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543|回复: 37

辟谷二记

 关闭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3 10: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9 01:27 编辑

辟谷初记


辟谷二记

(一)2009年12月1日

10月25日至11月21日,也就是前些天,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辟谷。

第一次辟谷共28天,卓有成效,颇有心得,期间写了一篇《辟谷初记》,后来辟谷结束,文章却没写完。心里面就一直惦记着它,总想何时辟谷再接着写下去。

拣日不如撞日,今天12月1日,是一个月的头一天,如果开始辟谷,倒很方便于计数,呵呵。说“方便于计数”,固然是玩笑话,因对于我来说,进出辟谷,已属自然。从第一次辟谷结束,至今也不过十来天,这十来天除了几次饭局上的应酬,平常的每日三餐——哦,称作“三餐”已经不确,基本上已是每日一餐了,且每日一餐也吃得较少。因此,实际上仍几乎处于半辟谷的状态,今天再次开始辟谷,已属顺其自然的作为了。

我第一次辟谷是为了父母,这第二次辟谷是为了写作,起因倒是各不相同。陈全林在《辟谷道论》一书里对辟谷的原由与起因做了总结,列出十点,很有参考价值,概述如下:

一,救急。如生活困难、囊中羞涩之时,辟谷可省下许多开销;又如有的修炼者住山辟谷,无粮或少粮可食之时。

二,治病。通过辟谷排出体内毒物,可达到治病的效果。

三,净身。俗气、浊气、病气干扰人体时辟谷。

四,祛睡。对修炼者来说,一辟谷人往往可以彻夜不眠,读书、工作等就能坚持很长时间。

五,清心。心烦气躁、欲念丛生时辟谷,可清心寡欲。

六,养气。为了炼气、服气而辟谷,那时腹中空旷,炼气比较容易。

七,省时。时间宝贵,辟谷时身心安闲,可以把大量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修炼等事务上。

八,简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辟谷生活可以免去了买菜、做饭等许多杂务事。

九,证验。为了实验辟谷术,亲证其理法、效用而辟谷。辟谷术主要有服气、服丹(药)、食蔬(果)、咽津、诵咒、祈愿、胎息、观想、神修、信息等。

十,带功。为了教别人辟谷而取信于人,只好与学辟谷者一起辟谷,这大多是针对亲友学功而为。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如许多女性辟谷是为了减肥瘦身,等等。虽然各人辟谷原因各不相同,但殊途者同归,都同归于辟谷大道。对我来说,两次辟谷,一为父母,一为写作,而一旦进入了辟谷,便也是一种修炼身心的过程。

今天12月1日,辟谷的第一天,晚上在父母家喝了一碗罗宋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0: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4 06:24 编辑

(二)2009年12月2日

12月2日,辟谷的第二天。一早父母就打电话告诉我,今天煮骨头汤,他们知道我最喜欢喝。晚上,我喝了一大碗。

自从五月在书店得陈撄宁“传授”庄子心斋法之后,我便开始习练“心斋”功夫。每天睡前抽出一定的时间修炼心斋法。怎么炼?

心斋也就是听息法,一开始我严格遵照陈撄宁的说法,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地下落,勿让它瞒过,这就算是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思去支配它。”

起初做听息的工夫,听着听着,不知不觉地就入于睡乡,然后睡得很熟,也不做梦。但因为我平时睡眠质量就比较高,很少做梦,所以不能说这就是“听息”的效验。

有时一天工作下来觉得疲累,睡意很浓,躺下还没做听息的功夫就要睡了,我也就听之睡之,顺其自然,按照陈撄宁的话“切不可勉强提起精神和睡意相抵抗”。

在时间选择上,一般我总在睡觉前一个小时,比如往常是夜11点入睡,我便10点躺下,预留一点精神好做功夫。

这样做功夫有一个多月,从五月一直到六月,除了睡眠变得更熟之外,“身体”上的感觉尚无一点效验。当时我分析了一下,应有两个缘故:一是这等修炼功夫原属上乘,须要持久地耐心做下去,丝毫着急不得;二是我所居的卧室窗外临街,虽属夜深人静,但仍不时地有车辆呼啸驶过,心神常常遭受惊扰,做功夫的质量未免大受影响。

那时候,我已经开始上网购买道家修炼类的书。每次收到新书,我总要花一定量的时间翻阅,我看书主要是翻书,也就是粗略地翻阅。因为购书太多,来不及细读,只能择其大概而阅之。而我当时心里面还存有一个念头,以为必有一种更为方便的修炼法门,是适合我此种人、此种情形入手的。所谓“此种人”,指的就是悟道之人,因我在前文《辟谷初记》中提及,我于12年前悟了道;“此种情形”指的就是像我这种悟道之后的修炼。我想,只要找到此种“方便法门”,然后再来细细阅读也不迟。

前文我介绍了内丹修炼中的主要派别,有南宗与北宗,各自的特点是:前者重视命功,先命后性;后者重视性功,先性后命。除此两派,以后还有中派、东派、西派,以及三丰派、伍柳派、千峰派、青城派、崆峒派等各家门派,这些内丹派别,或源于南宗,或流自北宗,总在命功或性功上次第入手。因此,内丹派别虽多,其源流所宗也不过两者,即南宗与北宗,这也是南、北两宗所以称之为“宗”而其他各家称之为“派”的缘故。

但是若再追寻南、北两宗法脉之共祖,则可上溯到唐末五代的钟离权、吕洞宾,钟、吕两人的丹法又传自汉代的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故此脉丹法称作钟吕派,也称少阳派。

自少阳派以下,一脉相承,及钟吕,及南、北,以及中、东、西等各家各派,终蔚为大观也。

虽蔚为大观,而我似乎仍未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便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29 16:10
  • 签到天数: 61 天

    [LV.6]辟谷中学II

    发表于 2009-12-3 10: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一位和我同一天辟谷的,开心
    和楼主比我真的只是个小小的菜鸟,像楼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3 13: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影学弟,很高兴读你的辟谷二记。

    列出的陈氏《辟谷道论》中十点起因,确实涵盖了辟谷者应用辟谷养生的主要理由。

    南派 、北宗也罢,钟离杈 、吕洞宾也成,只要是:最适合自己那种方法 ——

    就是你的《方便法门》。祝你此行如意称心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6: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4 07:02 编辑

    (三)2009年12月3日

    纵观少阳一脉,无论是南宗、北宗,还是中、东、西等各家各派,其入手皆属渐修递进的工夫,特点就是次第分明,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层层提高,若以一字概括,就是一个“渐”字。此种工夫我不喜也。为何不喜?

    “渐”派的工夫不是说不好,而是一上手就须要接触、了解、认识、掌握大量的名词、名称、概念、术语等,因为它要讲究次第、步步、循序、层层,每一步每一层就少不了名词概念,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像内丹修炼中就涉及到许多名词,如丹田、玄关、黄庭、任督、炉鼎、铅汞、坎离、龙虎、封固、火符、文火、武火、沐浴、采药、小药、大药、小周天、大周天、活子时、正子时等等,不一枚举。在你还未下手做工夫前,这些名词就会搅扰得你头昏脑胀。在我看来,不要说那些以前闻所未闻的名词,就连“精”、“气”、“神”这三个最常使用的词也属多余。

    不喜欢“渐”派,那就只剩下“顿”派了。这时候,我发现了文始派。

    在道家修炼的各类书籍中,介绍内丹派别时,你总能找到对“文始派”的介绍。粗心大意的我们,常会误认为它也是一种和南宗、北宗或者中、东、西等各家并列的内丹派别,实际上它不是。

    实际上,文始派是与少阳派齐名并称的。为了更精确地表述,也为了与其他各宗各派区别开来,在这里我对“派”字重新定义,做个层次上的划分,分为三层:第一层最上,为文始、少阳,称为法派,也可称法脉、大法、丹法等;第二层其次,为南宗、北宗,称为宗派;第三层为下,也最为多,如中派、东派、西派,以及三丰派、伍柳派等各家各派,称为门派。

    文始法派是以周朝关令尹喜为祖,尹喜也就是得老子传授五千言《道德经》的函谷关令,在道教中地位很高,称为“文始真君”。有《文始真经》一书传世,实为后人托名著作。与少阳一脉的路子不同,少阳是渐修递进,讲究性命双修,次第分明;文始则顿超直入,修性而兼修命。于此可见,文始丹法的修炼更适合上乘根器,少阳丹法则比较地适合普罗大众,故丹家有“文始为高,少阳为大”的说法。

    以下摘录胡孚琛《道学通论》书中对“文始派”的提要介绍,文字我略做了修改:

    “文始丹法源于老庄,这派丹功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为丹法中最上一乘。此丹法惟教人大彻大悟,一无所为,一无所执,一无所有,虚极静笃,以我之元阳神炁,合天地之元阳神炁,盗天地虚无之真机,合我神炁之真机,进入无人无我无天无地与宇宙精神往来的境界,丹不炼而成。人能泯思虑,齐是非,同人我,合天地而统归于虚无之境,便与道合。丹法要诀端在入静筑基,出有入无,正确对待心灵景象。

    “文始丹法属于顿法,从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工夫做起,直至虚极静笃处,精自化炁,炁自化神,虽不言精炁,然以神御炁,了性自然了命。这是以自身合自然而归虚无的丹法。”

    12月3日,辟谷的第三天,喝了一碗蔬菜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2-5-26 10: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09-12-4 07: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大家,一大早在这里向楼主学习,过去时自己也确实看过不少类似的书,后来也有类似的感受,不是我等所能接受的,再后来,就在想,是不是有更加接近实质实理的法门给到我学习,若干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看到,有更加直接的法门,有时也是笑笑,或许人世间,就根本没有什么最最直接的法门,有的,也许就是一个方便自己的,此方便非彼方便,也仅仅对应于个人,现在也就比较简单了,常常读一个非常非常简短的<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4 16: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在江湖 于 2009-12-4 16:21 编辑

    如影学弟,刚才细心两遍拜读你今天的帖子,终于明白了你对“渐悟”的批驳和对“顿悟”的推崇,

    愚兄对此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然对学弟探求修炼《方便法门》的精神和查证理论根据的过程

    还是非常仰慕和敬佩的。不多说了,祝你园满成功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4 20:13 编辑

    回复上面两个贴子。

    见仇兄国鑫好,我的体会是,书还是不断要读的,名词概念还是不断要了解的,但不能为名词概念这类“名相”所执,而这只有在“悟”后才能知。在“悟”后,一切的名词概念就不再是死的名词概念,它们是活泼的、生动的东西,它们将为我所用,作我注脚。而如何“悟”?只有当你明白了所有的名词概念其背后的实质都是“无名”的道理后,你就悟了。那时候,书就可以读得很薄很薄,几近于“无”。比如你现在读《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它非常非常简短,嘿嘿,我记得佛经里非常非常简短的是《心经》,它只有260个字,虽260个字,还可以再简短,《心经》还可以浓缩,浓缩为16字,也是最著名的那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16个字还可以再简短,浓缩成一个字,也就是一个“心”,此所谓“心”经也。若明白了这个道理,不悟也悟了。

    龙老学兄在上,我并无批驳“渐悟”和推崇“顿悟”之意,各人根器不同,入手方法也就不同,正如你上面所言,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方便的”。但我这篇文章,借辟谷讲修炼,写到现在,叙功法少,述道理多,并非我只重道理,不重功法,而是行文如此,须当明理悟道在前,修功炼法在后,道理贯穿其中,功法点缀其间。我的希望是,也可以说是愿望,当整篇文章写完,而能读我此文者:若因此“悟”道,有一番全新的体认,从而对自己所学所用融会贯通,境界日臻,此为上乘读者;明白了功法之理,并能积极地指导、运用到自己所学的功法中去,此为中乘读者;知道了功法,并学而习练之,取得积极成效,此为下乘读者。(注:这里的“上”、“中”、“下”并无厚此薄彼之意,只是做个划分,方便叙说而已,读者须明察之。)

    另外,关于少阳派与文始派,我在后文里会继续谈到,这里简单提一下。少阳是有为法,文始是无为法,两者其实一体,它们是一回事,因为,少阳就是文始,文始就是少阳,少阳是文始的有为,文始是少阳的无为,少阳派是文始派的有为法,文始派是少阳派的无为法,在成就大道的祖师眼里,是无所谓各家法派、宗派、门派的,它们是“无”;只有在学生、学子、弟子们眼里,它们才分门别派,成为了“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4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弟的解释,其实中午的帖子只是我当时的感觉而已,弟大可不必如此认真。我是因为上午想轻松,跑

    到吉林版看帖,顺便在那儿发新话题,写了几乎两个小时,好不容易整理仃当,还没复制,电脑出了问题,

    连网页都不出了。忙了好一阵,又重新开机,做了一上午无用功,感觉好累。又找轻闲,到你这儿看帖,

    没承想看了两遍感觉更累,就写了7#帖子,也许“随便”成了习惯吧,或者是…………好了不想考虑太

    多,刚才在老南乡亲那儿看了几大版古今中外养生,感觉 青年人学东西就是快,有点不负老,还说脱鞋

    提帽子追她呢。到你这儿我又改变主意了,还是悠着点吧,你迟早会写完,我慢慢学习何妨…………

    祝学弟辟谷二记,一帆风顺,累累顾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5: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6 09:45 编辑

    (四)2009年12月4日

    辟谷的第四天,继续喝汤。

    当我读到《道学通论》书中对“文始派”的那段介绍,我立即明白了,这就是我要找的最适合自己的“方便法门”。于是,我开始寻找并阅读文始派的著作典籍,希望找到它的入手丹法。

    文始丹法既以老庄为本,不消说,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真经》等典籍,以及那一部后人托名的《文始真经》,都可以视为文始派著作的代表。但是,我要找的是那种讲述具体功法的书,可以使你方便入手的、找到丹法门径的书,也就是丹经类的著作。你总不能说《道德经》就是一部丹书吧,虽然历代也不乏有丹家以丹解经的。

    当我想寻找一部实实在在的、确确切切的、能够讲述文始派的丹书时,就好像少阳派、即钟吕派的代表作《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太乙金华宗旨》等那样,可以方便你入门的功法书籍的时候,我发现,没有这样的书。有的只是像《道德经》之类的玄言道书,而不是讲解修炼的功法丹书。当然了,真要提起丹书,也是有的,都在少阳派的门下等着你呢。

    于是,我陷入了沉思。但是很快——也不能算太快,大概前后沉思了有三、四天的工夫,然后这一天,我突然明白了——明白了其中的玄奥,也领悟了个中之“道”。

    我们说,少阳派是“渐”法,文始派是“顿”法。少阳派讲次第分明、循序渐进,是一种有为法;文始派讲顿超直入、彻悟跃进,是一种无为法。前者方便入门,入门通“道”,由有为而终至于无为;后者无中生有,生“法”有道,由无为而终至于有为。少阳文始,有为无为,两者其实一体,它们是一回事。因为,少阳就是文始,文始就是少阳;少阳是文始的有为,文始是少阳的无为;少阳派就是文始派的有为法,文始派就是少阳派的无为法。

    我口口声声地说要寻找“方便法门”,既说方便,那就属有为的门径,有为也就是有形、有名,当然就名词概念多多了,即少阳一派也;既想方便、想入门、想下手,又不想受这么多名词概念之约束,那就“玄”了,就只剩下“玄”言“道”书等着你了,即文始一派也。

    但是,作为文始一派,一旦你悟得了“玄”中之“道”,那些名词、名称、概念、术语岂能够再约束得了你?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觉、无所不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不是说没有“方便法门”吗?那就无中生有,生它一个法门。那时候的自己,完全可以再生造、创造出一个法门,那时候的法门,也就是最适合你自己的方便法门。

    当然,自我生有的法门,最适合自我的修炼,若为了传授、发扬,则仍借重于现有的法门,借用于现有的名词概念。原因无它,“方便”而已。此时,你借用的名词概念,就不再是死的名词概念,它们是积极的、活泼的、生动的东西,它们也将为我所用,合我言道,作我注脚。

    然而,这一切只有当你在“悟”得之后才可能明白。如何悟得?当你明白了所有的名词概念其背后的实质都是“无名”的道理后,你就悟了。

    最后,引用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作为今天的结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此章文字我按通行本《老子》,参考帛书本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0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26 22:31 编辑

    (五)2009年12月5日

    辟谷的第五天,还是喝汤。

    当我领悟了文始一派“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后,自己就明白接下来的一切该怎么做了。

    此时,再来读《道学通论》对“文始派”的介绍,虽然只是提要,文字简短,但是处处有功法,句句是丹诀。

    “此丹法惟教人大彻大悟,……虚极静笃,……丹不炼而成。……丹法要诀端在入静筑基,出有入无,正确对待心灵景象。……从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工夫做起,直至虚极静笃处,精自化炁,炁自化神,虽不言精炁,然以神御炁,了性自然了命。这是以自身合自然而归虚无的丹法。”

    如上,“虚极静笃”、“不炼而成”、“入静筑基”、“出有入无”、“正确对待心灵景象”、“从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工夫做起”、“精自化炁,炁自化神”、“以自身合自然”等等,真是处处有功,句句得法,一句一字都是诀也,其中“虚极静笃”一词现于两处。若用一字来概括文始派,就是一个字——“静”。

    “静”实乃文始一派的真正功法,一个“静”字也就成了文始之无为大法的真正心诀,堪称一字诀也。说到一字诀,插一些题外的话。

    我以为,一字诀也是一种法,可称一字法,这种法恰是沟通无为法与有为法的桥梁。因为你想啊,比一字更少的“无为法”就是无字了,你也就无话可说了,所以你要说,就不得不有字、不得不入到“有为法”,而一字就是最少、最短、也最接近无的“有为法”。可以说,一字法是无为法中的“有为法”,有为法中的“无为法”。

    一字法有许多好处。比如写文章,像我,常要运用许多名词概念,我就以为,能用一个字表达的概念就尽量不用两个字,因为一字最能精确表述本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胡孚琛在《道学通论》第一页“本书提要”里的一段行文,这段行文堪称一字法的典例,转摘如下。

    “《道德经》是一部救世书,其要害在于以‘无为’为体,以‘无不为’为用,以一个‘生’字为源头,以一个‘化’字作背景,以一个‘因’字为枢机,以一个‘中’字为纲要,以一个‘和’字调万机,以一个‘忍’字应世务,以一个‘逆’字修丹道,追求与道合真的最高人生艺术境界。”

    说到《道德经》,我忽然想起里面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把这里的“道”理解为无,那么了解一字法后,读者对这句话里的“一”是否更有一种会意呢?

    当我悟得一个“静”字作为文始派的真正大法之后,那几天里,也就是我做心斋功夫有一个多月,感觉尚无一点效验的日子里,然而之后,到了六月下旬的某一天,忽然“身体”有了一点效验。什么样的效验?此是后话,暂且不提。当时这个效验使我立刻体悟了一句话,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致虚极,守静笃”,共六个字,简化为四字的成语就是“虚极静笃”,这也是上述胡孚琛在介绍“文始派”时唯一现于两处的词。

    一个“静”字是文始一派的真正大法。那么少阳派呢?少阳法派讲究渐修,次第分明,在前文《辟谷初记》里说道,可分五个阶层,即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当少阳派炼己筑基时,文始派干什么呢?入静也;少阳炼精化炁时,文始又做什么呢?仍入静也;那么少阳炼炁化神、炼神还虚以至炼虚合道的时候呢?还是入静也。一句话,入静,入静,入静……呵呵,你瞧瞧,文始什么都不用干,就是在静,静,静……

    但是,静与静是不同的,静——它永无止境,对,永无止——静。其实还是有止的,其止处,也就是尽头,尽头那一端、那一极,即为虚——极也。

    少阳一直在炼,文始一直在静。前者从炼到炼,炼个不停;后者从静到静,静得悠悠。前者炼的东西,分有精、气(炁)、神,统称为药,此炼药也;后者静中也炼,精、气(炁)、神合一,故专炼神,此静笃也。如此,我的脑海里就勾勒出了一幅表格,该表对两大法派进行了比较,读者可在比较中一窥其玄奥法门,名曰“道家修炼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2-5-26 10: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辟谷初学

    发表于 2009-12-5 22: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看我来回答你这个话,如何?!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3: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回答正确,只是不知道这是你的回答呢,还是老子的回答,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03: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11 19:37 编辑

    (六)2009年12月6日

    《修炼歌》
    炼化还合精气神,逆修丹道静虚门。
    一门笃守五关过,过去方为人上人。

    这是我于今年7月3日作的一首小诗,诗中“五关”就是指内丹修炼的五个阶层,“一门笃守”的一门也就是指“静”门。从这首小诗里,已可见当时的我正领悟得了文始大法。

    在具体讲这个“静”门之前,先对昨天那幅“道家修炼法门一览表”做个说明。说明主要针对括号里的文字,括号的作用是补注,即补充注明的意思。“有为法”、“无为法”的意思前面已述。“精、炁(气)、神合一”在文始派一行,对文始派的修炼者来说,他是先悟后修,已悟得了精、气、神合一的道理,故他的修炼可专心炼神,以达到“精自化炁,炁自化神,虽不言精炁,然以神御炁,了性自然了命”;在筑基阶段,一开始炼的气是后天气,但仍只要致虚静笃,令精、炁(气)、神合一。再说“悟道”、“证道”一列,因少阳派的修炼者多属未悟先修,他的炼虚合道就是悟道的过程;文始派则大多先悟后修,他的合道就是证道的过程,此时的炼虚不为修炼,而仍称为修,取其修证之义。“致虚极,守静笃”引自《道德经》。“上药三品,神与炁精”则出自《心印经》。

    《心印经》全名《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全经50句,每句四言,共200字,极其短小精悍,为道家修炼命功之代表作。与另一部短经《清静经》,全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堪称胞胎。《清静经》全文391字,由老子“清静无为”的义理阐发而来,文字精到,言简意赅,专讲修炼心性,以“清静心”,体悟大道,为道家修炼性功之代表作。两部短经,一修命,一修性,如日月双拱,称珠连璧合,为道家“性命双修”的重要经典。两部经典,若再加上另一部与五千言《道德经》齐名的300余字的玄言道书《阴符经》,即《轩辕黄帝阴符经》,就更称完美无瑕了。三部经典合在一起不到千字,还不及《道德经》五分之一。我以为,身为文始一派的你,不管再怎么图方便、再怎么讨厌名词概念、再怎么不想读厚厚的书籍,一句话,你再怎么懒,也要读一读这三部经典,若能背诵就更好了。原因无它,一则三部确是经典,经典中的经典,二则就是文字精短,读来省时、省力、方便,惟虽不省心,然而更能促思。

    现在讲“静”门的话题。其实陈撄宁“传授”庄子心斋法时,就已经表明了这是“静”功,一篇《静功总说》,讲了数息、观息与听息三种法子,其最终目的无非都是令你——入静。

    我们知道,“静”虽一字,真正做到却是极其难的。当你开始静坐、静卧时,你的内心是无法真正静下来的,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心中念头太多。不去掉念头,大多数人的静坐,只是枯坐、干坐、死坐罢了,徒有“静”表,未领其意。那么如何去念入静呢?一开始念头是去不了的,既然去不了,就不妨聚集在一念,也就是佛家说的“以一念止万念”。数息、观息、听息这三种法子都是让你的意念聚集在呼吸上,或数、或观、或听,让你的念头守住这个息,从而使你的“念”(意念)止在“一”处。

    如何测试你的入“静”程度?我的办法是,用音乐。

    在床上静卧时,在脑后不远处放置一台音乐播放器,然后循环播放你平常喜欢听的音乐歌曲,可以选择轻音乐,或古典音乐、宗教音乐甚至流行歌曲等,总之选择以百听不厌为标准。

    将音量调整到较低或最低,记下音量刻度。开始的时候,你的耳朵是听不清、甚至听不见音乐声的,但是,随着你渐渐地入静,你就会渐渐地听见、听清音乐,声音开始清晰起来。由于受环境的影响,或内心杂念的干扰,你初步的入静状态是不稳定的,状态会有起伏,声音就会忽清忽稀。你所听见音乐的清晰度(听度)是跟你所入静的程度(静度)成正比的。当你的状态能够保持稳定而不再受影响时,此时的音量刻度也就是你的静度。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调节音量,对你的听度划个等分,来量化你的“静”,达到测试静度的目的。

    12月6日,辟谷第六天,依旧喝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6 07: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厉害了,把辟谷理解的很深刻,我也是12月1号辟谷,现在身体感觉很舒服,要像你多学习,坚持就是胜利::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6 23: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弟好细心,竟然能测试入静的“静”度,我没试过,不过自认为我入静的“静”度是测不出的。

    听邻居说,我现在的新居四周,有八家建筑工地,(没考查过),其中我电脑房和卧室窗外这个

    工地就够大,20几栋大楼,日夜兼程,同时施工(难怪这栋楼的主人都把房租出去)。可是一旦

    我入静(甚至在坛上发帖时),工地上什么声都听不见,母亲稍有动静我就有感觉 ,关机或是

    在房中打扫卫生又什么都能听见。十多年前入静后有一段还常发生这样的事:“到了一处非常美妙的

    环境,突然找不到“我”,怎么也想不起“我”是什么…………人……是什么…………有手……手是

    什么…………我有吗,到那找…………突然从万丈高楼跌落下来,手找到了什么都明白了…………

    后来自由出入定后,再没发生过找手脚的事。可是对测出入静的“静”度,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可

    思意。(当然从来没做过实验)。 也在想:是否有必要做个测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6 23: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6 23:38 编辑

    老学兄,静度当然可以测试,我说的用音量刻度的法子还是很粗糙的,因为还涉及到距离、位置,周围环境的变化,但我只是提一个思路。若我是科学家,要做测试静度的实验,就可以更严谨了。

    静度只是自己对入静程度的掌握,使自己更能体会静与静之间的不同,比如,你完全可以把某个“静度”作为自己的静点,然后给自己一个暗示,只要进入到这个点,就算入静了,不到这个点,就算不得静。

    实际上,静度是为入静而服务,而入静也只是初步,入静的尽头是虚。到了虚的境地,那时候你还管它静度不静度呢。

    另外,我之所以谈到音乐,不仅仅为了测试静度这么简单。你若喜欢听音乐,那么善用之,可以辅助你的修炼。比如你在修炼功夫(站桩)时常听某个曲子,这个曲子就会跟你功态有对应,然后某一天当你坐在车上,行走在马路上时,耳麦听着这支曲子,你就会马上进入到功态。此正所谓行立坐卧皆可炼功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7 0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7 00:20 编辑

    为了更好地理解静度,以下举个例子,说明静度在现实中如何运用。

    比如有十个从未认识的学生,要跟我学文始大法,那么我该收哪一个呢?我会安排他们进入十个小屋子。屋子全封闭,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然后看他们在里面各自能呆多久。呆得最久的那个人就是我要收的。别以为你能呆很久,普通人可能连十分钟都呆不住,就会逃出来,因为他受不了那个静,心念丛生,最后他会感觉自己的心脏都要跳出来。

    文章里我把音量刻度作为静度,在这个例子里,我是把时间刻度作为静度,比如你规定能呆上一个小时的人,就可以做学生了,我们会说他有慧根,也就是静根,能耐得住静。

    以上这个小屋的例子可不是我编出来的,这是目前社会上针对“成功”人士流行的一种修炼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12-8 00: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我第一次听说这种修炼法。

      我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但是,我想我能在你设计的小黑屋待到超过你所要求的时间。

      理由1,我会忘记时间。

          2,闭着眼睛进入功态,妙不可言,根本没有黑暗 。

          3,心中有一个红太阳…………

      怎么样,有机会我来做这个实验,不过,不想做你的学生(害怕你严格的训炼)。就为喜欢实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02: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影 于 2009-12-8 02:35 编辑

    老学兄,这种“成功”修炼法是针对普通人的,你已不是普通人,挤进来干嘛,捣蛋啊,哈哈。

    现代人节奏快,活得压力大,这个修炼法实际上是通过静心释放你的压力,故深受“白领”们喜欢。其实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各样“成功学”、"修炼术"对于真正修炼家来说,都只是皮毛术。这个小屋修炼术也是前一阵一起聊天时听人说起的,我当时就说,这种小术不在话下,只要我愿意,想呆多久就多久。

    还有,这种小屋法推而广之,不仅可测人,还可测试动物,比如你将各种小动物关在小屋里,然后比较它们,看看(通过红外线)它们的反应与结果。我估计最后的冠军是乌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