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1-4-24 19:47 |
---|
签到天数: 267 天 [LV.8]辟谷大学I
|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9 09:0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r% D0 y- ^9 s& k2 J 老王出事了啊!不过不是隔壁的老王,呵呵
+ l8 W1 U/ t% G5 v+ j前几天王石击败英国脱欧,夺得第一爆热话题。" I! ~' P+ {+ ]( o' \ I
B" P8 A4 n* n k$ w/ @) C, [. w6 H
新闻称,他发出一条微信朋友圈:人生轨迹(238)当你曾经依靠、信任的央企华润毫无遮掩的公开和你阻击的恶意收购者联手,彻底否认万科管理层时,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还能说什么?) Y. S% \/ C/ h! d; `& E; O
- K+ P/ W! C7 G1 d我们这里不讨论商业,那是游戏,今我们看看老王登山的往事,或许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p* n& X0 C0 M- U
' {+ a5 c7 |1 G+ n3 S4 `) r- T2003年5月登顶珠峰的经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很多人都好奇登顶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 r7 o" X% Z1 ?% `: ?: l, \ % m3 F- w: y. U# w- y: L f& T
我的感觉是,在快要登顶的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告诉自己一定要上去,要加快脚步;一方面就是上不去,每迈一步就得喘七八口气,不想走,觉得时间像凝固了一样,你看着顶峰就在那儿,而且是很缓的坡,上面的队友都在那儿,可是你就是上不去。5 ^9 W# P; G& O# n" `& m1 I5 N
+ v$ M- e& O/ ~) P1 M
上去之后呢,我环顾四周,发现能见度极低。你看珠峰的照片,都是雾,你在雾里面什么都看不到。所以什么「一览众山小」啊、「只缘身在最高层」啊,都是瞎扯。这时候你有两件事一定要做。第一是取证,不是照一张相,而是要拍360度的照片,证明你上去了。因为你照一张很容易造假,360度环拍作不了假。第二是展旗,把国旗「哗」地展开,拍个照,拍完赶紧走人。- e+ u& Z8 k/ ^ `3 t R4 p
& K* M8 [% q: m9 h) d
; C, ^0 P4 T* W, D. x+ N0 ~9 _' N下来之后,记者问我:「你珠峰都上去了,有什么感想?」我说:「我现在没有感想,但以后一定会有的。」你想,那时候在山顶,缺氧,下山之后人还是糊里糊涂的,能有什么感想?没有。一年之后感想才出来,真的。: q' M* `3 ]) `9 Y- }7 n D; k
: h5 R! g% r- n0 |. M) v感想有两点。& b* s7 w3 F9 ]% b
! S# {! ^. a3 i2 ]; a, f7 S第一,我们七个队员,上去没上去的都有伤,只有我没有伤。这个现象很有意思。为什么呢?显然是和我登山以外的经历,和我的年龄是有关系的。& J8 n3 j% W: n+ D( a
7 |: o, ~6 ~- ~* i; d0 u# z2 h
登珠峰要面对什么呢?要面对荣誉。人都有虚荣心,这一点我看得很通透。我都登上珠峰了,我希望不希望自己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一套、五套、十套、十二套呢?我希望不希望公司的员工看到董事长在珠峰登顶了呢?当然希望了!但当这种荣誉和生命安危相冲突的时候,就要另外考虑了。
2 V+ v. `/ }5 L& H# x ; u3 u; a3 n) O, _! {# A: H+ T
但人往往不会意识到,面对镜头人一定会摆出「英勇姿态」。我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我跟中央电视台的人讲:「不允许你们拍我,因为我知道我有虚荣心,你们一拍我,我就要撑起来,这样会把自己撑垮的。」其实这和登山经验是没有关系的,反而和人生经验有关,没有这个经历的小年轻常常控制不了。
# ~2 e% E Z) C+ F8 J# ~
/ C2 U6 T, G' N' y" O! Q& S第二,人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我是喜欢照相的,还专门出了一本登山的影集。可是在登山途中,我专门躺在帐篷里休息,队员都纳闷为什么老王不出来拍照。$ \" m7 Q4 i5 ?( h
1 G" w& P4 _' ?* @* T3 J3 E/ x为什么?要保持自己的体力。我最大的目标是登顶,其他多余动作都不做。所以我保存了大量的体力。下来之后第二天,我就跟总指挥请假,说我要去飞滑翔伞。我不是显摆自己,而是想说明我懂得「储备」。, R6 N8 x1 e4 ?+ T7 B6 i; |
; U2 z$ n0 z! @; o* h0 t& b" F我准备60岁的时候再登一次珠峰。为什么?因为当时我52岁登顶珠峰,是中国年纪最大的,可是这个成绩我很不以为然。, H, U) ]" ~9 D
( l0 I: Z3 Y: K8 W- a我们中国人不能只和中国人比。在我登顶之前,有一个叫三浦雄一郎的日本人登上去了,他当时是71岁,他30多岁的儿子陪他一块儿登到顶峰。登顶之后他们打电话给三浦雄一郎99岁的父亲,告诉他:「你的儿子、孙子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了。」他父亲虽然99岁,但还是个滑雪教练,打电话的时候正在上班呢!. C7 y5 R }+ ^$ B. P5 M# g
' R9 C; Q8 q$ M4 l; ~3 o& L. V" U& E: h0 L/ b% G3 D5 x3 H
你看,人家71岁都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我这个52岁又算什么呢?我们的参照物要放宽一些,中国强不强大,不能总是自己和自己比,要和美国、德国、日本比。
* a, V9 I7 k: C: Y' ~( ^- }
7 O) E0 p6 f* O4 O3 [, s顺便一提,过了几年,这位三浦雄一郎突然宣布说他要打破自己的纪录。因为,不久之前又有两个日本人登顶珠峰,其中一个也是71岁,但是那个人的出生月份比他大,也就是说破了他的纪录。
7 Z# k+ W" i8 i! x g6 W6 J $ f- q1 P! T, `7 l( i
他说他要比,于是就和中国登山协会联系了,准备2008年庆祝北京奥运会,联合中国登山协会一块儿登顶。而医生诊断他的心脏已经不适合登珠峰了。怎么办呢?他动手术搭桥,动了两次手术,一意孤行要登珠峰。结果2008年的时候,西藏发生突发事件,中国登山协会取消了这次联合登顶的活动。+ w, C% m4 Y h+ [% D
3 W4 r u6 Q, h7 h" p, y三浦雄一郎还不死心,从尼泊尔上去,终于登顶成功。但是,让他郁闷的是,就在他登顶前一个星期,有一个尼泊尔老头儿成功登顶,那个尼泊尔老头儿78岁。
+ @5 R; ?6 i& \* _
( t% h1 l% D8 }, p# J
4 Y e: _" K, n. C9 C3 M; \' D诚然,登山可能会遭遇很多危险,甚至可能会丧命。比如我登珠峰快到山顶的时候,正准备一鼓作气冲上去,突然发现我的氧气瓶快没氧气了,连下山补给都不够用。怎么办?我仍然坚持要先登顶再下山。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
/ Q/ n1 u- g6 a+ w# h
" @$ ]& l1 g E. s! @9 c真到了下山的时候,我只好捡先前登山者丢弃的废旧氧气瓶,像接力棒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换,勉强撑到山下,才算捡回一条性命。有人说,既然这么危险,难道不害怕吗?下山之后就有记者问我:「万一你捡不到氧气瓶呢?」4 \5 x4 [0 `: j; @
$ q) u F& \" V我觉得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没必要回答,实际上我就是捡到了,于是跟他开玩笑说:「好在登顶的队员不全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很仔细,是不会遗留氧气瓶在半路上的。」
# n8 ^; Y/ `+ v ?1 Q; b% [& t
! H$ b4 j' [$ p! C3 z# q# Z" N: N* i8 U8 f- B2 T
既然登山这么危险,为什么我还要坚持去登山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人总是要死的,你不去登山就可以避免一死吗?根据数字统计,死亡人数最多的是交通事故。那么,我们是不是因为怕被车撞死,就不去上班、上学了呢?我们不是照样去吗?4 |* z& {" F2 i3 B
, _( ?4 V. d2 G. G/ N4 n
有人会说概率不一样,毕竟出车祸而死比登山而死的概率小。况且,有人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去乘车,乘车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登山是可以避免的。但我想强调:我喜欢登山。实际上我怕不怕死呢?人生来就是怕死的,生来就是希望永存的,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 c O. c% [" K6 N% n 6 }+ w, `( _9 ?. k( o1 E% k
所以,登山虽然有危险,关键看你喜欢不喜欢,只要你喜欢,其他都是次要的。. Q: b, k0 @: b f$ }3 i6 i0 g8 z# Z
# x4 z* b* j0 E
——在你喜欢的事情上攀比可能是进步的动力!其他都是次要的。
4 L4 x" Y z$ Y) b. B: {) B8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