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张兵

微信组-每日读书打卡(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越读这本书,越觉得没有所谓的人际关系问题,都是自己跟自己的问题,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苦恼都是因为你的心在打架,外化出来被你看到而已。

我们的心为什么会打架,因为我们有太多二元对立的原则、标准在,可以想象一下哪个选择你真的可以做到毫无遗憾?通常我们都会因为选择一方而无法满足另一个需求而失落不是吗?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为什么会这样呀?因为你把原本合一的东西撕裂开了,而且越撕越多,你能不痛苦吗?一颗心撕成八瓣,你能不难受吗?

文中说到:因为孩子像流水一般抓不住,但是作为 掌控者必须抓住什么才有安全感,所以你越想要抓住,驾驭,越想掌控,但是你却抓不住,驾驭不了,掌控不住,想一想,当你想管你的孩子的时候,你想管你老公的时候,是不是他就会跟你对着干,于是你更想要改变他,直到最后大家两败俱伤,彼此怨怼。

文中说到:你的恐惧越多,你要求孩子就越多,因而你眼中小孩的问题也就越多。

但是小孩是一个有问题的小孩,这是真的吗?没有你的恐惧,没有你的压制或判断,他是一个很难教育的小孩,这是真的吗?问一问你自己。
人们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长大后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如何才能是一个小孩长大以后呈现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让他按照天性成长。

这里如何按照天性成长我也不太清楚,因为我还是个半残废,还么有发展出足够的智慧去了解到底天性是指哪些!!

如果一个小孩按照他天性本然的样子成长,他长大以后的智慧和能力将会最大化。但如果不是那样,而是你特别有意识的去培养或训练他,成年以后,或许他在某方面的能力不错,但是他的智慧心将发挥不足。

重点来了:如何才能让个小孩天然成长?当你成为一个完全无惧的家长的时候。

放一匹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奔放的成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小马的主人需要多大的无惧的心啊。他会担心小马在路上会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会担心,这样放任着小马,它以后会怎样,他长大后会如何,等等。

你怎么敢对你的小孩撒手?你没有那么大的勇气。

在一个小孩的自由形态上,可以看出一个家长无惧的心到底有多大!!!

不是像老天一样大胆的人,他得小孩无法享受那纯然无边的天空大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1: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姐姐王 于 2020-2-20 16:22 编辑

接着《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我知道其实一看到这些就会直面自己身上一堆的问题,原来甩给别人的锅再也甩不出去了,还要面对自己那些不能接受的阴暗面,确实很扎心!

原文:你知道什么对他的人生道路最好吗?

在孩子面前,我们似乎都是上帝。在一个幼小的孩子面前,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扮演上帝: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他最好,我们以为我们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他最好。

但从其一生的长远角度来看,你真的知道什么对你的小孩最好吗?以你的“知道”来控制你的小孩按照你的道路行走,把你认为是好的或是对的东西强加给的小孩,那简直是挟持和强奸。

你在挟持他的生命自由,你再强奸他的心。

在那无明中,以爱或对他好的名义,你对你的小孩做过多少愚蠢的事你知道吗?

当一个人在无名中时,你怎样对待自己,你就怎样对待他人。你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惩罚你的小孩,你用责备自己的方式责备他。
原来:我妈对我的要求其实是他们不允许自己的,我们不允许我馋懒,是因为她不允许自己馋懒,我妈担心操心我,其实是她没有安全感。我妈怕我犯错,是因为她不能接受自己犯错。我妈以后怕我过不好,是因为她怕自己过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6: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说:当你还是一个有很多问题的家长时,你怎么可能教育出一个和你不一样的小孩。

你管的越多,他越成为你。你管的越多他越成为你不希望他成为的那部分——他就越成为你心目中所讨厌的自己的那个形象。

个人解析:因为你的标准就像是一条条锁链,将他原本自由广阔的心慢慢舒服在了狭小的空间里,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说,当你指着一只鸟告诉孩子那是鸟的时候,它就再也看不到鸟了,哈哈哈,不过投胎为人,除非生下来就接受严苛的正知正见训练,否则很难不按照标准去衡量判断什么。
他越成为你不喜欢的那个样子,因为你给出去的标准都是你投射出去的自己身上不允许的标准,如果你不收回投射,你看到的永远是自己不能接受的部分。

原文说:只有你管他越少,他才会越来越不像你,他才会越来越发展出你的生命中没有的新的部分。

你确定什么样的路才是你的孩子该走的最好的人生道路?你真正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你是上帝吗?如果你真的是上帝,那就像上帝一样去做,彻底撒手让你的“孩子”自己成长。

看,那天底下的众生——老虎、狮子、蚂蚁、蜜蜂,哪一个不是它们自己在成长,上帝可没有操控它们的人生道路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6: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知识教育和智慧教育
人们往往把知识多当成有智慧,这是个错觉。在这个错觉的影响下,人们都期待自己的知识多一点,都拼命的往自己的脑子里装知识,这也导致他们的教育模式是这样。家长们在自己身上的“希望”过期了以后,他们把曾经对自己的“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他们希望自己的小孩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如何做到?
往他脑子里装更多的知识呗。如果一个小孩在四岁时就能识别两千个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我们就以为他很聪明。而这有什么用处?你只不过是在往一台电脑的硬盘上多储存一些数据而已。
智慧是一种空盈的状态,而不是一种满实的状态。过多的知识只会是头脑变得狡猾,而狡猾并不是智慧。电脑能够随时调动出千万知识信息,但电脑并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脑。
对于人来讲,智慧不取决于他里面的有,而取决于他里面的空。当他里面空的部分也多,他运用知识的空间和能力越大,犹如电脑的硬盘盒内存里空白越多,它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一样。
教育你的小孩,给予他有,更保留他的空,不要把他填的太满。如果你把他的头脑填的太满太实,犹如一个瓶子被塞得太紧太实一样,它那里面的空就成为死空,这样一个小孩的智慧就发挥不出来了。
因此教育小孩,要注意他里面的空。知识教育是一种有的教育,智慧教育是一种空的教育。记住保留给你的孩子更多的空,而不是有——请重视智慧教育胜过知识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7: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要求、期望、负责是不是爱
我们衡量自己对一个人是否有爱或爱的有多深,往往会看对他有没有要求、期望或负不负责,或那程度有多深。当我们第一个人要求越多、期望越好、掌控的越狠——我们越负责时,我们就越爱那个人;反之,我们就不爱他,或爱他不深,这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错误!!!

要求、期望或所谓的负责,仅仅都是恐惧的替代物。他们是恐惧的另一种化身,另一个名字。要求、期待和负责意味着爱,你确定那是真的吗?

在我们的教育中,因为我们自己有恐惧,结果“要求”、“期待”或“负责”成为了我们与另一个个体的联结。当我们对他要求、期望或负责时,这能使我们感到与对方联结得更深、更紧,使我们自己感到安全。

个人解析:读到这里更感扎心是不是,我们以为的矢志不渝、崇高的爱原来都是恐惧的化身,我之前也觉得天哪,我太可恶了吧,但是了解了自己的无明以后,我就知道没必要怪自己了,我真的像神仙一样或者像灵性很高的孩子一样,我也能爱万事万物,投胎为人就是因为无明,才会一直在轮回中,一直觉得分裂已经发生,那我们能不怕吗?怕的话能不去抓,能不去掌控吗?
那我们要做什么?
——觉醒!跳出无明,跳出轮回,回归自性,爱是标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7: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原文:教育是为了弥补安全感的,当一个人越强调教育,其背后的不安全感越大。教育似乎是一种掌控,它建立在对未来和恐惧的幻觉基础上。教育是恐惧的面目,一个人越恐惧就越需要它,一个人越恐惧就似乎越需要教育和被教育。
觉者没有教育的概念,因为他们不需要教育。老子从未提倡过教育,因为他处在了道的源头。
万物需要的不是他我教育,而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而实质上,在人的智慧创造过程中,也只有这一部分是真正有意义和起作用的。要求、期望和负责是不是爱?严格地说,那不是爱,那是完全的恐惧。
我们对教育应持什么态度?将它的意义下降到最低。没有人需要教育,他们需要自我教育。

个人解析:自我教育应该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回归自性,回归那个不生不灭 能生万法 本自具足的自性中,这才是我们一生真正的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7: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原文:别把小孩当“人质”
因为家长心存恐惧,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他们在无意识中不可避免的把孩子当成了他们自我安全感的“人质”你必须变成优秀和美好的,否则我就安全,你必须变得有能力,否则我怎么能安心?
瞧,家长们把孩子变成他们内在安全的要挟物了。
当一个小孩是一个家庭中的人质时,你猜,这个小孩能否受到真正的良性教育?小孩变成了整个社会或家庭的内在恐惧之河上的波涛,他当然无法获得哪生命中真正需要的。
当你恐惧,他能感受到恐惧,即使他很小;当你放松或自信,他也能感受到。小孩是一个敏感的接收器,他在反映你的声音和信息。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心上来。对于觉悟的家长来讲,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呢。当你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应,他自然会变好。
在你的子女教育中,你有没有把孩子当成你的“人质”?来检点一下你自己。
盘查你内心的恐惧,是你真正想教育出好小孩的开始。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治疗,他教育的正是人类之心的恐惧和愚痴。

个人解析:这一段刚好契合主题: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孩子充当了一面很好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投射(不要觉得投射就是不好,那是因为我们站在了二元对立的角度去看问题,强硬的切割了整体性,为它赋予了意义而已),看到投射收回投射,我们才能看到完整的自己,我们才不会继续去投射,在这样无明的烦恼中度过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0 18: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原文:真正的爱是什么?
我们常常会说,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全然的,百分百的,真的吗?
当一个人内心还存有恐惧时,他对另一个人的爱就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
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不是你能把自己的命都给他,也不是他要什么你都能满足或给予。

真正的爱和此无关。

真正的爱是一种无为。它没有要求,它里面没有任何恐惧的阴影,他不隐藏任何掌控的企图。
它像太阳给予万物光和热一样,给出本性的能量。
你不期待他,不要求他和本来的自己有所不同,不试图改造或修正他。

个人解析:天地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并不要求万物和他一样必须成为天或地,必须按照他得标准来,而是包容着万物成为他自己本来的模样,平等的给予他们所需要的能量。

真正的爱是完全无条件的。无论如何你都爱他,怎么样你都爱他,你的爱甚至与他无关。
这才是真正的爱,这爱像老天对万有的态度一样,给予你但对你没有要求,没有期待,他对你无为

如果把这个标准称为真爱,那么来检点一下你对孩子的爱是不是真爱。
你期待他学习好,你期待他做个好小孩,但你知道你的期待曾经暗地里带给他多少压力吗?你越期望他好,你越形成自己的压力。这样对小孩的成长有好处吗?
我们对我们的小孩没有期待,他怎样我们都爱他,我们尽己所能,但不要求他。
这才是真正觉悟的父母的爱呢。

对孩子没有期待的教育,并不比对孩子有更多所谓良好期待的教育更差。思考一下,你觉得是这样吗?在对待小孩子的问题上,来重新思考一下你的爱,那是不是真正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1 16:2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重温了《走出心灵的地狱》,里面写了很多真实案例,而每一个案例都对应着一些疾病,心理上的,身体上的,感觉学到了很多,但同时也感觉自己好像什么也没学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3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原文: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我们非常强调亲子关系,但存在一个所谓的亲子关系吗?
其实,整个生命存在中,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你与他人的关系。所有关系的本质都是你自己与自己关系的投射。你与你念头的关系是你与整个世界关系的母体。你所有的外在关系,都是这一关系的投射。因此,严格的说,像不存在其他人际关系一样,也不存在一个亲子关系;因为对一个具体的你来讲,不存在一个外在的小孩,只存在一个内在的小孩。你对你内在小孩的态度,就是你与你外在小孩的关系。
如果你与你的小孩关系混乱了,如何处理好你与他的关系?处理好你与你内在小孩的关系——你和你信念的关系即可。你明白要点吗?家庭中出现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是每个人与他自身问题的外在投射。
假如你与你的小孩出现了关系障碍问题,要解决的话,请深入你的内部,发现你与你念头的关系。理解你的想法,就会调节你与他们的关系。请注意这一点,这才是解决人际关系的根本要点呢。

在教育之中,要解决小孩的问题,先解决你的问题。这是在根子上解决问题。没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就不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小孩。一个小孩只是家庭和社会之树上的一枝花朵,他开出了家庭或社会的优点,同时他把整个家庭或社会隐藏的毛病也给开出。如果一棵树长的花朵有了毛病,我们通常就是要深入树根去治疗,而不仅仅停留在花朵本身。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小孩出问题,我们该深入何处对他加以帮助呢?显然,家庭和社会是根源。
原来的宇宙是没有问题的,那是一个无问题的宇宙。如果你在宇宙中发现了问题,那问题一定是“心”——而且只能是你自己的心。
当心不向宇宙投射问题,宇宙怎会生出自己的问题?如果你处在一个问题重重的世界,那么,反诸内向,去探究你的心。问题一定出现在那里,是投影仪出问题了。
心就是一台投影仪,如果你在生命的画面上看见了问题存在,那么请看一看的投影仪吧。如果你发现在孩子教育上存在问题,解决的方式一样:先看看你自己的投影仪,然后再检查别人的投影仪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之道呢。

只有小我才会站到另一方去指责小我的不对,圣灵从不会与小我斗,如果你用所谓的道理去纠正对方,那么你就变成了另一端的小我,还是在是非对错的判断中,正见也被小我利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3 18: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我们对人生问题深入探索就会发现:当你没问题了,整个世界的问题就结束了。如果我还发现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那一定是我还有问题。当我不能百分百的接纳这个世界的时,那说明我的心还没有实现它自己的圆满。看到世界是圆满的,只是见证自己内在是圆满的一个结果。
如果我在孩子问题上,存在着焦虑、担心或要求,那一定说明我的内心还深藏恐惧、狭隘的见解、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等无名之相。

当我不是安守在觉知上,我问题重重。当我问题重重时,我一定正在我的念头上生死翻滚。

无论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只要我还痛苦焦虑或担心,就一定没有看破生命的幻相,没有看到存在的真相。

教育是一种自醒,是一种人类的自醒,一种你的自省。在完成自身圆满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桥。踩着这座桥,找回到了你自己。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实现孩子的圆满之中,你必圆满你自己。同样的道理,在你圆满自身的过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圆满。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结果,内在世界给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

借着你有一个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身上下功夫吧,以此来实现整个存在的圆满。教育是一种自醒的途径,向外劝导你的孩子,向内劝导你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3 18: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天下有大人还小孩的区别吗?如何判断你是大人他是小孩?判断一个人时大人或小孩并不是从体型和年龄上,圣人判断大人与小孩的标准和你不同。在圣人眼里,人类在没有觉悟之前都是小孩,不存在大人。

你可以观察一下,社会群体中所谓的大人和小孩有什么不同。在本质上他们完全一样。有情众生的“觉”都一样,而所谓的大人和小孩的念头有什么不同?他们相信着同样的信念——小孩的信念是我们所谓的大人给的,而通常一个小孩又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他完全接受你给予的,因而在实际上,你教给他什么他就相信什么。小孩的信念就是大人的信念。所以,从本质上讲,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大人和小孩完全一样。

我们都是小孩,不管是八十岁,还是五岁,我们头脑里装的基本信念相同。比如一个小孩说”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该喜欢我“,长大后他说”我的同事应该对我好“,一个小孩说”幼儿园的阿姨应该爱我“,长大后他说”我妈应该爱我。“;一个小孩说”某某小朋友是个坏蛋‘,长大后他说“谁谁不是个好人”。成年人的信念和小孩的信念有什么不同?只是那信念附着的事情稍有不同而已。有相同信念的人都是同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3 19: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看了柯云路的《中国气功大趋势》,说来惭愧,两天才看了四五张,总觉得每一段话都可以值得一瞬间的思考和自勉。
每个人都该知天命,而随心所欲,知道法自然。
尘世中生活,就难免有各种烦恼,但人想透,烦恼也是练功的素材,如果在烦恼中都能悠然自得快乐生活,便是有了大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3 2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原文:瞧瞧,我们分别开来的大人和小孩在本质上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在为获取爱、认同和赞赏而努力呢。我们都是信念的奴隶,我们都在无名中被念头所控制,因为从没有考察过念头,相同的信念与念头遮住了我们相同的觉。我们一样无明。

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小孩就是身体矮小的大人,大人只是身体变小的小孩。从小孩到大人,我们变化的仅仅是“外在”——身体,而我们的里面——那心及其信念完全一样。所以,不存在大人和小孩的分别。我们都是小孩,都还在心灵的幼儿园没毕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12-10 11:08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20-2-24 19:1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人类神秘现象的破译》

    我们的潜意识就像一个数据库,不仅存着你出生以来所有的资料,还存着星球诞生以来的所有记忆,它是一个共用的数据库。很多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你记得的不记得的,潜意识都牢牢地保存着。预测类的功夫,包括算命,直觉,灵感就是潜意识显化的一个过程。这几天和家人打牌,发现自己经常能预测到几分钟后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会起到什么牌,谁会赢谁会输,那就是一瞬间出现的一个直觉。但别小看这个直觉,直觉就是潜意识的表达,哪怕是猜测到几秒钟后发生的事,也是一种预测,要有敏感的心理去抓住这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4 1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救救孩子还是救救你自己》
    加入大人和小孩是不同的,那看起来的大人比小孩多了些什么?在我看来,只是大人比小孩拥有更多的信念、教条和概念。大人比小孩多了些什么?概念。概念把心变成了头脑,概念使心从它本来的样子中分离出来。一个人拥有更多的概念是件好事儿吗?嗯,以我来看,谁拥有并相信的概念越多,他的心就离他本来的样子越远。
    我们常常说小孩的心灵是纯净的,小孩非常的单纯,为什么?因为他们心灵的概念少。一旦它拥有了和你同样的概念并相信了它们时,他就变成了你。小孩就不再是小孩,即使他身材仍然矮小,年龄只有十几岁,但在本质上,他已经是所谓的“大人“了。
    这个社会盛产”早熟“的小孩。所谓早熟,在真正意义上不是指现代的孩子们从饮食上摄取了更多的激素,而使他们的月经或者遗精现象提前发生,而是指他们的思想。
    因为教育的激进模式,像给孩子增加身体的营养一样,家长们疯狂地往孩子们的头脑中装载他们认为的知识和概念,这是的现代的孩子不仅身体早熟了,心念也更早的成熟了。早熟是一件好事吗?你熟的早,你衰老的早。心灵的早熟,事实上是一种心灵的老化,当柔软洁净的心被过早的装入了更多的概念时,它已经提前开始变得僵化和失去其本性了。

    让小孩迅速变的像大人一样是好事吗?看看我们成年人的生活吧,我们比孩子有更多的苦恼。让孩子们尽早变得和我们一样,意味着在让他们尽早地品尝和我们一样的生命苦恼。家长们怕自己的孩子头脑里不装有足够的现代知识、概念和技能,将来会被社会淘汰或不能适应,你确定真会那样吗?你能够遇见很多年以后你的孩子以及社会的状况?那分明是你当前恐惧心的反应,你只不过是在利用孩子使你自己变得有”安全感“一点罢了。在无知之中,你把孩子变成了获取自己安全感的工具。

    当你是一个无知的父母时,你的小孩在你的内心深处已经不是小孩了,他只是你内在的一个可被你使用、正被你使用的符号而已。无明使人类比动物更愚蠢,并作出更多伤害别人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2-24 19: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常常教导一个小孩说,要好好跟大人们学习。到底是谁应该跟谁学习?如果要让他们跟你学,学习什么?学习你的恐惧、挣扎?或像因恐惧而逃避似的努力工作?为获取爱的辛苦?为求得他人认同时的努力?为得到别人的赞赏所做的多余的事?你让孩子学习,到底让他学习你什么?你身上哪些是他可以学习的?你是否曾经盘点过这些?
    在对付人类的困难、新情况、新问题时,相反,我觉得我们更多的应该向小孩学习。在一个孩子还未完全被信念、成人的恐惧、教条污染之前,他们生存的智慧和能力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在概念占据我们的心之前的样子,才是我们应该成为的样子呢。如此一说,我们的老师实际上应该是我们的孩子,教育人者恰应向被教育者学习。我们强调说,学生向老师学习,那么老师向谁学习?在我看来,老师不是向老师的老师学习,而应向他的学生学习。一个向学生学习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

    我们身上有很多的“有”,孩子身上有很多的“空”。我们在给予他们我们自己的“有”时,应把孩子身上“空”的部分拿回来放在自己的心中。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教学相长、空有互为的尾端循环。如此你的心智才具有生命力,否则你必枯竭。一个人生命的活力不取决于他生命中“有”的部分,而取决于他生命中“无”的部分。“有”是死的,“无”才是活的。你身上的“有”越多你越没有生命力,而你存在中的“无(空)”越多你越有生命力。注意向孩子们学习。孩子像我们的“有”要知识,我们向他们的“空”学习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