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8-5-18 13:49 |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9 2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从“源”到“流”——《六祖坛经》对当代佛教中国化的启示
惠能大师和《六祖坛经》开辟出了一个佛教文化的新天地,此后“一花开五叶”“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宗从法脉传承、思想理论、修行方法、组织制度、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实现了佛教中国化。同时,催生了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道家内丹学,并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人生理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惠能大师的思想成果改造了中国的民族性,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和自我更新贡献了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创造力及灵感源泉。在今天,当代佛教正在开辟中国化的新时代和新境界,从《六祖坛经》的丰富内涵中,我们可以获得新的感悟和启示。
1、回归心源,觉悟人间
佛教中国化不是一个历史的命题,而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所谓佛教的中国化,其实本质上是中国佛教在每一个时代的“当代化”问题。
惠能大师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所面对和解决的,正是唐代佛教在集大成基础上实现彻底本土化和根本性超越的时代课题。而这一课题的核心,其一是文化问题,其二是人心问题。也就是文化的范型和人心的需要决定了中国佛教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应变。从《六祖坛经》的时代到今天,中国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佛教的中国化同样要清醒地观察和面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现状,以及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现状。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社会,在这一百多年中,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遭到质疑和消解,而全球化风潮的席卷,更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多元文化和多重价值观的发展“陷阱”。失去传统文化根底支撑的价值多元化,在带给现代中国人开放视野的同时,也将人心带入了新的迷茫,个人中心主义、物欲主义、理性主义等西方文明弊病更加重了这种精神困境。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佛教,所要面对的最核心问题,就是如何重建中国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这个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综合概念,它不仅应联接历史、传承传统文化命脉,而且要沟通世界、融合西方文化精华,还要应对现在、契应人们的现实需要,同时通向未来、指引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新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