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1-25 20:26 |
---|
签到天数: 283 天 [LV.8]辟谷大学I
|
性乃是先天之物”这个问题。
这里的“性”不是指众生的性情或个性,它指的是众生以及万物的最根本的本源,也是万种修行方法指向的那个方向,在佛家中被称为“自性”。性本是先天一物,但是它无形无相,无法形容,更无法用语言文字去定义,只要形容了先天是什么了,就已经不再是先天了。可是,又为了让世人明白,只能不得已给它一个名字。“先天随处都可证得,但要记得,不要以人心去探求先天,假若以人心探求先天,那先天是得不到的;若以道心探求先天,先天即在眼前。因为,人心已是暗昧贪求之心了,而道心却是天良发现之心。人心的贪嗔痴爱生百病,若将人心转为道心,以道心去探求先天,则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可以成佛作仙,为圣为贤。”心乃一切的根源,转凡为圣,即是转凡夫的贪心为圣贤的道心。
古人说:百病由心生。从生命轮转的角度上来看,身体上的病皆是由心而来,心内的贪嗔痴爱,感来身上的酒色财气。心内的怨恨情爱,又感来身内的种种疾病。修行,就是修心修身的过程,去除外在的酒色财气对身心的影响和障碍,断除内心的贪婪、仇恨与自私自利,将自我的概念逐渐淡化,直至彻底舍离,那么,自己的本来清净的面目也就显露出来,证得先天本性。在这个过程中,善行是必须的资粮。在修道的过程中,所有的执念都要被一一破除,否则,每一个执著都会成为一道障碍。学道之人,要置生死于度外,破得一个死字,可为不死之人。上乘者,虚无之道也,如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一丝不挂,一尘不染,只一点灵根,能夺天地之造化,可参阴阳之正理,以法炼之,可使有归于无,以无而又生有也,能与天地同老,日月同修,此上品天仙之道也。
中乘者,秉虔诚而斋戒,奉圣真以礼拜,诵天尊之圣号,讽太上之秘文,一念纯真,万虑俱清,上格穹苍,万灵洞鉴,灵光不灭,一点真性,直达虚无,位列仙班,此中乘之道也。
下乘者,积功累行。广行方便,济人利物,多作些好事,常检点过失,真住自可不昧,灵明原能显著,或隐或现,与仙无异,此下乘之道也。汝自量力,愿学那一乘,吾当授汝真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