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9-15 09:06 |
---|
签到天数: 161 天 [LV.7]辟谷中学I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12 14:42: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觉知与平等心––––这就是内观。
若是能同时练习觉知与平等心,就能从痛苦中解脱。
假使其中一者较弱,或是缺少了,就不可能在解脱之道上有所进展。
觉知与平等心,两者缺一不可,就好象鸟儿需要双翅才能飞翔、推车需要双轮才能移动。而且,觉知与平等心的强度必需相当。鸟儿的双翅若是一强一弱,就无法正常地翱翔;推车的双轮若是一大一小,就只能在原地打转。内观者必须同时培养觉知与平等心,才能在修行的正道上向前迈进。
我们必须能够觉知到整个身心最细微的本质。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专注于身心的表面现象(例如身体的动作,或是心里的念头)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全身的感受,培养觉知,并且对这些感受,保持平等心。
如果我们有觉知,却缺乏平等心,那么我们对各种内在感受的觉知愈强、对感受就会愈敏锐,就愈可能起习性反应,而因此增加痛苦。反之,如果我们有平等心,却对自身的感受一无所知,那么这种平等心,只是表面上的;隐藏在心中深处的习性反应仍持续不断地进行,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因此,我们应该在心的最深层,同时努力培养觉知与平等心。要对身体内发生的一切,能保持觉知,并且不对它们生起习性反应,了解无常变化的特性。
真正的智慧就是:对自身本质的了悟。是透过直接体验内在深处的真理而得到的了悟。这即是佛陀所说「如实观察实相,而生起的智慧」。有了这样的智慧,就能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任何一种身体上的感受,都会让我们生起对无常的体认;所有贪爱、瞋恨的习性反应都止息了。我们学会如何客观地观察实相,而不再为自己制造痛苦。
只要瞋恨的习性仍然存在,每当面临生活中不愉快的经验时,潜意识的习气就会生起瞋恨的反应;只要贪爱的习性反应尚未根除,任何愉快的情境,都会再次产生贪爱。内观的训练可以渐渐改变这些习性反应。每次练习内观,我们都会一再经历到愉快和不愉快的感受。以平等心观察每一个感受,我们得以逐渐削弱并且除去贪爱、瞋恨的习气。在某一种习性反应被根除后,我们就再也没有那一种痛苦了。而当所有的习性反应一个接一个地被根除之后,心就完全解脱了。
习性本是无常,
生灭为其本质。
若其生起,并被根除,
就会带来真正的快乐。
每个习性反应生起又灭去,在下一瞬间又再度生起,如此循环不已。如果我们能培养智慧,并且开始客观地观察,这种循环就会停止,开始根除习性反应。只要我们不起盲目的反应,一层又一层的旧习性反应就会生起,并被根除。能够除去多少旧的习性反应,就能享有多少的快乐,享受从痛苦中解脱的快乐。如果所有过去的习性反应都被清除殆尽,我们就得以享受到全然解脱的无限快乐。
内观可说是一种精神的断食,由此清除过去的习性。我们一生当中每个片刻,都不停地在累积盲目反应。现在,借着保持觉知以及平静,我们开始在某些片刻,不再起盲目的反应、不再累积任何习性反应。无论这些片刻是如何的短暂,都是非常强而有力的,因为它们带动了反向的运作过程,也就是净化的过程。
想要启动这个净化的过程,必须真正做到「无为」;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确确实实不再生起任何新的盲目反应。无论所经历到的感受,其起因为何,我们只是以平等心观之。如同点亮一盏灯,就能驱除一室的黑暗,觉知与平等心的产生,就自然能够清除旧的习性反应。
也许,修行者只能在一小片刻中,觉知到身体上各种感受的实相;因为他了解瞬间生灭的本质,所以能够不对它们生起盲目的反应。即使是如此短暂的片刻,也会有极大的效果。随着耐心有恒、持续不断的练习,保持平等心的短暂片刻会逐渐增长,而盲目反应的片刻会慢慢减短。渐渐地,不断起反应的心灵惯性会被打破,旧的习性会被根除,直到有一天,不再有任何过去的或现在的盲目反应,心也就由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选自《内观禅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