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9 0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回春婆 于 2014-11-19 12:54 编辑
7 G1 A- k4 d ~
L; z' T5 u1 o
9 [9 S H! E* j2 p6 ?9 q
# g9 [' w# X p# S3 {+ B" c. p 略说“双盘”(2012-07-08 20:36:13) ; t; z |9 C1 H, C& z4 x
: E* p3 @4 H' T( t5 c& i1 Q" _4 V$ F" t& s
标签: 双盘快速双盘法生精化湿气养神健康 分类: 中医扫盲 % X7 [* O/ l+ R V, H
" J. m, B: N+ \. y- ]
前些天有位朋友问起“双盘”,说一位老道长不太主张。之前也有朋友提起说有位内家拳名家也公开反对过双盘,问胡涂医的看法。如果反对“双盘”的人能每天轻松的盘上两三个时辰并坚持三年的话,他们是决不会这么说的。如果双盘没必要,我们还遭那个罪整啥“摇山晃海”网络实修?5 z: q2 u! H& J
4 J, n# o0 [. [" c# {& H
先简单扫盲一下。“双盘”,就是把两条腿子都盘起来静坐。自古以来佛道医儒武各家各派几乎都知道要双盘。双盘怎么“盘”呢?一般来说有两种双盘法。其一是先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再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另外一个是反过来,先将右脚掌置于左大腿上,再将左脚掌置于右大腿上(佛门管前者叫“吉祥坐”,后者叫“降魔坐”或“金刚坐”)。盘法不一样,“痛快”却一样!' ~9 x* _. u7 S# y! |
9 W: @- J* j3 U. K在医家看来,“双盘”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修习医道的必经途径!不主张“双盘”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没有得啥真传。医家认为,双盘有诸多不可思议的好处,我随便列举几个于下:
5 f5 o% U. x5 j6 t7 n# I3 [9 t! i/ J- z5 c
$ F4 }. P, u; i. ^ D从双盘的姿势看,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1 L4 K; @2 T# ]
而在打通腿部血脉之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气随血行,这能迅速改善五脏六腑的机能,同时促进大脑供血。 % C- p$ _- G( u+ R/ P* L
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0 p3 \7 @. x ^$ ?# P0 ^4 b双盘坐姿可以根治腰疼,补足肾气。肾气足了,就算你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充足的肾气会把腰部、脊背自然“顶”得直直的。 : Q" J" u, K5 v$ \) s& m1 _
除此之外,医家秘传里还说,“双盘”可以防漏精、止漏精、暖足心,清除“精”中的浊火,去除体内顽固的湿气,可以大幅度的刺激“精脉”,使人体产生大药!
* y% V* A s6 G: b7 i- }$ y) ~简言之,练双盘可以生精、化气、养神。
. G5 h/ @- u3 x7 [' i
( ^5 `; A( ?$ i3 E
* s% m: ^# I# n; P瞧不起双盘的人,可能就像会杀猪的看不起会造飞机的,看上去虽然都是“技术活”,层次还是不一样的。——尽管杀猪的看上去常常红光满面,强壮得很。
) ]% J; K2 z3 @/ i* H5 R
/ o- n' ?( K" M2 [双盘这个活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初练习起来太痛苦,很多人无法坚持。有些大师主张“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一定练双盘呢?这对人群中的绝少数人也许适应,但是对大多数的人,如果连“降伏其腿”也做不到,就别再去奢谈什么“降伏其心”。
$ B! {2 \* J, h# r/ ?" Q' ?8 v U5 _ c% E, ^
那么锻炼双盘的方法是什么呢?方法就在我前面的文章《对治紧张、压力的方法》里,那个“摇山晃海”的练习,久久行之,就可以自然练出双盘的功夫来。! a3 ]$ E" K: [+ {
" K$ B; s8 [0 f. S% Y对于想速成的人呢,还有两个方法:一是明师启动法,遇到明师,让明师敲敲打打腰骨,一两分钟之内就能盘上。二是“痛滚床底法”,这个很好办,拿根绳子让家里人把自己按照双盘的坐姿死死捆起来,然后让家里人马上锁起门来出外,不到时间(比如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不能回家来“救”你。等到家里人回来时,往往开门进来在家里找不到你了 —— 痛到滚床底去了!这个方法最快速、有效!有自信、不怕痛、甚至有点儿“人生自古谁无死”勇气的人,都不妨整一回,谁整谁知道,特管用:)
4 b& V0 _% O( v S% c/ ?, o+ M; b9 o6 y* n. ]
& \" q0 M( M5 r, J
摘自 糊涂医治糊涂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