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9-8-11 09:33 |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辟谷小学II
|
发表于 2016-7-20 17: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刚学习的7 I* U# v$ P8 P7 k' P; I) G8 {
平甩功的特点:1 |; N4 ]+ P& B
许多的甩手功有练习的禁忌,而且不是什么人都适合练习。但是「平甩功」不同,它乃是经过梅门多年的体证,属细水长流型。在动作上讲究宁可慢不要快,练的时候全身放松,手自然摆动;但虽说是放松,又松中有动,而非完全的静止;动中又有松,也非用力的动态,所以是一种很细致的运动,而且阴阳调和、刚柔并济。此外,练习时只要呼吸自然就好。$ Z7 Z$ j* X f2 A! r
平甩功的反应$ n( X# V" i% Y3 l: |
酸痛麻痒胀 就在排毒
: q0 L2 _! Z! y+ d( M( ]1 O刚开始练习「平甩功」,可能会出现「酸、痛、麻、痒、胀」这五种排毒效应的感受,我们称之为「五感」。. M& h c5 S. I/ c
●「酸」:平甩时,在关节、腰部、颈部、背部、手或胳臂产生酸的现象,多是因为平时累积劳累的缘故。一个人若是长期过劳或紧张,会造成元气受损,抗体也会相对减弱。透过平甩,可以很快的把这种累积甩掉。8 W0 y5 I6 j3 e6 |9 K6 `
●「痛」:出现痛感,是因为累积太久,以致于某些部位已经全然不通或几乎已经不通了。没有锻炼的人,在一般循环下,每次气血循环到那些不通的地方,就会自动躲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阻碍。「碍」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身体的堵塞,一种是心理的挂碍。身体和心理的阻碍,必须相提并论来调整,才能更见其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功法加上持恒的练习,就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现象。
1 `" W) }% N: m●「麻」:麻的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在打通的过程中,遇到原本有阻碍的地方,因为气不断的去通它,所以产生了酸麻的感觉,这是可喜的现象,因为如果没有去疏通这些有阻碍的地方,它就会堵住,堵到最后,就会变痛了。另外一种则是「麻木不仁」,意思就是每次气经过某个地方,感觉好像那里空了一块,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经过,这种现象相当危险,因为气血若是不能通过,就会变成瘀血,瘀血久了,就会腐坏,若碰到细菌感染,也容易变成「癌」。# j" R( ?/ p& d8 a6 i
●「痒」:甩手时感觉到「痒」,是因为气到了!这种痒,是完全从里面发展出来的痒,搔也搔不到痒处的痒,这是可喜的现象,表示功有练进去了。
! _" V7 U( b/ P) a●「胀」:胀的感觉通常出现在身体的末梢,这表示回流不够好。身体若是不畅通,心就不畅通。身畅而后心畅,心畅而后身更畅,身心是相互辉映的。一般人身体出了毛病,很少能继续保持心情愉快;情绪低落,也会造成生命力降低,抗体衰弱,免疫功能消失的现象。但是只要持恒的平甩,就可以改善回流欠佳的现象,使得身心舒畅。: S0 I2 g% J, _3 v4 p# r" Y" c
平甩功的锻炼8 @3 m# ~+ y/ K, V
动作说明:
7 n$ K- J$ x1 N5 x; d7 N) ^ D1.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9 G, k3 @- a1 f
双手举至胸前,与地面平行,掌心朝下。
* W5 V/ L9 W2 b: e4 c2.两手前后自然甩动,保持轻松,不要刻意用力。; w- `/ J7 B* C, W3 |; E! p& D& U
3.甩到第五下时,微微屈膝一蹲,轻松的弹两下。
' ~- T5 \6 D; D: h练习原则:
- `7 I' e- q) q5 {1 F" a" z1.一开始就要培养一种心境:不取巧、不求快、不贪功。
- o2 Y/ V5 G0 k% P+ m `# g+ \+ K4 I2.脚踏实地,呼吸自然。
1 i, i$ q) ]1 b; n, W7 F& L0 P3.双手在前面始终摆平,微微舒指,高度不过肩。
( ^5 N' h B0 s2 P$ b4.身形中正,左右平衡。
7 O/ X- n5 W9 K2 e2 t5.蹲的时候,保持膝盖弹性,视个人放松状况,可高蹲亦可低蹲。6 A( M0 h5 {5 e4 I& r
6.速度和缓,保持规律。
( S1 v7 i" ^1 j. X: w7.每回至少甩十分钟(约五百下),一日甩三回。若能一次持续甩到三十分钟以上,效果更好。$ u& O' T5 e; |! Q3 Y& o7 C
8.练完之后,慢慢喝杯温开水,更有助气血循环、气机稳定。5 n% ], e4 |: J2 S1 b
平甩功的效果5 ^) @ x* d# h5 L
●甩五百下大约十分钟,第一个十分钟可以达到浑身的循环,第二个十分钟开始进入我们身体过劳之处,第三个十分钟开始调整病灶,达到以柔克刚的境界。
) A4 N9 M$ s, ~●平甩时,因为放轻松,保持四平八稳,全身上下不用力,自然而然可练出韧性和弹性,体会「在有力中无力」、「在无力中有力」的意境。4 |8 |, }" q% q% j; R! X
●平甩的屈膝动作,非刻意负重与用力,要保持轻松,因此长期锻炼之后,膝盖会更灵活有劲、不老化,甚至退化的关节也会活化开来。
: `3 a/ F ~- {" T' T* c# |! w3 V●每甩第五下蹲一蹲,松中带沉,一沉到底,让人不会心浮气躁,也不会因为不断地动而变得身体紧张。这个规律性,使人动静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渐能进入高妙的神定状态。
- N4 w' t% |. ?5 Z● 整体来讲,十指充满而后感传,由感传而循环,因此,五脏六腑很容易得到滋养,甚至受损的脏腑也会得到修复。即使是年纪大的人,只要用心锻练,就可以消除许多老毛病和老人病,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7 a9 |3 |7 H) a9 w+ M9 A) I5 ~
---------------------------------0 K: Q- A: V |0 t, o/ h i- a
Q:要练多久,身体才会有明显提升的感觉?7 m7 c0 P1 H. y. w3 r! k
A:这里面有个小学问,气功不论好坏,只要了解其理论基础,每个人都能够把气功练得很好。有句话说:「每日十分钟,十年不得了」。不管是有没有时间,或是自己很懒惰,只要每天能够花十分钟,就能够见效。不管是运动、气功、打拳,最重要的就是循环,循环一好,其它的紧接着就好起来了;如果循环不好,其它的都不用说了。所以能够每天持续不断,在个人睡眠的前后练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保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T0 y6 j" ~+ j4 z7 S' H
6 H' ?' q* z8 kQ:饭后多久才可以开始练功?( B9 K2 H: _; n: I/ u/ B
A:空肚子练的效果当然是最好,尤其初学者尽量不要肚子饱饱的就练。但是,「平甩功」是一个平和的功法,练了一段时日有相当火候之后,就是吃饱了也可以练习,反而会帮助消化。平日练功掌握一个原则──有时间就练,随时随地都可练。' f6 Y% R5 t- ^# E$ Y& r/ P
0 z0 c* D+ E' |# @4 VQ:「平甩功」与一般运动有什么不同?& R) V( K/ P* B% K7 r) ^: W3 z
A:一般的运动,只运动到外在的筋骨与肌肉,不易深入五脏六腑。此外,运动时多半需要使力,全身肌肉紧绷,而非放松,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运动伤害。「平甩功」练习时全身放松,因十指连心之理,很快就能气达末梢;又因微蹲两下,可使气沉至脚底;再加上惯性的摆动,使气血能够回流五脏六腑,不但刺激到头部,还能按摩脏腑,达到全身气血畅通的作用。
3 c8 R! e% A) ?& ?* X: `( L. V8 Z( T
Q:平甩的时候发现左右不平衡要怎么办?
0 n0 a) M# Z! hA:左右如果有不平衡的问题,是「筋」与「骨」的问题,要用「心」协助有障碍的一边,以强的去迁就比较弱的那边。一般来讲,每个人的左边跟右边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就是右脚比较笨,左脚比较灵活;有的人就是右手比较笨,左手比较灵活,大家差不多都有一点「半身不遂」。如果我们没有锻炼,在功法上规律的去制造一个永恒的良性循环,它就会一直累积挂碍,到最后,就变成真正的半身不遂了! ) r1 `1 B5 S8 l2 C V& W# [
( v: `, F$ ~/ J甩手特点 g4 S0 q) @4 k4 V; y1 w$ d
‘上虚下实’动作柔和,精神集中,两手摇动。这样可以改变体质上盛下虚的状态,使下部坚固,上身轻松,疾病自去。5 x2 U) X" l* U, o
上宜虚、下宜实、头宜悬、口宜随、胸宜絮、背宜拔、腰宜轴、臂宜摇、肘宜沉、腕宜重、手宜划、腹宜质、跨宜松、肛宜捷、跟宜稳、趾宜抓。
, v) O. l6 y& ^# E) c/ L7 c+ J. h针灸推拿有反应,甩后更有反应。反应就是气血在起变化,反应规律是胸腹松了,脚生热了,四肢末稍原来血液不足地方皆到了,三焦打通了,打呃、放屁、酸麻、冷热、虫爬蠕动等等。病区反应都是正常的,有益的,只要不断勤习,坚持有恒,对改善体质,毫无问题。! z2 {! \( W! Z
甩手治癌% a; b- ]3 ?$ ]) V' E
中医认为‘气血’有了问题,百病丛生,从量变到质衰,反之,‘气血’通畅,百病自去。根据这一原理,甩手能根本改变气血,改造体质。每天上午甩二○○○次,下午甩二○○○次,晚上甩二○○○次,不间断地甩五个月可消除肺癌。患关节炎,大便后流血,同时患食道癌,甩手后两种病见好,食道癌也可逐步消除,情况改善。颈部生淋巴癌...每日甩手二○○○次,便可胃口大增,淋巴癌逐渐消失。甩手几个月,可治愈半身不遂及肺癌。(有许多实例,在网上找一下,这里就不说了)
1 O9 f" ?- h& { w% L3 r
" C- t% t5 z; P甩手歌
* P- V9 l2 y3 t( a, r8 u# C1、用脚踏实肩下沉,上三下七有恒心,能去头重脚轻病,精力充沛体轻松。' P( @. P9 I Q! Z9 \7 _5 D* L
2、甩手治病的原因,胜似推拿与金针,气血不通起百气,气和心平病难侵。
: W8 `, X. f3 z# z1 N2 g脉的改变是经路的改变,脉从脚跟起,甩手重心在脉,脚用劲,如老树生根和打柱一般打下去,使脚里的气血起了按摩作用。因此通达全身,肌肉、皮肤,骨节,通通都不难改变。‘上三下七’上虚下实,而更加明确地规定虚实的程度和用劲的比例。5 z# T: f. M( a- B% `6 I7 C3 Q
上面三分,下面七分,手里三分,脚里七分,出手三分是虚,回手(下来)七分是实。初做腿部隐隐作痛,要尽量忍耐,做完不久则觉得脚步轻松,百病消除延年益寿,请坚信不疑,每日做‘有恒为成功之本’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