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2016-3-11 20:15 |
---|
签到天数: 75 天 [LV.6]辟谷中学II
|
书院继承了历代的教育理念,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如何,不管你的身份如何,我们是“有教无类”的;另外一方面,我们根据你的不同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地发挥你的资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批量生产化、标准化、规范化,扼杀了许许多多学子的资质和才能。书院要充分地发挥每个学子的特长,“因材施教”,同时要做到“有教无类”,二者需要很好的配合。
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什么是启发式教育?启发式教育,就是点拨的意思。该怎么点拨呢?首先,要启发学习的自觉性。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的主动性要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是启发式教育的根本,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如果他没有这个意识,你再教他也没有用,再启发也没有用。
我原来对马一浮先生有一点不太理解:当年浙江大学请他当教授,他说“我不去”,“礼闻来学,未闻往教”嘛!我说那么坚持干什么呢,是的,“礼闻来学,未闻往教”,但人家来请你,你就可以去传道嘛!这样做太古板了吧。
后来想想,马先生这样做很有道理——你没有来学的精神,我去教你干吗呢?对方没有学习要求,我们主动送上门,那就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不是牛的问题,而是弹琴者的问题,弹琴者不看就弹,人家根本没有需要,你非要送上去给人家。学子一定要主动地自觉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书院教育过去都是自觉自愿的: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们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他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应当是书院坚持的一个原则。
书院坚持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是“自学为主”,不是灌输;然后是“相互切磋”,在同学之间、在师生之间相互切磋,这样就能够“教学相长”,然后就是“自由讲学”,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和精神。
|
|