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049|回复: 2

中国孩子成功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3-5 16:14
  • 签到天数: 429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8-7-30 15: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中国孩子成功法

    家长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最艺术的工作,就是用“欣赏、夸奖、
    鼓励、榜样” 的方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
    自觉、自愿、自由的状态
    我们讲过,完整幸福的人生,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成功、健康、
    自在。
    我们还讲过,成功有一个公式:成功=智商+情商+机会。
    2
    在讲到那个公式的时候,我们讲到要走出单纯的智力教育的误
    区,注意情商教育。
    在健康问题上我们讲到,不要只注意生理健康,还要注意心理健
    康。
    现在讲一讲少年儿童的自在状态。
    什么是自在呢?就是他的生活和学习,处在自觉、自愿、自由的
    状态中。
    目前的家庭教育有两个严重的误区,一方面是溺爱,与溺爱相结
    合的是单纯的智力教育而忽视情商教育。另一方面又对孩子比较专
    制,不民主,处处管理到,处处管制到。
    这两种误区结合在一起就是“强行塑造”。像捏泥人,家长想怎
    么捏就怎么捏,至于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性格素质规律,家长考虑得
    很不周到。
    获诺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先生讲过一句话:孩子在学校考第
    一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
    自己更不曾考过第一名。小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
    “小时候父母不管我,让我自由发展”。我对这句话非常赞叹,
    现在有几个家长敢于做到不管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呢?
    回忆我自己的人生,回忆小时候父母对我的影响,我以为他们对
    我的最大恩惠,与丁肇中先生讲的那句话一样,父母不管我,让我自
    由发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父母从来没有管理过我的学习。那么,
    父母给我影响是什么呢?他们从小培养了我对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
    积极性。
    只此而已。
    有了这个,往下的一切靠自己的追求努力,这才是好状态。
    非常希望与家长们交流这一点,因为我自己很幸运地过来了,也
    3
    希望现在的孩子们都能够幸运地、自由自在地发展,不要处在被强行
    塑造和捏泥人的痛苦之
    新形象确立法的行为确立法(组图)
    “新形象确立法”的第三种技术叫做“行为确立法”。
    任何形象设计都要通过行为体现出来,通过行为确立下来。
    你为孩子设计的任何新品质,都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按这个品质行
    为,这种品质慢慢就固定下来了。
    比如,你给孩子设计了一个大胆的形象,可是孩子现在还比较胆
    小。
    4
    怎么办呢?要通过行为,光说还不行。
    带孩子到麦当劳吃饭,你可以让他到柜台自己点东西。开始他可
    能比较胆怯,但经过启发诱导以后终于做了,要对他的勇敢行为进行
    肯定:你真棒;很大胆;(这同时就是“描述” 。)
    他这样行为一次,你就要肯定一次,这个品质就固定一次。
    所有给孩子设计的形象,都要通过行为固定下来。
    如果给孩子设计一个聪明的形象,你怎么办呢?孩子可能正在看
    动画片《麻辣女孩》,你可以问问他:“这个故事如果由你来编,会
    是什么样的结局?”
    他可能会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就是创造。
    创造就是他的行为,你要给予肯定,这同时又是“描述”。
    这个行为就变成一种聪明的特点巩固下来了。
    5
    如果你想培养孩子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那么,当遇到某样东西
    引起孩子的兴趣,孩子特别爱学,自己在那儿琢磨的时候,对这种行
    为你要肯定,那么孩子爱学习的品质就被巩固了一次。
    你想设计自己的孩子关心别人形象,不能光靠嘴说,而要行动。
    例如你哪天领他出门,看到一个比他小的孩子在路边哭,你说:
    “上去哄哄小妹妹好吧!”他过去了,也许不是很得体的,就是用手
    拉了拉对方,说:“小妹妹别哭了。”
    这就是行为。
    6
    很好,回来就要肯定他。
    这样,关心别人的品质就在他身上得到某种强化。
    每一种设计的品质,都要让孩子重复行为一次、两次、三次。
    对于很小的孩子,一个品质的建立,重复两三次就有很好的效果。
    大一点的孩子要建立一个更加稳定的品质,你只要通过适当的行
    为,而且让这个行为重复多次,好的品质同样也能建立起来。
    所以,用“行为确立法”可以确立孩子的新形象。
    7
    譬如孩子不敢大声讲话,就可以通过行为来改变。
    我们在“未来强者训练营”中就这样训练不敢讲话的孩子,让他
    站起来大声讲话,声音不够大,鼓励他再大一点,再大一点,最后很
    大的声音,重复多次,很快就敢于大声讲话了。
    要通过行为确立新的形象。
    家长为自己设计的新品质,也是通过行为确立的。
    无论是什么品质,有几次行为,你就会找到感觉,这种品质就在
    身上逐渐确立下来了。
    这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并不难。
    只要有决心去行为,在行为过程中就把新形象确立下来了。
    8
    当你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和蔼的家长形象时,你不能老停留在自己
    的设计中,而要在和孩子交往的行为中确立下来。
    过去对孩子不够和蔼、不够耐心、不够欣赏、不够平等,今天,
    孩子回来了,你用新的态度对待他,第一次非常感兴趣地倾听他讲一
    讲学校的事情,第一次用过去没用过的方法去欣赏他、夸奖他。这时
    候,你设计为自己的家长形象就变成你的行为方式。
    在新的行为方式中,家长的新形象就开始在你身上确定下来。
    9
    过去你做不到什么时候都面带微笑,今天走出家门的时候,见到
    邻居,见到小区的保安,上班见到同事,你自觉地用微笑对待大家。
    经过几天的实践,你会发现,这个微笑的行为就把面带微笑的设
    计固定下来了。
    慢慢养成习惯,你就多了一点福分。
    所有对孩子的形象设计,包括家长对自己的形象设计,都可以通
    过“想象体会确立法”、“描述确立法”和“行为确立法”予以确
    立,把原来停留在概念上的形象设计,变成活生生的新自我,活生生
    的新孩子。
    10
    适用于家长和孩子的确立法(组图)
    “新形象确立法”的第二种技术,叫做“描述确立法”。即用语
    言不断地描述自己为孩子设计的形象。
    描述确立法既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家长自己。
    描述确立法用在孩子身上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立竿见影。
    你怎么描述自己的孩子?你怎么对别人介绍你的孩子?你怎么
    对孩子评价他自己?
    11
    这个描述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这种描述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
    在智力方面,你要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
    我的孩子特别聪明,特别爱动脑筋,新点子特别多,常常能想到
    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特别爱学习。
    当你这样描述孩子的时候,这些描述就开始对孩子产生影响,时
    间长了就成为孩子对自己的认定。
    家长对孩子的描述非常重要。这也是考察了很多成功者的家庭教
    育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12
    对孩子的强者素质应当怎样描述呢?
    你描述他坚强、适应能力强、敢社交、敢讲话、不怕困难。
    无论是对孩子描述,还是对其他人描述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宝宝,
    你真是个好孩子,特别勇敢,特别大方。孩子都会觉得自己具备了这
    种素质。
    描述得越多,孩子就越勇敢、越大方。
    对孩子的道德方面,要这样描述:
    我的孩子愿意关心别人,并且知道如何关心别人;
    13
    我的孩子能够判别是非,区分好坏;
    我的孩子善良,但不幼稚;
    我的孩子能够照顾自己、保护自己;
    我的孩子关心社会,善于团结他人……
    对孩子的健康状况,要这样描述:
    我的孩子身体特别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好;
    我的孩子很少生病,生病后一休息就好了;
    我的孩子心理也特别健康……
    14
    对孩子的自在状态,也要用描述的方式予以确立:
    比如说,我的孩子爱学习,学习特别自觉,兴趣爱好广泛;
    我的孩子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从不让家长操心;
    我的孩子有上进心……
    描述是把你对孩子的设计确立下来的第二种技术。
    你把孩子设计成什么样,以后就要怎样对孩子说。
    可以变换方式翻来覆去地描述。
    15
    同时家长要注意,要彻底改掉过去对孩子不好的描述,尽快消除
    他们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有些家长总是习惯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这样不好那样不好,那
    都是不好的“描述”。
    家长也可以描述自己的新形象。
    比如你可以经常对家人、对朋友、对孩子这样讲:经过学习,我
    现在变成了一个新家长。当我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我和蔼,
    我对孩子欣赏、理解、平等,我关心孩子、尊重孩子,我耐心,我倾
    听,我对孩子指导,我从容,我自信。
    16
    儿童的想象体会确立法
    “新形象确立法”的第一种技术,叫“想象体会确立法”。这也是现
    代心理学常用的一种方法,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做了一个实验,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
    分成两组:A 组和 B 组。然后,他告诉 A 组的饲养员 A 组的老鼠特
    17
    别聪明,同时告诉 B 组的饲养员 B 组的老鼠是智力一般的。几个月
    后,对这两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 A 组老鼠确实比 B 组
    老鼠聪明,能够先走出迷宫,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一个启示,他把这个启示用在了人的身
    上。
    在一个班级的花名册上,他随机划出几个同学的名字,然后告诉
    老师,这几个同学经过他的观察和测试,是智商特别高的学生,事实
    上他根本不了解该班学生的情况。
    18
    受到这番话的影响,老师真觉得这几个孩子特别聪明,所以总用
    对待聪明孩子的方法对待他们。一年以后,这几个孩子在班里的成绩
    遥遥领先。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什么呢?
    一个孩子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
    时间内,就会变成孩子的现实。
    罗森塔尔效应值得每个家长重视。
    19
    具体到家庭教育,当家长为孩子设计了理想的形象,这个形象可
    能停留在语言上、词汇上:比如聪明、自信、健康、道德、自在等等。
    这时候就要用想象体会的方法,使原来比较抽象的形象设计变为
    孩子的现实。
    具体做法是,经常想象一下孩子的新形象。
    20
    从今天开始,把孩子的新形象当做孩子的现实,不管孩子暂时是
    什么样子。
    家长要经常想象,孩子聪明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有创造力的时候
    是什么样子?
    要想象孩子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有创造力。
    在心理素质方面,要把孩子想象成坚强的、自信的、大胆的、敢
    说敢做的、有行为能力的人,而且心理素质会越来越好。
    21
    在道德方面,把孩子想象成有是非观念的、关心他人的人。
    在健康方面,不管孩子目前身体状况如何,都要对孩子进行健康
    的想象,而且想象他会越来越健康。
    22
    在自在状态方面,把孩子想象成有学习兴趣的、自觉的、奋发向
    上的、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孩子,并且性格开朗。
    家长每天都要做一到两次这样的想象,特别是面对孩子的时候。
    23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上了小学),还要启发、诱导孩子自己进行这
    种想象。
    让孩子经常想象并体会一下自己的新形象。
    因为所有的孩子,即使是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也有自己特
    别感兴趣的科目;再软弱的孩子,都有过大胆坚强的时候;性格再不
    内向的孩子,也有过活泼开朗的时候;再孤僻的孩子,也有过和好伙
    伴高兴玩耍的时候。
    所谓体会,就是找回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那种感觉。
    24
    有一瞬间的健康和快乐就可以,就能够体会到。
    这些感觉每一个人都能找到。
    如果家长为自己设计了对待孩子的新形象,也可以通过想象和体
    会的方法进入这个新形象。
    “新形象确立法”为家长设计的面对孩子的新形象是:
    我们和蔼,我们微笑,我们对孩子欣赏,我们对孩子理解,我们
    对孩子平等,我们关心孩子,我们尊重孩子,我们耐心,我们倾听,
    我们智慧,我们从容,我们自信。
    请体会一下,想象一下,自己现在对孩子和蔼、理解、尊重、平
    等、倾听、关心、欣赏。
    想象一下孩子在自己眼前,就能找到那种感觉。
    中国孩子成功法的基本方法
    《中国孩子成功法》之一:新形象确立法
    中国孩子成功法的第一个基本方法,就是“新形象确立法”。
    每位家长无论自觉与否,心中都有对孩子的理想形象设计。
    “新形象确立法”就是在家长的自觉配合下,为自己的孩子确立
    新的理想形象。
    “新形象确立法”为孩子设计的理想形象包括六方面的内容:智
    者形象、强者形象、健康形象、道德形象、自在形象、优秀的现代意
    识。
    25
    “新形象确立法”同时告诉家长为孩子确立理想形象的具体方
    法,如想象确立法,描述确立法,行为确立法等。这些方法的最大特
    点是简单易行、效果显著。
    您是否愿意尝试一下?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智者形象具体表现为:聪明、想象力丰富、爱动脑筋、学习能力
    强、有创造
    力。
    26
    强者形象具体表现为:自强、自立、自信、不怕困难、敢说敢做、
    对人不卑不亢。
    健康形象具体表现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很少生病。
    道德形象具体表现为:善于关心和理解他人、懂是非、懂善恶、
    有社会适应能力。
    27
    自在形象具体表现为:热爱学习、奋发向上、兴趣广泛、开朗活
    泼。
    应该具备的优秀现代意识有:独立意识、主见意识、竞争意识、
    奋斗意识、创造意识、效益意识、金钱意识、社交意识等等。
    28
    当家长为孩子设计了理想的形象(智者形象、强者形象、自在形
    象、健康形象、道德形象)之后,如何使这些设计真正变为孩子的现
    实,就要用到“新形象确立法”。
    用良性的语言来引导孩子(组图)
    “心理暗示法”介绍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操作技术,如怎样通过良
    性暗示增强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怎样使孩子变得开朗大
    方:怎样使孩子关心父母、关心他人。
    了解了“心理暗示法”,希望您永远用良性的语言和暗示来引导
    孩子。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29
    中国孩子成功法的第二个基本方法叫“心理暗示法”。 在
    “新形象确立法”中我们已经用到了心理暗示法。对于心理暗示,有
    的家长比较熟悉,有的可能比较陌生。
    这里略举两个例子说明。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人被关在冷冻库里,出不来,
    第二天被冻死了。
    可实际上,这个冷冻库在他进入的那个晚上并没有开冷气,是个
    常温的地方。但是他认为这是冷冻库,是超低温,出不去肯定要冻死。
    30
    这个观念的自我暗示就把他暗示死了,而且是以“冻死”的症状表现
    出来。
    可见自我暗示是非常厉害的。
    两个人怀疑自己得了癌症,去医院检查。但是医院把两个人的检
    查取样颠倒了:那个没有患癌症的,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是有癌症,
    而那个有癌症的,医生告诉他检查结果是没有癌症。
    几个月后,两个人去医院复查,有癌症的人癌症消失了,本
    来没有癌症的人真的长出了肿瘤。医生这才发现,在上次检查中取样
    颠倒了。
    31
    原来有癌症的人因为检查结果没有,心里特别高兴,该玩就玩,
    该吃就吃,该锻炼就锻炼,该工作就工作,情绪特别好,这样过了几
    个月,把癌症消化了。
    另外一个人本来没有癌症,但检查结果使他心理负担加重,吃不
    下,睡不好,终日愁眉苦脸,这样过了几个月,真的长出肿瘤了。
    可见,心理暗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本来一个人并不困,但是身边有一个人不停地对他说:“你困了
    吧?看你的样子觉也睡得不够,脸色也不好,看你的精神也不大,你
    该休息啦!”
    说着说着,这个人就真的无精打彩了。他困了。
    这是语言的暗示作用。
    32
    请体会一下“微笑乐观”,就会感到自己的表情因为语言的诱导
    受到影响。
    再体会一下“心比天宽”,就会发现心情立刻受到影响,这也是
    语言的诱导作用。
    再默念一下“顶天立地”,马上就感觉身体纵向有拉长的感觉。
    所以,心理暗示,特别是用语言来进行暗示,作用是非常大的。
    用“心理暗示”塑造好孩子(组图)
    33
    西方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了一位相貌非常普通又有
    些自卑感的女学生,在她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对班上的男同学说,你
    们现在开始给这个女孩子写信,称赞她的相貌,表达对她的喜爱。
    经过不长的时间,这个女孩的确变得漂亮了而且她真的赢得了一
    些男孩子的爱慕。从照片上看,与原来判若两人,,而且更加自信了。
    心理暗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理,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理。
    一个孩子本来很羞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区里大声叫了一位
    奶奶。
    这位奶奶是退休教师,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带孩子一起玩。从那
    以后,她经常故意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宝宝特别大方,喜欢叫人。
    孩子的母亲也跟着这样说。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本羞怯的孩子彻底变了样。
    在小区里玩耍时遇到熟悉的人,老远就叫人家。
    34
    经常有家长这样描述自己的孩子:我这孩子胆小、认生。
    孩子在这种暗示下,年龄增长了,胆小、认生的毛病却不见改正。
    正是家长的暗示助长和巩固了孩子的缺点。
    家长的这种错误暗示几乎随处可见。
    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在五个方面对孩子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
    一,智力教育;
    二,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强者教育;
    三,健康、新健康观念的教育;
    35
    四,道德教育;
    五,自在状态的引导。
    这五个方面都可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使孩子进入我们为他设计
    的良好形象中。
    这种暗示是最简单的家庭教育方法。
    心理暗示的方法用在家长自己身上同样也可以。
    在智力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聪明的,有创造力的。
    36
    在心理素质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坚强的、自信的、
    勇敢的、有社会适应能力的。
    在健康方面,要通过暗示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健康的,并且会越来
    越健康。同时使孩子树立“健康光荣”的新观念。
    儿童三个年龄段的暗示(组图)
    对于孩子的道德状况,要这样暗示:我的孩子懂是非,愿意关心
    他人,具有关心他人的能力。
    37
    对孩子的自在状态,可以暗示孩子有学习兴趣,有学习的自觉性
    和向上的积极性,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进行这五个方面的暗示。
    第一年龄段的暗示,就是胎教。
    科学研究表明,父母对胎儿所说的一切,对胎儿都有影响。
    做母亲的也好,做父亲的也好,可以念念叨叨地对胎儿进行这种
    心理暗示:宝宝特别聪明,特别有创造力,宝宝特别坚强,宝宝特别
    健康,宝宝是个好孩子,特别爱学习,等等。
    38
    第二年龄段的暗示,就是对婴幼儿进行的催眠暗示。
    在孩子还不太听得懂话的时候,半睡不睡的时候,家长对他进行
    这五个方面的描述,都会成为对他的暗示。家长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
    可以这样对他讲:宝宝聪明、宝宝漂亮、宝宝勇敢、宝宝大方、宝宝
    健康,宝宝睡醒了以后更聪明、更健康、更漂亮。
    第三年龄段的暗示,是对两岁以上的孩子及大人都可以使用的。
    对于已经懂事的孩子,对于成年人,就要运用明确语言的暗示作
    用。
    39
    在暗示的时候,家长:
    第一,语言要简炼,不要那么长;
    第二,语言要明确,不要暧昧模糊;
    第三,语言要肯定,不要从否定的角度说。
    所谓肯定,就是说孩子聪明。如果说孩子不傻,这叫从否定的角
    度说。
    要从正面切入。比如说,你是好孩子,这是正面切入。而不要说,
    你不是坏孩子,这叫从负面切入。
    40
    有了简炼、明确、肯定的语言,再加上重复说、反复说,就能形
    成对孩子完整的心理暗示。
    根据以上要点,家长自己要设计一套常用的语言暗示体系。
    下面提供的假设,可供家长们参考。
    41
    在智力方面,特别要用暗示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的
    积极性。
    比如你的孩子叫大宝,你要经常这样说:大宝特别聪明,大宝爱
    动脑子,大宝爱发明,大宝特别有办法,大宝爱学习,大宝爱数学,
    大宝爱作文,大宝爱课外知识,大宝爱画画,大宝爱出各种各样的新
    主意,大宝比爸爸妈妈的主意还多……
    要形成这样的对孩子智力开发的语言暗示短句。
    永远不要陈述孩子的缺点(组图)
    42
    在强者心理素质方面,也就是非智力心理素质方面也是一样的。
    家长应该对孩子说:
    大宝勇敢,大宝什么都不怕,大宝爱讲话,大宝喜欢和人交往。
    如果他现在还怯懦不太爱讲话,你要这样说:他实际上性格开朗
    爱讲话,就是这会儿暂时不想讲。
    你不能说他胆小不爱讲话。
    永远不能这样说孩子!
    43
    对比较开朗的孩子,要用良性的语言继续鼓励他。
    对于这方面心理素质还不太好的孩子,也要用良性的语言引导
    他;而把他现在的懦弱表现真正当作一个“暂时”的现象。
    这一点非常重要。
    暗示就是用一个良性的词引导孩子朝好的方向发展。
    他已经是强者了,要让他更强。
    他现在是弱者,也要把他当强者对待,把他现在的弱当做暂时现
    象。
    44
    如果你的孩子是比较怯生的,你对人介绍时要这样说,大宝其实
    特别大方,特别勇敢,就看你今天能不能跟他合得来。
    这样给孩子一个台阶,一种暂时的感觉,对方再主动逗一逗,孩
    子可能就表现出他的大胆来了。
    永远不要把孩子的缺点、弱点作为一个稳定的事实来陈述,使它
    巩固下来。
    45
    描述是可以巩固一个形象的。家长永远不能用一种描述来巩固孩
    子的弱点和缺点,而要用一种描述引导孩子从弱点和缺点中走出来,
    进入新角色。
    同样,在健康方面,要这样说:大宝身体好,大宝抵抗力强,大
    宝不爱生病,这两天生病是因为天气变化太大,不小心;大宝喜欢锻
    炼,大宝有什么不舒服一休息就过去了。
    就要用这样的短句使孩子走向健康,并建立健康新概念。
    46
    如果孩子现在不健康,或者生来体质就有点弱也不要紧,把他的
    体质弱也当做一种暂时现象。
    要这样说:我的孩子身体底子特别好,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照顾
    好,有一点病,以后会越来越好。又比如说,我的大宝今年身体比去
    年好,明年会更好。
    暗示孩子从本质上肯定(组图)
    永远把不好当做暂时现象,把好当做根本现象,长远现象。这样,
    健康的孩子会更健康,不健康的孩子也能变得越来越健康。
    47
    在道德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上也一样,家长应该这样说:
    大宝诚实,大宝喜欢帮助人。
    大宝会关心爸爸,大宝会关心妈妈,大宝会关心爷爷奶奶。
    大宝对待同学都能关心,大宝还能想到给老师过生日。
    大宝喜欢小动物,爱护小动物,如此等等。
    这种道德教育是和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结合在一起的。
    比如说:大宝知道好坏,大宝知道什么人该帮助,什么人不该帮
    助;大宝知道什么人需要帮助,什么人需要拒绝,大宝会看人。
    48
    如果孩子比较大了,这种暗示就要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家长要这样说:大宝是有社会生存能力的人,善于关心社会,关
    心他人;大宝不仅有关心的善愿,还有关心的能力;大宝在这方面的
    表现越来越出色,如此等等。
    如果孩子现在在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方面的情况不良,同样,把
    这个不良当做暂时现象。譬如你的孩子这两天表现粗暴,抢小朋友的
    东西。遇到这种情况,你要批评,但是你也可以这样说:大宝平常特
    别关心别的小朋友,这两天有点走样了。
    49
    你要把他现在的任何毛病,哪怕是很顽固的毛病,说成暂时现象。
    这样做几次,你就会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关心别人了。
    他一旦表现出关心别人,你就要用肯定的语气说:看,大宝实际
    上是关心别人的。
    他这种关心别人的品格就变成真的了。
    哪怕孩子有更不好的表现,比如说,你从小没有好好教育他,把
    他放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中养成很多坏习惯,如欺负人、品行不好等
    等。即使这样,你对别人也要这么讲,我的孩子生来是非常好的孩子,
    只是有时候受了点坏影响,他很快就会改掉坏毛病的。
    50
    一定要这样去暗示孩子:从本质上肯定他是好的,把他的缺点作
    为暂时现象;而且这个暂时现象要归因于环境,而不能归因于他本人。
    你说他为什么打人?为什么粗暴不讲理?为什么说脏话?
    你不能说:你真是个坏孩子!你真是个没教养的孩子!不可以这
    样说。而要说:大宝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但是这段时间受到一些坏影
    响,改了就好。
    一定要这样描述。
    51
    永远用语言来肯定孩子(组图)
    任何缺点和不足不能归于长远,不能归罪于孩子本人。
    这样做并不等于肯定他的缺点,而是首先肯定孩子的本质是好
    的,他的缺点是暂时的,是外界原因造成的,这样他才有改变的可能
    性。
    永远用语言来肯定孩子好的东西,引导他向好的方向发展,而不
    去固定他的缺点和弱点。
    52
    对于自在状态同样也是如此。
    要这样描述:
    他学习特别自觉,上进心强,兴趣爱好广泛。
    他的生活愿意自己安排,抽屉愿意自己收拾,房间愿意自己整理。
    他不愿意父母帮他干这干那。
    别看他现在懒一点,其实他本质上不愿意别人帮他做这做那。
    53
    我帮他收拾房间是我做得不对,其实他更愿意自己做。
    对小的孩子可以这样描述,对大的孩子更可以这样。
    要用正面的语言来暗示他,引导他愿意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
    己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家长永远要这样,要不就不说话,一旦说话就在这五个方面不断
    地对孩子进行良性的引导和影响。
    54
    永远不能对孩子进行不良暗示。因为家长的一个错误暗示很可能
    影响孩子终生。
    下面是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两个情景,请您判断一下,哪个是正确
    暗示,哪个是不良暗示。
    情景一:
    孩子:这次物理考试我没及格,老师让家长签字。
    妈妈:我就知道你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爸爸:他就不是学理科的料!
    55
    情景二:
    孩子:妈妈,这道题我不会做。
    妈妈:再动动脑筋,这种问题肯定难不倒你!
    孩子(过了一会儿):妈妈,我想起来了。
    妈妈:我就知道你是聪明的孩子。
    掌握家庭教育的特别艺术(组图)
    中国孩子成功法的第三个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欣
    赏、夸奖、鼓励、榜样。这八个字构成的原则本质上与“心理暗示法”
    相通,应该成为家长对待孩子的基本态度。
    “欣赏、夸奖、鼓励、榜样法”告诉家长怎样一点一滴地发现孩
    子在各方面的优点;怎样发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怎
    样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鼓励;怎样为孩子找到可以效
    仿的榜样,从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家长永远不要失去对孩子任何一个欣赏、夸奖、鼓励的机会。如
    果一时找不到欣赏与鼓励孩子的机会,要尽可能创造这样的机会,最
    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向上的积极性。
    56
    寻找孩子被夸奖、被欣赏的理由,是家庭教育特别高的艺术。
    掌握了这门艺术,您一定会成为幸福的家长。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当你对孩子每一点值得肯定的东西都那么欣赏,都善于夸奖,在
    必要的时候都能给予鼓励,又能用适当的方法树立榜样,孩子没有发
    展不好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八个字概括了教子成材的全部奥秘。
    57
    总结人生,朋友们会发现,不仅孩子,全世界所有的人,男女老
    少,人人需要欣赏,被欣赏,需要夸奖,被夸奖,需要鼓励,被鼓励,
    需要榜样。
    做家长的哪一个人不需要这个?
    小时候不说,当你成年走入社会生活恋爱的时候,得不到对方的
    欣赏,有什么恋爱可言?
    一个年轻女性,没有男朋友对你的欣赏,你还有什么幸福感?
    反过来,一个男性,没有女朋友或者妻子对你的欣赏,你有什么
    幸福和骄傲自豪感?
    58
    如果你的劳动得不到夸奖:
    妻子辛辛苦苦做好一桌饭,得不到夸奖,还有做饭的热情吗?
    丈夫为家里挣了钱,办了事,得不到妻子的夸奖,还有幸福感吗?
    还有再创造的热情吗?
    艺术家创作了一部作品,没有观众和读者的欣赏和夸奖,哪有这
    些人的创造热情和才能?
    59
    我们大人都需要欣赏和夸奖。
    你把工作做好了,没人欣赏,没有同事上级的夸奖,你还有工作
    上那种高度的责任感、幸福感、自豪感和热情吗?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面向社会的,欣赏和夸奖原本是人类相互理
    解的最积极表现。
    什么叫相互理解?不用讲得太抽象。理解对方的痛苦是一种理
    解,理解对方的困难是一种理解;在这个社会上最积极的一种理解,
    就是了解对方的优点和长处之处,能够欣赏和夸奖对方。
    60
    不对孩子实施欣赏是种失职(组图)
    没有这种理解,人类就没有生活的热情,创造者没有创造的愿望。
    一个足球运动员射门了,没有人给他喝彩,全场观众麻木不仁,
    还有足球运动员吗?没有了。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的观众,无
    论是球场的观众还是电视观众,对一切进球都保持沉默,还有球赛
    吗?没有了。
    欣赏和夸奖在球场上就表现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61
    对艺术家和明星表现出来的就是鲜花和赞美。
    对创造天才表现出来的就是崇拜和赞扬。
    对各种各样的创造表示欣赏和夸奖就是种种奖励和宣传。
    不知道从小对孩子实施欣赏和夸奖的家长是失职的家长。
    很多家长之所以不聪明,就是不善于运用这一点。
    62
    总结那些成功的人,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哪怕他的生活道路有
    再多的挫折,但在他的人生中总有人在欣赏他、夸奖他,或者在鼓励
    他,或者说他有榜样。
    很多人成功,可能就因为从小母亲对他的欣赏和夸奖,或者成年
    后爱人对他的欣赏和夸奖,或者同伴和朋友对他的欣赏和夸奖。
    63
    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经常有一些在老师看来奇
    怪的想法和做法。在他上小学时,老师认为他“弱智”,并让母亲把
    他领回家去。
    爱迪生的母亲没有文化,但她相信和理解自己的孩子,说:我的
    孩子并不弱智,他是个天才,只是你们不懂。
    母亲持续不断地欣赏、夸奖和鼓励,使爱迪生成功地走上了发明
    创造的道路。
    64
    所以,成功者特别的财富和幸运就是他在人生的某些关口,受到
    了人们更多的、更及时的、更到位的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即欣赏和夸
    奖。
    这种欣赏和夸奖有时只表现为亲人中的一个人就够了。如父亲欣
    赏夸奖我,母亲欣赏夸奖我,或者爱人欣赏夸奖我。
    有的时候家长还会对于孩子对自己的欣赏和夸奖感到兴奋。
    我的爸爸真棒!这一句话就使得爸爸特别来劲儿。
    65
    我的妈妈真好!这会让妈妈产生一种自豪感。
    鼓励的本质是对孩子的欣赏(组图)
    当你理解了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的奥秘,就会发现做家长其
    实是个简单的事情。
    只是简单的道理常常很多人都不知道。
    有的时候你辛辛苦苦做了很多关心照顾孩子的事情,却对孩子无
    益。
    66
    一味地溺爱、宠爱,是送给孩子的最坏礼物。
    父母对孩子的每一点欣赏、夸奖、鼓励和榜样,都会使孩子终生
    受益。
    这样你就能明白,丈夫的成功往往有妻子的欣赏和夸奖的功劳。
    如果妻子只知道照顾丈夫的生活,并且每天还说一句话:“你这
    人真没用!”这个妻子根本不是好妻子。
    67
    妻子也可能很忙,没有时间过多地照顾丈夫,但是她每天见到丈
    夫,都能欣赏丈夫的创造,都能夸奖他,丈夫由此得到无穷的力量。
    反过来,妻子得到丈夫的欣赏和夸奖,效果也是同样的。
    对大人尚且如此,对孩子更是如此。
    如果你有一天没有对孩子表现出欣赏和夸奖,作为家长,你在这
    一天失职了。
    68
    懂得了欣赏和夸奖,那么鼓励是什么呢?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
    候,没有达到最佳状态的时候,欣赏和夸奖就转化为鼓励。
    对孩子说:“明天你一定会做得更好的。”这就是用欣赏、夸奖
    他的方法来鼓励他。
    鼓励在本质上就是对孩子明天的欣赏和夸奖,是对孩子欣赏和夸
    奖的一种预支的方式。
    什么叫榜样?榜样就是给孩子一个努力的目标,让他沿着榜样的
    方向塑造自己,更多地得到欣赏和夸奖。
    69
    在五个方面都可以用这八字方针。
    在智力方面,对孩子的学习、创造性的任何一点优长之处,都要
    欣赏、夸奖。
    欣赏、夸奖才能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多成才的人从小家长并不管他具体的学习。
    70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就讲过从小父母不管他,让他自由发展,
    结果他成了大科学家。很多成功者终生感激父母从小造就了他们学习
    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个方面对孩子实施欣赏(组图)
    只有实施欣赏和夸奖才能使孩子真正有学习的兴趣,有向上的积
    极性。
    在学习方面让孩子有兴趣,就要用欣赏和夸奖的方法:这个字写
    得好,这个画画得好,这篇作文写得漂亮,这个数学题解得好,这个
    课外知识掌握得好。
    欣赏、夸奖必须到位。
    71
    在心理素质方面也可以这样,你要夸奖孩子的任何勇敢、大方、
    有耐受力的表现。
    不要说三岁、十三岁、十五岁的孩子需要夸奖,需要欣赏,连家
    长本人,无论是二十多岁,还是三十多岁、四十多岁,都需要欣赏、
    夸奖。
    所以,对孩子一切心理素质好的表现要有不遗漏的欣赏和夸奖。
    这个欣赏和夸奖是很有意味的,要真心欣赏,真心夸奖。
    72
    就好像夸一个人:这篇小说写得真好看;这个策划做得真漂亮;
    这个创意真天才。夸孩子也是一样:这个孩子真聪明;这个孩子身体
    真健康;这个孩子心理素质真好,真大方,跟人交往的时候一点都不
    怯生。
    如果孩子今天这个做法真好,家长要真正欣赏他,真正夸奖他,
    从而给孩子无穷的力量。
    对于孩子的道德表现也要这样。
    你看,这个孩子真能够体谅人,看见爸爸累了,知道给爸爸倒杯
    水。
    这叫对孩子的道德水准和关心别人的行为进行欣赏和夸奖。
    73
    对孩子的健康状态也要欣赏和夸奖。
    我的孩子身体好,抵抗力强,很少生病;生病后很快就能康复,
    一点都不娇气。
    我的孩子以健康为荣。
    对孩子的自在状态要欣赏和夸奖。
    具体内容包括:孩子喜欢学习,自觉学习,兴趣广泛;孩子有上
    进心;孩子喜欢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不让家长操心。
    74
    在五个方面都要实施欣赏和夸奖。
    当孩子做得不足时,用他明天有可能得到的欣赏和夸奖做为鼓
    励。
    家长的天才全在于此。
    不要无缘无故地夸奖孩子(组图)
    我们认为,每天没有及时对孩子的表现欣赏、夸奖、鼓励、榜样
    的家长,是失职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
    75
    希望朋友们做不失职的家长,负责任的家长,好家长。
    一个好家长、负责任的家长,每天都需要问一下自己:
    今天对孩子的智力方面有过欣赏和夸奖吗?
    今天对孩子的强者心理素质有过欣赏和夸奖吗?
    今天对孩子的道德状况有过欣赏和夸奖吗?
    今天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过欣赏和夸奖吗?
    今天对孩子的自在状态有过欣赏和夸奖吗?
    76
    那么,是不是什么都欣赏,连缺点也一块儿欣赏吗?不对。
    欣赏和夸奖是有原则的,欣赏夸奖的原则是两句话:该夸奖的、
    该欣赏的,要夸奖、要欣赏;不该夸奖的,不该欣赏的,不要欣赏,
    不要夸奖。
    在这两方面家长都可能犯错误。
    不该欣赏、不该夸奖的,你欣赏、夸奖了,就是鼓励孩子犯错误。
    比如说,这孩子浑闹,不讲礼貌,打别的小朋友,如果此时你欣赏、
    77
    夸奖他:我这孩子特能,隔壁家孩子比他大都打不过他。这叫不该欣
    赏、不该夸奖的你夸奖了。你的家庭教育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后果。
    这种错误我们有的家长在犯。
    还有一个错误是,该欣赏、该夸奖的你没做。
    这个错误家长犯的可就太多了。
    所以,该夸则夸,该欣赏则欣赏。不该欣赏、不该夸奖的,就不
    要欣赏,不要夸奖。
    78
    这是第一个原则。
    该夸的夸了,不该夸的也没夸;该欣赏的欣赏了,不该欣赏的也
    没欣赏;可是,我的孩子现在没有什么可让我欣赏和夸奖的地方怎么
    办?
    我想欣赏他,想夸奖他,可是他最近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表现怎么
    办?
    不可无缘无故地欣赏孩子和无缘无故地夸奖孩子。
    79
    但是要找到夸奖、欣赏孩子的理由。
    这就是一个技术。
    寻找孩子被欣赏夸奖的理由(组图)
    比如,孩子不爱学习,这是不能欣赏也不能夸奖的。
    那怎么办呢?这时候,要制造孩子被欣赏、被夸奖的机会。
    再不爱学习的孩子,他总会有一点点爱学习的表现。
    80
    他虽然不太喜欢数学,这是个缺陷,因为孩子应该全面发展。可
    是他今天做出了一道难题。虽然这是他非常个别的一种表现,但是作
    为家长,要赶紧捕捉住,不要失去夸奖、欣赏孩子的机会:“哟,大
    宝其实在数学方面很有天才!”
    又比如,孩子因为从小娇生惯养,不喜欢家务劳动,不关心父母,
    更不关心爷爷奶奶。你现在想改变他,可是他在这方面又没有值得欣
    赏、夸奖的地方。
    要制造一个理由,让孩子稍微得到一点表现的机会,哪怕他一开
    始并不十分情愿。
    81
    比如你说:“奶奶今天有点不舒服,这个碗你帮着洗了吧。”他
    可能嘟嘟囔囔不太情愿,可还是洗了。洗了,你就找到了欣赏和夸奖
    他的一个理由,这时候就要欣赏和夸奖他。特别是家里来了客人,一
    看小孩子在洗碗呢;你就说:我的孩子特别爱家务劳动,特别关心大
    人。
    这个欣赏和夸奖孩子听了会被感动,因为他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
    夸奖。
    他可能在兴奋之余还稍有惭愧,他以后就会向这个方向努力。
    寻找孩子被欣赏、被夸奖的理由,是家长应当掌握的一门艺术。
    这个方法其实对所有的孩子都特别灵。
    82
    娇生惯养的孩子跌倒了就哭,改变这种习惯也要找到一个夸奖的
    理由。
    例如孩子某次稍微拌了一下,不那么痛,所以他没有哭。此时作
    为家长的你应该赶快抓住机会:“你看,我的孩子真坚强,摔倒了都
    不哭,别的孩子有时候就不那么坚强,一摔就哭。”
    这叫寻找欣赏和夸奖的机会。
    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后经常生病。
    83
    家长通过家教学习才搞明白,孩子生病与自己对孩子的错误态度
    有关。
    过去孩子一病,总是赶紧上医院,全家人围着孩子转。每病一次,
    孩子都能得到很多“好处”,于是,孩子经常以生病来逃避自己不愿
    做的事情,比如病了就可以不上幼儿园。
    接受新健康观念以后,家长有意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我的
    孩子身体特别好,一点都不娇气,即使生病也是一休息就好了。”
    慢慢地,孩子树立了健康光荣的新观念,感冒发烧的次数明显减
    少。
    制造孩子被欣赏夸奖的机会(组图)
    一个小学生,习惯于由妈妈陪着学习、做作业。
    母亲一天工作下来,再加上辅导孩子、做家务,常常感到非常疲
    劳。
    有一段时间,姥姥生病了,妈妈要到医院照顾姥姥,爸爸工作非
    常繁忙,孩子只好自己完成作业,连听写也是通过录音机独立完成的。
    84
    妈妈回来以后,得知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非常受触动。
    这位母亲很聪明,当即夸奖了孩子自觉学习的表现,而且不止一
    次地对孩子和外人讲:我的孩子长大了,学习特别自觉,再也不用我
    操心了。
    慢慢地,孩子真的养成了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习惯。
    既解除了母亲“陪读之苦”,又锻炼了孩子。
    85
    所以,善于制造孩子被欣赏、被夸奖的机会和理由,是运用八字
    方针的一个奥秘。
    如果家长能够灵活运用这八个字,在引导孩子成才方面没有什么
    障碍不可超越。
    不该夸奖的不夸奖,不该欣赏的不欣赏。
    一个事物你不要批评,只要不欣赏、不夸奖,孩子就知道这个东
    西是不提倡的。
    举个例子,你的孩子打了别的小朋友,你什么话也不要说,看他
    一眼就走了,不欣赏他,他已经知道这事做得不对了。
    86
    可是,该欣赏的、该夸奖的你都做了,孩子就知道什么该做了。
    而且孩子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成功法之:微笑根本法
    人类是智慧的动物,只有人类会微笑。任何其他动物都不会微笑。
    所以,善于使用微笑,是人的智慧。
    87
    微笑使生理放松,身体健康;微笑使心理放松,心理健康;微笑
    是一种人格魅力,是造成人生方方面面机缘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语言。
    家长首先要学会微笑,并且用微笑对待孩子。让孩子学会笑对生
    活。
    微笑的孩子会成为在社会上倍受欢迎的人。
    微笑的孩子能够克服更多的困难。
    微笑的孩子可以增加被欣赏与被夸奖的机会。
    从小善于微笑的孩子,长大以后必然会用微笑的态度对待生活,
    用幽默的态度对待遇到的一切困难。
    微笑是人生大法。“微笑根本法”讲解了微笑对人生的意义及怎
    样运用微笑对待孩子。
    微笑对待孩子,是家长对孩子最大的善意。
    希望您永远以微笑的表情面对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微笑中成
    长。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88
    成功法:心理障碍排除法
    权威机构的调查显示,全国少年儿童(4-16 岁)心理和行为问题发
    生率高达 13.9%,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比例为
    20%-30%,中学生为 40%-60%。
    许多报刊杂志纷纷刊登文章,呼吁重视和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
    题。
    可是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重视。,甚至不知道心理
    健康的含义,以为孩子不发烧、不感冒就是健康的。
    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
    母。
    “心理障碍排除法”总结了八种可以在家庭范围内实施的心理
    障碍排除方法,经过实践证明,都是简单易行又速见成效的。
    第一种方法,“倾诉法”。
    第二种方法,“宣泄法”。
    第三种方法,“脱敏法”。
    89
    第四种方法,“哼哈二将法”。
    第五种方法,“心理分析法”。
    第六种方法,“减轻压力放松法”。
    第七种方法,“暗示鼓励法”。
    第八种方法,“听之任之法”。
    对以上八种方法的实施,还各有一些具体可循的指导。
    希望“心理障碍排除法”能够成为每个家庭必备的心理保健常
    识。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您克服孩子心理上的问题,使您的孩子不
    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未来强者心理的重建法
    一个不能明白无误地表达自己意愿、感受、态度的人,是缺乏社
    会生存能力的人。
    90
    “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推出的第一个方法是“大声讲话法”。
    一定要让孩子能够大声地同时又是自然地、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
    的思想、愿望和情感。
    人活在世界上有两个权力:一个是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力;一个
    是关心别人的权力。
    这里推出的第二个方法是“交还权力法”。
    一个孩子八九岁了,家长还把他的一切都管起来,就是剥夺了他
    关心自己的权力;一个孩子十多岁了,还不让他去关心父母,关心他
    人,这就是剥夺了孩子关心他人的权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怎样逐渐地、有指导地把这两个权力交还给孩
    子,是家长应该掌握的一门家教艺术。
    为了增强孩子的生存能力,增强孩子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孩
    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己,“未来强者心理重
    建法”推出的第三个方法是“角色置换法”:就是用适当的方法使孩
    子与家长的角色互换,这样有利于双方的沟通与理解。
    这里推出的第四个方法是“爱心培育法”。
    爱心的培养是攸关重大的,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对其中的每一种方法都有具体而生动
    的讲解,便于掌握,收效明显。
    祝愿您的孩子成为真正的未来强者!
    91
    成功法:冲突化解法
    在生活中,任何家长都会遇到与孩子发生冲突的情况。
    父母与孩子法师冲突,有可能是由于孩子的错误引起的,这时欣
    赏不得,夸奖不得,打和骂又不对,让家长觉得左右为难。要解决这
    个问题就要用到“冲突化解法”。
    “冲突化解法”具体包括四种技巧。
    孩子跌倒在地上不赶快爬起来,反而大声哭闹,这是一个错误的
    逻辑。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应该用“逻辑中断法”,告
    诉孩子自己跌倒应该自己爬起来。这样的逻辑重复几次,孩子再跌倒
    时就不会哭闹了。
    虽然我们主张对孩子和蔼、平等,可是再和蔼、平等的家长都会
    面临孩子的无理要求、无理行为,如该学习时不愿学习,该睡觉时偏
    要看电视。这时不教而诛是错误的,但无原则地退让也是错误的。此
    时就需要实施“原则坚持法”。实施这个方法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
    不同情形的孩子实施“重申原则”、“局部的退让,整体上不退让”、
    “实际上退让,名义上不退让”等方法。
    92
    当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造成明显的僵局时,还可以用“别开生
    面法”,即用新颖的、跳出你和孩子冲突点的方法来解决冲突。
    还有一个方法叫做“简单格言法”,即把道理概括为一句简单的
    格言,如“红灯停,绿灯行”、“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饭
    前便后要洗手”、“来了客人要问好”,并使这些非常简单的生活准
    则进入孩子的潜意识,成为孩子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冲突化解法”将这些方法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相信
    对您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
    祝愿您成为一个成功的家长!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成功法:进入孩子思维法
    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从根本上依赖于家长对孩子的理解。
    “进入孩子思维法”主要是介绍与孩子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方法。
    第一,平等对话。
    93
    第二,倾听孩子的自由谈。
    第三,共同游戏。
    第四,直接进入孩子的角色。
    学会了以上这些方法,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聪明的家长还可以
    演变出无数方法,最终实现与孩子的相互理解,完成对孩子人生的正
    确指导。
    希望您真正掌握进入孩子思维的方法。
    祝愿您的孩子成功!
    94


  • TA的每日心情

    昨天 20:55
  • 签到天数: 2863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8-7-31 0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4-4 20:53
  • 签到天数: 28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9-2-12 15: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正想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