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20-1-3 16:36 |
---|
签到天数: 1514 天 [LV.Master]辟谷大神
|

楼主 |
发表于 2016-9-24 0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是我们吉安县人戴木才,在中央宣传部,帮习近平同志授课的人,昨晚深夜发在大学同学群的一篇文章,今早拜读了,确实很好,可以看看。
' |. W# L) q; z# p2 @) h( Z8 u
5 H6 z2 j+ X3 Z2 n) x 【从容地老去】
! c( _1 o( C* |- A2 d4 g , |% Y4 b8 |" d e/ B0 C# r
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
0 @" {, Y+ j2 D, I 这个福,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所谓仁者之寿。2 Y2 N( K8 B" d5 V
当你郑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十有八九为时已晚。
6 \ i( u1 Y5 H6 X! P' F$ V 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Y$ M# P" h, ^6 p* P, v. A
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
1 t4 E2 }( |: E( v$ C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于是,高人全出来了!3 ~. j- f: M3 N
+ O0 X; q) _" q* Q9 ^( S
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
% A t3 f4 C8 L+ q, H* f, c) M 讲动的,讲靜的,讲吃素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讲打坐的,讲打拳的,讲游泳的,讲爬山的,讲戒酒的,讲戒烟的……
2 u, H7 {2 d3 G# B 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 @& X- z/ [! \" p8 u
/ X$ w9 D0 \+ ?) _- [( a" ] 试问一下,这些说教者,他们自己长寿吗?谁做过这些人的寿命统计,养生名家,营养医师,茶道禅师、太极高手、瑜伽教练,运动健将… 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5 C" [- U+ R: |6 b; C0 r) |
9 g/ s9 o$ x2 E l 长寿的条件,天好,地好,水好,人也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吗?长寿的要素,遗传、习惯、性格、心态,如此复杂,能优选吗?( m8 M! K# P) ]- ^ x
物质的享有,无穷无尽。精神的享受,五花八门。灵魂的安稳,飘渺无依。
3 Z1 @3 Y' a: @( ?1 w/ |( O 暴殄天物,大自然的报复多么迅速惊心。安居乐业,似乎到了跟前,忽地又走远了!) l4 H& c! n4 a$ Z# w8 b
听天由命的老话不合时宜啦。那么如今,长寿秘诀何来?
8 U1 W) A e0 ` 你问问山村的老农吧?他们不懂养生,只求谋生;不懂健身,只爱劳动;不懂休闲,只惯安眠;不懂营养,不懂健身,但腰腿灵便;不懂旅游,但门外就是大自然……+ ]0 {* ~" l0 D9 \0 U
你问问百岁老人吧?他(她)们大概连半套养生也讲不出来。讲出来的,也未必符合“标准”!他(她)们反倒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从不体检的、很少洗澡的……而且,多是历经艰难,不辍辛劳,一生素衣粗食的人。. b7 G) B8 V9 a* [3 @& C) D
' X( T8 v `5 z% V# D4 E 哪个活法长寿?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或许也是个各得其所的、因人而异的自我感觉吧。& x% `' k/ f8 P* K" D, r7 y
别人的活法儿,只 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0 M4 u* n- Z) Q( u- F1 c
/ U! t; q1 Q% v d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 |7 z! Q6 N6 ^- {
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K* l/ ^0 p }) r; n" H
抗衰老? 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6 \0 `( Y& j, Q% t8 C+ |+ e% u
真善美。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与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
6 f5 w1 E/ }. B4 o. T& u 敬畏生命。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孝”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 t6 O( F5 w5 @/ Y* `* P
人生苦短。一个短,没有两个短。半百是短,百岁还是短。人生的来去,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
. G5 V1 q2 w8 k 过去的,感恩; 未来的,祈祷。其实,能属于可以自主的东西很有限。
# Y& K- o$ I3 m1 N" ~ 请你想想:我们的先辈们,包括古往今来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看过电视吗?用上手机吗?玩过微信吗? 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运,偷着乐吧!: }0 u/ f; d* o
世间的美好多着呢,谁能享有完全?未来的精彩多着呢,谁能享有永远……
E% K6 R J0 {4 h& I7 {# @ 老年之福,不再是占有、贪婪;这个福,也不由你主观的设计、策划。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错。 I% ?' t" @9 J; _1 U
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质量第一,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4 o$ P# ^3 M8 D" T 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烦、少麻烦他人。不然,则如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严。( E6 T9 E- T; b0 T
! C7 h) B+ s) z) s 何为责任,老了还能做到不拖累儿女就是尽最大责任了,为人子女,没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让儿女们安心放心比给他们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帮助更重要!佛说:父母给孩子越多,孩子的福报越少。不知道有几个父母开悟!
- T ~4 r; w! M 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我想,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
- s) k% s1 U4 D+ l% e有一个数据,不论你感不感兴趣,都应知道并建议你引为借鉴。即:根据权威机构公布:全国人均寿命为73.5岁。按数值反观我们也就是说,还有20年左右的明天。所以,对我们而言,真正有趣味的岁月,也就只有十年左右。4 P+ k( W- f, x9 Z
因此,要真正地把这几年过好,还真要认真地盘算一下,以求尽可能不留遗憾,少留遗憾。所以应做好几件事:
6 u a. J: ^3 I# A# R' G- \# r7 }0 d
一、没有去过但又非常想去看看的地方,一定要趁早去,别犹豫。原因很简单,不是由于山高水长,而是自己力不从心的腿脚,将很快绊住自己。6 b: j$ K( g% ?& T0 k8 A% c
9 ?) O9 \$ F* B4 q
二、该抓紧办的事情,不论大小,一定不拖沓,抓紧办。趁着我们还能“心血来潮”,有点“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激情,办了也就办了。没办,大都也就办不成了。3 Z8 P$ Y5 d Z2 l* x
1 w; p# Q$ Z7 v( x, j3 K
三、深藏心中的故事,不论酸甜苦辣一定要讲出来。千万别等到你心中想讲可嘴巴却不听使唤的时候,因为那一天可能会来得很快。
0 A6 K; K; n( R5 b
$ Y+ l. r0 k1 i+ c4 \ 四、觉得应该记下来的事,一定要记录下来。别老说自己不会写东西,因为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物化,一般规律是:说话本身就是有声的文章。5 o1 ? y9 x4 ^+ A& h8 O0 w3 S
0 m# m6 I/ s' f4 f 五、对青春时代曾一往情深但未结良缘的梦中人,一定要有表白,不论哪种形式。哪怕只一句话也好。- D$ Y! Y: e+ ]; X2 a0 K- Q
9 W% I/ a' L7 Q+ ]" V- a) M+ K2 R 六、身体器官该省的地方,一定要匀乎着使用。特别是胳膊腿有过硬伤的,要学会“省着用”,省着用就是在延长健康的保质期。
- ~( ]+ K4 d3 L, w7 u: F/ Z! L1 T
七、以快乐为标准的随心所欲。但心气不可太高,欲望不要过强,要将随心所欲与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结合起来。
* }6 `, X6 X$ T- U, [9 {) m2 K, v1 E
八、既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更要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主观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最后连吃喝拉撒都要由人客观地来摆布了。 d) B- ?7 S" j8 F3 J; m
; T3 g# ?* [1 y4 Q* @2 ^3 Z 我讲这些话绝不是消极,而是积极。因为,就这点时间。虽为老骥,仍志在百里,但伏枥远望,总要大江东去,金乌西坠。何况还有许多无法预测的状况会不期而至,而这些状况多是冲减我们幸福指数的。所以,就这点时间。要让心中少点遗憾,多点满足,就是美丽人生。趁现在还有这点时间,抓紧哟!
8 m7 x' P* K7 p$ _
1 \2 L& n8 R R2 B 此文送给我亲爱的老年战友们!
$ ?8 {) }$ u( L* k T
9 B5 T- q( n* d- C这是一篇很难得的好文,
* f2 W0 u0 w+ _6 H5 M!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