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38|回复: 12

黄帝内经第1讲2018/1/18/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8-1-18 02: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简介2018年1月18号星期4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020256f0ao6yywccrqcrq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0 收起 理由
    流浪的萤火虫 + 30 给你32个赞!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2: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020933xovnxctsdrwso6qo.jpg
    020933bvc4tcgoakdkv8kq.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2: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021719nqszqkbzxgsbvmqj.jpg
    021719eueeeuo511e1eoae.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02: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书年代和组成内容
    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在它汇编成书以后,又经过两汉时代或更晚一些时期的学者作了修订和补充
    022142ka71i173h7hz17c1.jpg
    022142a9zk8ul26umusd6x.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0:51
  • 签到天数: 2866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8-1-18 06: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3-2 22:01
  • 签到天数: 1519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8-1-19 01: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继续关注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l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汉书·艺文志》载录的书目,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和《黄帘外经》三十七卷。外经至今没有发现,似乎早已散佚。当时也没有提到《素问》和《灵抠》的名称。到了晋代,学者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著《甲乙经》的序文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咸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后世多数学者也承认皇甫谧所提到的咸经,便是《灵抠》的别名。因为在《灵枢·九缄十二原》中写着:"欲以微缄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咸经"。这就是说,要用微小的针,刺入肌肤里去,借以疏通经络,调和血气,使气血能往来出入的会合,并且循行畅通无阻,为了要把这种疗法流传到后世去,必须明确地制定出方法来,使它永远不会涅没,经久而不失传,这个方法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在安排这个方法的时候,要分清章节,里里外外,从头到尾,一切都要交待清楚,首先写成一部《咸经》。所以《咸经》和《灵枢》是同书异名,是有它的依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l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汉书·艺文志》载录的书目,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和《黄帘外经》三十七卷。外经至今没有发现,似乎早已散佚。当时也没有提到《素问》和《灵抠》的名称。到了晋代,学者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著《甲乙经》的序文中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咸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后世多数学者也承认皇甫谧所提到的咸经,便是《灵抠》的别名。因为在《灵枢·九缄十二原》中写着:"欲以微缄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咸经"。这就是说,要用微小的针,刺入肌肤里去,借以疏通经络,调和血气,使气血能往来出入的会合,并且循行畅通无阻,为了要把这种疗法流传到后世去,必须明确地制定出方法来,使它永远不会涅没,经久而不失传,这个方法还应该是容易运用而不容易忘记的,在安排这个方法的时候,要分清章节,里里外外,从头到尾,一切都要交待清楚,首先写成一部《咸经》。所以《咸经》和《灵枢》是同书异名,是有它的依据的
    030925kg7begdfeehm1lbg.jpg
    030925i05lkkre61l74kr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古代人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可以用"阴阳"这两个字来概括,例如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的为阳、静的为阴,兴奋的为阳、抑制的为阴,功能性的为阳、物质性的为阴,亢进的为阳、衰退的为阴,热的为阳、寒的为阴……。阴阳既是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此在某些意义上来讲,阴阳学说是符合辩证法的。阴阳学说与医学的结合,在《黄帝内经》里面直截了当地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疾病上都不能离开阴阳这个"纲纪”
    031217cgcueu1y86du6zeq.jpg
    031217rh6zgkv6zzpglfg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3: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一部古书《左传》中就记载着:“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里虽然没有用上“五行”两字,但显然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材料而言,并且说明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非常朴素,一点也没有神秘的色彩。在它渗透到医学领域以后,首先是用来和人体的五脏相配合,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中的一脏和其他四脏的关系,比拟五行中的一行对其他四行的关系。例如肝和心、脾、肺、肾之间的关系,是以木和火、土、金、水之间的关系来比拟的。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之间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就是所谓"五行相生";同时也有相互制约的作用,这就是所谓"五行相克"。它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运用,在说明人体内部脏器的联系时,当正常的生理状况下,便是有规律性的活动;当病理的状况下,便是正常规律性的破坏。从而以明阳五行学说为凭借,成了论证事物和事物之间有联系的概念,具有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是表现在中国古代医学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031518gwriih4wt4urrquf.jpg
    031518ve6eac2f2ff72id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丛书分类】《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
    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
    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031842g6u2htibiejhj2i2.jpg
    031842p4wgz4i664sq44g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24 21:48
  • 签到天数: 14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03: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素问》,在汉魏、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032050ctttkttfks2nnans.jpg
    032050kosysleabsofey5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