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8-25 17:1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由李叔同(弘一法师)作词的《送别》,风靡中国近百年。
许多人都知道李叔同是中国近代美术界、话剧界和音乐界的开拓者,善于吸收新鲜事物,思想活跃。
正当他名声大噪之时,却突然厌绝尘世,皈依佛门,给学术界留下多年来无法破译的“悬案”。
一次,拜访上海已故著名收藏家朱孔阳后嗣朱德天,他取出一本册页说:“新春之喜,让你看一件宝贝。”
打开封面一看,这不是多少李叔同生平研究学者梦寐以求目睹的李叔同手书轶稿《断食日志》吗?
册页大32开本,约20余页,扉页上有原浙江省文史馆馆长,书法家张宗祥题签,并贴一枚李叔同21岁(1900)年所摄全身照片。
全稿详细记录了李叔同于“丙辰(1916年)新嘉平一日始”后21天中,在杭州虑跑寺试验断食,每日身体所发生的生理变化情况,约万余字,文字酣畅,字体超逸。
从内容来看叔同正式断食期为7天,余地14日系前后的准备期和恢复期。
李叔同灵隐寺辟谷存照
李叔同断食发生在1916年11月到12月间,总计20天,这是他出家前很重要的一个举动,来看看《断食日志》片断——
丙辰嘉平翌日始。断食后,易名欣,字叔同,黄昏老人,李息。
李叔同《断食日志》片段
十二月一日,晴,微风,50度。断食前期第一日。疾稍愈,七时半起床。
是日午11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豆腐三小方。晚5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梅一枚……
三日,晴和,52度。断食前第三日。7时半起床。早晨觉饥饿,胸中搅乱,苦闷异常,口干饮冷水。
勉坐起披衣,头昏心乱,发虚汗作呕,力不能支,仍和衣卧少时。饮梅茶二杯,乃起床,精神疲惫,四肢无力。
9时后精神稍复元,食桔子二枚……
八日,阴,大风,寒,午后时露日光,五十度。断食正期第三日。
十时起床。五时醒,气体至佳,如前数日之心跳头晕等皆无……是日食欲稍动,有时觉饥,并默想各种食物之种类及其滋味。
十六日,晴,四十九度。断食后期第四日。七时半起床。
晨饮红茶一杯,食藕粉芋。午食薄粥三盂,青菜芋大半碗,极美。有生以来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
据了解:李叔同出家前两年身体不好,神经衰弱,恰好他朋友向他推荐一本书,里面是关于断食的,据说有利于身心调养,他于是想试试。
此图为李叔同出国前,翩翩少年,“20文章惊海内”时期
断食历程,日志里都详细记录了。一共是20天,前5天是试探性的,断断续续;后面15天他很认真地记录下来;
比方说每天喝一杯水,吃了21粒米,吃了一个梅子……他都记下来,反正就是不吃正经饭。
李叔同《断食日志》手稿
“他还记下身体方面的反应,比方说打3个嗝儿都要记下来。此外还有心理反应,李叔同会记下他断食的感受。
从李叔同辟谷日记另页详细记录这7 天断食生理变化日记来看,李叔同试验断食取得成功。大概也让他更坚定出家的信心。
除了辟谷的尝试之外,咱们现在经常说的过午不食,就是李叔同推广的。
虎跑寺李叔同纪念馆
李叔同出家在虎跑寺,本来修净土宗,名“演音”,号“弘一法师”。
但在遍访名山大川,饱读佛学经典后,弘一法师深感持戒修行的重要,发愿重振律宗。
唐朝时,南山律宗一度很兴盛,有位著名的大和尚大家肯定听说过:东渡日本弘法的“鉴真”,他后来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这张照片流传最广,传说照相时,敌机正轰炸,街上四散奔逃,大师面带微笑,气定神闲)
但律宗戒律极其严格,很少有人能依法修持;在中国渐渐式微;到民国时,已经失传多年。
弘一法师的佛学思想体系,以华严为境,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士为果。由于他在律宗思想的传承上功德卓著被后人推崇为律宗十一祖,成为南山律宗中兴的象征。
李叔同绘《小男孩》
南山律宗的讲究特多,怎么念佛,怎么吃饭,行走坐卧,都有严格规定。过午不食,是广被众人推崇的一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