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31 2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31日 《道德经》学习笔记 , b6 J8 j$ p, Z" n+ b
第二句7 L, X/ y3 T0 m4 q2 e1 r
无,名天地之始;# n% L8 L9 r6 o+ z" X
有,名万物之母。
# E6 H% j, L, ?+ k: q. L! x% X% K道可以看成“道性”和“道体”的统一体。道体是物质的,实的;而道性是精神的,虚的,或者说,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 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道性和道体可以分别对应老子这句话里面的“无”和“有”,是不可以分割的。所以老子在第二章提到“有无相生”。
6 w- ?! s9 K5 U# Q无:道性。最根本、最一般的宇宙法则是化生宇宙万物的原动力,故“名天地之始”;有:道体。化生万物的最原始、最基本的物质,故“名万物之母”。
" ~! G v7 K4 S n) _+ U1 c" d& [4 H- ?6 y! y/ V
学到这里,我觉得还是不算到了指导世界观的阶段,不过我不着急,慢慢来,一天一句,呵呵
+ G3 r6 O, R" G# V, I# U% m$ J! a, M5 Q, r, E
老子在这里主要阐述了他要讲的“道”和“名”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的
) [+ W* Q# A( ~# h同时他把“道”阐述成两个方面:精神和物质,算是辩证统一思想的体现。这个思想可以映射到很多方面,譬如我们人,有肉体,也有思想和灵魂。有时候我们饥饿,可以说是身体的自然反应,但是吃了却停不下来,就是精神方面出现了阻塞和不疏通(当然并非总是如此,有时候吃了不对的食物,身体营养没有补充到,也会产生同样的饥饿感。)。还有就是我们的生活和这个社会,也无不充斥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样的说法。呵呵,钱是多么地重要,因为那是“道体”,幸福感更为重要,这是“道性”,后者是始,是本源,前者是母,是承担幸福感的载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