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中草药

辟谷,谎言,骗子,瞎胡闹 ???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火候抽添之法;火烈则抽,火烈指意念太过于专注或武火呼吸未依术数而行持,过量而言。抽即指调整之意。火寒则添,火寒指意念散漫,杂念蜂起,心猿脱锁,意马离栓。添指再运用武火呼吸方法,烹除杂念,重锁心猿,再栓意马。使意不散乱,神不外驰。一有动机(杂念),就运用武火退此阴符,杂念一除,仍用文火静养默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三上崆峒山(宁波四明山唐田村的问道洞和乱石砌成拱桥尚存)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授黄帝长生不死三步功法:1.内丹---服气功法,使老者复壮。2.炼金丹,使壮者返童长生不老。3.再炼思神守一(即观天之道)能出阳神而分身,避免天灾人祸伤害达到长生不死。第一步,广成子曰:夫求仙之道绝粒为宗(绝粒又称休稂或辟谷),绝粒之门服气为本,服气之理斋戒为先。因此修长生大道者入门有三要:一要心体虚明无所染着,二要持戒精严不犯罪过,(道家五戒:戒怒、戒喜、戒五荤:韭葱蒜桂皮茴香等一切芳香物不得入口,勿入气味场所,勿作违心之事) 三要积功累行广施阴德。然后先穷妙理将真悟,后拜明师把诀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从事‘炼外丹’的实践活动,不明内丹理论即外丹理论的体内化移,所以解说不清。现简单介绍一下升汞(轻粉)的提炼过程,大家就很容易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轻粉的提炼是以水银为母材,将水银注入坩锅之中,坩埚口覆盖一底部粗糙的陶碗,四周用泥封固,然后在坩埚下以武火文火反复烹炼,火候适当,则坩埚内的水银升华。精华全部凝结覆盖在坩埚口上的陶碗底部,结成霜状物此乃轻粉,可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疾病等,将其喻为人体,则会阴内的前列腺为炉,耻骨平面以上的一片小腹区域为坩埚,因为人体腹部侧面观为半圆形,所以形似半边锅状,丹经云;‘半边锅内煮江山’。即指此意。而脐后一寸三分处的神气穴,就正相当于覆盖在坩埚上的陶碗之内顶底部,鼎者,顶也。这个字的谐音何其玄妙!若无师指恐怕终生难悟其真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内丹功法从略)综上所述,内丹修炼是道家养生气功修炼的精华所在,至今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内丹发展史促进了气功不断发展。因此掌握历史上各家内丹学术的不同成就与特点,不仅丰富我们的学识,深化我们的内丹知识,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整理提高、挖掘内丹学。并结合气功进行科学研究,为人类气功养生服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丹道”与“阴阳五行”1

    五行是古人通过观天察地发现并总结出天地万物不过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并将五行与阴阳、方向、时令、色味、气侯、人体等结合起来:如西方多山故属金(金石同)色白、气燥、在季为秋主收味辛、脏属肺腑属大肠、在五官主鼻、形体主皮毛;东方为日出方万物生长故属木,气候为风,在季为春、木生则色青,脏为肝腑为胆,味酸、在五官为目形体为筋;北方天寒地冻故属水,在季为冬、在物主封藏、色黑味咸,脏为肾腑为膀胱,五官主耳在形主骨;南方气侯炎热故属火,在季为夏,在物主长、色赤味苦,脏为心腑为小肠,五官为舌形主血脉。中原开阔故为土,气湿、主生化、色黄味甘,在脏属脾在腑属胃,五官为口,形主肌肉。同时五行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以次孳生,循环无尽。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相互为用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正常平衡协调下的生长和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生克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为“制化”关系。它推动和维持着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功中的“四大窍穴”初探1
    (1)阴跷(炉)
      阴跷一窍,其位置在会阴穴之内,是丹炉设立之地。它的生理解剖位置实际是指前列腺体,并非皮肤浅表部位,如不明此而妄守浅层,易招致‘底漏’之患。
      此窍为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此窍又称为铁壁关,在有为状态下无法开启,只有在元神主事时才开。此处一动,八脉皆通。此处又称为下玄关,一旦开启便称下玄窍,此窍虽然位置在会阴穴内,但是上经中脉而通涌泉。丹经书中的桃泉,虚无穴,复命关,死生根等名称,都是此窍的异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服气改变器官功能,使肺呼吸改为肚肠呼吸。这是生理学者所意想不到的生命生理学奇迹。原来用肺呼吸,吸入空气中氧,其中98%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储存供体内氧化所需,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其余2%氧化合成氧自由基,多余氧自由基会使细胞变老。而服气者没有二氧化碳参生,也没有氧自由基产生以致于不老。(这是生命科学不是特异功能骗人)

          [英国《卫报》网站2011年11月6日报道]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所的洛伦茨.施图德博士说:以前我仍完全不知道需要发出什么特定的信号来刺激干细胞转化成正确的脑细胞来治疗像帕金森病或癌症(即细胞病变--宿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服气功的生命生理学原理,1.猿人在20万年前灭绝,浙江沿海宁波慈城的海豚上岸,先演化双手,用尾巴走路,故呈八字形。然后大腿叉开直立成现代人。因此猿猴怕水,而人生下来就会游泳。(烏克兰女潜水员在黑海水下做产,生下男婴能在水中生活不需呼吸空气保持胎息)因此人和海豚在潜泳缺氧时会改变生化机理。使原来靠食物有氧氧化参生热能(外火)转变为自身内分泌无氧酵解参生热能(内火)。叫精化气。并无精窍,小便缩如童子。女性则斩断月经,身如处女。2.日本医生用精密仪器测定多氧运动,美国医生测定深呼吸,结果意外发现,多氧促短命缺氧会返童。而服气功正是延缓吸气时间(原来1分钟吸气2次逐渐延长到5分--10分--20分钟吸气1次而且不用呼气)使体内相对缺氧。缺氧会改变生化。出现自然辟谷。不需氧化参生热能。3.但大脑不能数分钟缺氧,所以服气时要咽纳,把空气与唾液一起用力咽下。参生压力会透过肠壁直接进入血液和肌肉。化合成一氧化氮储存起来。久炼服气使炼功者身轻体健,宿疾普消,气力倍增,智力提高,身如火热,吹气可以灸肉。中医叫内火。人身火有内外,外火有质藉谷气而生。内火无形随意而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丹法以元精为基本药材,此窍是炉,此窍是产药的基地,掌握此窍,则明丹炉所在,药源所出。此地乃生药的秘窍,青春活力萌动之处,产生元精摄取元精的源头,补亏损堵泄漏的机枢。张紫阳宗师的八脉经,评论此窍云;‘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唯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中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这段话中的一个‘采’和‘先’实际泄尽了此窍的全部天机,唯人不识尔。
      阴跷是以前列腺这一位置为体,作为丹炉,以生精采药为妙用,封住浊精之泄漏,摄取先天元精为丹材。此窍在筑基阶段的作用是生精补亏损,在炼精化气阶段的作用是采取丹药收取元精,精之区分有清浊,浊精之提炼,因先天后天混溶,只宜做还精补脑之用,其提取方法以捉,贴,闭,吸四字诀这一有为方法为总枢。先天元精(清),纯为先天,非有为之作用,机至其窍自开,一股阳和真气自循中脉上升下降于前列腺和脐后神气穴之间,稍一着意,其窍自闭。元精的产生发动,其枢机是胎息。在丹法中,此窍在内药外药会合而成大药之后,精化尽净,其作用就基本完成而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炼金丹法》外药立命,内药养性。外药是气在造化窟中而生(女子宫),内药是精,在自己(男)身中而产。炼金丹大道者,先必炼己以待阳生,-----候此真先天气降(外药),以法追摄,送入黄庭之中,日运己汞包围周密。丹始凝结(用无为功法使男子怀孕)。只待圣胎气足,十月功圆,脱胎神化,降生婴儿(返老还童)。胚胎在发育中会产生干细胞,并分泌各种生长激素,使怀孕者发生第三次发育。身高体重增加20%。(女子怀孕也有第三次发育)同时也除宿疾(中医都知道女子疑难病须怀孕后自愈,也就是使干细胞更生病细胞成为新细胞。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科学家发现胚胎干细胞能发育成各种细胞,而男子原始精子和女子原始卵子也有同样功能的干细胞。于是我揭开了服气功能使宿疾晋消的生理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丹功法(又名行持法)子时肾中气生,卯时气到肝,午时气到心。积气生液,酉时液到肺,子时液到肾。积液生气。周而复始,运行不已,日月循环,无损无亏,自可延年。但成年人神不足补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营养加中药)。补气之法(与服气相反---服气在子时到巳时只吸不呼,补气在午时至亥时只呼不吸)当午时肾气到心。神识内定,鼻息少入迟出,绵绵若存。而津滿口,咽下,自然肾气与心气相合。太极生液,子时心液到肾。接着肾水,自然心液与肾气相合。太极生气,互相交合。相恋而下,名曰交媾龙虎。呼气30次为一遍,每天下午死气之时炼二遍(同时炼服气功)当子时披衣坐起,先呵出浊气三口,鼻中引气,勿令耳闻,心中默数,每吸一口,从五五25--六六36--七七--八八--九九(每日只增1或2数。每吸30次为一遍,每天上午生气之时炼二遍)。五脏气满充于百骸。咽纳以平之。息住为上,久闭次之。数至一千息(每吸一次可数到1000数20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太上老君九转金丹实修法2

    修习禅定与气通督脉

         当修习禅定达到了基本上可以把心念拴在呼吸上,其他妄念也基本降服,这时的大脑中非常静,已到初步定境。继而,修习者会觉察到在自个的会阴部开始,有一股时热,时胀的气流,起于会阴,循后背脊柱向上,经脑颠顶部沿头额而下行至鼻柱,修习者切勿惊恐,这是气通督脉的象征。

         另外,在气通督脉的过程中,修习者身体的强弱也会出现不同的征兆,在此,作者把体弱者与体强者出现的征兆,详细说明,使修习者无后顾之忧,循序勤加用功。

          {一}体弱者的征兆:这是指体弱有病或年岁老,还有病根隐伏体内而未察觉者。当这些修习者练至气行督脉时,则会感觉背部胀疼,甚至有背部痉挛现象,而且后背一片冰冷。有了上述情形,修习者首先要明确知道:这并非修习禅定出了毛病,这是证明自己生理上有病,或者是潜伏体内疾病的反应,更值得庆幸的是若不经过修习禅定的测验,还不会提前知道体内有病。另方面,修习者知道自己有病,包括肺病,胃病,肝脏病,心脏病等等内脏疾病。这皆是修习禅定而发出自我治疗疾病的功效。无论修习者知道或不知道体内疾病的大或小,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不懈的修习禅定,就能够自我治疗,很快病症消失,而渐入佳境。

         中国著名的气功家蒋维乔大师,他在没有练气功之前,早已患非常严重的肺病,后来开始修习静功,体内宿疾逐渐消失,以至成为我国著名的气功家。所以说:“有病方知身是苦,健时多向乱中忙”。

          {二}身体健康者的征兆:到了这个阶段也会出现背痛或肩部痛,但是背部发热,象有股东西在活动,只是很难往上动的感觉,这即是道家所说“河车”运转到夹脊穴这一关,是气通督脉的过程与现象。望修习者认清。这也是阳气到达“还阳穴”的现象,此时,一定放松心念,守住呼吸,不要把注意力集中背部,只管专心修习安般,其他痛楚的现象一概不理,那这股气就会豁然松弛,打通夹脊穴,进入心境开朗,精神充沛超出常人的境界。

    气通玉枕穴(后脑)

          当修习者的气机打通夹脊穴这一关后,这股气便循督脉线上行至头部的后脑——玉枕穴。从中国传统的医学观念,“头为诸阳之首”。所以作用最大,它与大小脑神经,间脑,以及脑下垂体等组织密切相关。人体头部有三大要穴:玉枕,前脑,间脑。作者依气脉的顺序来先分析讲明玉枕穴。

         等到气机通过了腰部,背部后,便自然而然升到后脑,当这无质无形的气机到达玉枕穴的时候,修习者在坐中就会感觉神志不太清明,昏昏沉沉,似睡非睡的状态。或者在昏昏迷迷中看见事物与景象,在这阶段,修习者要保持健全的修习禅定的理论。就是保持一知:守住呼吸,不理会这些现象,即会黑暗来临,就有破晓天亮。

          气机到达后脑,可说是修习者在禅定方面向前迈进非常大的一步,但在这阶段,也是很复杂而又麻烦的阶段。值得欣喜的是,气通玉枕这一关,便可打通中枢神经与大脑神经部分的气脉。而入佳境。麻烦的是,打通了玉枕穴,前脑与间脑在将通而又未通之时,在这阶段,修习者的脑神经受到气机的影响,而会出现幻觉或幻象,有时预测小事也灵验,因此以为已得神通。其实这只是心力的本身,的确具有灵验的感应功能。这些小的感应只不过是修习禅定初始的验证,并不是真正出现特异功能,此时,对大事情并不会灵验,因为定力还不够的缘故。修习者到此时的境界后,千万不要得少为足,沾沾自喜。在修习禅定过程中,无论出现任何景象与验证,要统统不予理会,否则会被修习中的假象,幻象所蒙蔽而功败垂成,须加倍努力,待气机通过间脑,便会心境豁然开朗。

    气通前脑

          气通后脑玉枕穴以后,气机移至前脑,此时的现象反应,不如在后脑时复杂,它的反应,便是前额左右两边太阳穴发胀,感觉眉心与鼻根之处,有鼓胀或轻微刺痛的感受,但原先杂念纷纷的情形,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没有了,较之过去发生在生理与心理的痛楚感受,也相对减少了。至于幻觉,在这个阶段还是有的,未发生之事,也能提前知道,修习者须认清这并非是天眼通,这只是修习禅定的一点小利益而已。千万不要去执着它。其实这是心念之力与脑波的摩擦而发出暂时的现象。

         另一种现象是练功者在练功过程中,指的是正在打坐时,便会闻到檀香气味,以及别的各种香味,这是练功者内脏的正常体香,,换句话说,若是功夫不到这个程度,是不会闻到的,是为修习禅定的功效。

    气通间脑

         气机通过了前脑这一关,修习者要放松头部的感受,继续守住呼吸,这股气机就会自然的回转于大脑和小脑之间,称为间脑。继而上冲到头顶中央{泥洹宫},密宗称为梵穴轮。世俗的练功者以为这已打通督脉,其实,并不尽然,这是初步打开了中枢神经。

          气通间脑之时,在头的顶部有胀满感觉,就象有物体压在上面,这是间脑没有打通的缘故。修习者对这些现象不要理会,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头部,只坚守呼吸,浑身放松而听其自然。继而,修习者就会感到头顶中心,发出一股清凉如水,异常舒适而下沁心脾之感,这股清凉甘甜的津液下降,由舌尖接住而下咽。在七支坐姿中,要求舌抵上颚,即起到这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时下降的津液至香至甜,香是清香,甜并不是糖之甜味,可说形容不出来。中国道家所说的:“醍醐灌顶,甘露洒须弥”,“玉液琼浆”。就是指这下降的津液,修习者须知:这下降的津液,并非是平常口中的唾液。道家认为此下降的津液,是返老还童的长生之酒,虽言过于神秘,但的确它能起到祛病延年的功效。此时,不食而不会感到饥饿或服气能够辟谷。

         总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气机已通达了腰部{尾闾穴},肩背{夹脊穴},头顶{泥洹宫},眉间{印堂穴},后脑{玉枕穴},以及前脑,间脑。到此时,可以说已经打通了督脉,修习禅定的路已经迈了一大步,切不要得少为足,再接再厉,等待气机下降,再打通任脉。

    对任脉的认识

          任脉包括了五脏六腑,它的中心在人体的中宫,在医学上也称中宫,主要器官就是胃脘,即是胃部。按阴阳八卦的理念,它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土府”。所谓 “四象五行皆籍土,九宫八卦不离壬”。就是这理论的依据暂且不谈,但脾胃对人体的健康长寿,至关重要,无论大小疾病发生,第一警告就是胃口不开,食欲发生问题。这是任何人都体会过的。

         打通任脉是在打通督脉之后,如果任脉打通,中脉也就通了。无论佛教,道教,还有别的宗派,有句常言 “一脉通而百脉通”。即是指任脉而言。任脉一通,紧接而来便是轻安现象,也就是能够入定的前奏。之后才能“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人体的巨大能量便会显现出来。所以,无论修习任何功法,都不能心急,况且很多的修气功,修气脉,修功夫者。都拿着些皮毛再练,整个修气脉的系统还没搞清楚,甭说开发自身潜能,就健康而言,都会有问题。

    道家还有个名词叫“焚修,炼师”。这也表明,作为练功者,想出成就,就必须苦修,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气通任脉,就是中宫气通了,就体会到充实之谓美的感受。孟子所说:“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这个阶段,而也是真真实实的境界。佛家密宗中讲:喉轮至心轮部位打通之人,就可以无妄念。也是这个阶段。

    气通任脉及其象征

         道家养生修习者气通督脉之后,在努力上进,到达肠胃有气泡滚动,鸣荡的声音,经过这一征兆,就有食欲大增的情形。但也不可贪图口腹之欲而过分吃饱。其次在“中宫” 胃部有了这些现象,可能在同一时期,会有打嗳气等现象。关于嗳气,这是胃气上行,将要气通食道管{十二重楼}的象征,修习者要任其自由,等到十二重楼的气机冲开以后,便头脑清新,胸怀舒畅。而且由头顶降到唾腺所流出的津液,滑滑自来,充满口腔。在西藏,内蒙一带,修习密宗的弟子,对于修习者有了以上打嗳气的人,会生起恭敬礼拜之心,他们皆以为修气已有相当成就之人。

        在这阶段的另一种现象是大便频繁,犹如泻痢的情形,会持续十天左右。修习者须明知:一个平常人,若有了大便频繁,甚至有泻痢的情形,那必然是胃病或肠炎之类的疾病,毫无疑议,它给予的感受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是修习禅定,在气通任脉之时,发生大泻现象,它毫无痛苦的感受,反而内脏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等泻到后来,会便出一些黑色的黏液,这是多年来影响肠胃健康的积滞物,平常人是无法清理的。

        以上的现象过后,就会出现胸口俨然有物堵塞,但吐又吐不出,忽然咳嗽带有浑浊灰暗色的浓痰,这是气通十二重楼的现象。此时,胃气通过十二重楼,喉结部分便内缩,舌尖自然上翘,继而整个舌头贴紧了上颚封住喉头,这种现象,道家称为上鹊桥而凳天梯。

          修习者继续努力,这股气会自然进入下丹田{气海穴},此时,胸间“膻中穴”部位,就会豁然开朗。甚至能听到心脏部位,有劈啪开裂的声音。佛家所形容的“意解心开”,则是这个阶段的现象。这股进入下丹田的气,才是真正的气归丹田!殊不知,真正气归丹田是人体内气机启动,打通督脉后,进而打通任脉,才为气归丹田。否则,真有“迷头认影,自落痴狂”之嫌。到此,可以说修习者的静定功夫,已相当深了,但还不能真正入定,须待得轻安后,继而就能入定。

    轻安的发起

        修习者达到了上述的气机反应,持续努力,在短时间内,归于下丹田的气机又开始下移到会阴,性腺部位,继而打通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气机畅通四肢。

          作者在此详细的加以说明:气机由海底{会阴}启动下行,循两大腿的大脉管而足下行,一直到达脚心,此时,盘腿而坐的酸麻胀通的感受已完全没有了,体内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都会发生暖,软,轻,乐的快感,非但不想下座休息,反而喜欢盘腿久坐,贪图其中的快乐而进入轻安舒适的妙境。在此定境中,气机会再循督脉路线,上冲腰背,畅通左右两肩,从而到达两手的指尖与手心。修习者这时全身柔软舒适,柔若无骨的感觉。继而,平常身体存在的感受也消失了,进入了定的境界。有如老子所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即此境界。

         修习内丹功的学人,经过几多辛勤苦练,到此为止,无论男女老幼,体力强弱,秉赋异同等等关系,各人练功的变化,虽因人而异,但不会离开篇中各节所述的现象。到达此阶段,就是道家所讲“练精化气”的成就,也是能够“入定”的成就。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成就,因为有了这成就,则能顺利达到自身功能的显现。

    修习禅定及功能显现

        当修习者已得能够入定的定境后,只要开始练功则身心清净,舒适,绝不会有妄念或身上不适,此时,甚至连呼吸也觉察不到了,也用不着再坚守呼吸。修禅定的安般守意{守呼吸},是修习者在没有达到入定的时候,来排除妄念及体内感受的作用。比如,一个人要过河,就乘船到了河对岸,而用不着把船背在身上走道。守呼吸即同这只船,起到协助作用。

         修习者在定境中,外在的呼吸极其微弱,但小腹里面则出现内呼吸,就是小腹内出现翕和现象。大脑静到极点,生机活泼,体内阳气周流全身,无论体内以前患有任何疾病,此时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而且百病不染,即使老年人也定会鹤发童颜,身强力壮,至于延年益寿,已并非高攀。

         修习者继续住于定中,不用太久时间,体内的巨大能量,就会显现出来。这些能量即是特异功能。比如:天眼洞开,未卜先知。等等。所谓天眼,并非另长一眼,而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眼通之人,与普通人一模一样,但他能看多重世界,任何物体皆挡不住视线。这些令普通人看来,似是神话,其实非也,当一个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也就是精,气,神充沛到极点,人的生理,心理就能超越一切物理的障碍。

         虽说入定能够显发特异功能,但修习者须牢记戒德,否则,悔之晚矣。总之,显现功能是自身能量的放射,修习者要保持已拥有的能量,持续用功,便于日后智慧大开,这才是修习禅定的最终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太上老君九转金丹实修法1

    打通经脉的方法可分两种:一是引导真气来打通经脉,但必须要有明师在旁指教方可,这对于练功的大众来讲不现实。二是作不引导。在本篇的修习禅定过程中,作者即选择了不引导法,只要修习者一心一意把意念放在呼吸上,达到“止”的境界。体内气机开始启动而产生“真气”流动,但修习者切记不要理会这真气的动向,顺其自然,更不可去导引它,否则影响练功的效果。

    密宗气脉学以三脉七轮为主,所谓三脉是指左脉,中脉,右脉。但以中脉为主,中脉的位置以男子而言,是由海底——会阴穴。即肛门之前,睾丸之后的地方。一直上贯头顶,即发际以上四指处。以女子而言,是由海底——子宫底部,一直上贯头顶发际以上四指。这条脉络即是中脉。在中脉的左边,由左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左脉。在中脉的右边,由右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右脉。这三条脉络合称三脉。
         至于七轮名称是: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它们并非真有七个轮盘,而是部位的代号,分别分布于头顶发际以上四指{梵轮},头顶中央部位 {顶轮},鼻子以上两眉中间{眉间轮},喉头部位{喉轮},心口部位{心轮},肚脐部位{脐轮},会阴部位{海底轮}。综合以上共称三脉七轮。
          道家养生气脉学,总称奇经八脉。先由督脉介绍,督脉是人体后背的尾椎底部开始,沿脊椎而上,经后脑勺部位上去,称为督脉。任脉是由人体内海底开始,经肚脐处,心口处,喉头处而上,称为任脉。任脉在前,督脉在后。这两脉之中分别都有三关,即道家所讲的前三关与后三关。在任脉的前三关是:下丹田,膻中穴,十二重楼。在督脉的后三关是:尾闾穴,夹脊穴,玉枕穴。以上称为任督二脉。其他横于腰际的带脉,还有冲脉,再加上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统称奇经八脉。
         为何人体是一样,道家与佛家对人体经脉称谓却不同?作者为此在本篇里加以说明,是为方便修习禅定者,能够全面了解人体气脉学。其实在道家的道书中,他们把人体经脉与气脉的种种变化,统统都用隐语,术语。关于隐语及术语的意思,在古时是秘不外传。比如,道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佛门密宗的左右脉。“前朱雀,后玄武”指的是人体经脉学的任脉与督脉。“大周天”是指气通左右二脉。“河车运转任督二脉”就是小周天。虽说佛家与道家经脉学称谓不同,各有千秋。但站在经脉学的立场来讲,实际是殊途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是练内丹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道家养生认为,冬至日,是一年中特殊的一日,此日练功,效果非凡,可以改命立运。传统气功综述里面。也有类似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内丹功的历届学员望能加强修炼,争取最大收获,相信来年的修炼上会事半功倍。

        按照《易经》的解释,冬至为“雷在地中”“复卦”。卦象中上面五个阴爻,下面一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初生,即所谓“冬至一阳生”。孔子在讲解《易经》时专门讲到冬至,说“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所谓“至日闭关”,就是冬至这一天城门关口都要关闭起来,这在古代可能相当于今天的交通管制。所谓“商旅不行”,是与交通管制相应的民俗,这一天出门在外旅行的、做生意的人要静止下来。所谓“后不省方”,是说连皇帝在这一天都不外出巡视,是皇帝都要遵循的先王古训。

         所以,这一天应当养精蓄锐,静待其变,等待着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通经络的各种现象+太上老君九转金丹实修法1

    打通经脉的方法可分两种:一是引导真气来打通经脉,但必须要有明师在旁指教方可,这对于练功的大众来讲不现实。二是作不引导。在本篇的修习禅定过程中,作者即选择了不引导法,只要修习者一心一意把意念放在呼吸上,达到“止”的境界。体内气机开始启动而产生“真气”流动,但修习者切记不要理会这真气的动向,顺其自然,更不可去导引它,否则影响练功的效果。

    密宗气脉学以三脉七轮为主,所谓三脉是指左脉,中脉,右脉。但以中脉为主,中脉的位置以男子而言,是由海底——会阴穴。即肛门之前,睾丸之后的地方。一直上贯头顶,即发际以上四指处。以女子而言,是由海底——子宫底部,一直上贯头顶发际以上四指。这条脉络即是中脉。在中脉的左边,由左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左脉。在中脉的右边,由右睾丸上去,紧挨中脉至头的顶部,这条脉络即是右脉。这三条脉络合称三脉。
         至于七轮名称是:梵穴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海底轮。它们并非真有七个轮盘,而是部位的代号,分别分布于头顶发际以上四指{梵轮},头顶中央部位 {顶轮},鼻子以上两眉中间{眉间轮},喉头部位{喉轮},心口部位{心轮},肚脐部位{脐轮},会阴部位{海底轮}。综合以上共称三脉七轮。
          道家养生气脉学,总称奇经八脉。先由督脉介绍,督脉是人体后背的尾椎底部开始,沿脊椎而上,经后脑勺部位上去,称为督脉。任脉是由人体内海底开始,经肚脐处,心口处,喉头处而上,称为任脉。任脉在前,督脉在后。这两脉之中分别都有三关,即道家所讲的前三关与后三关。在任脉的前三关是:下丹田,膻中穴,十二重楼。在督脉的后三关是:尾闾穴,夹脊穴,玉枕穴。以上称为任督二脉。其他横于腰际的带脉,还有冲脉,再加上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统称奇经八脉。
         为何人体是一样,道家与佛家对人体经脉称谓却不同?作者为此在本篇里加以说明,是为方便修习禅定者,能够全面了解人体气脉学。其实在道家的道书中,他们把人体经脉与气脉的种种变化,统统都用隐语,术语。关于隐语及术语的意思,在古时是秘不外传。比如,道书中的:“左青龙,右白虎”。就是佛门密宗的左右脉。“前朱雀,后玄武”指的是人体经脉学的任脉与督脉。“大周天”是指气通左右二脉。“河车运转任督二脉”就是小周天。虽说佛家与道家经脉学称谓不同,各有千秋。但站在经脉学的立场来讲,实际是殊途同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1、人无“后天”之强健体质,焉有“先天”之精气?没有“金刚之体魄”,如何修炼证仙之“婴儿””?此理易明也。修真之法,有“性命双修”者,有仅“修命”者,有仅“修性”者,依其“得诀多寡之不同”而有差异。上乘之法乃道家“性命双修”之法,中乘之法乃“修性”之法,修命之法乃“下乘之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至日,为元始天尊诞辰。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名其极。《云笈七签·元始天王记》称其“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大道君”,“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元始天尊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合称“三清”,是最高天神。元始天尊,又称“灵宝君”、“虚皇道君”。是日,举办隆重道场,以祭天尊化生天地、生养万物之无上功德。

    冬至  面朝北 点7支香备点水在你出生的时辰念念北斗经可以保一家平安 。

    冬至,守住肾阳不使动摇,最易打开玄关。修行需要人天相合。天人整体,是时空整体,没有时间相合,逆天而动,费工夫,合天动,成功在即。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5-1-19 14: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是安身净体的日子。

    这个时间练功容易与自然界中的元阳之气相感应,敏感的人会感觉身体发热。

    一阳萌生从此日,老人坚坐午达夕,浑浑上溯河流黄,赫赫内视神珠赤••••••这是陆游在冬至夜间练功后做的诗。

    到了冬至,虽然天气仍然寒冷,但是冬至一阳生,是六十卦中的地雷复卦值日。从此后开始阳气渐长。所以这个时候练功,修行都有显著效果。

        这么好的时间,不知也罢,既然知道了,何必错过呢,提醒诸位在这一年才得遇一次的宝贵时间抓紧修炼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2-8 14:01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辟谷小学II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5: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丹道原理在道家称之为“道”,儒家称为“中庸”,佛教称为“圆觉”,在古易学里则叫做“太极”,这些都是因为各自所处位置不同而理解不同。而修炼支柱道家养生经典如:《道德经》、《阴符经》、《周易参同契》、《悟真篇》等正是利用阴阳五行原理写成的内丹修炼经典。因此,不懂阴阳五行之理就不懂丹道原理,不懂丹道原理就不能从根本意义上了解修炼原理。不知修炼原理就很容易使人陷入迷信之中,起码也会使人觉得丹道过于神秘,所以我们修炼丹道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如前所述,太极是指万物生成之前的混沌状态,此时无形无象,天地未判、阴阳未分,这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老子称之为“恍惚”。在这种鸿朦恍惚之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因此恍惚而动天地生,阴阳相合而化生万物,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正因为万物负阴而抱阳打破了先天阴阳未分之平衡状态,所以万物才有了兴衰成败、生老病死之自然发展规律。人亦如此,自从受父精母血而成胎在娘肚子里就形成了先天一气,出生前在娘胎里闭口柱舌任督本通,只是靠脐与母体相联而实行内呼吸而已(胎息),而一落地哭声一起舌即分离(任督脉由通转闭),脐亦被剪从此便由内呼吸而转为外呼吸(肺呼吸),之后更是受天地病邪之气侵蚀而使先天一点真元日消月减,阴盛而阳衰,失去阴阳平衡从而出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衰老的现象,就如同一盏无人看管的油灯,日久天长既使没有风吹雨打也总会有油尽灯息的时侯,因此古人也有将丹道修炼称为“添油续命”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https://www.52bigu.com/thread-460693-1-1.html

    辟谷 | 西安大成耕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012-2015 www.52b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小黑屋|★免费辟谷★———大成耕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7768663将免费辟谷进行到底。。。

    陕ICP备2000811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