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42|回复: 50

慈诚罗珠堪布:你若敢看本文,你的世界将不复存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发表于 2017-7-2 2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慈诚罗珠堪布:你若敢看本文,你的世界将不复存在!

             中观的基本观点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摘自《慧灯之光(一)》

             一、“九乘”佛法的概念

           在宁玛巴的论典中,提到了“九乘”佛法;而在一般的佛教经典中,只提到大乘和小乘,我们称其为“二乘”佛法;还有,在一些论典和续部中,会讲到“五乘”佛法等等;当然,还有数不胜数的不同提法。之所以体现出这些“概念”上的差别,是因为众生有千差万别的根基,所以佛转法轮的“深度”也就会不一样。
    a.jpg
  • TA的每日心情

    2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871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发表于 2017-7-2 2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0: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九乘”的概念。

             在“九乘”的概念中,从声闻到大圆满的境界,全部都属于出世间的、修解脱的法,其中不包括“人天乘”。

             在《大幻化网》中讲到过“人天乘”。“人天乘”的观点和见解,是指在相信前世今生和因果的基础上,去行善断恶。然后,在来世会以此善根而得到人天的福报受用,即人天果位。故而,人天乘也称为世间乘。接下来,比“人天乘”再高一个档次,就是“出世间”的法。而在“出世间”的法中,从显宗到密宗,可以分为九乘: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0: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1、声闻乘;
                 2、缘觉乘;
                 3、显宗的菩萨乘;其中声闻乘和缘觉乘属于小乘,唯识和中观以上的法就属于菩萨乘(大乘)。大乘又可以分为显、密二宗,其中密宗又可分为外密及内密,外密包括:
                4、事部;
                5、行部;
                6、瑜伽部三个层次;内密可分为:
                7、玛哈瑜伽(生起次第为主);
                8、阿努瑜伽(圆满次第为主);
                9、阿底瑜伽(大圆满)三种次第。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0: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人天乘到密乘,各乘的关系大致如下:

              最低的层次是“人天乘”,再往上是“声闻乘”。声闻乘是在人天乘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比如:生死轮回和因果的观点,声闻乘和人天乘都承认,但人天乘认为“有我”,声闻乘则推翻了这一观点。声闻和缘觉的见解基本上差不多;唯识在声闻和缘觉的基础上,又是有“继承”,有“扬弃”。比如:声闻乘宣讲的“人无我”,唯识宗也如此承认。但对于声闻乘认为外境“地、水、火、风”四大实有存在的观点,唯识宗则予以了否定。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唯识宗说诸法唯心所造,中观也认为如此。
              但是,中观不承认“有一个实有的阿赖耶识”。中观的见解高于唯识宗的见解。(此指“四宗派”中的唯识宗,并不是指《楞伽经》等经典中所讲的部分唯识见解。)在龙树菩萨的中观和世亲菩萨、无著菩萨的唯识著作,比如《中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中(这些法本在汉地也流通),都很清楚地表明中观的见解的确在唯识之上。      
             密宗的见解又超胜于中观,这样,各乘之间自下往上,层层递进,既有承接又有破立。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0: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只有那些专门研究宗派的人才会如此刨根问底,如果我们想肤浅地了解一下也可以,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对我们而言,当务之急是必须具备学佛人应有的正知正见。
              即,应该对生死轮回、宇宙、人生以及世间万事万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至少也应该对事实真相有个了解。
              因为这是解脱的基础,即使谈不上有所证悟,但了解是必须的。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0: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如何抉择无我

               首先,我们要扪心自问,每天24小时,我们所接触的事物,到底是什么?

               所有的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观点,它并不依赖于环境或他人的教导,而是和我们的肉体一起诞生的,在佛教中称为“俱生的我执”。
              所谓“俱生”,即不是受之于父母或老师,而是生来即有;
              所谓“我执”,即执着于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我的存在。
              我们的生活就是围绕着这个“我”的存在展开的;假如没有这个“我”的存在,那我们现在生活中为了自己的大小事务都可以不做了。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如何去推导这个“我”是不存在的呢?

                 譬如,我们想了解一辆汽车,从外观而言,就是有四个轮子、一个车架等等。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汽车,就应该打开引擎盖,看看里面的构成。如果再进一步,就可以拆下配件来研究。如此一来,才能谈得上是比较了解这辆汽车。


               反之,如果仅仅由外表而视之,那就只能建立一个“四轮的交通工具”的概念。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比如说:有一座房子,仅仅从外观而论,就是一个可以住人的建筑物。而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的话,我们就还需要知道房子是用什么材料构建的。

               这就要求我们对建筑材料也做进一步的考察,然后,我们才会知道这座房屋究竟是木房子、石头房子还是钢筋水泥的房子。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要了解某个事物,必须学会由表及里一层层地观察思维的方法。
            同理,如果我们想去了解自身和外境,那就必须去观察、思维    :外面的世界如何构成?
            人本身的心又是由哪些因素合成的?
            只有通过细致地观察,我们才会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作为人的我又是什么样的。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观察方法,就如前面所讲的汽车和房子的例子。但要注意一点,我们在了知到房子的构成,是石头或钢筋水泥的基础上,还应再进一步去观察,钢筋水泥又是什么等等。

            一般的人往往只需知道房子是什么建的就满足了,不会进一步观察和思维。对他们而言,这些问题显得无义又烦琐,但对于我们而言,就必须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维。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佛经上是如何教我们思维的呢?我们举个例子来加以明示。
                 假如,我们有一块布,用肉眼观察这就是一块布,可以用来做衣服御寒。但如果我们把这块布拆开来看,就变成了一堆线。当我们面对这一大堆线的时候,刚才那块布去哪里了呢?
                这时,我们就应该思维,刚才我们肉眼看见的是否根本就未曾存在过呢?或者拆之前有布,拆之后布就消失了呢?
               如果说从未有过布,那么请问:我们平日里买来做衣服的材料,不是布是什么?如果说拆之前有布,拆之后就没有,那么请问:布去了哪儿?
              请大家注意,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维的,并不是某一个教派的主张或说法,而是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继续一拆到底,来探究一下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

               布拆了以后,通过观察,我们得出结论:布是由线组成的;再把其中的一根线拆开,又得出一个结论:线又由更细微的线、丝或羊毛组成。

             又请问,这根被拆的线去了哪里?它存在过吗?如果不存在,那拆之前我们看见的是什么?构成布的又是什么?如果拆之前存在,拆之后就消失了吗?消失到哪儿去了呢?……这样先有后无,难道不是象彩虹一般如梦如幻吗?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接下来看拆剩的这一堆羊毛。对于我们的肉眼而言,一根细羊毛已经是观察的极限了,但还可以把这根羊毛切成很多犹如微尘般大小的段落。
             这其中的一份,已经不能称之为羊毛了。把微尘般的段落再往下分,直到尽头不能再分(即变成空性)为止,剩下的是什么呢?
            请注意,最后的结果是最关键的。将这极小的微尘一分再分,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吗?或者分到一定时候,就分不下去了呢?
            有人说:一直分到最小的微尘就不能再分了。又有人说:可以无边无际的分下去。我们认为此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请问这个“最小微尘”为什么“不能再分”了呢?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知道六方的概念是东、南、西、北、上、下。那么,比发尖还细上千万倍的微尘,有东南西北上下吗?答案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那就表示还存在着更细微的六方,东方的东南西北上下,东方的东方也可以有东南西北上下……以此类推,六方的状况都一样,都可以分下去,到这个微尘不存在为止。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如果一秒的时间也可以被无穷无际地一分再分,这一秒就会无始无终,永远走不完;那一分钟就更长了,还有小时……对于我们而言,就不会存在白天和夜晚的分别了。
                对于物质世界的人而言,1秒钟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在其他时空中就不尽然了。比如说:1毛钱可以分成10分钱,我们从第一分钱开始,直到用到第十分就完了,这是数得清的。
               而从时间上来说,1小时由60分钟组成,1分钟有60秒,而每1秒中所含括的数字是无法用数量来形容的,它们就像苍穹中的星星,不计其数。如此说来,过了一夜、两夜……百夜、千夜,仍然没走出这1秒。这1秒是用不完的,因为它无始无终、没有穷尽。
              所以,这1秒钟对于我们而言,是永远的1秒钟。我们此时在这儿相聚,在这1秒钟里;过一会儿,你们到别的地方去了,仍然在1秒钟里,这是肯定的。如果你们离开时,1秒钟就过去了,那还叫什么无穷无际呢?
             所以,明天仍然是昨天的1秒钟,这样就失去了所有的时间概念。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2 21: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渝-诚心的关注,晚上好,还没完,明天继续上传,请您继续关注。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从时间上来分析的,我们再从物质上来分析。请问,我手里这块手表是由多少个微尘组成的呢?如果说是无限的。那这一栋房子呢?也由无数的微尘组成。同样由无数微尘组成,为什么手表和房子在体积和重量上会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别呢?

               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微尘是一个单位,无论是手表或房子,所提及的微尘都是同一个单位。就好比我们平时用的计量单位“克”,不论东西的体积大小,重量都是用这一个单位来衡量,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东西在重量上有一个共同的标准。

    a.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5-18 13:49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辟谷大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7-7-3 20: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无论是房子里的微尘或手表里的微尘,大小也应该是一样的。我们知道十粒大米的体积比五粒大米的体积大,是因为大米的数量不同;那为什么同样含有无数的微尘,房子比手表大那么多呢?不同的大小是从哪来的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饭也应该有无数的微尘,那么这一碗饭就应该永远也吃不完。有人会说,胃口也是无限的。如果胃口无限的话,我们就会永远也吃不饱,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可见,如果用无边际的微尘来衡量事物的话,一根毫毛和一栋房子一样,都含有无数的微尘。那么,显现中毫毛和房子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差距就不成立了。

    啊.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