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4-24 19:47 |
---|
签到天数: 267 天 [LV.8]辟谷大学I
|

楼主 |
发表于 2016-2-7 11:48: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夕了,横刀在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给龙腾谷友拜年啦!找不到日记,以为丢了呢,原来是老师们抬爱,搬到精品日记了。真是惭愧呀,辟谷日记不谈辟谷。今普及点知识吧,老祖宗们是怎么过年的呢……+ p0 L8 r7 ~: W; T7 D. F# Q
; |# ^1 V" _( s& r今夜除夕,希望您已经与家人团圆,如您在外,也希望身边有人相伴,一起欢声笑语过大年。
3 L/ T2 z0 V5 G. c& q0 n3 \7 \9 n. F8 A _* L
时代在进步,有关春节的传统习俗慢慢简化,有人说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不过千里万里、风雪夜归人,想和家人过个团圆年的心一直没变。; _1 j k) ?6 K2 S* i
7 n2 k# G$ ]+ ]& @9 m" S G/ O
今天,咱们了解一下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从除夕到十五,看看老祖宗都怎么过这个年?
% h0 i6 g2 [# m/ [& \4 T: S9 l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 @3 W ~) h1 G/ W3 P8 o
! k- M6 w4 f. f* K, y% h: O2 Q除夕夜是春节一场重头戏,从小年开始准备,忙碌到现在,终于可以围坐一起守岁、吃年夜饭了。
+ _5 w) g" [4 j, r! w+ T+ u B1 X
9 r- g0 _! W4 D; Q年夜饭的名堂很多,饺子、馄饨、长面、元宵、年糕等等,南北大有不同。但无论有多大差异,年夜饭上的食物都被赋予美好的寓意。比如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南方人吃米团子、水磨年糕,寓意一年更比一年高。新年吃长面,预祝寿长百年。吃馄饨,意思是粮食满囤。鱼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寓意年年有余。北方有些地区的年夜饭也成为“跨年饭”,这一顿饭要在半夜吃,一顿饭吃两年,寓意来年依然食物丰盛,生活富足。% r/ _2 l" ^, ~
, {- ^: L( X! w. Q% a8 s6 Z% e* n, i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描述的是守岁时的场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x. ?) f9 d+ ]# O f* V
' d7 ] V5 b9 x1 `/ D- w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9 q, ~* Z" Z- e/ R1 F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初一到初七这几日也有特别的意义。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也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
' o$ {! b) n% x8 k( t初一" a% P7 }: \8 j1 ]) q" Q9 Z y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 C5 k( `( Z0 s1 m, T" B4 R$ E8 @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M% n3 h: f8 B* | U0 x
8 F) t$ {$ k- u2 X0 O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o" U. y6 d$ p9 P
初二) }- ?- l) B5 V1 O3 m
2 R1 V' G+ K8 t8 u1 P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Z* r! m8 k4 B) Q4 k
& m3 ~- s/ _, h4 E" Z. Z: P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3 y$ l) o+ e: J0 [) t4 i
& P8 ~- S4 |- J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U$ [1 T0 y& [0 V% Z8 s& e
初三
, n. k# Q! _, ~% l* g- T0 a/ R
+ N, }0 y! X$ H' ` d9 J大年初三,肥猪拱门。8 u4 f) H7 Y+ R6 R; G8 l: r
( w1 ?4 z1 R7 C i3 }) n1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
5 t2 \: j& [: E初四
* p' p1 K0 c' v, p5 |+ |+ \, [3 e M" N7 ~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 s" b2 ]6 \, i( u( N
+ b+ g/ o# I3 E+ _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 G6 Y0 K2 _$ L2 b0 a
( _3 d: s6 x% z8 U相传大年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f6 J4 ^6 h2 ]9 M
初五
2 C* D+ d( r& H2 H* W V1 J* \- e
0 j8 e& G8 q0 F; N" s9 t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L" u" N2 O" f5 E$ r
& S; r. }; x0 a q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0 D: l4 T, E( u$ z
初六
0 v. \+ k9 g" J1 W# S1 @; p) m9 C8 I: q2 m5 s8 _; x7 B% w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6 \' r; x3 n, u' I5 j9 ]
. D" t# S9 E( ?正月初六“送穷”。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唐代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q' H' ^" ]) u" \# Q* z
初七
. W) T. t0 i' w! X" P( d4 o0 {2 H7 ]4 d. t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 h" }* K. v6 u' V5 G) ~8 ]2 F {2 y2 y G
此日亦称“人胜节”、 “人七日”等,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魏晋后开始重视。
6 O- T. G- t0 q5 l7 b l# f/ w! Z
现在中国南方依然保留大年初七过人日节,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菜羹,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 N: N$ k1 u' F9 I% p4 Y4 T# B+ O9 v, y: B% N! D
七菜羹用料各地区略有不同,比如江浙地区是用生菜、芹菜、葱、韭菜、藠头、蒜、甘笋菜。不同蔬菜有不同的含义:生菜代表生财;芹菜代表勤劳;大蒜代表会算钱;葱代表聪明;韭菜代表天长地久。故此七菜粥或七菜羹是集各种兆头于一身的新春菜。8 l8 J" s f* x; M8 E
初八
& D/ m% x$ T/ N- {" A# M% \3 N) N+ a7 Z! B* l2 K( s5 {) w: y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O- P5 ^, U& `; `
8 Z9 b; f. J# m# U5 R. m1 h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 F! o8 p; b# Q- I6 M% Y
5 {. ^0 a4 P. B1 u9 r) h: ^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 P/ i0 I% y9 C初九
2 Z+ q- U7 ~: P2 h" {& G
( R7 r- e- C2 V$ M5 r* V) q.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道教和民间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F; }! d" [" e3 f/ o
4 r5 G% o$ i. A. h1 f# p
旧时的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树下(最好是桂花树)唱歌,请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须欢乐吉祥,让七仙女高兴,她一高兴,父皇玉帝就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 E1 H& U( D$ T2 x$ o& a* _
初十
+ N1 b3 ?: U5 e G l& z2 |( R# ]4 f" v9 G( ?( _' I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I+ z6 D0 G2 F" C" F( [
# F5 D* X% |- O& T4 A! Q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旧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 \/ u; g, o* ~( \十一
1 P7 T, f" k0 u: s
" g {, j8 X) [; b% Q& k正月十一,祭奉紫姑。; z& O" l: u2 k# J/ ~! w
, f* Y9 K. L; a( Y) Y正月十一日,俗称“请紫姑日”。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6 [! r- N- Z/ A# N6 Y6 h( M
, i6 I" e. }( i; x Q8 m/ O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9 `3 @( H9 v2 B1 d# x1 c9 ? B十二
0 V; t' X. u: l& K8 M% k: ~" g& y$ t+ h
正月十二到正月十四,都是为元宵节准备了。搭建灯棚,预放元宵,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4 }* ?& Z: n) v0 _3 i# o
Y4 G7 f6 J: m c民间俗称“正月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 k0 @+ T. |4 J/ v ]- V4 J
0 r$ K, S, q, o# w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O5 s' z. i8 v9 V% M
十五* e) D# S, Q5 s, x3 c
* ?( D5 m. T: |4 F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流传至今的传统大节,除了赏花灯、猜灯谜之外,场面盛大的舞龙和舞狮的表演也是一大看点。这一晚,男女老少都走出家门逛花灯,也就成为了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就是描写元宵夜花灯盛景。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情人相会情投意合的写照。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所以这个节日也叫作元夕、元夜、上元节。5 o8 X/ K/ m$ ?' K0 a- P9 T% P) R
+ z; O* v& _: O" p; R( z
正月十五又名元宵节,是来自于 “元宵”的美食。在宋代,民间即流行在元宵节吃一种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即后来的“元宵”。& s" ]: ]/ r) z o5 e
过了正月十五,对于现代人来说春节就算过完了,学生回到校园准备开学,游子再次离家远行谋生。
" z, |/ {/ e' {8 \
- D# G5 T/ B9 `0 p. T; |而守在家里的父母,是今年团圆盼明年。人生那么短,陪伴家人的时间更为宝贵。
, U! D) D" N, w* I/ D( L. G: ]' f" z; {
在除夕夜这个全家团圆日子里,正安聚友会祝福您猴年心想事成,安心自在。
; R* }: _. S+ f( a
2 p" N, ]! i6 ]
6 K: Q5 R$ G* c/ L
0 |+ z1 S' ^' n同时有一个倡议:放下手机,好好陪身边的父母、爱人、孩子和其他亲朋,嗑着瓜子唠家常,相伴走过温馨的除夕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