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2|回复: 3

2025.4.23甘肃读书会第92次读书分享:《破译疾病密码》第十三章(甘郝玉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8-23 23:5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5-4-23 19:48: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甘D静待花开 于 2025-4-23 19:51 编辑

    时间:2025.4.23晚上19:00_20:30
    内容:柯云路《破译疾病密码》第十三章~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
    平台:企业微信
    主持:甘D刘泽萍
    论坛发帖:甘D郝玉娣
    点评:甘(刘泽萍)六六大顺
    内容梳理:甘D静待花开
    点睛之句:甘D致美
    总结:二条鱼特好
    分享人数:15人,参与人数85人
    Screenshot_20250423_192554_com.tencent.mm.jpg
  • TA的每日心情

    2019-8-23 23:5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9:5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甘D静待花开 于 2025-4-23 19:56 编辑

    书会的小伙伴,大家好![玫瑰][玫瑰][玫瑰][太阳][太阳][太阳][庆祝][庆祝][庆祝]
      身体的成长点点滴滴,心智的成长一日千里,人不可一夜暴富,但可以一夕顿悟,读书就是与高人过招,读书次数越多,那么心智的成长就越快!
      为了让更多的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学习柯云路老师的智慧丛书,我们甘肃读书会在分享《童话人格》的同时,今天继续阅读分享《破译疾病密码》这本书,上次进行了第十二章的分享,今天进行《破译疾病密码》第十三章的读书分享!愿老谷友继续积极参与,愿新伙伴开心加入,我们一起来读书分享吧!
    2025年4月23日(周三)晚上7点~8点半让我们相聚在企业微信直播间,甘肃读书会第92次《破译疾病的密码》第十三章: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读书心得分享!欢迎大家积极报名参加[玫瑰]

    大成耕读书友会甘肃读书会,因你的参与而精彩!

    2025年4月23日(周三)晚上7点~8点半由六六大顺给大家发链接!
    一、主播:六六大顺

    截屏:静待花开
    二、读书会论坛发布:静待花开
    三、读书会内容:《破译疾病密码》第十三章: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读书心得分享:
    (一)填空题(点睛之句): 甘D致美
    内容梳理:甘D静待花开
    (二) 读书心得分享

    [庆祝][庆祝][庆祝]你对《破译疾病密码》第十三章: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这章内容哪句话比较有感触?结合自己或身边的案例谈谈你的理解!
    四 分享报名表:
    第一位:艳阳天
    第二位:甘D素萍
    第三位:甘D甜木子
    第四位:甘D马艳芳
    第五位:甘D王萍
    第六位:美好时光
    第七位:普诺康
    第八位:绿萝
    第九位:安心
    第十位:快乐妞
    第十一位:光明好棒
    五 点评:甘D六六大顺
    六 总结:二条鱼
    mmexport1745395822461.jpg
    Screenshot_20250423_19545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8-23 23:5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19:5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播间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甘肃白银的致美。很高兴与大家共同读书,共同进步。今天正好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我们甘肃读书会第92次分享会。今天我们学习柯老师的《破译疾病密码》第13章: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由我带领大家学习这一章的点睛之句,下面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78页1.潜意识制造疾病,运用社会文化作为自己的逻辑程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运用医学、卫生文化,作为直接暗示而制造疾病的逻辑。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这一章将讲到的,运用给疾病以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作为制造疾病的逻辑。第三个方面是运用语言文字文化确定疾病的具体形式。
    180页2.人类社会文化的最高原则是生存的需要。然而任何文化在发展中都可能出现畸形,变态,都可能偏离合理界限而陷入谬误。对于疾病应该给予同情与照顾,就像对于弱者要给予同情与照顾一样。人类永远需要这样的文化,这样的伦理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所有成员都有战胜疾病。获得健康的更大机会,才能维持人类整体的兴旺。
    181页3.可以确定的说,一位宣扬给疾病有好处的文化未必对人类是件好事,生病之所以有那些好处,是因为社会给予好处。
    181页4.一、有病就该受到同情照顾。二、有病就可以休息。三、有病就可以推卸责任。四、有病就可以推迟任何允诺、约定的执行。五、有病就可以得到宽恕。六、有病就可以延缓应受的制裁。七、有病就可以证明爱情。八、有病就可以证明负重,证明美德。九、有病就有理,有病就厉害,有病就能战胜他人。十、有病就可以表示一切不满,调整各种关系。这就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给疾病以好处的“十大逻辑”。
    182-183页5.一他首先认为人类社会中有一种专门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这种文化一般是属于道德伦理范围内的。这种文化,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克服疾病、协调全体、生存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培养、诱导疾病产生的温床。
    二,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概括起来是,“有病就该得到同情,给予照顾”等十大法则。
    三,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是通过各种暗示方式进入人类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制造疾病的诱惑和程序的。
    184页6.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根深蒂固种下的“有病就有好处”的程序逻辑,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不会减弱,而且还在不断强化发展。
    一是在家庭生活中被强化。二是在社会生活中被新的暗示重复而强化。
    184-185页7.五、一个人接受有病就有“好处”的文化的暗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受各种宣传、各种身边发生的生活的反复暗示。另一种方式就是自己生病的亲身体验。每一次生病都得到某种某几种好处。由此像中毒一样受到暗示的腐蚀。
    185页8.六,有些人被生病的好处的逻辑程序牢牢控制住心灵,陷在疾病及疾病的角色中不可自拔;有些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疾病来解决面临的家庭矛盾;用自己的疾病维系夫妻关系;用自己的疾病折磨爱人与其他家人;用自己的疾病推卸家庭责任与义务;用自己的疾病来表达家庭生活的痛苦与不满;用自己的疾病来获取同情;用自己的疾病麻木自己、“充实”自己——自我折磨也常常带来中毒上瘾的生活依托感;用自己的疾病把子女拴在身边,用自己的疾病当一种说法,交代四面八方。有些人用疾病来解决自己政治处境上,社会处境上,工作处境上,人生处境上的各种困难与危机。
    186页9.疾病在一定意义上是被社会心理环境造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是被生活造出来的。生活中有了生病的需要,潜意识就一定会根据生病有好处的逻辑找到相应素材。包括自然性,社会性,刺激与压力,以一定的方式制造出某种疾病来。
    187页10.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体(身心)疾病来源于“生活疾病”。生活有病,必然导致人体有病。生活无病,人就不会生病。人体是否健康,其实很确定的反映着生活是否健康。
    187页11.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疾病都既是自然现象(生物现象),又是社会、文化现象。没有一种疾病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任何人生病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中。对疾病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必须进行洞察。任何疾病都能影响一个人与家庭成员及周边人际的关系。
    188页12.九,正确原则就是:一方面应该给疾病以必要的同情与照顾,应该给他必要的“好处”。在这里,我们把疾病看成是患者对自己的某种合理“警示”,看成患者对周边环境发出的求援信号。另一方面一定要看清在一定程度上是潜意识按照生病有“好处”的逻辑制造出来的。
    188页13.十,对于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的审视自己的疾病,绝不要陷入运用疾病求取好处的逻辑中。
    189页14.我们应该对自己宣布:第一,因疾病来博取同情与照顾是可怜的。第二,用疾病来表达情感、情绪是愚蠢的。第三,用疾病来表示忏悔、自惩是不足取的。第四,用疾病来争取休息是短见的。第五,用疾病来回避矛盾是软弱的。第六,因疾病来推迟兑现诺言是无能的。第七,用疾病来推卸责任是无耻的。第八,用疾病来表达爱情是矫情的。第九,用疾病来证明自己的辛苦耐劳是拙劣的;第十,用疾病来调整周边关系是最下策的。第十一,用疾病来解决家庭矛盾,调整家庭关系是有害的。第十二,用疾病来战胜爱人、家人是笨拙的。第十三,用疾病来解决社会、政治、人际关系矛盾是懦弱的。第十四,用疾病来战胜环境是可悲的。这14个原则应该成为每一个对争取自己健康,有决心,有信心的人的格言。
    190页15.十一、对于他人,无论是作为患者的亲属还是朋友,同事我们都应该遵循一切为了患者战胜疾病,获得健康的原则。一方面要有必要的乃至充分的照顾、帮助。另一方面,避免用无原则的、多余的同情与照顾腐蚀患者。助长他的疾病心理。
    191页16.一方面我们依然要强调对疾病给予照顾的人道主义。要提倡人类救死扶伤的道德崇尚;另一方面我们应知道界限在什么地方,如何使人明白。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有时恰恰可能是制造疾病的逻辑来源。
              2025年4月23日
    Screenshot_20250423_191416_com.tencent.mm.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8-23 23:50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25-4-23 20:3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六大顺好!直播间的小伙伴大家晚上好!今天是甘肃读书会第92次读书分享,也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很高兴来到直播间和大家一起学习柯云路老师《破译疾病密码》第13章: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
            我们在上一章讲到潜意识制造疾病,运用社会文化作为自己的逻辑程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应用医学卫生文化作为直接暗示,而制造疾病的逻辑。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这一章讲到的运用给疾病好处的伦理道德文化,作为制造疾病的逻辑。第三方面是运用语言文字文化确定疾病的具体形式。人生病之所以能得到好处,是因为社会给疾病一好处,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社会文化如何给疾病一好处?
    一,有病就该受到同情照顾;二,有病就可以休息;三,有病就可以推卸责任;四,有病就可以推迟任何允诺约定的执行;五,有病就可以得到宽恕;六,有病就可以绵缓应受的制裁;七,有病就可以证明爱情;八,有病就可以证明负重,证明美德;九,有病就有理,有病就厉害,有病就能战胜他人;十,有病就可以表示一切不满,调整各种关系。这就是我们社会文化给疾病以好处的十大逻辑。
           我们“新疾病学”认为:一、人类社会中有一种专门给疾病好处的文化,这种文化一般是属于道德伦理范围内的,这种文化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克服疾病协调全体生存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培养诱导疾病产生的温床,二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概括起来,有有病就该得到同情,给予照顾等十大法则,三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是通过各种暗示方式进入人类每个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制造疾病的诱惑和程序的,每个人从小已经把“有病就有好”的逻辑输入到自己的心灵深处,从小就善于运用疾病来争取各种好处,达到各种目的。孩子从小就用哭,用大哭,用哭的喘不过气来,用哭的咳嗽、呕吐,来战胜父母。发展开来,就用各种疾病战胜父母。四,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根深蒂固,种下的“有病就有好处”的程序逻辑,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不会减弱,而且还在不断强化、发展。一是在家庭生活中被强化,二是在社会生活中被新的暗示重复而强化。一个人接受有病就有“好处”的文化的暗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受各种宣传,各种身边发生的生活的反复暗示,另一种方式就是自己生病的亲身体验,每一次生病都得到某种某几种好处,由此像中毒一样受到暗示的腐蚀。有些人被生病有好处的逻辑程序,牢牢控制住心灵。现在疾病及疾病的角色中不可自拔,有些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用自己的疾病来解决面临的家庭矛盾,用自己的疾病维系夫妻关系,用自己的疾病折磨爱人与其他家人,用自己的疾病推卸家庭责任与义务,用自己的疾病来表达家庭生活的痛苦与不满,用自己的疾病来获取同情,用自己的疾病麻木自己,充实自己,自我折磨,也常常带来中毒上瘾的生活依托感,用自己的疾病把子女拴在身边,用自己的疾病当一种说法,交代四面八方,有些人用疾病来解决自己政治处境上、社会处境上、工作处境上、人生处境上的各种困难与危机。生病有各种好处,生病生的上瘾,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生病与他的社会心理环境有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与他的生活有很大的关系,疾病在一定意义上是被社会心理环境造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是被生活造出来的,生活中有了生病的需要,潜意识就一定会根据生病有好处的逻辑找到相应素材,以一定的方式制造出某种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体身心疾病来源于生活疾病,生活有病必然导致人体有病,生活无病人就不会生病。人体是否健康其实很确定的,反映着生活是否健康,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反映着他生活的健康状况,一个社会的整体健康状况反映着一个社会整体生活的健康状况。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疾病都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文化现象,没有一种疾病能完全排除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任何人生病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心理环境中,对疾病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必须进行洞察。任何疾病都能影响一个人与家庭成员及周边人际的关系,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要掌握对待疾病的正确原则
            正确原则就是一方面应该给疾病以必要的同情与照顾,应该给他必要的好处。在这里,我们把疾病看成是对是患者对自己的某种合理的警示,看成患者对周边环境发出的求援信号。另一方面一定要看清,在一定程度上是潜意识按照生病有好处的逻辑制造出来的,对于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清醒的审视自己的疾病,绝不要陷入运用疾病求取好处的逻辑中,我们应该对自己宣布:第一,运用疾病来博取同情与照顾,是可怜的;第二,用疾病来表达情感,情绪是愚蠢的;第三,用疾病来表示忏悔、自罚自惩是不足取的;第四,用疾病来争取休息是短见的;第五,用疾病来回避矛盾是软弱的;第六,用疾病来推迟兑现诺言是无能的。第七,用疾病来推卸责任是可耻的。第八,用疾病来表达爱情是矫情的。第九,用疾病来证明自己的辛苦劳耐劳是拙劣的。第十,用疾病来调整周边关是最下策的。第11,用疾病来解决家庭矛盾,调整家庭关系是有害的。第12,用疾病来战胜爱人,家人是笨拙的。第13,用疾病来解决社会政治,人际关系矛盾是懦弱的。第14,用疾病来战胜环境是可悲的。这14个原则应该成为每一个对争取自己健康有决心,有信心的人的格言
           就整个社会而言我们必须认清对疾病,给好处的,现有文化有其主要的利益的一面也有一样的,必的一面,一方面我们依然要强调对疾病对于照顾的人道主义,要提倡人类救死扶伤的道德崇尚,另一方面,我们应知道界限在什么地方,如何使人明白给疾病以好处的文化,有时恰恰可能制造疾病的逻辑来源,因此我们从婴儿的养育开始就要注意如何培养婴儿的正确心理逻辑要在婴幼儿的心理中输入疾病是有害的逻辑而不是病疾病是有好处的逻辑要用各种方式实施婴幼儿的教育我们要从小教育后辈健康光荣,健康幸福生病是最没本事的,生病是最糟糕的,健康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关爱,要是我们的文化尽可能不做培育疾病的温床,而做创造健康的逻辑来源,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然而,他确确实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为的事情。让我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开心快乐健康的生活。
            2025.4.23
    Screenshot_20250423_194146_com.tencent.mm.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