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5-18 13:49 |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8 22: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当下性”的二重指向
太虚大师在《佛学之源流及其新运动》中这样评价六祖所开创的中国顿悟之禅:“最雄奇的是从中国第一流人士自尊独创的民族特性,以达摩西来的启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直证释迦未开口前的觉源心海,打开了自心彻天彻地的大光明藏,佛心自心印合无间。与佛一般无二的圆明了体现了法界诸法实相,即身便成了与佛陀一般无二的真觉者。然后应用一切方土的俗言雅语,乃至全宇宙的事事物物,活泼泼地以表现指示其悟境于世人,使世人各个真证佛陀的心境。此为佛学之核心,亦为中国佛学之骨髓。惟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亦为中国佛学之骨髓。惟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牟尼佛以来真正之佛学,现今惟在于中国。
这段话指示出顿悟成佛说的两个关键层面:一、直探心源觉海,顿证诸法实相,即身成就佛道;二、融通心法世法,万物皆为悟境,即现实而成佛道。这两个层面共同构成了顿悟成佛之“顿”即为觉悟和解脱的“当下性”。这个当下,一方面指向内心,即心性的当下觉悟;一方面指向现实,即人在现实中觉悟。顿悟成佛意味着,解脱和超越就在当下,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就在人的每一种行为里。也就是说,宗教修行的终极目标、终极追求和人的当下实存是同时的、同体的,没有时间、空间的距离和障碍——这无疑是一种精神领域的重大发现和革命。
《坛经》一开始便开宗明义:“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直呈顿悟成佛的宗旨。又云:“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我于忍和尚处,一闻严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又云:“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并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之名言。这些都表明,“真如本性”可被“顿见”,因为它本来就在每个人心里——“万法尽在自心”;而这种“顿悟”“顿见”并不是脱离世间的抽象存在,它恰恰隐含于人们的一言一行中,在现实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有觉悟成佛的无限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