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864|回复: 14

童蒙止观治病第九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7-18 10:40
  • 签到天数: 1520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2-7-5 14: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来论坛的的,两类人居多,其一为减肥的,其二为治病的。
    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为摩诃止观的精简版。
    如能好好学习,应该获益匪浅!
    暂且不论其他,因小黑的病,大家对治病比较关切。
    智者大师在治病第九篇中,对病因和对治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我们不妨一观。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收起 理由
    黯影浮香 + 16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2017-7-18 10:40
  • 签到天数: 1520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4: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病第九

    行者安心修道。或四大有病。因今用观心息鼓击发动本病。或时不能善调适身心息三事。内外有所违犯故有病患。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则四百四病因之发生。是故若自行化他。应当善识病源善知坐中内心治病方法。一旦动病非唯行道有障。则大命虑失。今明治病法。中有二意。一明病发相。二明治病方法。一明病发相者。病发虽复多途略出不过二种。一者四大增损病相。若地大增者则肿结沉重身体枯瘠。如是等百一患生。若水大增者。则痰阴胀满食饮不消。腹痛下痢等百一患生。若火大增者。即煎寒壮热。支节皆痛口气大小便痢不通等。百一患生。若风大增者则身体虚悬。战掉疼痛肺闷胀急。呕逆气急如是等。百一患生。故经云。一大不调百一病起。四大不调四百四病。一时俱动。四大病发各有相貌。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二者五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等。心主口故。从肺生患者。身体胀满。四支烦疼心闷鼻塞等。肺主鼻故。从肝生患者。多无喜心忧愁不乐悲思嗔恚。头痛眼闇昏闷等。肝主眼故。从脾生患者。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病-丙+習]痒疼痛饮食失味等脾主舌故。从肾生患者。咽喉曀塞。腹胀耳聋等。肾主耳故。五藏生病众多各有其相。当于坐时及梦中察之可知。如是四大五藏。病患因起非一。病相众多不可具说。行者若欲修止观法门。脱有患生。应当善知因起。此二种病通因内外发动。若外伤寒冷风热。饮食不消而病。从二处发者。当知因外发动若由用心不调。观行违僻。或因定法发时不知取与而致此二处患生。此因内发病相。复次有三种得病因缘不同。一者四大五藏增损得病如前说。二者鬼神所作得病。三者业报得病。如是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二明治病方法者。既深知病源起发。当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举要言之。不出止观二种方便。云何用止治病相。有师言。但安心止。在病处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心是一期果报之主。譬如王有所至处群贼迸散。次有师言。脐下一寸名忧陀那。此云丹田。若能止心守此不散。经久即多有所治。有师言。常止心足下。莫问行住寝卧即能治病。所以者何。人以四大不调故。多诸疾患此由心识上缘故。令四大不调。若安心在下。四大自然调适众病除矣。有师言。但知诸法空无所有不取病相。寂然止住多有所治。所以者何。由心忆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息心和悦众病即差。故净名经云。何为病本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如是种种说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知善修止法能治众病。次明观治病者。有师言。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作绵微。而用颂曰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呬圣皆知
     肝藏热来嘘字至  三焦壅处但言嘻 

    有师言。若能善用观想运。作十二种息能治众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今略明十二息对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灭坏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持息治战动。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补息资补四大衰。善用此息可以遍治众患。推之可知。有师言。善用假想观。能治众病如人患冷。想身中火气起即能治冷。此如杂阿含经。治病秘法七十二种法中广说。有师言。但用止观。检析身中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不可得众病自差。如是等种种说。用观治病。应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当知止观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则无病不治也。但今时人根机浅钝作此观想多不成就。世不流传。又不得于此更学气术休粮恐生异见。金石草木之药。与病相应亦可服饵。若是鬼病当用强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业报病。要须修福忏悔患则消灭。此一种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一意即可自行兼他。况复具足通达。若都不知则病生无治。非唯废修正法。亦恐性命有虞。岂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观之者。必须善解内心治病方法。其法非一得意在人岂可传于文耳。复次用心坐中治病。仍须更兼具十法无不有益。十法者。一信。二用三勤。四常住缘中。五别病因法。六方便。七久行。八知取舍。九持护。十识遮障。云何为信。谓信此法必能治病。何为用谓随时常用。何为勤。谓用之专精不息。取得差为度。何为住缘中。谓细心念念依法。而不异缘。何为别病。因起如上所说。何为方便。谓吐纳运心缘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何为久行。谓若用之未即有益。不计日月常习不废。何为知取舍。谓知益即勤有。损即舍之。微细转心调治。何为持护。谓善识异缘触犯。何为遮障。谓得益不向外说未损不生疑谤。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虚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7-18 10:40
  • 签到天数: 1520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4: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治 病
    修行者在修习禅定时,或因为四大不谐调造成病患,或在观心 时诱发了原有的疾病,或因为不能好好的调适身,心,息,造成内 外有所违犯,因而得病. 对于修禅者而言,如果能善于调适心识,四百四十种病患会自 然痊愈;如果不善于调适,则能诱发四百四十种病患. 如果想自行化解病患,就必须对病源有很好的认识,同时要明 确的知道如何在坐禅中,以自己的心念防治病患的方法.一旦病患 被发动,不但对修行造成障碍,也对生命造成危险. 于禅定中治病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明了发病的原因. 第二,明了治病的方法. 〖第一,明了发病的原因. 〗 发病的原因虽然有很多种, 但是都离不开四大和五脏两个范畴. 一,由四大的增损所造成的病患. 地大有所增损,造成肿结沉重,或身体枯瘠,会诱发一百一十 种病患. 水大有所增损,造成痰溢障满,食饮不消,或腹痛下痢等,会 诱发一百一十种病患.火大有所增损,造成发冷发热,或关节疼痛,口臭,大小便痢 不通等,会诱发一百一十种病患. 风大有所增损,造成身体虚悬,战掉疼痛,或肺闷胀急,呕逆 气急,会诱发一百一十种病患. 因此,经典这么说:47"一大不协调,造成一百一十种疾病.四大不调时,所有的四 百四十种疾病一并生起. " 四大所诱发的疾病各有其特征,应当在坐禅时或睡梦中加以仔 细的观察. 二,由五脏所造成的病患. 当心脏患有疾病时,造成身体寒热,头痛,口燥等,因为心与 口相互表里. 当肺脏患有疾病时,造成身体胀满,四肢烦疼,胸闷鼻塞等, 因为肺与鼻相互表里. 当肝脏患有疾病时,造成心情郁结,忧愁不乐,悲思嗔恚,头 痛眼暗昏闷等,因为肝与眼相互表里. 当脾脏患有疾病时,造成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痕痒疼痛,饮 食失味等,因为脾与舌相互表里. 当肾脏患有疾病时,造成咽喉噎寒,腹胀耳聋等,因为肾与耳 相互表里. 五脏所诱发的疾病种类繁多,各有其特征,应当在坐禅时或睡 梦中加以仔细的观察. 以上所说的四大和五脏造成的病患,起因和特征众多,无法一 一详述. 修行者如果能正确的掌握止观法门,即使感染病患,也能知道 造成病患的原因.病患的原因无非两种,由内或由外所诱发. 当外感伤寒,发冷,发热,消化不良,四大,五脏皆不谐调, 这时候应当知道这病患是外在因素所诱发的. 如果是因为心识不谐调,观行相违悖,或在禅定中对所生起的 境界不知如何取舍,而导致四大,五脏产生病患,这就是内在因素 所造成的病患. 还有,从因缘上来分别,有三种不同: 一,因四大,五脏增损造成的疾病,如前面所说的. 二,因鬼神骚扰所造成的疾病. 三,因业报现前所造成的疾病. 这一切疾病,在初患时马上加以治疗,很容易就能痊愈.如果 不加理会,时间一长病根坚固,身体羸弱,就难以痊愈了.48〖第二,明了治病的方法. 〗 当明了病患的原因后,就要以正确的方法加以治疗.治疗病患 的方法有很多种,摘要来说,不出止法和观法这两个范围. 一,明确的以止法治疗病患. 怎么以止法治病呢? 有一位禅师说: "但将自心安止在病处,就能够治病. "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心是一切果报之主,有如国王军队所到之处,群贼迸散. 有一位禅师说: "脐下一寸的地方叫做优陀那,也就是所谓的丹田,如果能止 心持守于此处,不令涣散,日子久了,就能起治疗作用. " 有一位禅师说: "无论是行,住,坐,卧,经常令心安止,就能够治病. " 这是为什么呢? 人就是因为四大不能协调,才会感染各种疾患.这是因为心识 浮动向上攀缘,导致四大不能协调.如果能令心识安定,四大自然 能够调适,各种疾病也自然会痊愈. 有一位禅师说: "一旦了知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所有相皆是病相,不予执取, 心识寂然止住,一切病患皆得于痊愈. " 为什么呢? 由于内心的臆想,而鼓动四大的造作,因此产生病患.如果能 平和心识,将心念止息,一切病患都能够痊愈. 因此, 《净名经》说: "什么是病患的根本?那就是攀缘.如何断除攀缘?内心不再 有执取. " 以上所述说的,以止法治病,并没有固定的方式.要善于修习 止法,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二,明确的以观法治疗病患. 有一位禅师说: "只要善于观心所想,以六种气来防治病患,就是所谓的以观49法治病. " 什么是六种气[1]? 就是吹,呼,嘻,呵,嘘,嘶,这六种气息,皆发于唇口之中, 由观想心的驱动而发挥绵长细微的作用. 有一首偈颂这么说: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嘶圣皆知. 肝藏热来嘘字至, 三焦雍处但言嘻. "心脏有病以呵法治,肾脏有病以吹法治,脾脏有病以呼法治, 肺脏有病以嘶法治,肝脏热病以嘘法治,三焦[2]雍塞以嘻法治. " 有一位禅师说: "如果能够善于运用观想法来运作十二种气息,能够治疗各种 病患. " 十二种气息就是:上息,下息,满息,焦息,增长息,灭坏息, 暖息,冷息,冲息,持息,和息和补息. 这十二气息,都是由观想心所生起的,现在简略的说明以这十 二种气息治病的方法. 上息治疗沈重,下息治疗虚悬,满息治疗枯瘠,焦息治疗肿满, 增长息治疗羸损,灭坏息治疗增盛,暖息治疗冷,冷息治疗热,冲 息治疗壅塞不通,持息治疗战动,和息通治疗四大不和,补息资补 四大衰羸. 由此可见,善于运用这十二种气息,能够治疗众多病患. 有一位禅师说: "善于运用假想观,能够治疗各种病患.如果有人患冷病,观 想身中火气生起,就能治疗冷病. " 以假想观治病的方法,在杂阿含经中有七十二种治病秘法的记 载. 有一位禅师说: "只要善于运用止观法来检析自身,就不会有因四大不调适而 造成的病患,也不会有内心造成的病患,各种原有的病患也自然会 痊愈. " 以上所说的就是如何以观法来治病,以观法治病,在应用上有 所不同,只要能善于运用,都能起到治疗效果. 一个人对止观法有正确的认识,并善于修习止观法,则没有治50不好的病.但是,现在的人根基浅钝,于止观法大都无法获得成就. 加上止观法的流传并不普及,欲学无门,因而转习练气休粮之术, 从而产生异端见解. 金石草木之药,如果与病相应,也可以服食. 如果是鬼神导致的病患,应当以坚强的信心,勤于持诵经咒, 就能对治. 如果是业报病,须要修福及忏悔,病患自然得以痊愈. 以止法和观法治病,修行者只要精通一种,其它一种也会自然 通晓,一并获得发展. 如果于止法和观法一无所知,患病后就无法痊愈,不但对修行 造成障碍,恐怕连性命也不保,更何况自救救人. 因此,想要以止观法来治病的人,必须善于了解内心治病的方 法.而这些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如何运用是个人的心得,无法以文 字加以阐述. 还有,制心一处于坐禅中治病,海须要具备适中方法,才能够 收到更好的效益. 这十法是:信,用,勤,常住缘中,别病因法,方便,久行, 知取舍,持护,识遮障. 什么是信? 就是坚信止观法必定能够治病. 什么是用? 就是随时或经常采用. 什么是勤? 就是以精和专的精神,不停的实习,一直到获得成绩为止. 什么是住缘中? 就是以细心念念追随止观法,心中没有其它异缘. 什么是别病因起? 如上面所说. 什么是方便? 就是在出入息时运心缘想,以适宜方便的善巧法来获得成就. 什么是久行? 就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尚未得益,但是能够继续坚持修习不计时 日.51什么是知取舍? 就是当知道对自己有益的就勤加练习,对自己有害的就马上舍 却或以微细的心念将它转化,调治. 什么是持护? 就是善于认识各种外缘境界所造成的触犯. 什么是识遮障? 就是在获得益处之后不对外胡乱宣说,在卫队自己造成真正的 伤害时不产生疑谤. 如果依这十法练习,以止观法治病必定有效,绝无虚言.
    〖注解〗[1] 六气法:由四川峨嵋临济宗发扬光大,流传至今.七十年代由巨赞大师 率门徒结集成书.详见北京体育出版社 傅伟中编著之《峨嵋十二桩述真》 . [2] 三焦:中国医学特有名词,一般上指腹腔部位.在禅学上,三焦指的是 原气,中气和宗气的集合体.有上,中,下之分,与心表里,统摄饮食,消化, 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收起 理由
    黯影浮香 + 1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32:25
    第九章:治 病
    修行者在修习禅定时,或因为四大不谐调造成病患,或在观心 时诱发了原有的疾病,或因为不能好好的调适身,心,息,造成内 外有所违犯,因而得病. 对于修禅者而言,如果能善于调适心识,四百四十种病患会自 然痊愈;如果不善于调适,则能诱发四百四十种病患. 如果想自行化解病患,就必须对病源有很好的认识,同时要明 确的知道如何在坐禅中,以自己的心念防治病患的方法.一旦病患 被发动,不但对修行造成障碍,也对生命造成危险. 于禅定中治病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明了发病的原因. 第二,明了治病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33:11
    〖第一,明了发病的原因. 〗 发病的原因虽然有很多种, 但是都离不开四大和五脏两个范畴. 一,由四大的增损所造成的病患. 地大有所增损,造成肿结沉重,或身体枯瘠,会诱发一百一十 种病患. 水大有所增损,造成痰溢障满,食饮不消,或腹痛下痢等,会 诱发一百一十种病患.火大有所增损,造成发冷发热,或关节疼痛,口臭,大小便痢 不通等,会诱发一百一十种病患. 风大有所增损,造成身体虚悬,战掉疼痛,或肺闷胀急,呕逆 气急,会诱发一百一十种病患. 因此,经典这么说:47"一大不协调,造成一百一十种疾病.四大不调时,所有的四 百四十种疾病一并生起. " 四大所诱发的疾病各有其特征,应当在坐禅时或睡梦中加以仔 细的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34:57
    二,由五脏所造成的病患. 当心脏患有疾病时,造成身体寒热,头痛,口燥等,因为心与 口相互表里. 当肺脏患有疾病时,造成身体胀满,四肢烦疼,胸闷鼻塞等, 因为肺与鼻相互表里. 当肝脏患有疾病时,造成心情郁结,忧愁不乐,悲思嗔恚,头 痛眼暗昏闷等,因为肝与眼相互表里. 当脾脏患有疾病时,造成身体面上,游风遍身,痕痒疼痛,饮 食失味等,因为脾与舌相互表里. 当肾脏患有疾病时,造成咽喉噎寒,腹胀耳聋等,因为肾与耳 相互表里. 五脏所诱发的疾病种类繁多,各有其特征,应当在坐禅时或睡 梦中加以仔细的观察. 以上所说的四大和五脏造成的病患,起因和特征众多,无法一 一详述.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35:58
    修行者如果能正确的掌握止观法门,即使感染病患,也能知道 造成病患的原因.病患的原因无非两种,由内或由外所诱发. 当外感伤寒,发冷,发热,消化不良,四大,五脏皆不谐调, 这时候应当知道这病患是外在因素所诱发的. 如果是因为心识不谐调,观行相违悖,或在禅定中对所生起的 境界不知如何取舍,而导致四大,五脏产生病患,这就是内在因素 所造成的病患. 还有,从因缘上来分别,有三种不同: 一,因四大,五脏增损造成的疾病,如前面所说的. 二,因鬼神骚扰所造成的疾病. 三,因业报现前所造成的疾病. 这一切疾病,在初患时马上加以治疗,很容易就能痊愈.如果 不加理会,时间一长病根坚固,身体羸弱,就难以痊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38:41
    〖第二,明了治病的方法. 〗 当明了病患的原因后,就要以正确的方法加以治疗.治疗病患 的方法有很多种,摘要来说,不出止法和观法这两个范围. 一,明确的以止法治疗病患. 怎么以止法治病呢? 有一位禅师说: "但将自心安止在病处,就能够治病. "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心是一切果报之主,有如国王军队所到之处,群贼迸散. 有一位禅师说: "脐下一寸的地方叫做优陀那,也就是所谓的丹田,如果能止 心持守于此处,不令涣散,日子久了,就能起治疗作用. " 有一位禅师说: "无论是行,住,坐,卧,经常令心安止,就能够治病. " 这是为什么呢? 人就是因为四大不能协调,才会感染各种疾患.这是因为心识 浮动向上攀缘,导致四大不能协调.如果能令心识安定,四大自然 能够调适,各种疾病也自然会痊愈. 有一位禅师说: "一旦了知一切法都是空无所有,所有相皆是病相,不予执取, 心识寂然止住,一切病患皆得于痊愈. " 为什么呢? 由于内心的臆想,而鼓动四大的造作,因此产生病患.如果能 平和心识,将心念止息,一切病患都能够痊愈. 因此, 《净名经》说: "什么是病患的根本?那就是攀缘.如何断除攀缘?内心不再 有执取. " 以上所述说的,以止法治病,并没有固定的方式.要善于修习 止法,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40:23
    二,明确的以观法治疗病患. 有一位禅师说: "只要善于观心所想,以六种气来防治病患,就是所谓的以观法治病. " 什么是六种气[1]? 就是吹,呼,嘻,呵,嘘,嘶,这六种气息,皆发于唇口之中, 由观想心的驱动而发挥绵长细微的作用. 有一首偈颂这么说: 心配属呵肾属吹, 脾呼肺嘶圣皆知. 肝藏热来嘘字至, 三焦雍处但言嘻. "心脏有病以呵法治,肾脏有病以吹法治,脾脏有病以呼法治, 肺脏有病以嘶法治,肝脏热病以嘘法治,三焦[2]雍塞以嘻法治. "
    〖注解〗[1] 六气法:由四川峨嵋临济宗发扬光大,流传至今.七十年代由巨赞大师 率门徒结集成书.详见北京体育出版社 傅伟中编著之《峨嵋十二桩述真》 . [2] 三焦:中国医学特有名词,一般上指腹腔部位.在禅学上,三焦指的是 原气,中气和宗气的集合体.有上,中,下之分,与心表里,统摄饮食,消化, 吸收,营养,排泄等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42:52
    有一位禅师说: "如果能够善于运用观想法来运作十二种气息,能够治疗各种 病患. " 十二种气息就是:上息,下息,满息,焦息,增长息,灭坏息, 暖息,冷息,冲息,持息,和息和补息. 这十二气息,都是由观想心所生起的,现在简略的说明以这十 二种气息治病的方法. 上息治疗沈重,下息治疗虚悬,满息治疗枯瘠,焦息治疗肿满, 增长息治疗羸损,灭坏息治疗增盛,暖息治疗冷,冷息治疗热,冲 息治疗壅塞不通,持息治疗战动,和息通治疗四大不和,补息资补 四大衰羸. 由此可见,善于运用这十二种气息,能够治疗众多病患. 有一位禅师说: "善于运用假想观,能够治疗各种病患.如果有人患冷病,观 想身中火气生起,就能治疗冷病. " 以假想观治病的方法,在杂阿含经中有七十二种治病秘法的记 载. 有一位禅师说: "只要善于运用止观法来检析自身,就不会有因四大不调适而 造成的病患,也不会有内心造成的病患,各种原有的病患也自然会 痊愈. " 以上所说的就是如何以观法来治病,以观法治病,在应用上有 所不同,只要能善于运用,都能起到治疗效果. 一个人对止观法有正确的认识,并善于修习止观法,则没有治不好的病.但是,现在的人根基浅钝,于止观法大都无法获得成就. 加上止观法的流传并不普及,欲学无门,因而转习练气休粮之术, 从而产生异端见解. 金石草木之药,如果与病相应,也可以服食. 如果是鬼神导致的病患,应当以坚强的信心,勤于持诵经咒, 就能对治. 如果是业报病,须要修福及忏悔,病患自然得以痊愈. 以止法和观法治病,修行者只要精通一种,其它一种也会自然 通晓,一并获得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2-7-7 09:43:31
    如果于止法和观法一无所知,患病后就无法痊愈,不但对修行 造成障碍,恐怕连性命也不保,更何况自救救人. 因此,想要以止观法来治病的人,必须善于了解内心治病的方 法.而这些方法并非一成不变,如何运用是个人的心得,无法以文 字加以阐述. 还有,制心一处于坐禅中治病,海须要具备适中方法,才能够 收到更好的效益. 这十法是:信,用,勤,常住缘中,别病因法,方便,久行, 知取舍,持护,识遮障. 什么是信? 就是坚信止观法必定能够治病. 什么是用? 就是随时或经常采用. 什么是勤? 就是以精和专的精神,不停的实习,一直到获得成绩为止. 什么是住缘中? 就是以细心念念追随止观法,心中没有其它异缘. 什么是别病因起? 如上面所说. 什么是方便? 就是在出入息时运心缘想,以适宜方便的善巧法来获得成就. 什么是久行? 就是在实习的过程中尚未得益,但是能够继续坚持修习不计时 日.51什么是知取舍? 就是当知道对自己有益的就勤加练习,对自己有害的就马上舍 却或以微细的心念将它转化,调治. 什么是持护? 就是善于认识各种外缘境界所造成的触犯. 什么是识遮障? 就是在获得益处之后不对外胡乱宣说,在卫队自己造成真正的 伤害时不产生疑谤. 如果依这十法练习,以止观法治病必定有效,绝无虚言.
    回复

    使用道具

  • TA的每日心情

    2019-6-28 15:06
  • 签到天数: 184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2-7-7 10: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远离肥胖……,与肥胖有关的疾病与你无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7-5-30 13:36
  • 签到天数: 32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2-7-9 08: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辟谷重要的是修复身体,身体健康了,一切也就解决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6 收起 理由
    黯影浮香 + 1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8-20 18:03
  • 签到天数: 190 天

    [LV.7]辟谷中学III

    发表于 2012-7-23 16: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道无情秋,只因未看透。烦恼叶落尽,菩提果好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