。
    supremehover 10 个月前
    郎教授那个GDP是不是真的算错了?有懂经济的童鞋吗?
    leemz2002 10 个月前
    GDP增长率是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
    2010年中国的GDP是39.79830兆元,2011年是4  5.82176兆元,直接计算,增长了15.135%。可去年 的 增长率只有9.47%。那5.665%的差就是物价因素造成 的。
    在GDP增长率这样的大前提上,郎教授就闹了个诺贝尔奖级的大笑 话,后 面的内容他居然还忽悠得下去。不能不佩服他老人家的才能 。
    sexyflowerdj 10 个月前
    听郎咸平的演讲, 你会觉得中国被一群脑残领导了
    但是郎咸平的演讲看多了, 你会发现郎咸平才是一个跳梁小丑
    leemz2002 10 个月前
    郎教授有点象《射雕英雄传》里那个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他哥哥裘千丈 。
    可老共那里的确有几个《天龙八部》里少林寺扫地僧级的人物。否则 很难解释为什么这几十年大风大浪,中国经济总能有惊无险地奋勇直 前,大家都趴下一片,唯独这边在高歌猛进。
    台湾有民粹政治学,郎教授发明了民粹经济学。不知能不能得上诺贝 尔奖(估计最多只能拿和平奖,拿不到经济学奖)。
    民粹的政治经济学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不用做功课,只要看听众和 选民爱听什么,取平均值和最大公约数就是了。
    Shaoyang Li 10 个月前
    胡说八道,误国误民
    leemz2002 10 个月前
    郎教授只能误听众,不会误国误民的。
    玉 胡 1 年前
    指责,埋怨,披露无济于事,都是中华民族的后裔,应该想办去拯救 !!!
    leemz2002 10 个月前
    如果能拯救,您就去拯救一下郎教授吧。用温馨的话语提示他老人家 ,GDP增长率是要先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他老人家连这个大前提 都没弄明白,居然还能忽悠四个多钟头,也的确是个人才。
    正嘉 汤 1 年前
    郎教授去年演讲时汇率6.7,现在又升到6.6了,郎教授论点各 有看法,但很不幸的是,事实发生情况是依教授所说的进展发生中
    leemz2002 10 个月前
    人民币汇率上升还需要“预测”?那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既定政策。 人家早十几年就计划好每年升值3到5%,在美元和欧元中保持平衡 。基本就是盯着最弱的货币相对升值。这是一拦子货币平衡的结果。 相对于美元升值而相对于欧元贬值是合理的。因为欧洲才是中国的第 一大出口市场。而国际大宗原物料都是以美元计价的。人民币相对于 美元升值同时相对于欧元贬值,是进口出口兼顾的妙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嘉 汤 1 年前
    现在是2012年一月,美国道琼还在12000点(去年全年上升 ¬600点,全年上升 6%),但我们上海的股市已从郎教授演讲时的2300点跌到剩¬ 2100点,全年跌1000点(从3100到2100),谁在讲 实话,事实胜于雄辩!从来¬没看到一个GDP不断上升(国家或老 百姓变有钱),而股市却一直¬下跌(企业不赚钱)的国家,因为国 家媒体会粉饰太平,但股市却会真实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全球皆 然,别自欺欺人!
    leemz2002 10 个月前
    如果中国也象美国那样量化宽松,上海股市涨个十几%都不是问题。 可中国在收紧银根,以避免经济过热带来的冲击。流入市场的资金少 了,股市自然会下跌。资金行情罢了。
    而且,中国股市基本上不反映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这是多年来的常态 。这是老共长期抑制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
    100mijiu 1 年前
    让科学家克隆出10000个郎咸平来。
    正嘉 汤 1 年前
    你听完全部内容没有?我是商学硕士+制造业厂商,而且我全部听完 ,郎教授说的虽然较激进些,但比我们CCTV报的内容更贴近事实 ,如果你不信,给你一年时间用事实验证,顺便有个笑话送给CCT V--- 开会没有不隆重的,闭幕没有不胜利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决议没 有不通过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人心没有不鼓舞的,领导没有不重 视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完成没有不超额的, 成就没有不巨大的,竣工没有不提前的,接见没有不亲切的,中日没 有不友好的,中美没有不合作的,交涉没有不严正的,会谈没有不圆 满的。 答案就是:不说实话
    leemz2002 10 个月前
    如果您是商学硕士,麻烦您教一教郎教授如何计算GDP成长率。
    他老人家居然不知道,GDP成长率是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
    Iamcp1 1 年前
    为什么振聋发聩的声音只能在这里听见,大陆真的容不下一个教授嘛 !
    leemz2002 10 个月前
    郎教授的言论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他老人家居然不知道计算GDP增 长率是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就敢谈经济。他有得诺贝尔奖的资质 ,只不过不是经济学奖,而是和平奖。
    Ronaldinho Caucho 1 年前
    袁腾飞都容不下,何况是郎咸平
    bffrom1982 1 年前
    袁腾飞满嘴放炮能跟郎咸平比吗
    leemz2002 10 个月前
    一个是学历史学成蒋Fan的历史老师,一个是学经济不懂计算GD P增长率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两者都和当神父当出梅毒有一拼。也 算半斤对八两吧。
    haluonan 9 个月前
    老郎分析地或许有偏激,但是对假数据的深恶痛绝想必只要是有大陆 生活经验的都有体会吧~
    leemz2002 9 个月前
    郎教授自己就在DIY假数据来批判人家做假数据。
    他这个讲演的开头五分钟处,用GDP增长率减去CPI就是个诺贝 尔奖级的洋相。GDP增长率是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否则印度等 通货膨胀率高于10%,GDP增长率不到10%的国家岂不连年负 增长了。
    去年中国的GDP是45821.76亿元,前年是39,798. 30亿元,直接相除,应该增长了15.13%才对。可统计局公布 的增长率只有9.2%。其中的差就是物价上涨因素造成的。
    经济学上提到GDP增长率的时候,总加上“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或 者“可比价格计算”之类的限制词。
    如果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GDP增长率这个数字几乎是毫无意义的 。那些闹茉莉花革命的国家都有15%以上的CPI(有的能达到2 5%),可经济长期都在低增长。如果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些国 家几乎各个都比中国增长率高了。1936到1949年中国的通货 膨胀率最温和的一年就有55%(1936年),抗战8年膨胀了4 00倍,抗战后三年膨胀了1000倍,法币改金元券的时候10个 月膨胀了两万倍。如果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来计算GDP增长率,民 国那些年应该是“黄金13年”了。
    xlcm 9 个月前
    统计局的GDP你也信?
    leemz2002 9 个月前
    与连GDP增长率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都不知道的"经济学家"DI Y的数据相比,我更相信统计局的。
    统计局的数据也有问题,但相对好歹是统计出来的。总比用拍头法拍 出来的强吧。
    统计局的GDP统计要比实际的数字偏低。比如工业产值相对原材料 消耗显得偏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等等。这些绝对值虽然偏低,但 增长率等相对值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的。子集的相对趋势可 以近似地反映全集的变化趋势。
    郎教授有口头"深入调研"的习惯。他在节目中用的很多论据都很成 问题。比如他分不清城铁和城际铁路的区别就敢谈春运,不知道核电 站的燃料需要两三年换一遍就敢谈东京电力的财务状况。
    基本上他是看大家爱听什么就说什么的。找个大家都爱听的惊世骇俗 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找材料,找不到材料就DIY。台湾流行 民粹政治学,郎教授自创了民粹经济学。郎教授的经济学差不多就是 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他哥裘千丈的程度。
    老共这么多年,都能有惊无险地逢凶化吉,说明人家真正有人。否则 无法解释为什么日美欧都挂了一遍,唯独中国还在那里为保8还是保 7.5而郁闷着。
    Michael Zheng 10 个月前
    在北美(加拿大,美国)我们能看到无数商品made in China, 中国的制造业还没有到全面崩溃的地步。。。
    leemz2002 9 个月前
    中国出口到欧美日的产品有两个特点,必需品和中低档。这两个特点 就决定了即便欧美日经济衰退,中国的出口也未必会同步衰退。比较 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去年日本是负增长,可中国对日本出口却是正 增长。日本却在战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贸易赤字。说明衰退的主要 都是日本国内企业。
    另外,中国的出口占经济比重并不大。和亚洲四小龙不同,中国大陆 本身就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比如中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两千万辆了 ,出口不过几十万辆而已。钢材产量七亿多吨,出口量不过几千万吨 。
    中国是很多类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甚至几乎是唯一的供应者。很多家 电、纺织品、机械等产品项目,中国一家的市占率都超过全球的8成 (低于五成的产品项目本来就不多)。中国的制造业如果到了崩溃的 地步,全球制造业也差不多了。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郎教授曾经在一个讲核电的节目中说核电站的燃料是建电站的时候装 好,之后就不用再买燃料了。他连民用核电站的低浓度燃料需要两三 年换一轮(平均每8到10个月换掉四分之一的燃料棒)都不知道, 居然就敢自称对东京电力的财务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就像不知 道出租车需要两三天加一次油,就敢自称对出租汽车公司进行了“深 入调研”一样。
    他在谈关于春运的节目中,也把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弄混了。他 一口咬定德国日本的铁路运行密度是中国的30倍。柏林的U1、U 2或者东京的山手线也不过两分钟一班而已。中国的铁路调度能力再 差,也不可能一小时一班吧。而且郎教授在拿时速六十多公里,几百 米一站的城市轻轨和时速一两百公里的城际列车比密度。列车之间至 少要保持5个紧急制动距离的间距。所以列车间隔时间基本上和速度 成正比(紧急制动距离和时速的平方成正比,通过单位距离的时间和 时速成反比)。中国经常有间隔五分钟的列车编组,这已经是很高的 水平了。
    郎教授的特点就是可以装得象个专家一样去谈论自己不懂的东西,所 以我说他象裘千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24小时密度就更不对了。首先日本铁路除了屈指可数的几班列夜行 列车就没有24小时运营的列车了。德国也只有个别国际列车才有深 夜运营的。所以比24小时的密度,德国和日本比中国要低才对。必 竟人家一天只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运营。
    我说过,郎教授的运营密度30倍的说法无论用最大值还是平均值都 解释不了。德国的人均铁路密度是中国的8倍多,日本也有3倍。如 果再以30倍的平均密度运营,人均运力分别是中国的260倍和9 0倍。260倍是什么概念?即便中国的火车都是满员的,德国的平 均乘车率只有每节车箱一个人,才能达到这个240倍。90倍也不 过每车两三个人。客运列车的盈亏平衡点通常在20%到30%左右 ,平均营业系数不足1%,肯定是要巨额亏损的。
    所以郎教授说的肯定也不是平均密度。
    既不是平均密度,也不是最大密度,那他说的是什么呢?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比较合理的解释,郎教授在拿德国和日本的最大运营密度和中国的平 均运营密度做比较。而且他还是拿城市轻轨(柏林U1、U2或者东 京的山手线)的运营密度和中国的城际长途铁路想比较。而这些城市 轻轨应该比较的对象是北京环线、一线之类的城市轻轨。 关于紧急制动距离,我只是一时笔误。在下面这个视频的评论里,我 曾经分析过动车的密度问题,提到了紧急制动距离。
    watch?v=BNSV1ZdXc6A
    我一年前写的原文是:
    “中国的动车组的编组密度也不差。每天21:21到21:46之 间 从北京出发的5列D字头的夕发朝至动车组间隔也不过5分钟, 相当 于6个紧急制动距离而已。这对于平均时速160公里的列车 已经相 当不容易了。把5列车集中在一起,就是为了减少对货运的 干扰,减 少运力损失。5分钟一列,相当于京滨东北线的运行密度 。5列车间 隔13公里,前后占用整个京沪线65公里x10个小 时,把六七千 人送到了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上海。这是相当高的运 输效率。这还是 在世界上最繁忙的京沪线上实现的。” 文章里提到的“京滨东北线”是日本首都圈的一条铁路。全场59. 1km,大概是仅次于山手线的繁忙线路。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我怀疑郎教授说的“深入调研”和他的“专业团队”已经不是一次两 次了。
    他在讲日本大地震和核事故的节目中说核电站的燃料是建成的时候就 装好的,之后不必再换。但实际上民用核电站需要大约两三年换一轮 燃料棒(每半年到八个月换掉其中的四分之一)。郎教授连核燃料需 要不断更换都不知道,居然敢分析东京电力公司的财务状况。
    这个错误很严重,就像不知道出租车需要一两天加一次油这个前提, 去分析出租车公司的财务状况一样。
    郎教授(或者他的团队)可能是把民用核电站和核潜艇的反应堆燃料 弄混了。核潜艇可以在出厂前装一次燃料用到退役,那是因为核潜艇 换燃料很困难,换燃料要切开艇体,成本比使用高浓度燃料还高。
    发电站的核反应堆为了降低成本,不会采用高浓度燃料。因为整个寿 命期燃料浓度变化太大,控制装置会比较复杂。民用反应堆为了降低 成本,要尽量把燃料浓度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控制系统、循环 系统和轮机都围绕这个参数优化。否则核电站的发电成本就很难和水 电火电竞争了。就像普通发动机,工作范围越窄,优化的程度越深, 效率就越高。是一个道理。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欲圆其说,何患无辞啊。
    人均也不对啊。中国用全球7%的铁路里程完成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客 运量和货运量。您说,比行车密度,中国能输给谁?
    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只有德国的两倍半,但完成的客运量是德国的十 几倍(18亿人次对1.5亿人次)。您说说,谁的密度高一些?
    怎么凑也凑不出郎教授说的30倍啊。除了凭空捏造或者张冠李戴之 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么?
    郎教授过去怎么样我的确不清楚,也不关心,但他现在发言的水平的 确不敢恭维。
    不能因为他过去毕业的学校很厉害,或者他过去的论文很厉害,现在 就可以信口开河啊。
    不过根据郎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网站上的简历,他似乎没有在美国当 过教授。他在美国的几个大学当的都是助教(Assistengt Professor)或者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虽然都有个“Professor”,但都 不是正教授。他在美国NYU的Stern商学院的最终职称也只是 Associate Professor而已。之后他就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所以郎教授 在美国只是个郎副教授。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郎教授在电视和讲演上犯的这些错误都很低级,并不需要什么团队就 能发现错误。
    比如他不知道GPD增长率是已经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而且CP I也不是整个通膨,而只是消费物价上涨的部分。用GDP增长率再 减一次CPI的笑话,大概大学经济系低年级学生都能看明白。不需 要一个团队吧。
    就像一个自称NBA球星的人,把篮球投到篮球架的框架中,还自称 得分。我们该不该怀疑此公打没打过篮球呢?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您是不是想用“国外著名大学的副教授都远比国内一流大学的正教授 含金 量高”来证明郎教授说的都是对的?
    而且他当副教授也是财务学副教授,不是经济学。这个财务学虽然和 经济学不是没有关系,不过郎教授的确在电视节目和讲演中犯了很多 经济学上的低级错误。
    即便是财务学方面的东西,郎教授也能偶尔说出一些惊世骇俗的大笑 话。比如中国政府破产之类的。让人怀疑他的财务学学位和过去在期 刊上发表的那些文章是不是真的。
    稍微有点财政学知识的人应该知道,中国政府怎么可能破产呢?就像 说一个负债只有营业额的20%,年新增贷款低于营业额3%,年销 售额增长率接近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股票行情看涨, 总资产相当于负债的几十倍的企业会破产一样。这样的企业能破产, 那全球还有几家企业不会破产?
    所以我觉得郎教授的财务学学位都很可疑。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我的常识虽然可能有问题,但我的数学不大可能有问题。我必竟是受 过16年教育的工科出身SE,这点算术还是会的。我也曾经千方百 计地帮郎教授找数据凑这30倍的运营密度,可一直都未遂。无论是 平均值还是极值,都凑不出这个30倍来。
    唯一的解释是郎教授在拿个别线路的极值和中国的平均值想比较。不 过这恐怕就不是一个学者该犯的错误了。
    您的逻辑也很有意思,中国有偏远地区的线路,日本德国就没有了么 ?
    计算平均运营密度,要用总里程和总车次之比。中国的列车运营车次 是德国的十倍,但铁路总里程只有德国的两倍半,所以显然中国铁路 的运营密度比德国高。所以郎教授说的30倍肯定不是平均密度。他 老人家是怎么算出来这个30倍的,您只有问他本人了。反正我是算 不出来了。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忘记解释“工业产值相对原材料 消耗显得偏低”和“第三产业比重 偏低”是怎么一回事了。
    中国消耗了全球一半的铁矿和棉花、65%的铝、铜和其它有色金属 、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工业部门,中国的产量都占全球 的四到八成。而工业产值才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工业产值显然是偏低 了。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工业产值被低估了。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普遍占GDP的70%以上。中国的第三产 业比重只有43%。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比中国高。比 如印度(55%)、马来西亚(53.9%)、泰国(50%)、巴 西(67.4%)、南非(66.7%)等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就都超 过了50%。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是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 35%)。在人均GDP相当的国家中也是比较低的。
    所以我怀疑中国的GDP被低估。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这个iphone例子是很牵强的。郎教授再拿第三产业的利润和第 二产业比。
    iphone的零售价格中大部分是广告、物流、批发、零售这些环 节,制造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想拿到零售价格的大部分,就必 须把广告、物流、批发、零售做到海外市场去。光靠制造业是没有用 的。
    日本国内生产的一台手机出厂价只有7000多日元,制造商利润率 也只有不到10%。这7000多日元的手机拿到Docomo、A U、Softbank的店面上就能卖三万日元。
    这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GDP是中国的两倍,工业产值却反而比中国 少。
    您的逻辑就更离谱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 ”怎么可能是“个别情 况”呢?“个别情况”能影响产业比重么?
    而且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低,有两个原因,虚拟经济(金融、保险、 证券、期货等)的比重低,第三产业偷税漏税现象比较普遍。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中,7成是虚拟经济。比如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 DP的四分之三,第三产业的7成都是虚拟经济创造的产值。这么算 来GDP的一半是虚拟经济。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只有GDP的13% 。中国的虚拟经济只占GDP的10%,制造业占50%,和美国刚 好反过来。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个经济上的老大难问题。您不知道,说明 您不大懂经济。
    中国去年的第三产业比重只占GDP的43.1%。这个不但比发达 国家(接近或者超过70%)低得多,比印度(53%)和埃及(5 1%)还低。中国的第三产业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在GDP中过 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24小时密度就更不对了。首先日本铁路除了屈指可数的几班列夜行 列车就没有24小时运营的列车了。德国也只有个别国际列车才有深 夜运营的。所以比24小时的密度,德国和日本比中国要低才对。必 竟人家一天只有四分之三的时间在运营。
    我说过,郎教授的运营密度30倍的说法无论用最大值还是平均值都 解释不了。德国的人均铁路密度是中国的8倍多,日本也有3倍。如 果再以30倍的平均密度运营,人均运力分别是中国的260倍和9 0倍。260倍是什么概念?即便中国的火车都是满员的,德国的平 均乘车率只有每节车箱一个人,才能达到这个240倍。90倍也不 过每车两三个人。客运列车的盈亏平衡点通常在20%到30%左右 ,平均营业系数不足1%,肯定是要巨额亏损的。
    所以郎教授说的肯定也不是平均密度。
    既不是平均密度,也不是最大密度,那他说的是什么呢?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比较合理的解释,郎教授在拿德国和日本的最大运营密度和中国的平 均运营密度做比较。而且他还是拿城市轻轨(柏林U1、U2或者东 京的山手线)的运营密度和中国的城际长途铁路想比较。而这些城市 轻轨应该比较的对象是北京环线、一线之类的城市轻轨。 关于紧急制动距离,我只是一时笔误。在下面这个视频的评论里,我 曾经分析过动车的密度问题,提到了紧急制动距离。
    watch?v=BNSV1ZdXc6A
    我一年前写的原文是:
    “中国的动车组的编组密度也不差。每天21:21到21:46之 间 从北京出发的5列D字头的夕发朝至动车组间隔也不过5分钟, 相当 于6个紧急制动距离而已。这对于平均时速160公里的列车 已经相 当不容易了。把5列车集中在一起,就是为了减少对货运的 干扰,减 少运力损失。5分钟一列,相当于京滨东北线的运行密度 。5列车间 隔13公里,前后占用整个京沪线65公里x10个小 时,把六七千 人送到了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上海。这是相当高的运 输效率。这还是 在世界上最繁忙的京沪线上实现的。” 文章里提到的“京滨东北线”是日本首都圈的一条铁路。全场59. 1km,大概是仅次于山手线的繁忙线路。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我怀疑郎教授说的“深入调研”和他的“专业团队”已经不是一次两 次了。
    他在讲日本大地震和核事故的节目中说核电站的燃料是建成的时候就 装好的,之后不必再换。但实际上民用核电站需要大约两三年换一轮 燃料棒(每半年到八个月换掉其中的四分之一)。郎教授连核燃料需 要不断更换都不知道,居然敢分析东京电力公司的财务状况。
    这个错误很严重,就像不知道出租车需要一两天加一次油这个前提, 去分析出租车公司的财务状况一样。
    郎教授(或者他的团队)可能是把民用核电站和核潜艇的反应堆燃料 弄混了。核潜艇可以在出厂前装一次燃料用到退役,那是因为核潜艇 换燃料很困难,换燃料要切开艇体,成本比使用高浓度燃料还高。
    发电站的核反应堆为了降低成本,不会采用高浓度燃料。因为整个寿 命期燃料浓度变化太大,控制装置会比较复杂。民用反应堆为了降低 成本,要尽量把燃料浓度控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控制系统、循环 系统和轮机都围绕这个参数优化。否则核电站的发电成本就很难和水 电火电竞争了。就像普通发动机,工作范围越窄,优化的程度越深, 效率就越高。是一个道理。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欲圆其说,何患无辞啊。
    人均也不对啊。中国用全球7%的铁路里程完成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客 运量和货运量。您说,比行车密度,中国能输给谁?
    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只有德国的两倍半,但完成的客运量是德国的十 几倍(18亿人次对1.5亿人次)。您说说,谁的密度高一些?
    怎么凑也凑不出郎教授说的30倍啊。除了凭空捏造或者张冠李戴之 外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么?
    郎教授过去怎么样我的确不清楚,也不关心,但他现在发言的水平的 确不敢恭维。
    不能因为他过去毕业的学校很厉害,或者他过去的论文很厉害,现在 就可以信口开河啊。
    不过根据郎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网站上的简历,他似乎没有在美国当 过教授。他在美国的几个大学当的都是助教(Assistengt Professor)或者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虽然都有个“Professor”,但都 不是正教授。他在美国NYU的Stern商学院的最终职称也只是 Associate Professor而已。之后他就去了香港中文大学。所以郎教授 在美国只是个郎副教授。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郎教授在电视和讲演上犯的这些错误都很低级,并不需要什么团队就 能发现错误。
    比如他不知道GPD增长率是已经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的。而且CP I也不是整个通膨,而只是消费物价上涨的部分。用GDP增长率再 减一次CPI的笑话,大概大学经济系低年级学生都能看明白。不需 要一个团队吧。
    就像一个自称NBA球星的人,把篮球投到篮球架的框架中,还自称 得分。我们该不该怀疑此公打没打过篮球呢?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您是不是想用“国外著名大学的副教授都远比国内一流大学的正教授 含金 量高”来证明郎教授说的都是对的?
    而且他当副教授也是财务学副教授,不是经济学。这个财务学虽然和 经济学不是没有关系,不过郎教授的确在电视节目和讲演中犯了很多 经济学上的低级错误。
    即便是财务学方面的东西,郎教授也能偶尔说出一些惊世骇俗的大笑 话。比如中国政府破产之类的。让人怀疑他的财务学学位和过去在期 刊上发表的那些文章是不是真的。
    稍微有点财政学知识的人应该知道,中国政府怎么可能破产呢?就像 说一个负债只有营业额的20%,年新增贷款低于营业额3%,年销 售额增长率接近1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股票行情看涨, 总资产相当于负债的几十倍的企业会破产一样。这样的企业能破产, 那全球还有几家企业不会破产?
    所以我觉得郎教授的财务学学位都很可疑。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我的常识虽然可能有问题,但我的数学不大可能有问题。我必竟是受 过16年教育的工科出身SE,这点算术还是会的。我也曾经千方百 计地帮郎教授找数据凑这30倍的运营密度,可一直都未遂。无论是 平均值还是极值,都凑不出这个30倍来。
    唯一的解释是郎教授在拿个别线路的极值和中国的平均值想比较。不 过这恐怕就不是一个学者该犯的错误了。
    您的逻辑也很有意思,中国有偏远地区的线路,日本德国就没有了么 ?
    计算平均运营密度,要用总里程和总车次之比。中国的列车运营车次 是德国的十倍,但铁路总里程只有德国的两倍半,所以显然中国铁路 的运营密度比德国高。所以郎教授说的30倍肯定不是平均密度。他 老人家是怎么算出来这个30倍的,您只有问他本人了。反正我是算 不出来了。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忘记解释“工业产值相对原材料 消耗显得偏低”和“第三产业比重 偏低”是怎么一回事了。
    中国消耗了全球一半的铁矿和棉花、65%的铝、铜和其它有色金属 、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大部分工业部门,中国的产量都占全球 的四到八成。而工业产值才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工业产值显然是偏低 了。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工业产值被低估了。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普遍占GDP的70%以上。中国的第三产 业比重只有43%。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比中国高。比 如印度(55%)、马来西亚(53.9%)、泰国(50%)、巴 西(67.4%)、南非(66.7%)等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就都超 过了50%。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只是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 35%)。在人均GDP相当的国家中也是比较低的。
    所以我怀疑中国的GDP被低估。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这个iphone例子是很牵强的。郎教授再拿第三产业的利润和第 二产业比。
    iphone的零售价格中大部分是广告、物流、批发、零售这些环 节,制造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要想拿到零售价格的大部分,就必 须把广告、物流、批发、零售做到海外市场去。光靠制造业是没有用 的。
    日本国内生产的一台手机出厂价只有7000多日元,制造商利润率 也只有不到10%。这7000多日元的手机拿到Docomo、A U、Softbank的店面上就能卖三万日元。
    这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GDP是中国的两倍,工业产值却反而比中国 少。
    您的逻辑就更离谱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 ”怎么可能是“个别情 况”呢?“个别情况”能影响产业比重么?
    而且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低,有两个原因,虚拟经济(金融、保险、 证券、期货等)的比重低,第三产业偷税漏税现象比较普遍。
    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中,7成是虚拟经济。比如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 DP的四分之三,第三产业的7成都是虚拟经济创造的产值。这么算 来GDP的一半是虚拟经济。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只有GDP的13% 。中国的虚拟经济只占GDP的10%,制造业占50%,和美国刚 好反过来。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个经济上的老大难问题。您不知道,说明 您不大懂经济。
    中国去年的第三产业比重只占GDP的43.1%。这个不但比发达 国家(接近或者超过70%)低得多,比印度(53%)和埃及(5 1%)还低。中国的第三产业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在GDP中过 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9 个月前
    中国经济再怎么挂,90年之后也没有增长率低过7%的年份。最近 30多年也只有三年低过7%的(81、89、90)。这要也算挂 ,全球还有几个没挂的经济体?
    而且90年以后,中国经济只有大起(增长率十几%)的年份,没有 什么大落的年份。7.83%、7.62%如果算“大落”,那日本 算什么?91年之后,日本增长率最高的一年是2010年的4.4 4%,不过那是因为前一年-5.53%的衰退后的反弹。如果把两 年一起考虑,仍然衰退了1%左右。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超过3%的 年份了(2010年之外最高的是1996年的2.61%)。美国 经济2010年(3.03%)的反弹也没有弥补2008年(-0 .34%)和2009年(-3.49%)的衰退。去年是1.74 %。
    您说的“1997 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等又陷入谷底” ,中国的增长率仍然有9.30%(1997)、7.83%(19 98)、7.62%(1999)。比日本的1.60%、-2.0 0%、-0.20%还是高多了。对中国来说,7%可能算“谷底” ,不过按照世界的标准看,这个“谷地”也太浅了,只能算个小盆地 。
    leemz2002 9 个月前
    如果中国现在的投资环境能算“急速恶化”,那欧美日就不知道该如 何形容了。
    当然,日本不存在急速恶化的问题。日本都恶化了20多年了,已经 “急速”不起来了。老欧洲虽然比日本强一些,不过连经济最好的德 法也没有比日本强多少。1990年之后,德法就没有增长率超过4 %的年份了。
    我看要不是中国对外资有各种限制,一年进来几千亿FDI都问题不 大。不知您的“急速恶化”从何说起。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去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19%,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增长了5%。 而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2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之后仍然超过10 %。所以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是在提高的。
    比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有得是,也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只不过单 位劳动生产率成本比中国低的国家一共也没有几个。中国的比较优势 在最近十几年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
    那些工资成本比中国低的国家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非常缓慢。中国的人均收入虽然在提高,但赶不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速度。
    您说的“金砖四国除中国外都有很大的劳动力竞 争优势”恐怕和现 实不符。俄罗斯人口在减少,印度的劳动力素质很差(识字率只有6 2%),巴西的工资成本比中国高,但劳动生产率却相对比较低。
    美国的问题稍微复杂一些。不过美国目前对中国还没有比较优势(单 位劳动生产率成本),否则也不会有巨额贸易赤字了。
    目前,美国制造业中只有家具业等少数产业有些复苏的迹象。家具恐 怕还是因为中国缺少木材资源,而北美的木材资源比较丰富。并非劳 动生产率因素造成的。
    Walter Jun 9 个月前
    正是因为北美这么多的 made in China,他们又掌握了定价权,所以中国GDP的 30%+依靠出口,一旦美国不要中国的产品,中国经济还不崩溃么 ? 正因为太多的 made in China,这才是最恐怖的呀!
    leemz2002 9 个月前
    美国只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出口市场,作用不如欧盟。对欧盟出口大约 占中国出口的四分之一,美国只有大约五分之一。
    “一旦美国不要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出口可能会下降20%。但美 国人还能不能生活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很多产品 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这些产品大多已经在美国停产多年,或者中国 是世界主要甚至全部供应者。一时半会还很难找到替代供应者。
    出口额只相当于中国GDP的3成左右,出口减少两成,对经济的影 响不会超过6%。还可以承受。
    Walter Jun 9 个月前
    从全美经济学专业排名第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系毕业,并获得金 融博士学位的郎咸平不会算GDP,你会算?请问你毕业哪儿?
    leemz2002 9 个月前
    我只是个学工科出身的普通民工,但我也知道实质增长率是要扣除物 价上涨因素的。
    郎教授能拿增长率去减CPI,就足以令人怀疑他的学历是不是真的 了。
    而且他还试图用食品CPI当通货膨胀率。
    名目GDP减去通货膨胀率这个算法本身就欠严谨,因为实际的算法 应该是(1+x)/(1+y)-1。x和y分别为名义增长率和通 货膨胀率。
    而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受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者 物价指数)的影响。相对地,CPI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不如PPI 大。
    而食品CPI在Engel系数不足40%的国家又是CPI的一小 部分。
    两教授这开头几句话,一连犯了三个诺贝尔奖级的错误。您说,我们 该不该怀疑郎教授的学历?
    Mr19Luhang 10 个月前
    我很想知道苏联切断天然气输送,欧洲人不冷死?
    Walter Jun 9 个月前
    你貌似听错了,郎教授貌似说的是“因为美国威胁西欧,西欧才切断 了给苏联的天然气”
    leemz2002 9 个月前
    西欧什么时候向苏联供应过天然气啊?
    Weiwei Tang 9 个月前
    郎教授在哪拿的文凭? 方舟子赶紧打假去,修建高速公路没有效益? 居然还与前苏联的军工比,傻子都知道不能相提并论的。。。。郎教 授的团队要真能收集点可靠的数据就会发现,国内的高速公路简直是 印钞机!
    leemz2002 9 个月前
    郎教授有个特别古怪的前提,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都是没有经济效益 的。
    但实际上中国是个人均道路、铁路里程严重不足的国家,对基础设施 有强劲的刚性需求。
    carl wang 9 个月前
    简直就没听嘛你,高速公路是要有人跑才收费,如果经济萧条了,没 人跑了它那儿来的利润,说到底它是国内搜刮民脂的利器,却毫无强 国富国的作用
    leemz2002 9 个月前
    您说得很矛盾。“没 人跑”怎么“搜刮民脂”?有人跑怎么会“毫 无强 国富国的作用”。
    如果高速公路对“毫无强 国富国的作用”,那些发达国家修那么 多高速公路做什么?
    中国好歹是个汽车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的汽车大国,不修路,那么多 车往哪跑?
    darrensrj 9 个月前
    个人觉得郎教授就是一只蹲在证券交易厅外面乱叫的野兽,也只有那 些大妈们会信你的,很后悔浪费了三个小时(其实两个小时的时候就 听不下去了)。别的不说,狼教授你怕啥说欧美的工人效率高啊,老 子天天被德国工人的磨洋工搞得火大,你真的应该去体会一下欧洲某 个知名超大型集团内部运作的官僚和低效率。中国制造业不行是埋怨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吗?难道我们发展经济不是为了给工人多发几个钱 让大家过好日子吗?主要还是我们的技术能力不行,产品的附加值很 低,大量的利润被拥有技术和专利的外方赚取了。老狼你不要太自大 了,政府的政策也许有失误但是不会都是错的。
    leemz2002 9 个月前
    比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欧美的确比中国高。不过这是以投资密度为前 提的。
    投资有两部分,教育训练和设备。欧美日等国家的工人平均教育时间 比较长,而且每个工人使用的装备价值也比较高,所以劳动生产率比 较高。
    比如数控加工中心才能做的东西附加值肯定比简单的车铣刨镗能加工 的东西高得多。单位时间的产值也大得多。那是因为数控加工中心要 上百万美元。普通机床只要几千美元而已。就像一个机枪手比一个老 式步枪手杀伤效率高一样。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低的根本原因还是资金密度太低造成的。中国的人 口差不多一直是世界人口的20%左右。50年代初中国的资金占有 量不足全球的1%,90%年代初差不多是3到4%,现在也不过1 2%而已。人均资金密度不达到世界平均值,劳动生产率和人均GD P就很难达到中等收入线。
    rinshinn 9 个月前
    高速公路是为了加速物流发展 降低物流成本 是为了提升社会效益的 不是为了地方政府设卡收钱的 中国政府的行为和社会福利是反其道而行 所有政府行为都是为了提升社会效益 不是为了中饱私囊 老郎说的和你说的印钞机不是一个概念
    leemz2002 9 个月前
    我请教您两个问题。
    在中国,大货车或者长途客车跑客货运输,交费走高速公路和走普通 公路哪个合算?
    中国的公路和高速公路是饱和还是不足?
    晨 凌 9 个月前
    第一个个我没有调查过 不敢随便说 第二个问题应该还是部分地区不足 但是关卡太多 但是现在物流网都是铁路公路和航空 具体社会的运输能力总需求缺还是饱和 这个谁也说不准 各个地方可能都不一样 我觉得咱们的分歧在对于高速公路作为社会基础建设的效用方面存在 差异 我注重社会效益 您比较看重的是政府收益 但是效益和收益还是不同的
    leemz2002 9 个月前
    第一个问题不用查也知道。只要长途客运和货运还在走高速公路,就 说明在成本上是合算的。因为那些跑长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是个人或者 企业,不是政府机关。他们跑运输是为了盈利。如果亏损,他们就不 会走高速公路了。
    第二个问题,中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比美国多,但公路(包括高速 公路)和铁路的里程都比美国少。可美国GDP的一半是虚拟经济, 这部分是不需要实体运输的(虚拟经济的本质是硬盘和网络上的数字 )。中国的经济一半是第二产业,而且中国的制造业按照产值是世界 的四分之一,按照重量计算差不多是全球的一半。中国要用全球7% 的公路和铁路去运输全球一半的工业品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您说说, 中国的公路是过剩还是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9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公路本来就是靠税收修建的。即便是免费公路也是如此。何来“变相 的税收”呢?
    只不过收费公路是按照使用次数收费,免费的公路是全民买单。相对 地,收费公路还比较公平一些。谁用谁付钱。
    如果跑高速公路不合算,人民就不会去“被压榨”了。还有很多货车 和客车司机走高速,说明和收费相比,降低的运营成本和提高的收入 更多一些。否则人家为什么要走高速公路?
    郎教授还喜欢举一个很离谱的例子。他说从广东到北京的运费比从广 东到美国还贵。他在很多节目和讲演中都提到过。可他老人家可能不 知道,从神户到东京或者从纽约到芝加哥的陆路运费也比从广东到美 国西海岸的海运贵。因为海运本来就比陆运便宜得多。一艘四千个标 准箱的集装箱轮从中国到美国的运营成本大约两百多万美元(船只折 旧、燃料、工资、保险等),平均一个集装箱成本才5、6百美元。 广东到北京,如果完全走公路,恐怕没有小一万人民币下不来。走海 陆联运大概三千吧。海陆的运输成本差距可见一斑。
    leemz2002 9 个月前
    人民当然有“别的选择了”。必竟所有的高速公路几乎都有平行的普 通公路,我还没听说过有什么地方只有高速公路可通呢。要是走下面 比走高速合算,大家当然会走下面。只要大家还认为走高速公路有效 益,就说明高速公路是有社会效益的。最多只是效益的分配问题。
    根据我的了解,高速公路在很多地方都是经济的主动脉。比如要投资 建厂,重要的条件就是离高速公路入口有多远。
    郎教授对基础设施分析的前提是公路铁路港口都是没有经济和社会效 益的。这个大前提就错了,后面也就不用再看下去了。
    census的数据不全。比如Finance and Insurance的数据中Monetary authorities-central banks和Securities and commodity exchange的数据都是Z(Absolute value is less than 0.05)。显然,美国人是把很多数据排除在外了。证券和期货交 易,即便只算Commission也不可能小于5000万美元啊 。虽然证券期货都是零和游戏,但对美国的GNI的贡献肯定不会这 么小。开赌场坐庄的不赚钱,有人会信么?
    leemz2002 9 个月前
    您的问题和郎教授差不多。只不过郎教授只是忽悠一下外行(他要是 敢把他在电视和讲演中的观点写成论文拿到学术刊物上发表,我就佩 服他的人格)。您是试图和内行争辩。
    我虽然不是学经济学出身,但我被迫炒过股票和FX,而且还小有成 就。说明我的经济学知识还不至于有90度以上的大错误。
    您的问题是,您没有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却要反驳懂经济学的人 。而且您中弹累累却还硬要往枪口上贴,看起来完全是为了反驳而反 驳,和台湾的民进党人士有一拼。
    民粹政治学毁了台湾政治。我不希望郎教授的民粹经济学毁了大陆。
    leemz2002 9 个月前
    郎教授的特点是错误都错得很根本,其它倒也没有什么。
    我怀疑他的“深入调研”只是在网上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都喜欢听 什么而已。并非真正的经济学研究。基本上郎教授可以算个社会学家 或者心理学家。他适合做市场营销或者传媒策略方面的工作,不大适 合搞经济方面的研究。
    leemz2002 9 个月前
    地方政府也不可能破产啊。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只有10兆多一点, 仍然远远小于地方政府总资产。只相当于地方政府两到三年的财政收 入而已。
    中国的确有很多地方政府的负债率超过了100%。不过这和破产是 两回事。贷款建设的项目完工后,固定资产的增加值多半会超过贷款 额,负债率会回到100%以下的。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全国有20 %的市级政府和3%的县级政府的负债率超过了100%。不过大多 是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落后地区。投资带来的负债是很正常的。日 本很多地方政府是在借债来填补社会保障和社会资产维护,这就成问 题了。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一半左右。中国的这个比 例不到GDP的四分之一。而且日本的GDP几乎20年没怎么增长 ,而中国一直维持着将近10%的高增长率。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 成长中的负债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象日本这样衰退中的负债。
    leemz2002 9 个月前
    大米和公路不同,大米必须花钱买,公路除了高速公路之外,还有免 费的普通公路可跑。如果司机觉得不合算,可以不走高速。
    中国的高速公路是不是过剩,看需求就是了。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 倍,工业产值和国土面积与美国相当,而且工业品的总重量比美国大 好几倍,铁路比美国少一半,汽车产量比美日加起来还多,可公路总 里程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短期内中国的公路不大可能过剩。高速公 路虽然接近美国的里程了,但人均还是相差甚远。
    我可没有说census的数据不权威,人家的数据是有特定含义的 ,不能按字面意思单全收。您看不懂,只能说明您的经济学知识不够 罢了。
    我也没有时间去直接研究美国经济的原始数据,但我有个捷径。我少 量持有投行和券商的股份,同时和朋友互通有无。这些报表和报告都 是经过分析的,比统计局的Raw data看起来要容易得多。另外,我坚持读The Wall Street Journal和Financial Times之类的财经媒体。统计数字出来的时候,这些媒体会做分 析的。
    所以,我虽然说不上是经济方面的专家,但好歹一般常识性的背景知 识还是有的。
    leemz2002 9 个月前
    您把“朋友”都搬出来了,我就不和您说什么了。
    不过您的观点大多多并不需要什么“有力证据”或者“权威数据”就 能明白是错的。只不过您不是学经济或经济相关专业的,有情可原。
    郎教授可是学过点经济的,而且在教财政学,所以就不可原谅了。对 专业人士和对普通老百姓的要求当然不能一样了。您说呢?
    leemz2002 9 个月前
    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平均每年对美元升值3.6%。但对日元和欧元 是贬值的。而欧元区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的汇率政策是在 欧美日中间找平衡罢了,并非单纯地升值。
    您不懂,有情可原,可郎教授这样的财政学教授也不懂,就有些匪夷 所思了。
    leemz2002 9 个月前
    这个网页我看过。不过上面的噱头(全国收费站数字)就有问题。全 国一共才8万多公里高速公路,连收费公路都算上也不过16万公里 ,怎么可能有8.6万个收费站呢?稍微动点脑筋就不难想明白啊。 平均每一两公里一个收费站,还怎么走路啊。
    比如这篇文章上说广东有2030个收费站就显然不靠普。广东在今 年一月之前一共只有1万两千多公里收费公路,两千个收费站,就意 味着平均5公里一个。而实际上广东最多的时候也只有600个左右 的收费站,最近裁撤了大约一半(312个)。
    这样粗陋的数字,大概也只能忽悠一下您这样没有分析能力的网友。 和郎教授的数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leemz2002 9 个月前
    您提到的这份报告我看过。不过和郎教授的观点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比如其中提到;
    “调查发现,如果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快速升值状态,通过“改进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各出口企业的首选,中选率达到59.9% ,其次依次是“压低工资减少成本继续生产”,中选率为10.5% ;“维持工资不变,但解雇部分员工继续生产”,中选率为10.5 %;“出售企业,抽回资金转行”6,中选率为5.24%;而选择 “停产倒闭”选项的只占3.75%。 ”
    也就是所将近60%的企业试图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来应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带来的压力。选择“出售企业,抽回资金转 行”(5.24%)和“停产倒闭”(3.75%)选项的企业加起 来只占不到9%。这说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虽然对出口企业有些影响 ,但还没有到动摇中国出口产业的地步。
    基本上05年汇改以来的这六年多,也是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的 六年。劳动生产率的增幅吸收掉了汇率和劳动成本的增幅。所以中国 仍然维持甚至扩大了比较优势。中国的贸易额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 一,就和比较优势的维持和提高有关。
    leemz2002 9 个月前
    我没有什么疑问,因为我知道“省+收费站”的调查方法肯定不靠普 。因为收费站并不一定都是公路的收费站啊。
    比如广东裁撤之前最多也只有600个左右的公路收费站,现在应该 还剩一半。可我用GoogleMap查“广东省 收费站”查到了5000件。广东一共才12000万公里收费公路 ,真有5000个收费站,平均2.4公里一个,还走不走路了?
    虽然人类挑战智力极限的方法有N种,但也不能挑战智力下限啊。您 说是不是?
    leemz2002 9 个月前
    查“广东+收费站”的问题是,“收费站”并非都是公路收费站。还 有很多其它的收费站。用“广东+公路+收费站”查,结果就只剩下 605个了,基本接近去年广东省收费站裁撤之前的数目。Goog leMap的数据可能有些旧了。赶不上中国的变化。
    广东省怎么算也没有上千个收费站啊。就像中国的CPI或者PPI 没有郎教授说的16%一样。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粗陋的调查+想象+ 常识性错误。
    中国过去一直是个社会资本严重不足的国家。49年占全球资本的不 足1%,90年大约是3%,现在是12%。靠这点资本,要解决全 球20%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中国又是个利用外资相对比较少的国 家。FDI占固定资产形成比重只有4%多一点,远低于发达国家的 25%,甚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13%。靠这点资本,要建 成全国公路网先然很困难。所以部分采用了公路收费的方法。不过这 也是很多国家和地区(比如日本、韩国和国台湾省等)。后发的工业 国搞公路建设的必然途径罢了。
    现在中国的很多收费公路已经到了收费年限,开始缩短或者取消收费 区间了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广东省最近就裁撤了三百多个收费站,占全 省收费站的一半,收费公路减少了两千多公里,相当于件少了两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9 个月前
    如果您连一个省有几个收费站这样的问题都不相信政府,我看您还是 想办法移民或者去闹革命比较好。收费站都是公开的(您见过隐蔽收 费站么?),政府隐瞒收费站数目有什么好处么?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利弊参半,很难说是绝对的好或者不好。成年人 的世界里的事比如很多矿产资源(铁矿、氧化铝、电解铜、石油、天 然气)、农产品(大豆、玉米、小麦、牛肉)等都是用美元计价交易 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有利于降低这些商品的进口成本。有助于降 低输入性通膨压力。
    有些错误可不是小错误,而且很关键。比如郎教授不知道GDP增长 率的算法,就质疑统计局的数字;不知道四万亿投资都用在了什么地 方,就一口咬定这四万亿造成了产能过剩。就像一个自称是医生的人 ,不知道体温的测量方法,去怀疑别人有病一样。您说,我们该不该 怀疑此任是不是真的医生?
    在高速公路的问题上我是这样看的。中国的高速公路网是中国相对于 那些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比较优势的要素之一。如果中国没有今天的公 路网规模和质量,就不会对那些国家形成这么大的比较优势。交通能 源等基础设施问题上,冒进也比不作为强。尤其是在发展阶段,趁劳 动力和土地成本尚比较低的时期建成了完善的公路网是不幸中之万幸 。
    leemz2002 9 个月前
    中国每年光高速公路就增加大约1万多公里,5年增加6万公里收费 公路也不奇怪啊。
    我这个十六万公里,是前几天在一份报道上看到的。上面说中国目前 有400万公里的公路,其中4%是收费公路。所以目前中国的收费 公路应该是16万公里。
    您翻出2006年的数据来反驳2012年的数据,未免也太夸张了 吧。年轻轻地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可不是好兆头哦。
    leemz2002 9 个月前
    您自己找来的链接,自己都没有耐心读仔细(还是您的阅读能力有问 题?)。
    这是您找来的那篇网页里的详细内容(就在"中国收费站有多少?过 万数字吓晕人"的标题下面);
    “要是在在“搜狗地图”中敲入“收费站”三个字,我们会看到一张 布满红色标记密密麻麻的图片,在这地图上标记的收费站有1890 0多个。其中,标记收费站最多的省区是广东省,共有收费站203 0个;标记收费站最少的省区是青海省,99个。”
    广东最多的时候也只有600(GoogleMap上是605个) 多个公路收费站。人家能找到2030个,此人可以去郎教授的团队 当助理了。
    dante19931031ify 8 个月前
    一共9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实际可用土地不到460万平方公里 ,竟有400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你儿子上学走高速啊!!!!!还 说打挎中国的只有我们自己,你他妈的"天朝物产丰盈"的梦该醒醒 了!!问问你自己你救得了中国吗!!!!!(400万公里高速公路,粪青中的极品啊!!!!!!!!)
    leemz2002 8 个月前
    中国哪来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那是中国的公路总里程。中国的 高速公路总里程2011年底只有8.5万公里,世界第二。美国面 积比中国小一些,高速公路是十万公里,公路总里程是650多万公 里。欧盟的面积只有中国的不到一半(430多万平方公里),但也 有7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西欧国家公路密度普遍在1.6公里/平 方公里以上,日本是3.18,美国是0.68,中国只有0.39 。相比之下,中国的公路密度还是很低的。而且比道路铺装率,中国 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美国和西欧国家普遍都接近100%, 日本是79.6%,韩国是78.5%,中国是53.5%。
    dante19931031ify 8 个月前
    郁达夫的"沉沦"里有一句话,"我的祖国啊!你快富起来,强起来 吧!"看着一代代在国外艰苦求学的游子们回国后报国无门的痛心疾 首,我不禁"潸然泪下,中国的官员们您们难道看不见么?
    leemz2002 8 个月前
    中国现在比郁达夫先生的时代更穷更弱么?
    wtuanmu 8 个月前
    为什么美国印钞票币值应声下跌,中国印钞票币值纹风不动?
    leemz2002 8 个月前
    升值和贬值要看和甚么比了。人民币只是相对美元升值,相对于欧元 、日元和台币是贬值的。因为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就是在一揽子货币中 保持平衡。
    而且中国大陆是个贸易出超经济体,有巨额贸易盈余。所以人民币是 有强劲的升值压力的。而美国是个贸易和财政都有巨额赤字的经济体 ,货币自然疲软。
    skyguguify 8 个月前
    其实听郎教授的演讲我们也不能盲从。他的确说了很多现实,但很多 都夸张了。zf再腐败,也不会做赔本买卖。美国侵害中国利益,也 必然侵害当权者的利益。中国经济没那么容易垮的,毕竟保证中国经 济稳定是我们平头百姓和既得利益者的共同目标。经济垮了,当权者 的利益也就不复存在了。越是腐败当权者,就越不想这种情况发生。 所以不用担心外国势力把我们怎么样,能打败中国人只有中国人自己 。
    leemz2002 8 个月前
    “经济垮了,当权者 的利益也就不复存在了。越是腐败当权者,就 越不想这种情况发生。”
    不希望本国经济垮和腐败不腐败有什么关系么?清廉的政府就不在乎 经济垮了?
    skyguguify 8 个月前
    其实郎教授说错了。中石油并不是2美元每桶卖给伊拉克。而是扣除 各项成本后每桶只有2美元的利润。。。
    leemz2002 8 个月前
    问题的关键是,中东陆地石油的平均开采成本只有四到五美元。中石 油做的只不过是采油的外包,花四到五美元赚两美元已经相当不错了 。而且中石油的中国工人工资比海湾国家和欧美国家工人低,所以成 本可能更低一些。采油外包能做到30%以上的利润率,已经相当不 错了。
    采油本身就不是什么暴利行业。人家已经探明和开采过的油田,继续 去开采,能赚到30%已经相当不错了。
    leemz2002 7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我还是想不明白,公路收费站怎么个隐瞒法。隐蔽收费站怎么收钱? 人家不知道收费站的存在,如何停车交钱呢?您也不能太侮辱别人的 智商吧。
    德国的高速公路网在二战前就已经基本建成了。而且德国的高速公路 建造和维护费用都是从税收中获得。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国也是如此。美国除了燃油税,还有轮胎税等作为公路建设和维护 的财源。即便如此,仍然有八千多公里的收费公路。
    中国的收费公路可不是用税收来修建的。那是向银行贷款修建的。所 以需要收费来还贷。很多新兴的亚洲经济体(日韩泰马和台湾等)都 是如此。怎么就到了中国这里就有人说三道四的呢?
    哪国的货币能完全由市场决定?如果外汇管理局不采取防御措施,恐 怕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涨个10%20%都没有什么悬念。可汇改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每年只涨了3.6%。而且人民币只是相对一揽 子货币中最弱的美元升值而已,相对于欧元日元都是贬值的。人民币 的现状只是在一揽子货币中达到基本稳定和平衡而已,谈不上升值。
    您年这个“所以不管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都不能够对我们的民  生有正向的作用。”简直无敌了。强大到我都弄不明白您到底想说什 么了。
    leemz2002 7 个月前  
    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实质增长率去再减一次CPI。而且有能力收集和 分析经济统计数字的目前只有一个国家统计局。因为这项工作对任何 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天文数字级别的规模。基本上只能估算(或者象 郎教授这样用拍头发制造数据)。
    您这个“举例来 说,即有是人口数量会出现负值。”是什么意思。 也不知是我的中文有问题还是您的中文有问题。
    郎教授不许人家录音录像,大概就是因为他的讲演里信口开河的东西 太多了,怕传出去影响自己的名声。
    leemz2002 7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我真想知道原评论是怎么个脑残法)
    问题是中国经济这三十年就从来没有维持过现状。所以您的说法不攻 自破。我就不明白,平均每年10%的增长在某些人眼里是如何变成 “维持现状”的。这种思维跳跃能力也太强大了。简直和当年国军的 “转进”有一拼。
    您的后半段,我基本上看不懂您在说什么了。您自己看得懂么?能不 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尤其是您这句“或许经济垮掉对太过清廉的 政 府来说未必是件坏事,职员们可能终于能够缓一口气,来等待联合  国的救援而不是自己苦苦支撑杆了。”,简直太强大了。强大到已经 超出了我们地球人的理解能力了。
    我们地球上的这个联合国是不管救经济的,除非是大面积饥荒,成批 的饿死人那种,联合国粮食计划署(UNWFP)才会紧急援助。一 般的政府财务危机最多由国际货币基金(IMF)出手。这个IMF 会派一大群会计师到政府部门查帐,看看这个国家还有没有可以利用 的收入、可拍卖的资产和可削减的支出。基本上就是让一群高利贷打 手接管财政一样。我还真没见过有哪国政府在经济崩溃后能“缓一口 气”的。未免也太弱智了吧。
    banbanbigelow09 7 个月前
    书生之见! 货币根本就不是市场决定的。 货币是大国的权力游戏。 美国说让美元涨,他就能让美元涨起来。说让美元跌,他就可以让美 元跌。
    所谓货币是市场决定的,这个言论是宠物经济学者制造出来忽悠普罗 大众的。
    leemz2002 7 个月前
    某元的涨跌也不是某国说一句话就能涨跌的。
    比如要让某元跌,就要通过国会放宽举债上限,然后让FRB印钞买 债。或者多买石油或者其它资源,造成贸易赤字上升。这样某元才能 跌。
    要让某元涨就稍微复杂一些。要采取很多迂回曲折的手段。比如释放 黄金,引诱欧日等国的银行和其它投资者来购买。因为黄金是用某元 来交易的,所以大家在买黄金之前都必须将其它货币兑换成某元,这 样需求上升,某元的行情就跟着涨。
    还有更曲折的方法,比如找个有缝地方叮咬一番,人为地制造避险需 求等等。
    leemz2002 7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政府愿意不愿意和经济是否会崩溃的确没有什么关系。地球上恐怕还 没有一个政府愿意自己国家的经济崩溃。
    不过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至少在G20中是最好的了。如果中国经济都 要崩溃,那G20里能幸存的恐怕不多。
    Peng Shen 7 个月前
    我想你可能是误会郎教授的意思了,不是挣两美元,是卖两美元,花 四美元开采,卖两美元,利润是负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7 个月前
    如果郎教授的意思真是“卖两美元”,那他老人家也太白痴了点吧。
    您也太低估郎教授的智商了。他虽然从小数学很差,也不至于差到这 个地步吧。
    Peng Shen 7 个月前
    我没觉得郎教授说的有什么新奇的,中国就是一个政府通过人民为他 们(个人)挣钱的“企业”罢了。这个企业快倒闭了,可是资本家( 中国政府)已经挣够钱了。到就到了资本家不痛不痒。苦的只是老百 姓,中国政府给人民的从来就是只够百姓最基本的生活,目的是他们 不至于造反。仅此而已吧。
    leemz2002 7 个月前
    年增长率超过9%,负债率只有销售额的20%的企业如果能算“快 倒闭了”。那些负债动辄100%、200%,增长率几乎为零甚至 负数的企业该怎么办?
    人均所得7年涨了两倍的中国叫“只够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那些所 得增长停滞(日本、台湾)或者缩水(希腊)的经济体该如何是好?
    比如台湾的大学毕业生起薪就已经低于13年前了,换大陆早就有人 起来闹革命了。
    leemz2002 7 个月前 (原评论已被河蟹)
    公知能上央视,的确说明新闻自由了,不过同时也说明中国的传媒业 彻底民粹化了。
    如果专制是躯体上的异物,民粹就是癌症,一旦扩散到全身,基本没 救。
    Peng Shen 7 个月前
    同意货币是大国的权力所定,但是也有市场的关系,举个极端的例子 ,美国有能力把RMB涨起来,但是却不能涨到1RMB=1,00 0,000美元。因为货币市场保持一定的平衡。
    banbanbigelow09 7 个月前
    这要看时机。 当年美国忽悠前苏联搞私有化,打着民主的旗号,让前苏联把国有资 产平均分配给全部国民。表面上很民主,可这帮人接着就利用金融手 段制造金融危机,让苏联卢布贬值了1万倍,普罗大众没有任何办法 ,只有变卖资产,这些人借机低价收购,一举掠夺了前苏联的巨大财 富,造就了几个世界级的大富豪。
    现在美国又想在中国搞这套。想忽悠中国把国企股权分配给所有国民 。真是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leemz2002 7 个月前
    美国政府当然可以操控汇率,不过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操控汇率 要设法改变外汇市场对美元的供需关系。美国政府手里改变供需关系 的手段是有限的。美国是个贸易经常赤字的国家,所以美元总的趋势 是面临贬值压力的。而美元不能按照实际的供需关系任意地贬值下去 。因为会给美国带来严重的输入性通胀。也不能用扩大贸易赤字的方 法来加速美元贬值。因为这样会提高失业率。
    而美国用来维持美元汇率的手段也非常有限。因为从根本上要提高美 元汇率,还是要改善贸易收支。其它操控手段的效果都是暂时的和有 限的。比如抛售黄金,认为地制造美元需求(因为黄金交易是用美元 的,要参与交易就必须先把各国货币兑换成美元)。黄金价格不可能 无限制地顶上去,市场规模也有限。石油等其它商品市场也是如此。 所以美国政府操控汇率,只能是短期的障眼法,长期趋势还是贬值的 。
    leemz2002 7 个月前
    在俄罗斯可以这样搞是因为俄罗斯的贸易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只要压 低国际原油市场的行情,就会加剧俄罗斯的贸易收支赤字,从而让卢 布暴跌。同样的方法对中国没什么作用。因为中国是个主要的资源进 口国,但出口的资源却很少。中国的出口主要是工业成品。这样的商 品没有什么单一市场可以操控。而提高原料市场行情对中国的影响也 有限。因为工业品的价格比这些原料贵得多。比如中国的国内棉花市 场行情比国际市场还贵几千块,但照样还是有竞争力的。想用简单手 段压低人民币汇率恐怕有些徒劳。
    中国的国企基本上都是资本密集型的战略性基础产业。国家控股是因 为如果让外资势力渗透进来,会威胁到国家命脉。国企上市和增加公 募故权比重是个趋势,但国家控股大概永远不会低于51%。
    俄罗斯当年搞的私有化债券,基本上就是脑子进水。本质上就是增发 卢布和贱卖国有资产股权。自己系套,自己把脖子伸进去。
    Peng Shen 7 个月前
    我们是从一个百姓的角度想这个问题的,对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来说 ,挣到钱是我们衡量得失的标准。所以没有一个老百姓会做花4块钱 买2块钱的事。我没有觉得中国政府也用钱(剩余价值)来衡量得失 ,卖资源是为了霸占资源,亏钱他们也会去干,不知道我国政府是不 是认为霸占了资源后能有什么其它作为,可能以后我们就知道了。开 奥运,办世博,建工路,修高铁,放卫星,我们政府从来没有把挣不 挣钱当回事,所以我认为为了霸占资源,中国政府能做出来花4块钱 买2块钱的事。
    leemz2002 7 个月前
    看不大明白您在说什么。您似乎也没看明白我和skyguguif y在说什么。
    我们说的是中石油在伊拉克以7点几美元/桶的单价中标石油开采项 目。中东的油田埋藏很浅,而且井压很高,所以开采成本只有四五美 元而已。
    伊拉克公开招标,中石油以最低价格中标。这笔生意本质上只是伊拉 克政府花钱请中石油帮助开采自己的油田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 方。中石油有庞大的钻探和开采能力,有规模优势,很多国家都是请 中石油去开采。大概和做代工也差不多。中石油的开价也不能算很低 ,只是比较公道罢了。
    至于开采出来的石油是否运到中国,那是另外一回事。因为这些石油 主要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交易,最后卖给谁就很难说了。必竟石油是人 家的,人家想如何卖是人家的事情。不过伊拉克是目前中国第五大石 油进口来源,大概很多中石油开采的原油也被卖到了中国吧。
    中石油只是个石油开采业的承包商而已,和您说的“霸占资源”大概 没有什么关系。人家伊拉克的资源,中国一个企业凭什么去“霸占” 啊。
    Peng Shen 7 个月前
    “换大陆早就有人 起来闹革命了”,我想可能是我们对中国人的忍 耐程度认识有不同,我认为中国人是要能活了,自己的儿子不被政府 杀,女儿不被强奸,就不会造反(3年“自然“灾害饿死了那么多人 也没有造反啊,因为是“自然”灾害)。中国人从来没有对政府提出 过什么要求,如果活不好,大部分人认为是自己没本事,没有多少人 会认为是政府没给我们提供最好的环境。之前我记得我们讨论过,7 年人均涨了两倍,是挣钱数目涨了还是基本购买了涨了。天下之道论 道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这些东西涨得也很厉害,而且质量还下降 了。我一直没有搞明白你提日本,台湾,希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 提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等。而且我去过日本,你现在也在日本 ,我觉得即便是在停滞的状况下,那边的百姓也比中国百姓过的好。 不过这些都是个人意见,我认为在中国活的累,根本没有时间和金钱 上的空闲去实现自我,所以我来了加拿大,不然谁愿意背井离乡。如 果你认为在中国活的很好,应该回到祖国,建设祖国。
    (最讨厌伪屌丝了!)
    leemz2002 7 个月前
    关于人均收入的问题。即便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人均收入也是在持续 增长的。最近7年人均收入每年名义增长率是将近17%,中国最近 哪年的CPI能超过17%?如果有人不相信统计局的数字,总该相 信外国政府公布的中国游客人数吧。现在去欧美日等主要国家旅游的 中国游客人数动辄是7年前的十几倍、几十倍。购买力没有上涨,怎 么会有这么多人出境旅游呢?历史后起的经济体处境旅游人数增加的 时期也往往是人均所得增加的时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经历过这样 的阶段。除非您有办法证明中国例外。
    我提日本、台湾、希腊是因为这三个经济体的增长率很低或者负增长 。日本和希腊还有两个GDP左右的负债。比如日本的人均国债就有 近千万日元,相当于日本人均收入的三倍。
    中国人没钱只是收入低,日本和希腊人没钱是欠一身债。您喜欢哪个 ?
    我提日本希腊,是因为这两家是地球上比较苦大仇深的主。他们都没 有破产,还远远轮不到中国。
    您提到的美国、德国、法国也都是负债率接近GDP100%的国家 。虽然比希腊日本强一些,但有限。基本上要破产,顺序应该是希腊 等欧猪国家、老欧洲和日本、美国,该破产的都破了,最后才会轮到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7 个月前
    中国人是革命性很强的民族。中国历史上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 一到五分之一,但参与各种起义和革命的人数占全球历史上的一半以 上。人类历史上大部分起义革命都是中国人在闹。二战前亚洲只剩下 三个独立国家中就包括中国,也不是偶然的。
    现在的中国人是一个习惯了几十年持续增长的民族,对收入增长停滞 的容忍限度比其它国家小得多。连续十几年每年人均所得增长十几% 都有很多人不满。持续十几年零增长甚至衰退,不有人出来闹革命才 有鬼呢。
    闹革命是需要有对现状彻底绝望的基本群众支持的。中国人仍然对未 来抱有希望,才不会造反。现在只有人动嘴,没人动手,说明大部分 人对自己的未来是抱有希望的。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如此。当年即便是 饿着肚子,也没有几个人认为饥荒会象民国时候那样持续很多年。民 国那38年有31年闹大饥荒,所以老共才获得那么多的基本群众。 49年之后的状况显然不同。49年之后死亡率最高的1960年( 2.543%)也没有赶上民国38年的平均值。
    人并不怕穷,怕的是没有希望。(有点害怕我们自己了…)
    Peng Shen 7 个月前 (评论A,后面还有分散回答)
    我没有认为中国人革命性很强。我理解的革命性强不是活不下去来起 义,而是自己生活的很好,为了更多的人生活的更好冒着放弃自己的 一切的危险来革命。中国人没有在自己能生活的情况下为了追求更好 去起义和革命,都是被逼到基本不能生活了才起义和革命。中国闹只 能是说中国的统治者老师把百姓压倒要吃土,卖孩子,才起义了。而 且就是因为这样的历史,中国人才习惯了压迫,对压迫的承受力也很 强。你说“持续十几年零增长甚至衰退,不有人出来闹革命才 有鬼 呢”,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中国不是没人出来闹革命吗?你说民国闹饥 荒,我觉得没问题,基本都是战乱,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4.57%(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官方数据),这还不是死亡率,是出 生减去死亡(死亡率更高),60年可是太平盛世。“没有赶上民国 38年的平均值”,你说的是百分比吧,可是60年中国人口的基数 比民国时多了1.5-2亿左右,绝对人口不比战乱时少。就这样中 国人都没有起义革命,所以中国人不会因为收入低革命。说道希望, 你可能你觉得挣钱少(台湾现在和13年前)比饿死人(中国3年自 然灾害)更没希望,不过我没有这么觉得。
    leemz2002 7 个月前
    补充一点,文革的时候经济并非没有增长。文革十年,GDP增长了 0.7倍,1965年是1716.1亿元,1976是2943. 7亿元。
    平均每年也有5.5%呢。考虑到当年的CPI基本上接近零,这个 5.5%是很接近实质成长率的。今天的全世界也没有几个经济体能 达到这个增长率。当然,这对增长率动辄超过10%的中国来说已经 是很低的增长率了。
    基本上,中国在49年之后没有怎么经历过衰退。连60年都增长了 1.25%。唯一的两年负增长是67(-5.04%)和68(- 2.86%)两年。不过当时的状况不是因为衰退而闹革命,而是因 为闹革命而衰退。不过69年就基本恢复了,超过了66年的水平。
    中国人是一个为了闹革命可以放弃生产劳动的民族,哪国人的革命性 能和中国相比?
    leemz2002 7 个月前
    关于人口的问题.您这个“196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4.5 7%”也太惊世骇俗了。
    简单地说1960年的人口增长率是千分之- 4.57,不是百分 之- 4.57。您刚好看错了一位数。28岁的人不会连千分点和 百分点都分不清吧。您的例子证明,会查数据和看懂数据还是有区别 的。
    1960年的死亡率是2.543%,出生率是2.086%,所以 人口增长率是-0.457%。
    民国38年的平均增长率按照最大限度的数字计算,平均每年也只有 0.48%。如果清末的人口比4.5亿多,那么实际增长率可能更 低。在出生率高达3到4%的年代,平均年增长率只有零点几就意味 着死亡率超过3%。所以我说“49年之后死亡率最高的年份也没有 赶上民国 38年的平均值”。
    leemz2002 7 个月前
    的确有自己活得好好的,放弃安逸的生活去闹革命的。不过革命光靠 少数这样的精英是闹不成的。革命需要的是大量的基本群众。哪国闹 革命是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时候啊。不都是因为大家活不下去了 才闹革命么。
    去年那些闹茉莉花革命的国家的共同点就是超过15%的CPI和失 业率。印度闹毛派游击队的地方也都是比较穷的几个邦。
    中国在历史上还算是自然条件比较好,生产力比较高的地方。但人类 历史上一多半的起义革命都是中国一家闹的。说明中国人的革命性很 强,起来闹革命的门槛比其它民族低。一样是闹饥荒,欧洲人或者印 度人往往选择祈祷、等死。
    中华民族基本上是个现实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民族,比较注重现世,不 大相信来世。所以在改变自己生活方面比较积极主动。这也是为什么 中国人几乎在哪都能生存下去的原因。
    您居然认为“大跃进和文革时期中国不是没人出来闹革命吗?”,叹 为观止。全国几亿人出去闹革命,把国家主席都揪出去批斗了,还“ 没人出来闹革命”?
    年轻人无知没关系,但无知也要有个限度吧。
    Peng Shen 7 个月前
    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很多是在生活不错的情况下发生的。革命是为追 求更自由,更民主。比如还是英国殖民地时的北美,因为英国人买个 他们的东西太贵,所以北美人革命和英国人开战,家有庄园的华盛顿 冒着失去一切的命运指挥大陆军。比17世界的英国人,为了反对专 制,资产阶级领导革命。这些革命都不是因为活不下去,都是为了追 求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是为了追求,不是为了生计。
    不好意思,我可能对你所定义的革命理解有问题,可能是我理解的部 队,在我的印象里革命是个褒义词,对社会进步的运动才称之为革命 (可能是被GCD的教育毒害了,革命应该是个中性词)。“把国家 主席都揪出去批斗了”这种灭绝人性,社会倒退,丧失利益人伦的行 为不应该算是革命吧。
    Peng Shen 7 个月前
    中国政府发布的统计数据真假不论,因为不知道真假。说道旅游,那 是升高的,而且很高。因为政府有钱了,公务员出国也就多了。中国 政府有钱,我说的是百姓的购买力没提高两倍。别的国家我不知道, 不过来加拿大的政府团和演出团比民间团体多了很多,好不容易来个 民间团体还都是老总(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可能我命不好,在机 场做义工时帮助的同胞都是这样的人。我个人的经历告诉我出国的大 部分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出国的人多了,是因为政府有钱了,只要和 政府有关系的人(私营老板除外)都有机会出国了。
    我和你的认识有很大不同,我没有认为“日本和希腊人没钱是欠一身 债”,只认为日本和希腊政府欠债。我从来没有觉得政府和我有什么 关系,也不了解政府为什么非把我和他绑在一起,比如说香港回归, 每个华人都感到骄傲,不好意思我没有,钓鱼岛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 的感情,不好意思我又没有。所以我一直就没觉得政府和我有什么关 系,他欠钱也和我没关系。他欠钱自然有聪明的人跳出来想办法,大 家用户他来做政府。
    我只知道,美国,德国,法国,百姓都是世界上获得最好的百姓,从 生下来就不用为生活担心,安全感生来就有,我在加拿大,这里的百 姓都羡慕他们。(我只知道法国和加拿大的老百姓非常鄙视美国,你自己YY过度了吧?)
    leemz2002 7 个月前
    中国一共有一千万公务员(按照广义公务员定义),去年出境旅游人 数是5739万人次。大部分公务员要一年出去五六次才能凑够这个 数字。况且有条件公费出国旅游的公务员一共能有几个?而且公务员 因公出国也不计算在出境旅游人数里啊。您把处境旅游人数的增长归 结为公务员出国的增长,恐怕太牵强了吧。
    政府欠债最后还是要用纳税人的钱来还。比如日本议会最近就在忙着 审议增税法案,大有磨刀霍霍向牛羊的态势。
    您觉得政府负债破产和您没关系,最多只能说明您知识不足(简称“ 无知”),并不能说明什么别的问题。
    至于您对香港回归、钓鱼台等问题没有什么感觉,只能说明您麻木。 也不能说明什么别的问题。
    无知而且麻木,我还对您有什么好说的呢?您已经28岁了,不是我 三言两语能改变什么的。
    Peng Shen 7 个月前
    不知道为什么您的回复总是“flagged as spam“我也收不到Email提示,总是不能及时和你讨论。对 于你说我”无知“而且”麻木“我不多做评价,我只能告诉你,我是 一个普通人,只能在自己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光合热,至对和自己生 活直接有关的人和事关心。
    政府负债和我没关系,就负债本人而言,政府欠的钱有政府来换,但 是政府要剥削我为他还债,剥削才和我有关系,可有的政府(有本事 的政府)能在不影响人民生活的前提下还债。
    香港回归、钓鱼台我没感觉,因为他和我的生活没有直接关系。我告 诉你什么叫麻木,就是当你身边的朋友有困难时,你不能帮助,而事 不关己高高挂起,当你身边的外国朋友误解中国时,你不能站出来解 释真相,只是心中气愤,当你身边的外国朋友与你讨论中国传统,你 却由于知识不够,还不去学习。这才是麻木,在家中感慨谁都会,谁 都可以,可为了自己身边的朋友,情人放弃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了 自己的祖国(非政府)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并宣扬她的可爱不是谁都 能做到的。感慨香港回归,内地人也不能自由出入,愤慨钓鱼岛,政 府也不敢出兵(因为不用核武器打不过)。而学习和了解中国的茶道 ,戏曲,历史著作且能向世界宣扬中国的可爱。(资料已查,一个移民到加拿大的上海阿拉..)
    Peng Shen 7 个月前
    leemz2002,我们在讨论下去意义也不大,因为我们的不同 不是认知不同而是信仰不同,我没有认为中国GCD是一个聪明的政 府,没有认为GCD的官员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乐趣的,没有认为他们 做事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民,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使他们的副业。而 我是一个百姓,为普通的事情快乐,为普通的事情烦恼,希望实现我 平凡的价值。我为自己的祖国(人民的)强大而自豪,但是我看到的 不是一个强大的祖国,而是一个强大的独裁GCD,他们拥有财富, 拥有军队,拥有媒体,拥有对祖国生杀予夺的权力。而人民有什么? 有为自己的政府拼命工作的权利,有享受同等水平国家最低福利的权 利,有吃地沟油,喝假奶粉,给孩子打坏疫苗,享受发达国家房价等 等的权利。你在日本,你也一再那日本举例作为政府欠债的例子。那 么你来说说是负债严重的日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好还是在经济盛世的 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好。做完这个比较我再假设的做个比较,那么在经 济盛世的日本和负债严重的中国那里的生活好。同样是二战结束,同 样是一贫如洗,同样是勤劳的民族,不同的政府今天怎样?如果共产 党真的是神一样的党,希望以后10年看到你上网的IP都是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 Shen 7 个月前
    我说美国是为了告诉你世界上有人在能生活的时候革命,经济问题是 个问题但是人民还能生活,但是他们为了自由,平等,博爱而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不算革命,可能在你的字典,不管是百度还是Goog le你搜索一下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看看有没有独立战争,看看中国的学者是不是把它看作革命。 你所说的独立战争正好是证明了我说的:世界上有人在能生活的时候 革命。所以就是说你同意世界上有人民在生活安逸的的请款下搞革命 的,这是我们讨论的主线。
    leemz2002 7 个月前
    美国的独立战争算不算革命另外说。独立战争的背景主要是经济上的 ,为了抵制英国的竭泽而渔式的榨取。您有空可以去查一查Suga r Act、Stamp Act、Townshend Acts、Boston Tea Party......
    独立运动虽然有时候也同时伴随着革命,但美国的独立运动不是革命 。因为北美在独立战争之前就有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议会民主。美国 的独立战争只是北美议会的权限大小之争而已。独立前和独立后唯一 的区别只是有没有总督、要不要宗主国而已。
    一场独立战争或者革命的确有少数精英放弃自己安逸的生活来搞革命 。不过光有少数精英是搞不成革命的。革命需要大量的基本群众。
    国共两次内战的区别就在于第一次国共内战,中国还在使用银元,第 二次国共内战,国府已经开始使用法币(1935年11月)。银元 是不可能象银行券那样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的。抗战后每年1000% 的极端恶性通货膨胀,给老共送去了大批基本群众。这是二次内战, 老共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leemz2002 7 个月前
    看来给您解释政府财政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是徒劳的。
    简单地说,象日本希腊这样政府欠GDP的170%到230%的国 债(各自另外还有半个GDP左右的地方政府债),想还债又“不影 响人民生活”是不可能的。希腊已经连续三年负增长了,失业率超过 20%,年轻人失业率超过50%。希腊过去一直用扩大政府雇用的 方法来降低失业率。现在没钱了,这个方法自然行不通。
    跟您讨论什么香港、钓鱼台都是徒劳的。您这个“和我的生活没有直 接关系”就不关心,就是麻木。
    而且您的麻木很多还是基于无知和偏见。去年光去香港的内地人士就 有将近8千万人次,在您眼里成了“不能自由出入”了。
    钓鱼台的问题也的确没到动真刀真枪的地步。目前双方在岛上都没有 驻军或者住人。东海的油气田是中国大陆单方面在勘测和开采。况且 钓鱼台行政上归台湾省宜兰县管辖,大陆方面也的确没法去驻军。大 陆如果在钓鱼台驻军,日本还没怎么样,恐怕台湾先乱起来了。
    就象现在这样派海监、渔政和海军巡逻机去转转,海军舰队隔三岔五 地穿一穿琉球列岛,火候刚好。钓鱼台问题,还是等日本的经济规模 萎缩到中国的一半以下之后再说吧。估计到那时,东海的油气也被中 国抽得差不多了。问题也就简单多了。
    Peng Shen 7 个月前 (评论B)
    对不起,自由出入是指不用申请什么手续,不用在关口等待很长时间 就能出入,比如从北京到上海,这叫一个国家,这叫回归。相信你去 过香港,在那边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等比中国人更容易出入, 可逗留的时间更长,这就是所谓的回归。
    钓鱼岛,我就不想议论了,因为我对我们的政府不抱什么希望了,他 们总来没有胆量和实力跟有点实力的国家叫板,也就能打打海盗在大 肆报道一番骗骗自己老百姓。这种事情换了俄罗斯试试看,我们的政 府没有血性,就是没有血性,找那么多理由有什么用。尚武精神和经 济实力根本就没有关系,俄罗斯经济萎缩的比苏联时候够多了吧,可 民族精神没有丢,自己的领土就是自己的领土,出兵保护是理所应当 的。就算是日本的经济萎缩到中国的四分之一,打不过还是打不过。 你说我对这样的事情不关心是麻木,那么中国政府关心过自己的钓鱼 岛吗,保护过自己向全世界宣称过的领土吗?这就不是麻木了。所以 只要关心,不要付出行动就是不麻木,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永远只能 沉沦下去,因为只关心是没用的。而不要关心这些不该你关心的事, 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光合热通过努力做好自己有能力做好的事,照顾好 自己可以照顾的人,照顾好自己的家,才能是我们的家国强大。
    leemz2002 7 个月前
    不同关税区之间有海关很正常啊。必竟几十年都实行不同的经济制度 。
    香港是个自由港,大部分项目的关税比发达国家还低。让大陆全免比 照香港,还是让香港比照大陆,都不合适。经济上的需要罢了。
    美国加拿大英国护照在香港有3个月免签证待遇是历史遗留下来的。 美英和英联邦国家护照在英国殖民地都有类似的待遇。这可是当年中 英谈判时英国方面要求的。而且也的确是香港的需要。因为香港和这 些发达国家有很多商业上的人员往来。我记得当年谈判的时候的数据 ,香港一地持发达国家护照的出入境人数比整个中国大陆还多。
    限制内地居民去香港也不是中央政府的要求,那是香港特区政府的要 求。主要是为了缓解香港的就业、社保压力。必竟香港是个人均GD P四万多美元的城市,一旦完全开放,会涌入大批人口,给香港经济 带来冲击。不过这个限制会随着香港和内地经济的差距缩小而慢慢消 失的。
    leemz2002 7 个月前 (接评论A)
    问题的关键有两点。
    1 民国那38年有将近一半的年份都是人口负增长(否则不可能38年 人口只增长了几千万),共和国这六十多年也只有60年一年是负增 长。
    2 为什么持续了38年的饥荒战乱,到了老共上台后就嘎然而止?
    Peng Shen 7 个月前
    首先我提中国60年人口负增长是作为一个论据 - 中国人即便是被饿死也没有革命,来说明中国人革命的精神并不强。 不知道你为什么提民国的事情,是怎样的逻辑?
    下面针对你的两个关键:
    1.你想说明什么?GCD在太平盛世饿死了几千万人,确实比民国 胜负在38年的战乱治理的好?好事想说明什么别的?
    2. 饥荒战乱是GCD止住的吗?应该是民国政府刚刚止住就被GCD夺 去的吧。战乱怎么止住的,是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在美国和苏联的 帮助下打跑了日本人,而作为盟国的中国,享有战胜国的权利,之前 的列强殖民也结束了。这是GCD的功劳吗?如果是为什么代表中国 参加国际会议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45年到49年,国际社会 认可的中国政府是GCD吗?如果那个时候两党不在1947开战还 会有战乱吗?事实上1946年就没有什么战乱,这就是到了老共上 台嘎然而止。因为国际社会的大趋势是和平,不管是GCD还是国明 党当时谁上台都一样。
    leemz2002 7 个月前
    国共二次内战也不是老共挑起的。开战初期,共军员额只有国军的三 分之一不到,连枪都不是人手一支,更不用说重武器了。是老蒋想大 ,而且认为自己会嬴才打起来的。只不过蒋公的军事才能实在不敢恭 维,最后让老共结束了这场战争罢了。
    老蒋在自己兵力和装备有优势的时候主动挑起战争一点都不奇怪。他 老人家在60年代中,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还试图反攻大陆 呢。只不过出师不利,发现自己没有制海权,只好作罢。这才让老蒋 死了心。否则多半还会没完没了的。
    从这个国光计划就可以看出,老蒋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不但自负, 而且很愚蠢。国光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依赖一连串偶然和奇迹发生的 作战计划。这样的计划都能成功,早十几年干什么去了。说蒋公愚蠢 ,一点都没有冤枉他,他会重复用同一个姿势摔几次跟头。每次摔得 还一样出色。
    当年如果老共不是在海上击沉先头部队的两艘军舰,而是玩诱敌深入 ,恐怕老蒋会把台湾都搭进去。
    leemz2002 7 个月前
    您举的这个例子也太牵强了吧。共和国六十年一共就这么一年出先过 负增长。那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认为这样的饥荒能持续下去。所以闹不 起革命。人们失去希望,才会起来闹革命。
    比如现在的中国,大家都认为明年会比今年过得好,后年会比明年过 得好。这就是希望。有希望就不会有人愿意去闹革命。
    59、60、61三年一共死了3600万人。但中国当时平常年份 也有百分之1点几的死亡率,三年下来也会死两千多万人。中国是个 人口大国,死亡率上升1个百分点就是个很大的数字。何况即便是死 亡率最高的60年,也仍然比民国时候的平均年死亡率低得多。还远 没有到闹革命的临界值。
    战乱肯定是老共止住的。49年之前,中国大陆有几十路军阀和上万 股各种土匪。49年之后,都被老共消灭光了。而且49年之后也没 有外敌入侵,55年之后连外国驻军都完全撤走了。而且59年之后 的领土是净进帐。几次战争不是在邻国就是在边境上,没有一次象民 国时候那样让外敌长驱直入。
    而且老共几个月就摆平了国民党时代的极端恶性通货膨胀。这是很了 不起的。
    leemz2002 7 个月前 (接评论B)
    您这个"他 们总来没有胆量和实力跟有点实力的国家叫板"也太惊 世骇俗了吧。
    美苏还不算“有点实力的国家”?老共大概是全世界除了日本和德国 之外唯一和这两强都交过手的军队了。
    老共现在是在当笑面虎,避免张牙舞爪。但实际上东海的油气田是中 国大陆一家在开发。日本一出来勘探,中国海监就上去阻挠。海上自 卫队一上来,后面中国海军就会碰巧路过打酱油。日本现在拿中国也 没有什么办法。最多只是给所有中国油田都取个日本名字。春晓叫“ 白桦(しらかば:Shirakaba)”,断桥叫“楠(くす:K usu)”和冷泉分叫“桔梗(ききょう:Kikyou)”,天外 天“樫(かし:Kashi)”。也算精神胜利一把吧。
    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谈判基本上处于僵局。日本向中国要地质资料, 中国不给。日本要自己去勘测,中国不让。所谓谈判基本上就是在拖 时间。照目前这个拖法,大概等上面几个油气田都停产了,两国也谈 不出个所以然来。
    leemz2002 7 个月前
    即便现在打起来,如果没有美军介入,单凭日本防卫省的那点兵力恐 怕几天就能摆平。
    要和日本交手,唯一的问题是如何防止美国的介入。大概等东风21 D做几次海试,歼20量产了就差不多了。
    日本防卫厅一共才26万人(作战人员只有一半),军费只有中国的 一半,可装备采购成本是中国的5到10倍。而且日本自卫队缺少进 攻性武器。单独和中国打起来会如何,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
    不过中日美这样的大国之间是不大可能真刀真枪地交火的。就象打太 极拳一样,用意不用力。
    而且要打也得让日本先打第一枪。可日本有宪法第九条(戦争の放弃 )的限制,不能开第一枪。所以中日之间大概永远打不起来了。
    不过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有N种(N为大于1000的自然数)解决办 法。国家越大,越有实力,解决问题的手段就越多。
    至少在东海划界问题上,我看不出中国怎么“沉沦”下去,倒是日本 的确在沉沦中。就评两个半GDP的债和十几%GDP的财政赤字, 大概过两年,连海上保安厅出海用的燃料费都会成问题。钓鱼台问题 拖到那时候就差不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7 个月前
    美国独立战争(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算不算革命的问题,至少在政治学上很 勉强。因为美国独立前就是个资产阶级政权,独立后还是。宗主国英 国本来就是资产阶级主导的虚位君主立宪国家。美国在自治时期也是 资产阶级主导的地方议会制度。独立战争只不过是让英国放弃了宗主 权罢了。
    而且即便算是革命,起因也是因为宗主国的经济压迫。有压迫才有反 抗,否则反抗什么?
    美国人在全球也算是革命性比较强的民族,和中国也不相上下。必竟 去美洲的欧洲人大多是在欧洲混不下去的主。这些人闹革命的门槛本 来就比留在老欧洲的人低。
    美国当年只是几个精英放弃安逸的生活参加独立运动。普通老百姓在 英国的压榨之下,生活可不安逸。精英和群众在革命后得到的东西是 不同的。
    要说精英阶层参加革命的例子,中国也有啊。李大钊、陈独秀都是高 级知识分子。毛泽东和周恩来家都是比较殷实的地主(否则也不会送 儿子去大城市读书)。邓小平之父是县里的团练局长,哥老会的“掌 旗大爷”,想必也不是穷人。
    跟着革命的群众和领导革命的精英本来就不同,没有什么奇怪的
    Peng Shen 7 个月前
    "必竟 去美洲的欧洲人大多是在欧洲混不下去的主",很多人是为 了追求更自由,更开放,更平等而来到美洲的,当然大部分人不是富 人,因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他们才建立了美国。“精英阶层 参加革命的例子”,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我之前说的东西,我说的是 精英阶层为了更多的人活的更好参加革命,不只是精英阶层参加革命 。中国的革命分子成功后那个不想独裁领导到自己死(除了孙中山, 不过他其实没有兵权)?这叫为了更多的人活的更好革命还是叫为了 自己的独裁统治革命?关键不是自己是什么成分,而是为了什么而革 命。“美国当年只是几个精英放弃安逸的生活参加独立运动”,这并 没什么可贵,可贵的是他们是为了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 ,是为了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人能世世代代的平稳的生活下去,所以 他们把自己的革命成果交给了人民,建立了由人民做主的制度。为了 他人放弃成果才是可贵的地方,而使他们放弃的动力就是对自由,平 等,博爱的追求。我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作为一个普通人对自由,平 等和博爱追求的力量有多大,信仰有多深,“跟着革命的群众和领导 革命的精英本来就不同”,至少美国的革命不是这样,大家都有对自 由,平等和博爱追求。不然就不会去美州。(极度怀疑该阿拉是教会参与者,整天哆嗦这些意识形态,对此,法国人民非常有意见,那些口号是法国的!!!)
    leemz2002 7 个月前
    在我看来,革命只是解决经济矛盾的一种极端手段。而您只是在这里 罗列了一堆意识形态符号。所以我们总说不到一块去。
    Peng Shen 7 个月前
    我的原话是“如果那个时候两党不在1947开战”,我没有说内战 是老共挑起的,事实上我认为当时国民党想战的情绪更高。我说的是 如果不打,不管谁执政都不会再有战乱,是为了说明停止战乱不是共 产党的功劳,是国际形势。
    我并不反党,只是反对现在GCD的政策和做法,我记得你之前提过 老百姓不怕穷,怕没有希望。我完全同意,事实上我一直觉得邓小平 和朱镕基的政策一直让我觉得有希望(尤其是1997-2002年 的朱镕基时代)。但是最近10年的胡温政府让我觉得没希望。很多 社会问题和价格问题也都是最近10年跳出来的,我们以前一直讨论 的也是近10年。胡温政府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要干什么,用什么办法,他们一直做的就是问题来了解决,非常被 动,所以我觉得没希望。胡温时代我个人的生活其实是没有多少提高 ,反而安全感越来越差。
    leemz2002 7 个月前
    中国当时的状况是N山不能容N+1只虎。国共两党再打起来是迟早 的事情。谁把另外一方消灭或者赶出去,谁就占有结束战乱的历史功 绩。
    当年也不是“国民党想战的情绪更高”,而是蒋公一人“想战的情绪 高”。蒋公在65年,兵力1:7,装备水平相当,根据地人口1: 100,给养只够三个月的条件下居然还想反攻大陆呢,何况在兵力 和根据地人口3:1,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呢。
    我就奇怪了,连江朱时代,您都能“觉得有希望”,怎么到了胡温时 代反而能“觉得没希望”了呢。江朱时代基本上还在中盘,胡温时代 已经开始收关了。江朱时代能先知先觉的人,怎么到了大家都能看明 白的年代,反而能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了呢?
    况且您今年才28岁,“1997-2002”您还在上中学。我还 真不大相信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当时能“觉得有希望”或者“觉得没希 望”。
    而且根据您的发言,我看您的“感觉”多半不大准。比如物价问题, 中国CPI最高的时代刚好是江朱当政的92到97年间。当然,让 一个中学生理解人民币贬值和输入性通胀之类的概念的确有些勉为其 难了。
    Peng Shen 7 个月前
    @leemz2002:”我还 真不大相信一个上中学的孩子当时 能“觉得有希望”或者“觉得没希 望”“。我不懂你的逻辑是什么 ,只要是人就会对他的生活有感觉,只要有感觉就会觉得有希望或者 没希望。不是吗?你的意思是不工作的人就么有感觉了?还是不工作 的人感觉就不重要了。就是这样的思想,对人没有起码的尊重,不关 心他们的感受,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这不就是中国政府在干的事吗 ?你是政府的人吗?怎么让我觉得有如此的相似性。
    Peng Shen 7 个月前
    97年到02年我在初中和高中,我感觉到希望是因为父母回家常提 起长工资,我的零花钱也多了,牛肉面一直是5块钱一碗,羊肉串一 直是7毛钱一串,没变过,就这么简单。说起中国的CPI,还是把 数据搞清楚再说吧,中国涨价快的年限是92-97,01-现在。 只有朱镕基做总理的时候稳定。我的感觉都是个人经历,从来就不是 从数据上找感觉。
    leemz2002 7 个月前
    您2002年之前的个人经历在中国恐怕没有什么代表性。因为您既 没有收入,也不负责家庭的主要支出。拿您当时的个人经历来作为谈 论中国经济的论据是典型的以偏概全。
    当时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阶段。因为抓大放小政策,几千万中小国企职 工下岗,这部分人大部涌向了中小民企和第三产业,还有一部分人成 了低保户。
    您说的餐饮业行情上升不大,我相信。因为当时大批下岗职工流入城 市餐饮业,造成餐饮业过剩,发生过度竞争,所以末端价格不能随物 价水平上涨。
    当时的问题是很多城市人口的收入在下降,失业人口增加,而物价水 平却没有下降,还是很痛苦的。
    当然,让一个中学生理解这些宏观经济上的事情,还是有些勉为其难 。
    zz29huang 6 个月前
    leemz2002
    那你就别想了,把有你这样懒得想的人
    革命怎么发展成Practical,现在只有思想改变了,一切都 有可能
    leemz2002 6 个月前
    革命需要物质基础。
    没有大饥荒,光有白莲教也折腾不出个所以然来。必竟这个世界还是 物质决定精神的。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美国人的汇率战略很简单,先提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打击制造业, 打击成功后,降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收购破产的和濒临破产的中国 制造业。同时让人民币在国际上失去购买力。
    leemz2002 5 个月前
    这一套对日、韩、台、东盟、欧盟或许有用,对中国作用不大。
    外汇管理局没有日本、台湾那么听话。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虽然升 值了20%,但平均每年只升值了3.6%。基本上汇率对第二产业 的影响有限。汇率升值虽然提高了出口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进口原 材料的成本。汇率远不如欧美等出口市场的经济衰退对制造业的影响 大。美国要想打击中国制造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和欧盟长期 衰退。不过这样一来,就和崆峒派的七伤拳有一拼了。
    而且中国制造业中的命脉都是大型国企。不是想收购就能收购的。比 如人家最想收购的应该是中石油、中石化等超大型企业。可这些庞然 大物本身是国家控股的,而且背后还有国有四大银行支撑。倾某街几 大投行之力,也未必能把这两桶油怎么样。
    jean198601 5 个月前
    很多人的意识形态已经被完全掌控了,他们无法接受不一样。认为自 己的就是最好的
    leemz2002 5 个月前
    经济问题扯上政治,本身就会变成一笔糊涂帐。尤其是扯上意识形态 。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老兄很有见地,我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属于滞胀型,所以不会进口很 多,铁矿石积压就是证明。政府由于过度投资,手里已经没有钱了, 只能印钱,结果是官方一个汇率,黑市一个汇率,相差悬殊。大型国 企确实是中国制造业中的命脉,而恰恰他们是对国民经济没有效益的 ,如果民企完蛋了,国企和国家机关都要由国家养,到时候唯一能做 的就是大量印钱,那对外拿什么换外汇呢?只有卖企业。
    很高兴和你探讨经济问题。
    leemz2002 5 个月前
    国企有没有效益看财务报表就知道。也不知道你您这个“没有效益” 是哪听来的。基本上在朱熔基时代,已经把亏损国企清理得差不多了 。现在如果还在亏损的,多半是政策性的亏损。就是那些国家宁肯用 补贴养着也不愿意放手的行业。
    民企也不可能都“完蛋”。中国的民企这么多,大风大浪也没少见, 哪那么容易就“完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个“国企和国家机关都要由国家养”的基本概念就有问题。国企 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今年1到7月,全国的国企还有3.8%的盈利 ,还不至于亏损。而“国家机关”本来就是靠国家财政养的。而银行 券是人民银行的,政府要想用钱,只能向人民银行借,不过这需要发 行国债。不是说要就要的。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不大,负债率也比较 地,基本上靠企业和个人的国债认购就能填补。还没有到欧美日那样 印钞发债的地步。3%的财政赤字就要印钞发债,那欧美日那动辄1 0%的赤字该如何是好。
    现在中国也没有卖企业,而是中国企业拿着钱到满世界地买国外企业 。日本人就整天在担心,中国企业来抄底。
    我很奇怪,我看到的和您看到的怎么往往刚好相反呢?是我孤陋寡闻 ,还是您有什么特别的消息来源?
    leemz2002 5 个月前
    滞胀(Stagflation)必须有经济停滞(Stagnat ion)和高通货膨胀(Inflation)这两个特征。中国经 济增长只是放缓,还没有到停滞的地步。最近的通货膨胀也很低。所 以既谈不上滞也没有胀。最多只能算是有点降温。今年的增长率可能 勉强过8%。比起往年的9%10%的确算比较低的。但这个数字对 欧美日来说还是高不可攀的高增长。
    铁矿石压港虽然有钢铁需求放缓的因素,不过主要还是钢厂和矿商之 间的博弈。国外矿商想用压港的方法给中国施加压力,以维持铁矿价 格。
    您这个“政府由于过度投资,手里已经没有钱了, 只能印钱,结果 是官方一个汇率,黑市一个汇率,相差悬殊。”是从哪听来的?您现 在拿着人民币去银行换美元,换不到外汇牌价么?有人限制您换么? 最近刚刚有亲戚从中国来我这里探亲。出国前换了十几万人民币的外 汇,也没有什么限制啊。前几年我还听说出国旅行兑换外币还有金额 限制之类的。最近似乎连这个限制都没有了。要是另外有黑市汇率, 那不赚钱太容易了。去银行按照牌价换外汇,转手卖到黑市去。不比 抢还容易。要是真的象80年代一样存在外汇黑市,大家早就去做这 买卖了。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连续十几年每年人均所得增长十几% 都有很多人不满是因为很多人 并没有从GDP增长中获得好处,收入增长远不及医疗,教育,住房 费用的增长,所以不满。另外政府高官对未来早就绝望了,否则不会 把子女送到国外,把财产转移到国外,老百姓没闹革命是因为有钱有 本事的都移民了,没本事的又闹不起革命。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无知 ,现在不是了。从郎咸平讲演到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这对于一 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意味着什么?制造业正在崩溃中,政府没有办 法。
    leemz2002 5 个月前
    基本上爆发革命,需要一个关键的条件,即革命成本足够低。
    现代如何让革命成本足够低呢?无非就是高失业率和高通胀之类的。 如果再加上一个长期的独裁政权,差不多就满足了闹革命的条件了。 去年闹茉莉花革命的几个国家都有超过15%的高失业率和高通胀以 及几十年的长期政权等特征。
    中国目前失业率很低,很多地方刚闹过一轮用工荒。最近CPI也在 2%3%徘徊。老共的领导人即便在毛泽东时代也是名义上5年一届 ,最多连任两届就要下台。毛泽东之后下台后不久连军委主席都要撒 手。所以不满足长期独裁政权的条件。
    所以中国闹不起茉莉花革命来。更不用说印度、尼泊尔那样的毛派游 击队了。
    革命这东西就不是业余时间抽空能搞成的东西。过去说秀才造反,三 年不成。我改一改。业余闹革命,三百年不成。
    最近钢铁价格回落,当然有需求减少的因素,但多半是铁矿价格回落 的影响。铁矿价格一直是被人为抬高的。最近只是稍微接近了正常价 格而已。
    而且钢铁价格下跌也不是中国一家,欧美日韩台和东盟都在下跌。只 不过中国一家的钢铁产量占全球的一半,比较引人注目罢了。
    中国的制造业如果能叫“崩溃中”,恐怕全球制造业都在“崩溃中” 了。因为欧美日衰退得比中国更严重
    leemz2002 5 个月前
    高官送孩子出国,我觉得不是什么坏事。总比让他们留在国内从政强 。象日本这样一代一代世袭下去,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日本经济差 不多就被这些世袭蛀虫给掏空了。最近二十年一千多兆日元的经济刺 激政策,基本上都打了水漂,主要就是政官财铁三角把钱都吸走了, 资金没有流到该去的地方。其中政客是这个铁三角的核心,起的作用 最恶劣。如果这些政客肯把孩子孙子都送出国,每人给一两亿日元也 不算什么。因为这些人留在日本,每年会吸走几亿到几十亿民膏民脂 。
    您对中国现在没有人出来闹革命的解释也有些匪夷所思。当年老共那 些创始人中很多都是有能力出国的(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国 内也同样有很多“没本事”的劳苦大众。不照样把革命闹得轰轰烈烈 么?
    三年困难时期的老百姓再无知,能比20年代模到40年代末的时候 更无知?49年之前中国的识字率只有不到20%,1960年已经 超过了40%。那时候没闹起革命来,是因为老百姓都相信灾难是暂 时的,总会过去。结果也是如此。只要老百姓没有绝望,就不会去闹 革命。现在中国经济和政治真的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了么?
    leemz2002 5 个月前
    您这个“收入增长远不及医疗,教育,住房 费用的增长”恐怕有些 离谱。住房另外说,医疗教育之类的东西占收入的比重虽然有所提高 ,但还没有到“远不及”的地步。而且享受的医疗和教育条件也比过 去好多了。就像过去大家都骑自行车,现在改开汽车。交通费占收入 的比重有所增加,但自行车能和汽车比么?
    中国的人均教育年限最近三十年提高了三年,很多大中城市提高了六 年,快赶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了。人均教育年限从六年多提高到九年、 十二年,费用可不是线性关系。大学四年的成本可能比之前的12年 都高。
    教育、医疗、住房占收入比重增加也很正常。衣食占收入比重下降, 多出的钱除了储蓄自然就是投资和提高生活质量了。教育和住房属于 投资,医疗属于提高生活质量(或者其副作用)。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的阶段都要经历这么个过程。没什么可大惊小 怪的。大家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么?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高官送孩子出国,你以为是读书?你也太天真了吧。那个不是为了转 移非法财产。
    周恩来、陈毅、邓小平顶多算是出国转了一圈,既不是移民,也不是 正经的学习,没听说谁拿过名牌大学的文凭。中国现在到处发生所谓 的群体事件,还没有到革命的程度,但是这么下去,量变早晚成为质 变。
    三年困难时期的老百姓确实无知,明明是政府胡作非为,竟然相信是 自然灾害。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住房为什么另外说,难道中国人住帐篷?医疗教育水平并没提高多少 ,因为科教文卫占GDP不到8%,科教文卫是政府的责任,否则上 税干什么。麻烦问问你老爸,他读书时上大学学费多少,工资多少, 看看是不是收入增长远不及医疗,教育,住房 费用的增长。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的阶段都要经历这么个过程?如果经济起飞了 ,老百姓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吃不上放心食品,我不知 道这种经济起飞有什么意义。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国企在全世界搞的好的都是个别的,搞不好的普遍存在。原因很简单 ,私营的破产了,老板会跳楼,国企破产了,老总回去别的地方继续 当老总,所以责任心远远不及私营企业。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经济支 柱都是私营企业。中国的参与国民经济的国营企业,生存的基础是资 源垄断,如果一旦失去了政府的保护,就不堪一击,在国际市场上, 没听说过哪家国企靠着技术和管理得到尊重的。
    国企想不亏损很简单,涨价就好了,但这是全体国民承受的。中国企 业拿着钱到满世界地买国外企业,买的大部分都是不停亏钱的无底洞 ,有几个买国外企业赚钱的?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没有到停滞的地步,而是已经衰退了。你上网查查钢铁价格走势,就 知道统计局在胡说八道。一个以制造业为支柱的国家,钢铁卖不出去 ,民营钢企破产,国营钢企养猪,你竟然相信这是增长放缓?
    政府由于过度投资,手里已经没有钱了, 只能印钱,结果 是官方 一个汇率,黑市一个汇率,相差悬殊。是我对未来的预期,人民币以 现在的汇率换算成美元,比美元还多,你相信现在官方的汇率可能长 久维持么?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评论C)
    2002年之后不在中国,这样的个人经历来作为谈 论中国经济的 论据是典型的以偏概全。那么让修水电站的当国家主席,搞地质的当 国家总理,让这样的人主管中国经济政治是不是荒谬可笑。让工农兵 大学生这样的半文盲当未来的国家主席是不是会成为流传千古的笑话 。让饿死几千万人的毛泽东成为伟大领袖是不是死者的侮辱。
    leemz2002 5 个月前
    住房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非商品化到商品化的过程。本来是免费发放或 者几乎免费发放的东西,逐渐过渡到商品。向商品化过渡的前几年, 与其说是涨价,不如说是商品价格形成或者说过渡阶段。
    而且土地在中国的东部本来就是稀缺资源。中国虽然面积很大,但适 合居住的土地却并不多。况且普通工薪阶层买大城市的市中心住房在 大部分国家都是很普遍的现象。拿美国和日本平均年收入的美国人和 日本人也同样买不起纽约市中心和东京23区内的房子。比如很多在 东京工作的人,买房子都买在距离东京坐车一个多小时的地方,相当 于在北京工作住在河北了。我就不信,那些说买不起房子的北京人, 会买不起河北的房子。
    大学学费也是一个从非商品到商品化的过程。我听说过去在中国读大 学非但不收学费,还有生活补助。住宿也是基本免费的。那几十年前 的大学学费和现在比,恐怕有些不厚道吧。
    政府的责任只是义务教育而已。高等教育在大部分国家都是以自费为 主的。医疗也是如此。
    比如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和社会保险就征收相当于月收入4.5%的 保费来维持的。而且看病的时候要自己负担30%。真有个什么大病 ,也一样会倾家荡产的。
    leemz2002 5 个月前
    私营企业的老总也未必都会跳楼。比如Lehman Brothers那群肥猫,在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后就活得和破产前 没有什么区别。Richard Fuld还照样干他的本行,继续圈钱。还住在他以100美元卖给 妻子的豪宅里。
    比如中国那两桶油,让国家控股就肯定比让某街的肥猫控股强。至少 ,油价不会被人家当自动提款机的零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leemz2002 5 个月前
    您认为支柱产业控制在私企手里比国家控股好,大概是您不大了解最 近20年地球上发生的事情。我给您讲个故事。
    从天有条街,街上有个庙,庙里有群和尚炒白条。炒的什么呢,某年 某月某日某地交割多少吨原油的白条。这个庙就是COMEX。那群 和尚就是象Richard Fuld这样的高智商精英。20多年前的一天,中东某国的准喽罗 的外长跑到某国去问国务卿和总统能否对邻国(某国的另外一个小喽 罗)下手,并且得到了默许。之后某国驻该国大使也在该国总统面前 重申"We have no opinion on the Arab-Arab conflicts."。
    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就是海湾战争。
    在中东产油区的交战权和期油市场以及短期资金拆借这三个零部件加 起来就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自动提款机。因为期货杠杆的作 用,任何行情波动,都会被放大20倍。和原油开发那每年20%到 30%的利润率相比,掌握着海湾交战权在期油市场上炒油简直比抢 都容易。因为动辄就是每小时几%的收益率。习惯了这种高科技大老 千,谁还愿意去做什么制造业啊。
    leemz2002 5 个月前
    这也就是为什么Bush父子一掌权,海湾就会开战的原因。送他们 去当总统的那些高智商的精英们资助他们的目的,就是构筑自动提款 机。
    海湾战争是美国经济虚拟化的重要原因。海湾战争后,财政和贸易赤 字的恶化就和资金、人才流向虚拟经济有关。每小时几%的诱惑,不 是所有人都能抵抗的。
    但后果是产业空洞化,第二产业工作岗位流失,经济虚拟化。结果就 是美国经济今天的样子。
    所以油企让国家控股,还是比让垄断资本控股好得多。最糟糕的情况 就是让外国资本控制本国油企。那时,中国恐怕就永无宁日了。
    中国现在一国占全球铁矿、铝、铜、有色金属消费量的一半,原油是 四分之一。而且中国周边有多处热点。对某街的天才们来说是不可多 得的劫材。
    两桶油分割民营化,就意味着早晚有一天会被某街各个击破。结果就 是人家自动提款机上的零件而已。
    相比之下,即便有诸多缺点,还是让国家控股比较塌实。至少不会因 为石油发生战争了。即便打,也不会在家门口打起来。
    leemz2002 5 个月前
    国外的油企也是处于基本垄断地位的,也照样可以通过价格来转嫁成 本。石油的开发和精炼这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大概到哪都是垄断 。私企私下里联合起来哄抬价格的事情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价格操 控上,民企比国企更心狠手辣。因为他们没有政策上的条条框框。当 然还有更糟的,就是被外国资本控股的民企。
    中国企业到国外去买国外企业主要目的也不是盈利能力,而是技术、 管理和品牌。
    说不好听的,就是暴发户出去娶回个没落贵族或者书香门第的小姐。 那是为下一代的投资。不能光看眼前的厉害得失。
    目前出去买国外企业的主要是民企,应该不会有太赔本的买卖吧。必 竟人家这么多年也过来了,不大可能比外行还看不明白。
    leemz2002 5 个月前
    经济学上“衰退”这个词是指零增长和负增长。中国今年的增长率至 少还有8%以上。您说的这个“衰退”也太有“中国特色”了吧。
    最近钢铁价格下跌的主要是结构钢而已。汽车用的冷轧薄板和机械行 业用的特殊钢等项目没有什么太大变化。说明受影响的主要是建筑业 。基本上钢铁产量的一半左右是被建筑业消耗掉的。
    而且钢铁价格的跌幅比国际铁矿石价格的跌幅要小。粗钢的成本中, 大概一半是铁矿石成本。铁矿石和焦炭下跌了,结构钢价格跟着跌也 很正常。
    钢材价格又不是没有跌过。哪一次引起中国制造业破产了?
    您这个"政府由于过度投资,手里已经没有钱了, 只能印钱,结果  是官方 一个汇率,黑市一个汇率,相差悬殊。"是从哪听来的?
    现在普通老百姓从银行买汇基本上没有什么限制。如果真有个黑市汇 率,大家还不都赚翻了。象中国这样手里外汇储备多得发愁该如何投 资的国家会有外汇黑市?您也太低估大家的智商了吧。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关于油价,我最直接的体会是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全世界汽油零售都 上涨,如果下跌,中国很长时间不会下跌。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不知道Wen如果知道中国今年的增长率至 少还有8%以上做何感 想。不久前他已经放弃保8了。冷轧薄板在最近两个月价格明显是下 降的,不是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是因为原料降价,所以需求减少,而是需求 减少,导致原料降价。
    政府如果手里有钱,就没必要批准地方政府发债,就没必要推迟5年 退休。
    leemz2002 5 个月前 (接评论C)
    我又没有拿个人经历来当论据。我用的都是公开资料。
    让经过基层历练的技术官僚来掌权,总比象日本这样让文科世袭政客 掌权强多了。
    而且胡温可不是工农兵大学生。人家是59、60年上的大学。“工 农兵大学生”是66年取消高考之后的事情。这批57年反右和66 年文革爆发之间培养的大学生大概素质仅次于文革后“老三届”,不 是“70后”大学生能相比的。您把他们和“工农兵学员”混为一谈 ,说明您对中国的人材结构缺乏基本的了解。
    至于“饿死几千万人”这样的地摊货就不要拿到这里来现了。59、 60、61三年一共死了3601万人。正常年份也要死7到8百万 人。三年下来怎么也应该有两千多万正常死亡吧。80年代老邓的人 公布的两千万已经是高估了当时的非正常死亡人数了。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我没说胡温是工农兵大学生,我指的是Xi。党史第二卷已经公开 承认饿死超千万,如果没饿死人,难道GCD往自己脸上抹黑?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很多国家的油企都不是让国家控股,按照你的逻辑,全世界都是某街 的提款机了。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既然你要比较日本,就请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大城市房价收入比。大学 学费本来就不应该商品化,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就是免学费的,教育 质量也很好。即使有的国家收费,学费也不高,但是教育质量比中国 好多了。
    leemz2002 5 个月前
    “超千万”和您说的“几千万”还是有区别的。
    老共上台之前的三十多年,几乎每年都饿死几百万。和国民党那31 年/38年的饥荒相比,3年/63年的饥荒已经是个很大的进步了 。
    解决饥荒主要靠四个条件。水利建设、化肥、农用柴油机的普及和品 种改良。哪个都不是国民党时候能做得到的事情。其中化肥的普及是 因为59年发现了大庆油田,实现了原油自给,建立了石化工业。要 是早三五年发现大庆,或许那三年的饥荒会轻微得多。因为有了足够 的柴油供给,抵抗旱涝灾害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当然历史没有马后炮。当年大庆没有被日本人先发现,已经是谢天谢 地了。日本在30年代曾经在当地打过三口井,不过都只有一千米深 ,差几百米够不到油层。否则日本当年就不用进军东南亚,也不用去 偷袭珍珠港了。或许德意都战败了,日本还赖在东三省和朝鲜呢。
    leemz2002 5 个月前
    说来说去,您说中国政府没钱,恐怕地球上很少有人会相信。中国政 府虽然比不上那些财政年年盈余的产油国,但还是比欧美日这些巨额 财政赤字的国家强多了吧。有钱没钱看跟谁比。
    leemz2002 5 个月前
    人家保8一直保到9%以上。现在保7.5保到8%也不奇怪。
    原料(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下跌,成品价格下降很正常。钢材价格的 涨跌又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事情。出点冷汗就报病危,您也太性急了吧 。
    需求肯定是减少了,但和您说的“制造业崩溃”还是有相当距离的。
    中国的铁矿石需求虽然占全球的一半,但另外一半需求衰退得比中国 这一半更大。所以铁矿石价格下跌也不是中国一家的问题。要以此来 证明制造业衰退,恐怕中国以外的制造业比中国的制造业衰退得更厉 害。
    至于中国政府有没有钱的问题,看财政赤字。那地方政府发债和退休 年龄来证明中国政府没钱,恐怕太迂回曲折了吧。
    财政权下放和退休年龄提高是个趋势。中国的财政中,中央财政的比 重还是太高了,下放地方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至于退休年龄,现行的退休年龄是平均寿命还只有45岁的时候制定 的,显然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了。现在的人均寿命比当年提高了三 十岁,还维持一样的退休年龄恐怕不合适吧。况且早在80年代,退 休后返聘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提高退休年龄只不过是把返聘变成 了普通的聘用而已,对整体的劳务市场影响不大。
    leemz2002 5 个月前
    哪国都一样。成品油零售价格总是比原油有滞后效应的。您以为让那 些国际石油大鳄控股中石油、中石化,油价就能慢涨快跌?您是真天 真还是装糊涂啊?
    leemz2002 5 个月前
    产油国的石油企业基本上都是国家控股的。就是因为不想给某街和巨 鳄当提款机零件。
    那些中东产油国的油企就不用说了。5大SuperMajors中 BP、Royal Dutch Shell和Total S.A. 都有国家背景。比如BP有英国政府持股(而且是从一战时期就开始 的)。Royal Dutch的名字里就带有Royal。法国的Total S.A. 就是在当时的法国总理Poincaré的授意下,用德国的战争赔 偿(Deutsche Bank在土耳其石油公司的股份)建立的。
    SuperMajor中只有美资企业没有国家资本参与。不过他们 都是受某街控制的。或者说,他们和某街不分彼此。通常只有他们去 提别人的款,很少被人家提。
    leemz2002 5 个月前
    其它地方我不大清楚。东京的人均年收入大约三百到四百万日元。生 涯税后收入大约8千万到1亿日元。东京山手线(相当于北京的三环 路)沿线的新建三室一厅公寓差不多就要8千万到1亿日元。您说, 谁买得起?
    我在北京住过的一处在二环和三环之间的房子,据说现在价值80万 人民币。月收入如果有一万人民币左右,还是勉强买得起的。当然, 在北京月收入1万,差不多相当于在日本年收800万日元左右吧。 不过年收800万的人还是买不起东京都内的房子。在日本,通常会 买年收5到6倍左右的房子。不动产和银行都会这样建议。年收80 0万,大概可以买得起4到5千万的房子。按照现在的行情,如果买 新建的房子,要到东京周边崎玉、千叶、神奈川或者东京西部的八王 子等地。这些地方大致相当于北京六环之外了。
    普通年收三四百万的日本人通常会选择1500到两千万的房子。东 京都内恐怕是找不到这么便宜的新房子了。小得可怜或者超过30年 ,没过几年就要拆的旧公寓还差不多。我们公司在公司附近租了个1 5平方米的小房间当储藏室兼休息室,每月还要7万日元的租金。如 果要买下来,需要六百万。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二环和三环之间的房子80万,几平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5 09:33
  • 签到天数: 78 天

    [LV.6]辟谷中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6-9-19 09: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第一,有国家背景或政府持股不等于国企,第二,按照你的逻辑,美 资油企是华尔街控制的,那么美国的油价因该比中国高,快涨慢跌才 对,但事实不是这样。
    borawang008 5 个月前
    怎么又改口风了,不提8%以上了。如果另外一半需求衰退得比中国  这一半更大,那么国际钢铁价格最低点应该在2009年。现在中 国不是仅仅钢价下跌,而是钢材根本卖不动。中国中央政府如果真的 有钱,就没有必要大量印钱造成通货膨胀了。推迟退休的最根本动机 是让老百姓多交5年保险,少发5年退休金,这和耍无赖有什么区别 。好比你去买东西,按照明码标价付了钱,然后被告知涨价了,而且 不退钱。
    YU SUN 4 个月前
    leemz2002这位清末全家“移民日本”的中级五毛又来上班 了。
    中国 我爱 4 个月前
    北京二环到三环之内,每平方米1万人民币的也是有的!
    中国 我爱 4 个月前
    人家是五毛人家能拿出东西,就算人家是洗脑,你是靠骂街,人家是 靠高智商忽悠,你说谁能洗脑成功?就算你说的是真理,也只能靠骂 街来解决问题,更何况你说的还不是呢
    YU SUN 4 个月前
    呦,小五毛你又打着第三帝国的旗号来装神弄鬼了?还“中国我爱” 呢?你怎么不叫贞节牌坊啊。你这位同行的智商也不高,属于铁血论 坛中等偏高水平而已,当然比你这种连伪装都不会的低级五毛强一些 。
    borawang008 4 个月前
    现在卖还是这个价?
    中国 我爱 4 个月前
    还在网上挂着呢。丰台区 60平米 100万
    borawang008 4 个月前
    地下室?
    leemz2002 4 个月前
    您喜欢搞人身攻击,只能说明您没有什么真东西。
    我曾祖父当年是孤身一人来日本的,当时还没有“全家”呢。
    那时也无所谓移民不移民的。两国间来来往往也是常有的事情。当时 的日本还是个很穷的国家。很多日本人还往东南亚、南北美和中国移 民呢。当时很多华人在日本待了几年就离开了。大概我曾祖父如果没 有在当地结婚,也会离开的。我曾祖母家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 ,所以不让他把女儿带走,所以只能留下。当时在日本去南洋、满洲 、朝鲜、台湾、美洲的大多是穷得活不下去,或者不能继承家业的孩 子。让人把女儿带到海外去是不大体面的事情。
    jack wen 4 个月前
    请问现在还是能赚30%?
    leemz2002 4 个月前
    现在伊拉克石油公司给中石油开的价格还是不是7到8美元我不知道 。如果还是,利润还是差不多30%。
    花4到5美元的开采成本赚2点几美元的毛利率是多少。这样的问题 对某些人是不是太难了一点?
    jack wen 4 个月前
    您没关注新闻,况且不谈现在伊的石油形势,您这4到5美元的成本 怎么算的,我智商真的很低,请您高见。
    leemz2002 4 个月前
    这四到五美元的开采成本不是我计算的,是很多石油公司财报上自己 说的,而且被很多投行和证券公司的分析师所引用。
    这还只是中东地区采油的平均成本,包括成本比较高的海上采油成本 。伊拉克南部那些陆地浅层自喷井的开采成本可能还不到4美元呢。
    比如09年中石油中标的Rumaila油田,开采成本就只有三美 元多一点。中石油的投标价格是收回成本后每桶报酬3.99美元, 被伊拉克石油部砍到两美元。理由之一就是当地的采油成本只有三美 元多一点,3.99美元的报酬等于利润率57%。砍到两美元,还 是有将近40%呢。
    只有看不懂财报和标书的人才会对这个两美元一惊一炸的。某些不懂 石油的人看到原油市场价格和这个两美元可能受了点刺激,才会拿到 电视节目上当回事。
    石油开采外包的本质和小麦收割外包是一回事。小麦的价格是两千多 块一吨,可收割外包只有几十块一亩,每吨大概一百块左右吧。某些 人会不会因为每吨小麦能卖两千多块,嫌一百多块的劳务费太低呢?
    jack wen 4 个月前
    您看的是那家公司的财务报表? 可以分享一下吗? 如果你说的只是开采成本,这只是一方面。运输,物流成本,和其它 成本算进去了? 难道开采完了之后直接可以销售出去? 您每答复我,总要提一下某些人。 比如你说的“”这样的问题 对某些人是不是太难了一点?” 是不是觉得自己很牛逼其它人都很傻逼? 说完了自己特别得意阿
    leemz2002 3 个月前
    如果您连各大石油公司的财报和券商的分析到哪去找都不知道,我想 不出您还和我在这里杠什么劲。
    中石油和伊拉克石油部签的合同只是开采代工。就相当于收麦子代工 一样。什么运输物流销售都不是采油的应该考虑的事情。
    比如Rumaila油田,原油从井里出来直接进输油管线,经过泵 站增压后输往港口或者炼油厂。不过那已经是伊拉克SOC(南部石 油公司)的管辖范围了。
    原油也不是抽出来才销售的,而是通过期货市场在开采出来之前就已 经卖掉了。
    总之您说的运输、物流成本和销售都不是中石油这样的开采承包商应 该去考虑的问题。那是SOC和伊拉克石油部的事情。
    中石油如果想买自己开采出来的石油,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去期油市 场上买自己的开采的原油的期单。另一个方法是和伊拉克石油部签长 期供油协定,把油田几年到十几年的产量买断。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
    我说的“某些人”不是说您,您不必这样敏感。我是指郎教授。他喜 欢在电视节目和演讲中高谈阔论自己不懂的事情。他的言论听多了, 我开始怀疑他的学历和论文真假。听了现在这个演讲之后,我开始怀 疑他的智商了。仅此而已。
    Andy F 4 个月前
    为什么美国要打击中国呢?中国社会动荡对美国也貌似没有好处。求 解
    leemz2002 3 个月前
    日元和欧元对美元地位的威胁都是皮肤病,人民币对美元的威胁是肝 癌。
    老美对日本、西欧这样的忠实盟友都没有手软过,对中国这样的老冤 家能手软?
    如果中国陷入经济危机和四分五裂,美国和世界经济或许会受一些影 响。不过影响是暂时的,而且从中期的观点看利大于弊。中国垮了, 很多制造业就业岗位可能回流到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消除这些国家 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是有好出的。
    而且中国垮掉一次,美元至少可以再维持三五十年的主要贸易结算和 储备货币地位。
    中国就像美国的肝癌,切除固然需要恢复几年,但不切会要命的。一 旦被人民币取代了美元目前的地位,就不能通过印钞发债来转嫁贸易 和财政赤字了。没有霸主地位的美元,如果继续量化宽松,非但不能 转嫁赤字,还会提高国内通胀。而失去QE这个手段,美国必然面临 财政紧缩、军费紧缩和战略收缩。美国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让中国缓过来,美国什么时候再能坐上第一把交椅就不知道要等到什 么时候了。在人类历史上的最近几千年里,中国差不多一直就是头号 工业国、头号贸易国和头号经济体。只是最后一百多年稍微有些背而 已。几千年对美国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了,人家一共才两百多年的历 史。
    jack wen 3 个月前
    我没有杠阿?我从一开始就是问问题的。我对会计金融了解比较少, 所以想请教懂的人啊。
    别的我先不讨论。我就想问问你财务表报怎么找的,怎么看的。比如 过沙特阿美公司吧,我看您也挺懂的,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在他的报表 上,怎么看的开采成本?您要帮我把这事儿搞清楚,我真谢谢您,我 就一外行人。
    你的回复谢谢了,某些人你就直说朗,你那样说歧义不是很大吗
    leemz2002 3 个月前
    您连到哪去找上市公司的财报和分析报告都不知道,我不知道您在这 里和我争什么。
    您要是真想看这些石油公司的财报,您去证券公司开个帐号,然后每 家石油公司都买一手。到时候人家会给您股东应该得到的所有资料。 证券公司也会拼命给您发各种分析报告。
    当然这种方法不适合Saudi Aramco这样100%由国家控股的非上市公司。
    不过中石油可是上市公司,在沪(601857)、港(0857) 和NY(PTR)都有交易。而且是市值前几名的大公司。您要是弄 不到中石油的财报,我跟您说什么也没用。
    jack wen 3 个月前
    我再一次向您请教在沙特阿美公司的财物报表中,怎么看的开采成本 。从报表中那一项看的或者是算出来的。 您说他不上市不能看出来那您看看埃克森美孚的。谢谢
    leemz2002 3 个月前
    您先去先去证券公司开个帐号,然后买一笔NYSE上的XOM股票 。这样你会得到Exxon Mobil全套股东资料。如果您看不懂上面的case repor上是如何做Cost Accounting的。您可以打电话资讯您的券商或者直接去问 Exxon Mobil的IR部门。他们会给您耐心解释的。必竟那是他们的本 职工作(不是我的)。
    jack wen 3 个月前
    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一搜就找到了。 为什么要开帐号? 您不是说从报表上可以看到吗? 您花那么长时间回答我问题,但就是不愿意给我讲怎么看的开采成本 ,虽然我很想知道,但是我还是谢谢您了。
    leemz2002 3 个月前
    既然“一搜就找到了”,您为什么死缠烂打地追着我问?
    您既然能“一搜就找到了”,说明您至少是识字的。如果识字不够多 ,看不懂,那我也爱莫能助。必竟您既不是我的孩子,也不是我的学 生。我也不在网上开扫盲班。
    如果您是上面的字都认识,只是看不懂其中的意思。我劝您找个证券 公司开的面向散户的讲座去听几节,大概就能找到点感觉了。
    不过各大公司在网上的IR都比较简单,只是公司整体的收支和案件 的简报。券商投行的分析师和媒体的财经评论员都会设法弄倒面向股 东的财报和各种报告。不过这些东西对您来说恐怕太难了。因为您连 简单的中东石油平均开采成本都找不到。说明您缺乏最进本的查找资 料和阅读能力。
    jack wen 3 个月前
    谢谢您!特别感谢您的回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RO2L-veA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