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花开见佛

九月中旬开始秋季辟谷预计21天。有木有想随喜参加的师兄啊

     关闭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5-16 11:22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1-12-18 18: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见佛 发表于 2011-12-18 17:32
    $ `4 v% F( H$ M0 I愿师兄法身越来越“肥”

    " M# X7 ~: j4 D; a0 I, z, e听你的,经常来营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18: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云端:) 的帖子: q, v* S  Z4 Z

    4 }% U4 I# k. v" R) ]http://www.fodizi.com/soft.htm佛弟子播放器整合了网络上的佛教资源,让每个佛弟子打开软件即可方便的收看法师的讲经、佛经念诵,佛号唱诵。软件采取绿色安装,不写入注册表不修改系统文件,请各位佛弟子放心下载安装。{:7_141:}随喜每位听经闻法的师兄,愿福慧具足,自利利他,普利有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4 18:50
  • 签到天数: 1074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1-12-19 19: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师兄冬至辟谷吗?还是已经开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3 10:24
  • 签到天数: 29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1-12-20 12: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2 Y( K$ V) u3 ~8 k# V
    4 x9 Z; r+ v% h4 o) c
    多承师兄的恩德护持,更坚定了我向佛的心,坚定着,真的,无论何样的境况我都相信佛是我的心灵依靠,我已找到了信仰的方向,一定会努力前行的,纵然路程曲折了,可我依然更备无限的信心、决心和勇气,我会好好的学的,学到心明性静,感觉自己得到师兄的开示后心地开远明净安乐、、、无法言说的那份自在自得自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5 收起 理由
    朝花夕拾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1: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1-12-21 12:02 编辑
    - ]. ^7 g7 e, j% {, b! p, b* p( R# h0 J% m
    回复 我要健康的自己 的帖子
    ! W, w, s6 n+ _9 T8 i$ t- g- f
    : P5 H- u# {* r9 x9 H9 n. h5 E2 r8 ^学佛的初步,最最重要的是扫荡以往错误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知见,所谓佛知佛见是也.这个"建立"的过程要依赖于每天听善知识讲经说法,不断地熏修,不断地放下.故恭敬"善知识"非常重要.印光大师言,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不是"善知识"要我们恭敬,而是这份恭敬能帮助自己放下恭高我慢的心,心态变得平和谦恭,正如大海居百川之下,故才成其大和深广.礼敬一切众生,最后得利益的往往是自己.要时时做我之外的众生皆是来成就自己道业的智慧观照,这就是修行的真义.一切的修法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心回归当下的那一念清净平等觉悟,何种形式并不重要---对一个悟道的人来讲,吃喝拉撒睡全在道中皆是修行,反之,对一个迷而不觉的人,打坐念佛也无功德可言(功德来自如如不动的清净心.无功德,了生脱死超出六道就流于戏言).故佛言,累劫布施恒河沙的七宝金银也不抵刹那的觉悟(自问:我们穷其一生做的那几件屈指可数的善行能抵人家累劫的身命布施吗?累劫的身命布施得到的尚是人天小福,想想自家收获的福德又有几许).故学佛不是在事相上著力而是在心念的觉悟上.所谓"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祗获法身",即心即佛,当下就是!!凡夫如何觉悟?靠的是善知识的点拨,自度自悟.这从佛陀30岁开悟,悟后49年义务讲经说法的身体力行就可看出.如此看来,恭敬善知识乃至一切众生岂不重要哉?!!; U) Z* p: `" G) K5 p/ E
    检验学佛方向对不对,只要看自己是不是越来越谦恭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慈悲快乐.反之,如果越学佛越看别人不顺眼,越喜欢拿佛法作尺子肆意评判指责别人陡增自家的烦恼就是方向错误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落日的辉煌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1 11: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1-12-21 11:38 编辑 2 w' h2 f% y8 T$ z% F# R
    + @; A; a2 s, x- c6 I
    回复 黑色人生 的帖子' f6 i! O3 X. N' G3 o
    0 @2 Z0 \* _) L! Y4 m
    无所谓辟谷了.顺其自然.这一段饿了就吃点,不饿就不吃.常常是一天只喝一碗汤也饱得紧.可见,心中妄念少了,不用过份刻意,也能达到少食或者不食.当然,如果辟谷的目的是身体的苗条或者清理身体垃圾,那么刻意一点也是必要的.反之,如果目的借辟谷来修"心"而非身,那么顺其自然就好.因为一点点的刻意都是头上安头,妄上加妄,与清净的本心不相应.随喜辟谷的诸位师兄{:7_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4 18:50
  • 签到天数: 1074 天

    [LV.10]辟谷大学III

    发表于 2011-12-21 1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见佛 发表于 2011-12-21 11:36
    6 H( c+ J6 C0 I4 g, J- B1 H  X回复 黑色人生 的帖子0 m8 r' Y) d. I/ |/ P( }+ x
    ; O3 |2 s) s& Z* {3 \! o9 C
    无所谓辟谷了.顺其自然.这一段饿了就吃点,不饿就不吃.常常是一天只喝一碗汤也饱得 ...
    ; H+ V8 q: G2 o1 V0 g) w, |
    谢谢佛师兄分享哈!吃是一种习惯…不吃也会是一种习惯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7-14 18:43
  • 签到天数: 6 天

    [LV.2]辟谷小学I

    发表于 2011-12-21 1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 N2 ~' `9 F% P- o
    检验学佛方向对不对,只要看自己是不是越来越谦恭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慈悲快乐.反之,如果越学佛越看别人不顺眼,越喜欢拿佛法作尺子肆意评判指责别人陡增自家的烦恼就是方向错误了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6: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黑色人生 的帖子
    % J( `/ Z* `& ^5 ^! |7 J" ?2 U9 k- N. p0 a
    悟得不错{:7_141:}方便地说,修行可以从改变不好的习惯这些有为法入手,最终契入心地的无为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28 16:4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师学习中,也在辟谷,等成绩出来向大家汇报。怕说了又不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1-12-29 16:11 编辑 5 p: \6 M' ?4 D& `3 I

    . ~9 c& V. `; Q4 \7 J" P) k8 |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
    ( `4 b9 b3 W( t* c
    / }$ \8 n7 S$ c. ^+ N; u5 `推荐给有志禅修实修的同修一篇文章.希望有所启发.0 t5 R6 y% I* P) }% e8 A, N
    佛法的可贵在于能引导迷惘的众生走上解脱之路.但要获得真正的解脱不是在于"解悟佛陀的真实意",更在于要依教奉行,走上实修之路.见证空性,不住不著一切法的假相.实修的方法许多,"内观"即是其中之一.它和念佛持咒的不同在于,跳出世间信仰或宗教的拘泥,任何人均可修习.
    7 `4 w1 l& g2 P4 O- L访问葛印卡导师---谈内观禅修
      P6 E3 E& U# U9 v. W) C( B 问/林崇安教授·答/葛印卡大师
    6 q/ K4 b9 x: M! i  葛印卡(S.N.Goenka)大师,原籍印度,于1924年生于缅甸。在1969年由著名的佛教大师乌巴庆长者授权,成为内观禅修法门(Vipassanameditation)的导师。现居印度孟买附近,弘扬佛法,并在欧美等地传授内观法门。( |! K& Q; z' z
      下文的访问,是摘录自“内观禅”一书,由台湾内观中心的林崇安教授访问正在印度指导内观的葛印卡导师,就内观法门的特色,作一全面的请益。导师强调修行的重点必须将藏在潜意识中的习气去除。由于潜意识中的习气与身上的感受相关连,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要对身上的感受保持高度的警觉,并且时时了知其无常、无我的特性。# |) ?  p, P& o8 B$ P
      问一:葛印卡导师,请您扼要解说一下什么是内观?
    & Y3 d# v0 w, ~: \4 C  答:内观是对身心现象每一刹那的运作,作客观的观察;它是一种如实体验真理的智慧。内观禅修便是在实证的层面上,客观观察自己的实相的一个法门,观察它的如实的面目,而不是它的表相。5 K1 O( l3 M2 V$ T5 n1 _. g
      问二:修练内观的目的何在?
    1 x% I% P4 E5 E, f6 y  答:其目的是净化心灵,生起爱心与慈悲心去帮助他人。为了这目的,他必须体验自己身心现象的真理,唯有如此他才能发展出智慧来灭除贪嗔的习性,以及对“我”“我所有”“我的灵魂”的假相及错觉。
    & d% j4 o2 J! Y  Q% y' k  问三:您如何教导内观的练习?
      e5 f9 p6 N- a  答:为了训练内观,学员必须参加最少一次十日的内观课程。最初三天,藉由观察自然的呼吸来训练“观息”,使心念集中。接着六天,要求学员观察身上的感受,使他们体验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产生智慧。最后,传授“慈悲心”发展出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与爱心。
    2 g9 ^: p/ y1 r2 J0 i! Z. @- c  问四:当修练内观时,为何禅修者要往内观察自己的身心现象,而不往外观察宇宙的真理?) _# ?) Q' u; e3 G
      答:往外尝试观察真理,他容易落入只是理性思考的陷阱,但是当他往内观察,可以直接体验真理。往内直接体验真理比往外容易。内在的真理与外在的真理是一样的,在《相应阿含》的Rohita经中,佛陀明白地指出我们的身躯内就存在着整个宇宙。% |1 o" R+ j$ q+ z
      问五:很多宗师都声称他们的方法能净化心灵,那么内观法门的特殊处何在?
    ) m: k7 a+ G! Z& P' k! I- r# B  答:没错,许多方法确实可以净化心灵到一个程度,但是内观法门可以使人到达心灵的最深层面,去根除“随眠”——心灵深处的不善习气、潜在的烦恼。7 ^2 g- c% Y+ B
      问六:古代以及今日这些修练内观的人,真正净化了心灵吗?
    4 V6 w/ v) o/ e) R8 u' a$ N  答:佛陀时期无数的人们以及其后的人透过修练内观而净化了他们的心灵,走出了痛苦。此中有一些非常有名的例子,例如鸯鸠摩罗,他曾杀害了999人,经由修练变成一位圣人。甚至今日,许多修练内观的人,也发现他们净化了心灵,走出了痛苦。人们是他们自己的习性——嗔恨、恶意、敌意、情绪、恐惧、自我、毒瘾、酒瘾及烟瘾的囚犯。藉由内观可容易地走出这些心理的不净,并从这些与不净相连的苦恼中解脱出来,体验自在。在印度的研究单位,研究许多个案,证实修练内观可以在此生的此时此地就净化了心灵。; D( B" b$ v" W! d
      问七:您强调佛陀重要的发现是观察身上感受的内观法门,有经上的证据吗?
    - ^8 p5 g/ ~. e# k  答:有!《四念住经》、《缘起经》、《杂阿含经》中的“受相应”,都是含括内观精华的重要经典。佛陀之前及以后的印度宗师们,都教导人们走出欲望的诱惑。每个人都承认对“感官对象”的执着是一种真正的束缚。但是佛陀更进一步探索有关痛苦生起的真理,他发现人们实际的执着,不在“感官对象”,而是当感官对象与感官接触时产生在身上的“感受”,人们的贪、嗔习性反应是依缘于感受(的乐或苦)。因此,人们要解决的,不只是感官与它们的各别对象,还要解决这二者接触所合成的“感受”。对感受必须警觉,不要生起贪嗔的习性反应。这点在佛陀的缘起开示中,说得很明白。
    9 D2 F# L; U+ }% Y  依据《缘起经》,六根与各对象间被忽略的关键“感受”,以及“贪爱”的习性反应,是佛陀独特的发现。在他之前,没有人想到“感受”是“贪爱”的最接近的原因。这是佛陀的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体验到与“感受”相关的真理时,他宣称他的慧眼打开了(NajaSutta)。
    & |' y0 e0 p3 B% @2 s+ D2 [  佛陀的主要教导在于八圣道,关于这点,他对我们清楚地解释说:八圣道是体验联系整个感受的真理(VedanaPanhaSutta)。
    * Y. \  X5 ~/ X  同样,四念住是佛陀对禅修的主要教导,在此他要我们修练四念住去体验联系整个感受的真理(VedanaSutta)。在修练四念住时,他要我们维持“勤奋努力、彻知无常、念念觉知”,对“彻知无常”的解释,他明白指出禅修者在体验其他实相时,必须不断觉知到“感受”的生起与消灭。, U9 q9 c; c( l2 H
      以上这些引据足以证明觉察“感受”对禅修者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并符合佛陀的教导。
    ) a# f; O1 q- q& m  问八:您在佛陀入灭后二千多年才在缅甸学得此内观法门,您如何确知并证明您的法门一直保持原貌而未受修改?& i- }8 Y9 Q2 F! }$ j/ m
      答:证明布丁是否是甜的,只有靠吃。今日我们传统的内观禅修者所得的结果与佛陀时期所得的相同。除非这法门一直维持它的纯粹原貌,所得的结果才会一样。
    4 ?' M( V1 m- H0 ^+ t9 _/ M  历史的证据开示,大约佛灭二百三十年,在阿育王时期佛法传到了缅甸。佛灭五百年后,印度本土已无纯粹的内观法门。大约佛灭一千二百年后,缅甸北部已没有原先的佛法;有一名为阿新阿罗汉的比丘来到北缅甸的巴罔(阿里玛达拿布罗),使当地的瑙罗塔国王相信纯粹的佛法存在在南缅甸,史上记载着,阿瑙罗塔国王将经典与比丘们从南缅甸迎来并在国内建立佛法后,这位伟大的内观禅修比丘阿新阿罗汉便去缅甸中部,定居在萨盖陵,即今日的曼达垒(瓦城)附近,在他的余生,他不断禅修并教导几位比丘内观法门。一般人相信,当地的师生间将纯粹的内观传下了,虽然修练的人不多。在一百年前,此地伟大的论师雷狄·萨亚道比丘从传统师父学到此法门,并传给他人。早先此法门只传比丘们,但雷狄·萨亚道首先将此传给在家居士,其主要弟子之一就是来自南缅甸的在家居士萨亚·乌铁。萨亚·乌铁接着传此法门给很多的比丘及居士,萨亚基·乌巴庆是他的主要弟子之一,随后开始传授内观,此法门从他传给我及其他的人。佛陀至萨亚基·乌巴庆之间,虽然没有历代祖师的详细传记,但是由此法门所获得的效果,可以证明它是纯净的法门,目前,科学研究对本法门的成效评价,更加强这个信念。
    6 F" p% [6 u2 B4 E  再者,内观的训练非常符合四念住及其他的经典,这点也使人相信这法门就是佛陀所教导的纯净法门。
    # X0 r0 z1 ]0 C  问九:为何内观法门在佛灭五百年后消失于印度?. B9 W% _- L' I5 z
      答:我想主要的理由是:这法门不再维持它的纯粹性。若不是修行者不再强调觉知感受,就是修行者虽觉知感受,但忘记对感受要保持平等心,要了解其无常、苦、无我的身心特性;会如此发生偏失,可能是他们将许多宗派或哲学教条以及其他的修练方法加到这合乎科学的内观法门上,因为我们发现,在今日仍然有人这么做。许多不同宗派的老师来参加内观课程,学习本法门,但未学好这法门的纯粹原貌就开始去教别人;由于执着他们宗派哲学的信仰,他们把他们的信仰加在本法门上,使本法门扭曲了;结果,这法门就失去它的功效,在过去也应是如此发生过。当法门失去它的功效,自然人们不再修练它,它就在这个国家消失了。
    ( n: E" X( c# f' o2 {, L. b, ?1 N  问十:佛法是宇宙性的,并能被每一人修练吗?
    ; {# Y& q2 F6 c  W% }5 D  答:是的!整个佛法是宇宙性的。其教导是依据八圣道,它的每一步骤,就是戒律、禅定及智慧,也都是宇宙性的。任何宗派的个人,都能修练戒律而无困难;也都能修练禅定及智慧,此二种是以个人所体验的真理作对象——也就是呼吸及感受——任何人都能修练这个而无困难,因为这二种禅修的对象是宇宙性的,同时,每人必将得到相同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佛法是宇宙性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就是这个理由,我强调内观适用到任何宗派的每一个人。
    + G0 p- Z  b) G  问十一:经由修练内观,我们可以达成佛果吗?
    ; P: I: V' d( L) }  U  答:是的,那些想成佛、走菩萨道的人,对他们而言,内观是核心的,且是有帮助的。菩萨必须保持他的心免于贪、嗔、痴等不净的心理,而后强烈的慈悲心及善意才能生起。我们难以想像在充满贪、嗔、恶意或敌意的心理时,会有慈悲心。内观可以去除这些不净的心理而使心清净,使慈悲心及无我的服务心生起,并加强。1 P4 l6 |, b# D+ {+ H5 E+ {' \
      因此,内观有助于那些想早日解脱成阿罗汉的人,以及那些想以慈悲心服务大众,走在菩萨路上想究竟成佛的人。
    0 h1 _% q8 X9 l; I" o& U5 b  问十二:经由观察我们身上的感受,我们如何去除烦恼并改变我们习性?直接观察我们的心,不使恶念生起不是较容易吗?
    % B% a! U6 N8 t4 @6 Y  答:将恶念改成善念以净心,当然是一种好的练习。在佛陀之前及以后,许多其他的老师都这么教。但这并不是佛法的深处。观察心是不容易的,观察感受则是容易的,感受不外是任一刹那心理状态的呈现。如果你忽略觉知身上的感受,而不给予任何重视,那么,你就忽略了“缘起”的重要教导。事实的真相是:在较深的层面,由身上的感受产生了贪心与嗔心(受缘爱),这是佛陀的体验。他发现到心上生起任何想法时,身上就开始有感受的流动。《增支部》说:“心上生起的法,伴随着感受。”他的教导是要人们觉知感受而不贪着,要保持平等心、不执着于它,如此,就能从产生束缚及痛苦的旧习性中脱离出来。
    ! l$ S: D0 U: @& B$ j5 C  将恶念改变成善念的练习,只能净化意识层面,而随眠(心的深层的不净思想)以及心的习性仍未触及。因此,佛陀对身上的感受给予如此的重视(因为它与潜意识中的随眠相关连)。; t' W% Y- `; x0 x4 B, y2 o) g  s
      问十三:在阿含经中,佛陀曾提及深藏在我们潜意识中的微细烦恼吗?他有提到如何去除它们吗?9 k- v$ D1 S7 W( ~4 o! F$ y  b
      答:在阿含经中,将深藏在我们潜意识中的微细烦恼称作“随眠”(或翻译作“使”)。在下列的经中,佛陀的开示明白地指出藉由观察各种感受将这些随眠去除:《相应部》中的Pahana经,Datthabba经,Salla经,DutiyaGelanna经,Akasa经以及Agara经。
    ! u/ O- Y; y7 Z  z  问十四:有的禅修者经由持咒及观想而达到心灵非常平静、安祥,也察觉到他们身上的感受,他们能得到跟您的传统法门相同的最后结果吗?
      K+ A4 {  y2 |# a  答:经由持咒及观想,有的人确实可达到心灵非常平静、安祥,这是静虑禅修。悉达多菩萨从当时有名的禅定轨范师AlaraKalama及UddakaRamputta学习这种静虑一直到第七及第八禅定,但是这未能给他解脱。
    - V0 D1 u( p  O( p  经由发现内观法门后成佛,他将“彻知无常”的智慧加到静虑禅修之内。这是佛陀对当日禅定的贡献,依此才可去随眠(深处在心中的不净)使心清净。
    + l8 z, R9 v% q- T+ V) X" |1 [  有的人虽未修内观,经由静虑禅修有时也会生起身上的震动(感受),但大多是由于持诵一个特别的咒。由于这是一种人为的震动而不是自然的震动,因而不合于内观法门,因为内观是直接观察自然的震动以符合佛陀所说的yathabhuta(如其自然地发生)。
    . l+ V# j! S- F% Z  再者,内观禅修者要不断体悟这些经验都是无常、苦、无我,还有助于净化深藏在心灵深处的随眠,以上这些是一般静虑修法所或缺的。; J7 [$ L5 U( w
      问十五:我们若同时持咒及修练内观,是否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 ~7 _" o+ K4 n( y  答:我们要先看清目标。如果目标是达到心灵平静,那么,持咒是一个好的方法。但是,如果目标是净化心灵、去除随眠、去除潜在的烦恼,那么,内观的修练是可缺的。将二者混起来,会产生混乱。0 M( R4 B; _, s! b& b! g& d
      问十六:在日常修行中,我们可否在不同时段来念诵佛号及修练内观法门?
    : b  @( G! _! l8 A0 j" X8 A$ N8 C3 s  答:初学者为了增长对佛虔信以及使自己心静下来,念诵佛号是很好的。但是内观修练者更上一层楼来修练:在经验的层面上体验自己的实相,净化自己的心灵,产生爱心及慈悲心。心灵净化后,禅修者自然会对佛陀产生甚深的感激及虔信。4 W% d9 Y) x$ j
      在日常生活中,激动产生时,初学者为了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念诵佛号是很有用的,但是内观禅修者则更进一层来修练佛法;观察此时自身的感受,体会无常、苦及无我,同时达成使心平静及使心净化。
    2 J9 E2 i3 L; Z5 W4 P% Q- A6 f  问十七:依您的经验,修练内观后,对于佛经的意义越来越明白,您可否举些例子?
    8 }& a, [; z0 A2 ?# i# `$ d; l- R  答:显著的例子,例如缘起的意义,特别是在缘起的一环中,由“受”产生“爱”;四圣谛的十二行相以及《四念住经》。# s. F. V% N6 i2 }5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6: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1-12-29 16:12 编辑 " v$ U6 _' j- p4 x( V

    8 [" z0 |- Y1 P# t. b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 d% U3 Z' p8 B+ g# l. A
    $ T" r9 y' W8 n* S
    问十八:您的十日内观课程与四念住课程有何不同之处?为何您对《四念住经》甚为重视?
    * `% `9 h8 [) h5 h! O1 k  答:这二种课程的修练方法相同,只是开示不同。十日课程的开示只对学生介绍佛法的核心纲要,特别是对非佛教徒的人。四念住课程的开示则依据佛陀的法语仔细澄清内观的技巧。事实上,内观与四念住是相同的。我们重视《四念住经》是因为它明晰地解释内观修练,因此,当学生们倾听佛陀的实际法语时,会得到大的鼓舞。' ^6 g) O# F# b% z/ Z
    问十九:您认为菩萨要修练内观吗?
    % I* T+ ?' @" E6 A  答:菩萨当然要修练内观。内观可净化心灵的最深处,此有助于菩萨的发展慈悲品德,经由内观这些品德变得强力而有效。菩萨要过着清净的生活来服务他人;如果心不清净,如何能以正法服务他人?这些立誓成佛的人跟未立誓的人都要用同样的方法来净化心灵;当进入涅阶段的一刻,这些立誓的人不会走向阿罗汉果位,他将继续累积所需功德去达成佛果。% I* s( K  O. @7 [; Z" J! v
      总而言之,菩萨要过着清静的生活,以慈悲心来帮助别人。内观法门帮助他如此过活。佛陀在《四念住经》中明确地说是修练四念住,也就是修练内观。因此,菩萨绝对需要修练内观。4 G. f! l7 W9 g3 K- m* p7 ^
      问二十:修练内观后,禅修者最后能体悟到身心都是毫无实质吗?如何锁融个人的自我并变得充满慈悲?
    % G- @' y8 O5 g) z6 k% n% ]* F- {! x  答:这就是内观所修的!体悟到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的特性,有助于禅修者体悟到空性的真谛,去除对身心表面真理的假相与错觉。了解到整个现象的真实性、实相,禅修者经由内观的修练,以实际体验的层面去体悟身心毫无实质,而不是只在理性的或信仰的层面去接受它。经由内观的修练,这种体会变得越来越强,禅修者膨胀的自我将开始消减。直接体验到无我时,自然会从心灵的深处生起对别人的慈悲心。有一些以强烈自我为中心来生活的人,经由内观的修练,大大地改变了。如果内观不能锁融自我,不能产生或增长慈悲、善意及无我为他人服务的美德,那么,它就不是具足慈悲心的佛陀的教导。由于它有这些成效,使我们觉得内观是他的真正教导。
    ; ]  b# B) d: t5 R/ k& b6 O8 h  问二十一:修练内观法门,出家众及在家众可得相同的效果吗?
    / b6 |9 `$ }$ s: G3 I' V! k  答:对出家众及在家众修练内观法门的技巧是相同的,但是僧尼比在家众较能得到好的效果,一方面因为在家众比僧尼的心较为浮动及混扰,一方面因为在家众学完十日内观课程后仍忙于各种世俗事务而不易维持正常的每日修练。跟在家众相反,僧尼没有世俗事务缠身而能参加一次以上的课程,甚至20天、30天、45天的长期课程,并且连续以较长的时间作每天的修练。当僧尼的内观修练成熟后,他们可以化导广大的在家众,如同雷狄·萨亚道法师及他的比丘弟子们在缅甸所做的一样。
    $ h, E% S+ j" U3 R0 N! l: A/ A0 u# G. x  问二十二:如何应用内观在日常生活之中,及在临死之时?! O* z: o! x4 X2 m4 C$ R" T" Z/ f
      答:每当心中的不净念头生起时,在身上就有感受出现,虽然在表面的层面来看,这些念头是来自外在的一些事物,但是一个好的内观禅修者,在每当不净的念头在心中生起时,将观察身上的感受,保持心的平等,不久就能从不净的念头中脱出。禅修者对身上的感受保持平等心,培养出对外在世界的生活变化也能在心中平等。他学到了“生的艺术”,也学到了“死的艺术”。内观的经常修练,以平等心观察感受,使禅修者智慧加强,在临死之时,有助于无常观的生起,以平等心观察感受,因而,死时充满觉知、安详,免于恐惧、忧虑及痛苦。许多内观禅修者临死时死得很觉知、很安详,这事实被他们当场在床边的亲友们所注意到并报告出来。这显然就是“死的艺术”。
    : _# e, B( J: c( j  问二十三:内观禅修者能够帮助临死的亲友们吗?% [" K. A5 C% Q) b& f' j0 ~0 D
      答:如果临死的人也是一位内观禅修者,那么其他的禅修者可坐在他的旁边修练内观,使周围充满纯净的震动以及慈悲的气氛,这样对临死的禅修者有助于在死时保持心灵的纯净。有很多这种个案被人所目睹。若临死的人不是一位内观禅修者,仍可使他周围的气氛纯净,但是效果显然并不如前一状况。2 m5 l: d& X4 U- {$ F
      问二十四:内观可以改变受刑人的习气吗?5 h; F. D8 d: O5 F3 X9 Q0 d
      答:可以。在印度监狱所举办狱中内观课程得到证明。最近已出版有关新德里·帝哈中央监狱所举办的内观课程的科学研究报告。囚犯显然是很痛苦的人,监狱四壁的限制使他隔离与家人相处的快乐以及住家的种种舒适,他活在紧张之中。但是,他还遭遇一个更大的监狱的痛苦:他是自己不良习性的囚犯,因为他存有报复的不良意愿,不断生起嗔恨、恶意、敌意等负面心理,使他自己更为痛苦。
    $ v+ [' K2 i( e4 o3 t: Y  另一种状况是他始终意气消沉,充满罪恶感,或对未来充满恐惧,永远绝望、忧虑、压抑。藉由观察有关自身的真理,内观法门可帮助他走出他的习性,灭除不良的情绪及想法。
    0 n; }1 T8 b$ h- r/ N" N  问二十五:内观改变毒瘾者的习性吗?& l9 a) l# I5 v' v
      答:能。内观可帮助他走出所有的瘾。表面上他是沉溺于药、酒等等,事实上他是沉溺于这些刺激品所产生的身上感受。经由修练内观,他学习如何客观地观察所有的感受,(了知其无常的性质后)贪着于瘾感的习性反应自然消失了。在一些研究中,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人们可以由此戒瘾。9 h5 n# z) }2 U, ?8 o" x
      问二十六:葛印卡导师,能否给佛陀的信仰者们一些忠告?) ^3 Q* I6 |; e1 c
      答:我希望佛陀的信仰者们实际地跟随佛陀的教导,也就是亲身去体验无常、苦、无我及空性的真理,而不是只在信仰或理性的层面上接受真理。在信仰或理性的层面上了解佛法是好的,这是一个基础,但是真正得到佛法的益处是来自经验层面的亲证。
    * q4 t( V3 y7 I+ P- a* [$ W3 L  摘录自“内观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9-5-15 22:48
  • 签到天数: 300 天

    [LV.8]辟谷大学I

    发表于 2011-12-29 17: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花开见佛 发表于 2011-12-29 16:06
    0 _" ~7 k; I) s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
    & K6 d( A  U, }2 R" s& x: a, c% t6 e" x- V
    问十八:您的十日内观课程与四念住课程有何不同之处?为何您对《四念住经》甚为重 ...

    6 F) O+ G1 U7 Y" G- c见过佛师兄,等我用电脑时慢慢享用佛师兄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09: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1-12-30 11:36 编辑 4 Q/ X. Z( j, s, b: f
    * b0 F0 a: r& z2 e
    2012年的全球灾难被证实.
    / U$ Y! |8 `" `, g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3NjY0NDQ4.html视频解说词:我们生活在一个奇迹般的时代,这个对全世界的生灵来说都是最美妙的时代.转变已经开始了,我们要借助这个机会去学习.我们只有两年去改变我们思考的方式.你可以找到成千上万本介绍2012的书籍,我们可以学习到那么多不同的事物,但是你知道玛雅人吗(唯一经历过地球地磁倒转的古人类),直到几个月前他们才开始对外说话,他们说不要害怕,内心要欢喜而不是悲伤,因为这一切都将变得美妙至极. 我们经过这个机会进入仁慈的境界.当你内心充满了光与爱,一切都会变得合理而平衡,而你将活在真正的自性中.我们现在减少了运用第三只眼的能力,我们将会被给予运用全部第三只眼的能力,我们害怕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缺少对它的了解.当你的内心被点亮,所有的光将汇聚在一起,你的内心将不会有任何恐惧.玛雅人的祖父说过,唯一能囚禁我们的是心墙,我们将兴奋地欣喜的欢快地打破心墙并走出来.我们将以此得到能量和激情去使一切成为现实.这是每个人类的礼物.心里所想的世界就是将会变成的世界.在接下去的几年中,很多事情将会发生巨变,我们可以选择生活在恐惧中,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如果你活在自性中,那你就会为所到来的事物所欣喜.强调一下,没有任何事情值得恐惧,当你得知第二天这个世界会变得远比现在美丽,你还会害怕吗,我们的天堂世纪即将到来.我们将生活在上面,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活在内心的光与爱中,你将和地球母亲一起去更高的世界中,这些是经历过地球地磁倒转的古人类玛雅人所说,大转变将在几分钟内完成,非常迅速,但在那之间将会有几天完全黑暗的日子,这几天中,活在我们的自性中是非常重要的,聚集你的家人,在宁静和光与爱中度过这些日子,不要把机会让给恐惧,一切都在安排之中,当太阳再次升起时,你将看到崭新的地球,一切都如此合理,我们将变成新人类,我们将到达人性的一个全新的领域,那是被爱主宰的世界,不少人还不知道这个世界将如何被改变,人们会害怕地想到,会不会有大灾难,确实,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但人类何时不都在经历着灾难,灾难一直存在着!* _9 m' ^! u" T# p9 n
    我们的地球有一个非常硬的核心,围绕表面的是灼热的岩浆,就像一个被油脂环绕的球体,地壳在岩浆外面环绕着,当地球南北极转移时,一切都跟着运动,但是地核将保持不动,而地壳将跟着转动,这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毁灭性的灾难,地球母亲将伸展转动并达到恰好的状态,世间将变成真正的天堂,我们也会看见它,并生活在天堂中,地磁转换已经开始了,南北极已经开始移动,大量宇宙能量正来到地球上,因为我可以看得见能量,我可以看得见宇宙能量的流入,你可以通过阅读科学文章来知道有多少能量已经流入到地球上,知道吗,去年流入的能量已经是往年的三倍之多,大量的宇宙能量正在进入我们的地球,能量到来之时伴随着间隔,以使我们有时间去消化这些能量,不少人能感受到能量到来的负面作用(身体不适)这只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想消化这些新能量,我们正在消化它们,当大转变开始,将有一大股能量来到地球上,如果我们不使自己有一点时间来适应这些能量,我们的肉身将死亡,而这都是事实,而且已经开始了,地球母亲和人类的身体里有着过去不可比拟的高度振动的能量.太多的人在想,这只是一个古人类讲了很久的故事而已,但我们很多人却不知道,它在真实发生且是在现在!世界在大变,我们的身体在大变,我们的DNA结构正在改变!我们会体验这次大转变的过程,我们将会是在大转变中存活下来的一员,这是我们所能决定的--改变你的心念.我们如果不去改变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角度,我们将会被从地球上抹去,因为我们正在残害我们的地球母亲,地球还会继续存在,因为宇宙法则.至于我们是不是跟随地球一起继续存在,完全靠我们自己.我们需要做的只有让自己内心充满光与爱,这就是全部,多么简单!你内在的灵魂将永远把你引向正确的方向.永远!视频: 探索灾难理论 科学解读2012末日预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3MDkzMjY4.html佛法讲,缘起性空.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万法最终都会归于空性.空性是自性的特质.和空性相应就是于一切法中只是随缘,不住不著.不著则无取舍,无取舍故无苦乐.平等地看待一切缘起缘灭,故一切境遇中得大自在.为得生死自在故,好好念佛吧.'无常'随时在,岂只是201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5 收起 理由
    让心搁浅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1 14: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2-1-1 15:03 编辑
    * {! Y- M& h7 G: s
    ) U- _+ Z+ K1 L. `7 T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7 a- K6 g: Q2 k' ]
    4 o" x2 p4 y: @  N4 a
    每位佛陀都经由内观法门而得到解脱。但是,隔些时候,这法门就消失了。而后,另一位修行人,一位菩萨将成佛,重新发现这个法门使得自己解脱,并将这法门教导别人,使他们也得解脱。8 M2 |7 a- L9 [( J1 U- ^
    . V1 ^( z; m- X" [/ ?( m
    这个法门一直纯粹地维持在缅甸这个国家。在过去二十六年,它开始传到世界各地。
    7 U2 m7 {8 w2 D0 y- @, q! k1 N' \4 P6 l" |, J8 R2 D
    为了学习这个法门,他必须参加十日的内观营。他必须在这十天内与外界隔绝。首先,他必须发誓:「在这十天内,我谨慎地遵守五戒。」因为五戒若不能遵守,则禅定不能坚强;禅定若不坚强,则下一步骤——心灵的净化就不能达成。4 o( L) y8 n% k9 t2 {* x
    3 s$ e( @8 K$ i' J; j. F+ [; ~/ p) l
    在遵守五戒之下,他开始修炼禅定,经由观察呼吸:气息的进入及气息的出去,将心集中。他必须观察自然的呼吸:气息的自然进入及气息的自然出去。他必须如其本然地观察呼吸:如果它是长就是长;如果它是短就是短。观察呼吸:只是呼吸,自然的呼吸,没有其它,就只是呼吸,不要口诵、不要观想、不要想象、不要深思!他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入处的小区域内。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小区域,则心会变得非常尖锐、非常敏锐。三天下来,他开始会体验到身上这一区域有一些感受:也许是热、也许是汗、也许是悸动、脉动、刺痛、沉重、麻木、、、他开始会察觉到种种不同的感受。* F" D" b; l# P* K' v5 n" _
    ( c9 ]" }7 h  X3 O; A: }
    第四天起,他开始探查从上到下、从头顶到脚趾的整个身体结构。他开始体验到各处的感受。他被要求训练到他自己不要对这些感受生起盲目的反应,而应客观地观察它们。学生们开始体验到每当他或她经历快乐的感受时,心的旧习性就生起贪爱的盲目反应;当经历不快乐的感受时,心的旧习性就生起瞋斥的盲目反应。每当他作出贪爱或瞋斥的盲目反应时,他就失去了心灵的平衡而变得痛苦。经由观察自己心的习性,他就开始体会到:我自己对真理是多么的无知。快乐或不快乐的感受,生起后必然会消失掉。几天下来,经由对感受的观察,他开始体验到每当他不作盲目反应时,他的心变得愈来愈纯净,愈来愈快乐。
    . g, `+ R4 e, P/ ^8 A4 d% K- }& N
    7 R5 b; a' p. V. G! y3 K0 J心、物的第一个特性就是「无常」,现在经由体验,而变得非常明白。其次,第二个特性「大的痛苦」也变得明白——痛苦是来自他不断对这心物现象作出盲目反应。当他更进一步,第三个特性就变得非常明白——「无我」。我不能掌控它,并没有「我」,也没有「我所有」。经由体会到无常、苦、无实质及无我,心就变得愈来愈纯净,而后,他会达到一个阶段,觉得整个身心结构只是小波动、小波动、小波动而已。他开始体会一个真理——空的真理、空性,并没有实质,没有任何东西可被执为永久。事物只是变化而没有任何实质。这些仍是在心与物范围下的体验。但是当他再继续前进,经过一些时日,更多的不净被去除后,他将到达一个境界:他体验到了超越心与物的一个究竟真理。
    0 k+ h8 B! @; q! Y4 N" |1 v& o. U! E' A, e+ ^& a; g
    整个过程,不外是心灵的净化。但不是只在表面的层次,而是在深入的层次。他在道上的每一步都呈现在每日生活的结果上。此刻,道德的生活不是藉由心灵的控制,而是它变成心的本性。一个纯净的心不会作出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他开始体认到只有当他在心中产生烦恼时,他才破坏了戒律。他如果不在心中产生这些或那些不净,他就不会犯任何戒。3 ^- V0 Y. `7 K& Z% D9 H

    8 u& T5 {3 d& j3 M。。。。( q6 `$ y- {6 _% H; c' P
    没有修行内观,当不想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发生了,而想要的事情在生活中却不发生,他就会激动,生起烦恼、负面的心理。修行内观,他开始体会到:当我开始以负面心理作盲目反应时,我就变得痛苦。修行内观,他开始理解到:当我在心中产生任何负面心理时,就一定有不快乐的感受在身上生起。如果他不是一个内观修行者,他将不断在痛苦中打滚,因为他不断在增强负面的心理。由佛陀的教导及内观的修习,每当负面心理生起时,他开始观察身上的感受。当他继续观察感受时,理解到无常的变化定律,他的心就会愈来愈平衡,他很容易就脱离了负面的心理。当他在负面心理中不断打滚,他不但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经由观察呼吸及感受的修习,他可从负面心理脱出并且开始过着较好的生活。他学习了「生活的艺术」。
    7 @+ t7 S- n1 J; r0 s9 t- U1 ?- J4 H1 K8 i' Y* g( v( E
    修习内观也同时学习「死亡的艺术」。早晚每人都会死,内观修行者也会死。但他若曾规律地修行内观,那么在临死时,他会全面地觉察到感受而死得非常安详。内观禅修者不会丧失意识地死去,也不会哭着死去,也不会怀着恐惧死去。而是永远微笑地,观察着感受而死去。因此,不但此世有保障,来世也有保障。佛陀的教导,不只是对此世好,对来世也是好。
    * i# s! }& h# S* b, A. K$ y* R3 o在道上的每一步都是有益的。没有无果的一步,没有无果的努力,但是,每一个人必须往道上走。如果他只是在路边看,只是描写路途而未踏上一步,他就不能得到任何益处。这条道路是共通的,任何一个人踏上它,将得到相同的结果。佛陀的教导不是只为佛教徒而已,它是为一切众生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宗教、不同的信仰,他们只要开始踏上这条道路,都会得到快乐与安详的相同结果。生而为佛教徒,有一个好处:他们对他(佛陀)的教导不会有怀疑,他们可以充满热诚地去实行。
    " `+ o- l' @; @% s* ]' q1 r( {) R7 k$ `* f# e1 u& @) f) W3 [+ }
    佛陀说:不要因为以下的情况而接受任何道理:
    9 u. E1 f; j, A; |' {
    8 Z4 Y7 u. Y5 T3 m: I" m! Y: s·只因为你听过许多次;% u4 V4 a# R! o  G
    % x% }. @; L1 C2 I
    ·只因为你相信传统或前人;
    0 O. O1 ~0 r6 _1 k( W0 C, @* @3 D0 f# v' m& v
    ·只因为很多人都这么说;
    ) s  e$ B% i( z+ F
    " U( a; @( G, O, [: T$ P·只因为符合你读的经典;. p! T, G. ~- U5 c6 I
    ) [5 B, w% S7 b; y. ^& D
    ·只因为听起来很合理;) }0 {( E7 l* T: t; J6 ?) G; c
      t$ c: h8 L% @9 |4 Y% I
    ·只因为符合你自己的信仰;7 H- y: c! _9 b$ y
    " w9 [* G6 |6 b8 Y2 K8 e5 W
    ·只因为你的老师如此宣扬,你的老师很有魅力,你非常崇拜他;2 Y" {; i1 i2 o. m8 ^* P% A# J

    / d  F) u' b$ V1 v& a只有在你亲身体验与了解了这个道理,并发现这个道理是完满的,对个人或他人都有帮助,这时候,不仅要信仰它,而且要实践它。
    6 ^- y. C1 z5 b7 W。。。。
    ) Z* ]; ~$ n' ^/ e: f2 Q8 M
    - Y# S# [+ M% H----摘自葛印卡文集(讲述内观禅修原理及方法)部分字句
    " |! p$ S. @! H+ z  t, A4 G  R+ v7 c& I( f7 e3 }3 T
    世界各地的葛印卡十日内观禅修食宿及传法均是免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3-5-16 11:22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辟谷小学III

    发表于 2012-1-1 20: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这里营养自己。* A8 V" }9 P$ @1 |/ q3 {. I" P$ i
    {:7_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0: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云端:) 的帖子! w8 B1 x& x/ C7 g/ g

    6 D) _0 a  Z( }2 y# i2 _* s9 h. y# i{:7_141:}师兄可有法喜?慢慢来,肯定会有的。{:7_1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4: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2-1-5 15:09 编辑 ; ?2 g7 i  m8 F* ]+ f) N

    ( e5 m: m" a0 x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
    0 c% f6 S* I3 V* S+ k2 W
    + Q- n) Q% v2 ^4 X& E2 f" o; F0 I; I( r时下,许多人把辟谷当作了减肥的手段。于是暴肥后辟谷,辟谷后暴肥,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可肥胖的问题却从未得到根冶。究其实,要解决肥胖是在心上解决而不应是在外在的手段上。不仅肥胖如是,现在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其实都是人的问题,一切人的问题皆是心的问题。解决心的问题就要运用到佛陀发现的心法。+ K4 b+ f% A# V4 L" J
    还拿肥胖为例。所以会肥胖是因为饮食无节制。为何会无节制?是因为贪口腹之欲,贪那种美味的感觉。有过辟谷经验的人都知道,正常人十天八天不吃饭根本不会死,而解决人身体的饥饿感其实只需要一点点的食物。换言之,如果慢慢地吃饭,边吃边观察自己身体的感觉,一有饱胀的感觉马上放下碗筷,而三餐之外,如不感到饿也绝不为口感故而另外进食食物,那么肥胖是决不会找上我们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以会饮食过度是因为我们把先前因饥饿而吃东西的目的偷偷转换成了贪美味贪口福。假如始终能保持仅为温饱而食,那么在食物的捡择上我们便常能保持一颗平等心----不贪爱好吃的也不厌恶不好吃的。衣食住行方面皆能如此观照,对一切的“感受”保持平等心,无分别无执取,这就是内观。它是一种般若智慧。这种力量在每天的练习中会不断得到加强,拥有这种力量,人就能时刻活在安祥之中,并把这种安祥传播到周围影响人事环境。拥有这种力量,人就能超越生死的轮回获得永远的自在快乐。这种生和死的艺术就叫修行。这种修行,一切众生皆可实践皆能做到。方法就是时刻内观,保持接受一切的心态。不用增加什么也不用减少什么,只是观察,如此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2-6-21 20:35
  • 签到天数: 7 天

    [LV.3]辟谷小学II

    发表于 2012-1-5 15: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学习了{:7_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5 18:18
  • 签到天数: 136 天

    [LV.7]辟谷中学III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3: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开见佛 于 2012-1-7 14:37 编辑
    2 p3 I6 `: K6 |9 `7 q7 J$ X/ g2 ^, P
    8 c+ l. K% a4 q# ~: o1 d回复 花开见佛 的帖子
    $ d; y- v1 y7 D3 D2 J
    % X$ S+ E0 L/ B  e) H# p: u; f6 M今天是个好日子{:7_135:}困扰我半年之久的打坐昏沉问题终于得以突破{:7_154:}{:7_141:}.连带的,双盘禅坐也由二小时不换腿轻易地提升到了三小时.而这一切全得益于这二天内观禅法的修习.这种说法也不全面.应该说是多种因缘合和,藉由内观的方法而一蹴而就,水到渠成!不由得更加感恩多年来耳提面命不断提升我的慧解能力的诸大善知识,感恩禅修方面给予熏修共修的出家在家师父师兄,感恩三宝隆恩不舍不弃,感恩一切的山河大地有情无情有缘众生.愿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均早日得证菩提心趋大道.愿所有的修行人都能安住于正法,智慧常生法喜常住!阿弥陀佛!!!
    ! {  M" v: p. `9 y3 B可见,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一切人的问题全是心的问题.弄明白了这颗"心"(此心非那个肉团心),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0 收起 理由
    守望苍穹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