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99|回复: 0

2023年3月8日下午《破译疾病密码》第16章 疾病有时是慢性自杀疾病读书分享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21 10:06
  • 签到天数: 3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23-3-11 12: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若分享:
    疾病有时是慢性自杀疾病
    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而潜意识制造疾病则是因为有“需要”,因为生病有“好处”。现在我们对这对这种“需要”、这种“好处”要做一些分析,真的是吗?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生病的“需要、好处”对于人是合理的,疾病的目的性也是很明确的。在方向问题上,潜意识一般不犯错误。在具体的分寸上,潜意识有时也能掌握适度的分寸。
    有一次我同事切菜时伤了手指,我问:这两天是不是有啥事?他说,他们在新疆马兰当兵的战友来了,当时我们单位集中修比较忙了,不放假,他没时间好好招呼战友,所以他心里觉得很不安,这样就把手指切了一下。我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头牛,我们姊妹三个要给牛割草吃,我不喜欢割草,但不得不去,心不甘情不愿,现在我左手的食指还有一道疤,不太明显,潜意识很智慧,你不心甘情愿做事就容易出问题。但是同样是不心甘情愿,我又想到我妹妹,她那会儿开一个压面条的小店,就是把面粉加工成面条,我们这边就是婚丧嫁娶,早晨都要吃臊子面。那天她们两口子闹了别扭,吵了架,然后我妹夫走了。有人来加工臊子面,她自己一个人心里不高兴,但是还要干活,就在快干完的时候,好像转动的压面机里边卡了一个什么东西,她就用手去拿,结果连指甲盖这一节削掉,同样是伤手,但是我们潜意识也会掌握适度的分寸,伤的程度还是不一样的。
    潜意识有时候程度是“正当”的,比如说感冒,作为最初的疾病出来是为了解决过劳的压力,目的是为了休息两天,却引起的并发症结果大病一场,极个别的甚至导致死亡,这叫疾病在达到目的中的过程“过当”。
    本周一单位一个同事发烧休息了,上周每天让他出去巡检,他觉得特别累,疾病就来提醒了,发烧,盖上被子还冷,只好请假休息了一天,周二上班时好多了。有时候疾病就是提醒你来休息的,你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疾病和我们是朋友,我们要认识疾病的友好提示,如果你不一直不认识的话,真的是会导致死亡。我一个闺蜜的姐姐,嫁的离娘家很近,都没有100m,两口子吵架就怕外人知道了,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从来不给外人说。但是自己心里生闷气,也消化不了,就经常胃痛,她小爸还是我们那儿的卫生院的所长,每次不舒服喝点药就好了。婚姻持续了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有一次她还是胃疼,喝药已经不管用了,去看病才知道肝癌晚期,没过多长时间就去世了。疾病一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你不去搭理疾病,它就会以这种最高级的形式招待你。
    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慢性自杀,理解了这句话,人类就会从自我认识方面完成一个飞跃。

    小若水分享:

    对疾病真是有“需要”吗?真是有“好处”吗?

    (存在即合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生病的“好处”,对于人是合理的。

    例如:

    生理上过劳,过于紧张,生病等于警示,提醒你,让你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
    心理上承受了无法使人知道的痛苦,于是,用疾病隐喻地表示出来,达到一定的表达需要。
    内心冲突、内疚的情绪难以忍受,疾病以自惩的方式不由自主的出现,使内心冲突得以稍稍平衡,那么,这都算是合理的。

    疾病的目的性是明确的。
    在方向问题上,潜意识一般不犯错误。
    在具体的分寸上,潜意识有时也能掌握适度的分寸。


    但是,又不可太信任潜意识。(辩证的去看,因为潜意识也是受社会伦理、暗示等各种逻辑思维模式影响的。充满了变数、不确定性、无常)

    潜意识常常是感情用事。它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定合理,不一定符合一个人的长远利益及整个社会利益。

    当不认识潜意识制造疾病的本质,不善于从疾病中看到自己的人生的处境、人生的矛盾并正确调整自己的处境、解决矛盾时,那潜意识制造疾病,常常会成为某个人生阶段不得不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逃避面对、赢得胜利)

    当我们有了人生疾病、人生自己的清醒头脑后,就会站在较高的立足点上,看清疾病的某些所谓“需要”“好处”对我们是没有必要的,是有害的。
    如下几条:
    一 疾病常常是短期行为。只考虑眼前利益,“感情用事”。表现的是潜意识短见的一面。

    二 疾病有时对于要表达到的目的,有时是“正当”,有时是“过当”。自惩、表达情绪、各种各样的“过当”。(本来只想用感冒缓解疲劳休息两天,却引发病症,大病一场甚至死亡。)
    过犹不及、不能什么都占尽、不能太贪心、少些控制、所求。不能什么都想控制、什么都要。适可而止,什么都贪、什么都想占尽就是死路一条。

    三 很多“需要”,很多“好处”,可能是对我们有害的。(得不偿失,两败俱伤。这种好处、需要,是不合理的。)

    四 疾病的“情绪用事”“感情用事”“意气用事”,是潜意识思维的特点。这种一切非理智思维常常是有害的。

    例子:社会、家人朋友经常会说吸烟有害健康,吸二手烟对人体伤害更大,谷友刚生宝宝的时候,锅盖还在抽烟,就让他去外面抽烟,去阳台抽烟,就是要求不在面前抽烟,自己也每天在心里种着鬼,闻着烟味儿就恶心,所以时间长总是一闻烟味儿就咳嗽。长期以来受害多多,一到春天或秋天就咳嗽,干咳,季节性的咳嗽;晚上咳嗽都不能睡觉,一咳嗽就要上医院透视拍片、做核磁,看是不是肺有病了,久咳不愈。这种观念重复1万遍就可能进入潜意识。成为对身心有影响的暗示语了。
    原来咳嗽就是一种暗示,压抑情绪、指责对方,天天挑剔对方也不放过自己,日积月累,身体释放不出来,就用咳嗽来述说,可怜相、逃避相对家人的不满,总任为对方不理解自己,不包容自己。后来锅盖把烟也戒了,自己的咳嗽也没好。
    为了战胜家人,用疾病来达到目的,结果战胜是战胜了,但是,即伤害了家人,也伤害了自己。不合乎理智的行为。一想到失控、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加深一次伤害、加深痛苦。

    五 疾病是惯性的。目的达到但疾病收不回去,恶果一直在伤害你。造成后悔。

    六 疾病用所谓的好处诱惑你,同时也用这种好处长期控制你、毒害你。到一定时候,你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生病有幸福感、可得到长期各种关照、利益。结果却可能毁了自己、家人)

    七 疾病是一个人悲剧命运的体现,是令人同情的。疾病有时是一个人自私自利的体现,是令人憎恶的。有时两者兼顾。既让人同情又憎恶。

    八 疾病有时是一种局部自杀行为,是人的慢性自伤与自杀。



    凡是完全(或大部分)属于自己“不小心”造成的伤亡事故,潜意识负有相当大的责任。就可以分析了。

    例子:
    谷友的婆婆过生日,家里亲戚朋友来了好多人,有个习惯除正餐,都是在家里吃的,一直以来,都是大人孩子齐上阵,各尽所能,但那次一反常态,大家菜买回来后,一个个待在那儿看电视、玩游戏,做饭的事个都不动。看到心里就窝火,但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准备开始做饭,东抓一下西抓一下,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心思都没在做事上,结果拿到牛肉洗了才切几下,就把左手小手指给切了,出血特别多,只好出去包扎。自然而然地逃避掉做饭洗碗等一系列事情,还以痛装出一幅可恼相来,同时指责他们不做事,如果不是你们不管,就不会受伤,受伤你们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狠狠的报复了一下,不让别人好过。
    当时并不清楚自己一惯,不以生病为理由逃避做事的原则去那儿了,通过学习现在明白,其实是潜意识非常配合地制造了一场外伤事故,来帮助解决当时的矛盾和心理的不愉快的。外伤就不一样了, 走的这么远这么深, 其实是不值当的,害的自己。现在遇事会直接说出来,不再用造成这种事故来逃避责任,心理平和会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当时发生的事情,情绪不再用逃避的方式来回避,我是值得拥有健康的。

    无意识“有意”制造。无意有意之间的作为。潜意识在这里就是解决理智清醒范围内无法解决的矛盾。
    不是明明在很好的伺候家人吗?不是一直很主动的做事吗?然而,潜在的情绪并不愿意。这个潜在的情绪是自觉意识不愿承认的。那样,就会受到道德感、义务感、责任感的批判。这种情绪只能潜在存在,只能以制造事故的方式象征地表现出来。




    小病是局部的、微型的自杀,大病、不治之症,则是真正的自杀。

    1 例子:谷友的父亲因肺心病去世。一辈子教书育人,退休几年,我父亲就出现了哮喘这个症状,刚开始我们都以为是职业病啦,粉笔灰吃多了。
    性格特点敏感,好专研,喜欢琢磨,精益求精。他的反面就是不善于开解,不大度,小心眼,钻牛角尖,反复琢磨一些不开心的事。
    就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什么事情,在工作上的一些不顺心,同事之间的小矛盾,领导之间意见不统一,就不容易自我化解、调整。

    身体一部分死亡。如果外求一直没结果,就不想活了。

    书中所写的“我们的心理跟生理、意识跟生理是全息对应,你心里的不愉快,你所有的郁闷,你所有的伤心难过,你的愤怒,都会在生理上有所表现。积累时间长了,就会慢地慢慢地就会变成疾病。

    (“疾病以其所谓好处诱惑你,他还以其好处长期控制你,毒害你,到一定时候,你可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思想上如疾病一样,都是外求的表现。

    父亲也享受疾病带来的好处,就沉迷在里面。
    这种沉迷,很要命!虽然说病的时候很痛苦,比如说他会去积极的吃药,去配合治疗什么之类的。同时他还享受妈妈对她的照顾,他也达成了通过疾病把我们召唤在他的身边的目的,对尤其是哥哥和她,因为她俩离他最远。都医院检查啊用药啊,医生会讲,人老了,各个脏器有些衰竭,好好养着吧。就让人觉得面对自家老人的衰老好无力啊。
          
    这种沉醉带来什么?就像吵架摔东西呀,东西破了,碎了,吵架平息了,问题并没有解决,可是东西却没法复原了。我们的病是一样的,你陷在里面得到了一些一时的好处,可是对你身体的这种毒害是不可逆转的。

    有控制、要求、标准就必然就伤害。这位谷友的父亲,给了自己精益求精、有学识的人设,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也要通过控制别人,来证实自己的优秀。当失去掌控,外求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又接受不了自己是不被认可的、自己不优秀的样子,就自我对抗,又不愿改变,觉得很痛苦有了自我火灭的念头。


    2 例子:通过小病是局部的、微型的自杀,大病、不治之症,则是真正的自杀。联想到林黛玉,她把人生当中小的情感当成了活着的全部依赖、寄托,整日患得患失,自顾自怜。外部的所求得不到满足就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最后郁郁而终。痛苦无法得以表达,选在了宝玉结婚当日离开,也是用这种“死给你们看”的决心来让所有人心有愧疚,报复了他们。得不偿失啊。不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不完整活着还有什么劲。所求不到、掌控不了不被重视、自己的存在可有可无。
    (疾病是死的主题体现)局部的恐惧、担忧、死亡也可以发展为整体的恐惧、担忧、死亡。

    生命有两个主题:生与死。作为两个主题在生理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有斗争、较量、相互转化的运动。

    合一,非二元对立。

    压抑某种特质,不愿接受自己是斤斤计较的、小气的等等,不愿自己不如别人,恨透了自己那么不中用,活着干什么。
    但无论哪一面都属于自己,有了这些才是完整的。存在并不影响我们健健康康的活着,反而越是反抗排斥越消耗精力。
    生与死都是相伴的。不完整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就像大自然,树叶会掉落,花会枯萎,到同时又是新的生命、新的生机的开始。

    一时的需求、依赖可以。但长此以往会得不偿失。脱离依赖,像孩子断奶,可能对于潜意识当中那种痛苦的感觉、适应的过程一种排斥,很害怕。
    但安全感不仅是靠某种形式来获取或存在的。跳出这些形式的束缚和定义。如果没有安全感,不满足,哪怕结婚有孩子也依然疑神疑鬼。正因为患得患失,是因为困在了某种错误的逻辑思维当中。打破它,没有任何真实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物质感情依然对一段关系有安全感,而不是靠主观认知去定义结果,从而影响

    无论有没有外在的所认为的真实的显现安全感,依然不靠外界的人事物对待自己的态度而去害怕失去认可,肯定。不怀疑自己,不需要什么途径来证明自己圆满不圆满,智慧不智慧,美好不美好。只要愿意立刻就能达到。只要愿意去发现,会在生活种的方方面面感受到安全感,满足感。

    专气至柔。

    慧心分享:
    1.柯老师在第一小节中主要说,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
    疾病的目的性是明确的。在方向问题上潜意识一般不犯错误,在具体的分寸上潜意识有时也能掌握适度的分寸。潜意识常常是感情用事的。疾病之所以是情绪用事,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的,因为这常常是潜意识思维的特点。我们很多谷友分享过程中,你能看到他是情绪用事。
    案例一,有一位谷友在儿子考大学时,心里有负担,出现肩部疼痛,现在又一次肩部疼痛,问题在哪里呢?原来她离婚后又找了一位男朋友,男朋友想让她和亲戚去借钱来买车跑滴滴挣钱,她心里不愿意去借钱,又没有和男朋友说清楚,情绪卡在这里了,肩部疼痛。这就是典型的感情用事。
    最后,疾病有时是一种局部自杀行为,是人的慢性自伤与自杀。
    2.第二小节主要是分析某些疾病的慢性自伤,自杀的本质,先来分析各种工伤事故。
    案例二,我有一位同事说话做事干练,风风火火的一个人,但是开车却非常稳当,能让则让,为什么?因为老伴去世,唯一的儿子也没和她住一起,还没有成家立业。她心里很清楚,她没有人可以依靠,她是不能出事的。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所谓的“不小心”“马虎”“没睡好觉”要归结于潜意识“有意”制造出来的。无意识有意制造出来的,无意识有意为之。
    制造事故和制造疾病时,运用病毒、天气等条件是一样的,人的潜意识自己常常是看不清的。自伤,自杀程度严重程度不一样,性质一样,自伤是微型自杀,局部自杀,自杀是自伤的终极形式。
    家庭关系恶劣,夫妻生活痛苦,这常常是最折磨人的,最容易让人生出死的念头的,用死来表达愤怒,委屈,气氛冲突,痛苦等强烈情绪,用死来威慑对方,教训对方,战胜对方。
    案例三,我们村有一位妇女,老公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拿工资的人,有儿有女,儿子也娶妻生子,生活本来很是令人羡慕的。有一天,她却选择自杀。据说平时,她不爱和村里人说家长里短的,生了闷气,想不开了,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对家人来说有报复的快感吧,她去世后,她儿子感觉很羞愧,很难面对他人的指指点点。
    3.潜意识制造疾病与制造事故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就这个意义上讲,疾病是慢性的事故,事故是急性的疾病。潜意识制造疾病同潜意识制造事故一样,也是一种自伤、自杀行为。
    死是最后的解脱,是彻底的推卸责任,是完全的回避矛盾,是最大的麻醉自己,是强烈的情绪表达,是求同情,求宽恕的最有力行为,是表达愤怒,表达抗议,表达不满的最强烈形式,是战胜家人,召唤亲人,调整自己,与家庭,与周边人际关系的最后手段,是逃避各种日战务惩罚的最彻底的方式,也是自我惩罚的最高形式,是释放各种紧张压力的最充分方法。死是解除生的痛苦的终极形式。
    案例四,我看过一段视频,印度一个小型超市,父亲正在骂自己的十八岁的儿子,“你怎么不去死,你现在就去死啊”!边骂边扔去一把手枪,令人没想到的一幕出现了,那个孩子拿起手枪冲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父亲听到枪声,一下就躺在地上,爬到儿子身边,边哭边喊,怎么这样啊!为时已晚了!
    案例五,上高中的孩子因为玩手机被叫家长,家长见到孩子一把抢过手机,一边打骂孩子,一边把手机扔出窗外,孩子随机一跃而下,从此,父母再也不用维孩子玩手机而烦恼了。
    这些可悲的事都是孩子表达愤怒表示抗议表示不满的最强烈形式,也是解除生的痛苦的终极形式。
    自杀对家人来说是最强有力的反抗,反过来恰恰说明他本人内心的懦弱,无力面对生活。
    我们一起学习就是学习把生的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主宰自己的生活。我们一起加油!
    122042e98xfwxnfz89xdtl.jpg
    122043o3n7jfj53eesrfrq.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